如何幫因(四)如何實踐不住相布施

 

梁乃崇教授

 

如何實踐不住相佈施!今天再說明「如何幫因」的道理。各位如果有不懂之處,請盡量問。 金剛經講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菩薩不可住相,若菩薩住相、即非菩薩。」如果住相、功德就很小;不住相功德就非常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超過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物。 也就是如果你不住相、功德就大得不得了;如果你住相、功德就小小的,同時也講「菩薩若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菩薩若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所以「不住相佈施」的功德非常大。佈施的人和接受佈施的眾生所獲得的功德都大得不得了。

知道金剛經這麼講了以後,我們當然要「不住相佈施」,不會要「住相佈施」對不對﹖ 不止是佈施,其他任何事情都有「不住相」和「住相」兩種狀況,一個功德很大,另一個功德很小。大家當然都知道要選擇「不住相」。可是在實踐的時候,如何做才是「不住相」呢? 有人會想:佈施的時候、沒有佈施的人、沒有接受布施的眾生、也沒有佈施的東西,這樣子三輪體空,就是不住相佈施。這樣大家就要問了,佈施捐錢的時候,我要不要拿錢出來呢?一拿錢出來,佈施的東西就不空了,還算不住相佈施嗎﹖所以仍然沒有解答如何實踐「不住相佈施」。

金剛經講不住相佈施,若不知怎麼實踐時,也就只停留在理想階段。現在我來說明如何實踐:幫因就是不住相的幫;幫果就是住相的幫。所以「幫因」就是教大家如何實踐不住相佈施! 所以「幫因」的功德非常大;「幫果」的功德只有一點點。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幫果才受用,因上幫就沒有幫呢?原因是什麼?因為不了解。他只看到那小小的功德,而看不見幫因所獲得的大功德。所以他才會覺得幫果才有幫,幫因好像沒有幫。有這樣子的想法是因為自己的眼光太短了、太淺了,也可以說不了解真正的佛法,也不了解金剛經。如果有智慧就會看得出來幫因才是真正的幫、才是功德無量,幫果只是幫了小小的功德!還有違反因果律的副作用。

當我們講幫因的時候,我們才懂得怎麼去實踐不住相。才能實踐不住相修行、不住相工作、不住相賺錢、不住相生活、不住相教你的小孩等等!只講不住相佈施是很難實踐的,現在換成幫因,就容易實踐了!你不需要像六祖慧能一樣開悟,也會做。所以幫因是把這個本來不容易實踐的事情,讓更多的人可以做到。這就是幫因的好處。

 

所有的因和果是一連串環環相扣的關係。比如說、這裡有三個東西、第一個是第二個的因,第二個是第一個的果,這第二個又是第三個的因,第三個是第二個的果,這樣的關係一直延續下去,所以每一個東西都是因又是果。那麼我們所謂幫因是怎麼幫呢?在任何一個環節幫下去的時候,它們都是因又是果,我們不是因果都幫了嗎!如果是因果都幫了,我們怎麼做幫因呢?

好!在這個地方,我們怎麼確保我們幫的是因而不是果? 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心態。如果心態只看到現在的果,而沒有看見未來的果,只想把現在的果拿掉,這樣就是在幫果;我們做同樣的事,若希望未來的果會變好,那麼就是幫因。因為現在事就是未來事的因,所以做的事情可以完全一樣,只是心態寄望於未來,就是幫因。

這個方式是用時間來看的。時間在先的一定是因,時間在後的一定是果。我們幫因的話,就是注意未來果是什麼。當我們幫果時,注意的是現在果,著重的是要改掉這個現在果。完全是你的時間觀念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你做的事可以完全一樣,只是你的心怎麼去想,就造成你是在幫因還是在幫果。 並不是行動有什麼不同,而是你的心態不同,就會變成一個是幫因,另一個是幫果。一個是功德很大,另一個是功德很小。也可以說,鼓勵大家以堅苦奮鬥的精神去完成未來美好的理想,就是幫因。這是幫助我們實踐「幫因」的一個辦法。

 

再一個辦法是在心性上幫呢、還是在物質上幫。如果是在心性上幫,就是幫因。在物質上幫就是幫果。 我們舉一個實際例子,比如有一個人很饑餓快死了,如果我們只是給他飯吃,像餵狗一樣丟食物給他,那是在幫果。如果我們除了給食物之外,注意力放在讓他覺得人間有溫暖,有人關懷他,給他希望。這樣的幫也把他的慈悲心、同情心啟發出來了,將來他也會做同樣的事去幫助別人。這樣就是幫因,而不是幫果。

我們知道有些人很有錢,他拿錢來幫助別人,有的時候別人並不感謝。就像以前美國常常援助其他國家,但是接受她援助的國家人民常常很討厭美國,原因在那裡?就是沒有在心上幫,而是在物質上幫。這就是幫果,如果是幫因,雖然帶的物質不多,可是人家非常感動,以後他發達了,他也會拿心去幫助別人。

 

再來,是在實質上幫;還是在表相上幫。標榜自己捐了多少錢,是一個數字,這是表相上幫。如果我們是幫實質的,也就是他真正需要什麼,我們認真地把它找出來,給他真正需要的東西,那是在實質上幫。實質上幫是用了心的!用心去了解才找得到。在表相上幫就是做表面功夫。 我舉一個例子:九月二十一日台灣發生了大地震,很多人去幫了、去救濟了。總統和副總統也去救災,但是在那裡喊價錢,死一個給二十萬元,後來喊到一百萬元!房子倒了一戶十萬元,後來喊到二十萬元,半倒的十萬元。後來很多人覺得不如死掉比較好,還可以拿一百萬。其實死人跟本拿不到,還是活人拿去了。 有一個情況發生了:南投有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全被壓死了。這母親是含辛茹苦的養這兩個小孩。他的丈夫早就不理他們,住在別的地方,所以沒有被壓死。他們已經在辦離婚,但還沒完成,地震就發生了,母子三人都去世了,現在這位丈夫回來要領三百萬元。你說這樣子是幫了死去的人嗎?到底幫了什麼? 還有另外一個情況:房子倒了一戶有二十萬。有一家人,父親和兒子住在一間房子,房子倒了,他們說他們是兩戶,為什麼呢?父親和兒子住在一起,但兒子沒有孝養父親,所以是兩戶,要領四十萬。所以就寫切結書「我從來都不孝養父親」為證,這樣就可以領四十萬,不孝子可以多拿二十萬,真是莫名其妙! 發生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原因是什麼?那是只重表相不重實質的結果。在表相上幫是幫果,在實質上幫才是幫因。如果救災是幫因,就應該把發給死人的一百萬用來扶養地震造成的孤兒、無依的老人,這樣才是真的幫助!對不對!這才是實質的、應該做的。幫因才有價值,幫果只是表面的。

在台灣也有一個人去幫因。地震發生時是清晨一點四十分,有一位總統的候選人,他準備了幾萬個飯糰,送到災區,當時大家沒有東西吃,拿到熱熱的飯糰,感動了人們的心。物輕情義重,很多人都覺得很溫暖,這就是在因上幫!也就是在實質上面幫。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的幫助要在因上面去做。

 

還有一個原則,就是在幫助時,去找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而不是結果。找出發生問題的原因,然後在原因上解除這件事情或問題,而不是解除其結果。這樣就是在因上幫。如果一件事,你只看到它的結果,在結果上幫,那是在幫果。 比如說有兩個人在打架,把兩個人的手都綁起來,不能打了,這樣子是在果上幫。如果去了解他們為什麼打架,原因是什麼,在原因上幫他們把問題解除掉,那麼就是在因上幫。例如一棵樹結的果實有毒,我們把有毒果實消毀,這就是在結果上幫,是幫果,問題並不能徹底解決。如果我們把樹連根拔起,就是在原因上把問題解決了,「幫因」問題才能徹底解決。

 

好!以上舉了四個鑑別在因上幫與果上幫的方法,第一個:從時間的「先」「後」來觀察。第二個:在「心」和「物」上面觀察。第三個:在「表相」和「實質」上觀察。第四個:在「原因」和「結果」上觀察。這四個原則就可以幫助你實踐幫因。也等於是實踐不住相的四個原則。大家如果了解這四個原則,知道幫因的功德這麼大,幫果的功德那麼小,又懂得如何去實踐,那麼大家就願意做了。

 

如果覺得做的時候有困難,可以提出來問。

問:「剛才師父舉的例子,如兩個人打架,那麼如果一個人說另一個欠了他的錢,怎麼幫呢?替他還錢嗎?」

答:「好!如果打架的原因是他欠你錢,就問清楚欠錢的原諉,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原因不清楚,就不要下手幫!不要好管閒事,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參進去。

我還要補充一點:是不是果就不可以幫呢? 不是的,實際上我們去幫時有果也有因,並不是不能幫一點果。明知有果報我還是要幫果,可不可以呢?可以!只要你願意。因與果並不是可以一刀兩斷切開的,根本切不開的,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沒有辦法完全分開的!所以只要你承受得住,也沒什麼關係了。如果已經承受不了,那麼就不要去負擔那麼多果報。但不是一點果報都不幫,這是不可能的。

在菩薩當中,地藏王菩薩是幫果幫得最多的,菩薩都在幫果,因此養成佛教徒一個壞習慣,幾千年來,只要有什麼不幸的果報,全都送給菩薩們,菩薩們幾千年來替我們挑這些果報,這個情形就像把垃圾倒給菩薩們讓祂們清理。 以前菩薩們以為這樣子是渡眾生,卻不知道養成佛教徒偷懶,依賴成性,自己不獨立。修行成道要獨立自主的,所以佛教徒修行也修不好,菩薩是不是就修得好呢?也不是,每天清理眾生的垃圾,沒有時間修行。這些垃圾不是祂們自己的,而是眾生倒給祂們的。 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就講了:地藏王菩薩早在釋迦牟尼佛是凡夫時,就做十地菩薩無量劫了,後來釋迦牟尼成佛了,地藏王菩薩還是十地菩薩。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天天在清理垃圾,沒有時間修行。 他在幫果,原因在這裡! 眾生也沒有因此而修好。做了壞事,惡報來時,就請地藏王解救,解救,業報都給他挑了,你就什麼病痛災難都不見了,好靈驗了。大家是不是就好好修行呢?不見得,繼續搞壞事,反正惡報有菩薩幫忙負擔,看起來兩邊都輸掉了。

最近我了解這樣是不對的,不可以破壞因果律。果報應該自己去承擔,自己才會改錯,才會修行。所以我提出幫因的主張。現在菩薩都曉得了,都知道那樣不對,也改正了。這件事本來是我自己檢討用的,沒想到他們改正得那麼快。眾生還習慣由菩薩來救,結果現在不靈了,這下子就生氣搗亂。我覺得有責任把這個觀念說清楚,讓大家了解,不止是人,還包含法界的眾生。 人已經很難說明了,我已說了兩年了,還是不明白。菩薩智慧很高,祂們很快就徹底了解了。可是眾生很難懂,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儘量說明。同時也希望你們提問題,把心中的疑慮提出來,往往你們的疑慮就是法界眾生的疑慮。他們提不出來,那就由你們幫他們提出來,因此不只是解答你的問題,也等於幫法界眾生解答問題。」

 

問:「剛才師父說這些菩薩已經改正了,那麼眾生是否應該慚愧,以後要靠自己修行了?」

答:是!我們有機會就告訴他們:「你們要有骨氣,好漢做事好漢當。」有些說:「我就不是好漢嘛!就是沒骨氣。」會慚愧的都是很優秀的,多數並不那麼優秀,我們還是要耐心的幫忙他們。如果他們實在太胡搞了,也要管住的,不准胡鬧,這是很辛苦的。

修行有很多部分,觀念的溝通和理念的認同,這是我們要努力的。希望大家把「幫因」想得更徹底一點,不要只管人的事情,實際上你周圍有法界眾生、有靈界眷屬。你清楚了,他們也會清楚;你糊塗,他們也糊塗。弄清楚了就是修行,也幫助了法界。

 

問:「請問梁教授,以前菩薩幫了的果報會不會丟回給我們承受?」

答:「會,是漸進的,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了,人間還沒有看出來,法界這個狀況已經出現了。不要以為這下子我們完蛋了,應該想以後我們會獲得更大的功德,做得更正確。」

 

問:「梁教授、您所說的法界是否包括其他宗教?」

答:「其他宗教在這方面的問題沒有佛教那麼嚴重。他們會不會來學這個方式,我想遲早會!因為這是整個宇宙的真理,你不順著真理做一定有很多問題。順著真理做,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他們以後也會採用!他們想要的話,我們也不會藏起來的。 幫因的道理很深,深到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所以是無法動搖的,深到那個程度而且又變成一個可執行的辦法,可以實踐,不純粹是理論。金剛經那麼偉大,只還是理論,佛教有這麼好的理論但卻沒有顯出佛教有什麼大威力,為什麼?因為沒有實踐的方法。現在有了幫因的方法,一用下去,威力不得了,會把金剛經所講的偉大功德呈現出來。」

 

問:「梁教授、如果我們幫因的話是不是一定不著相的呢?」 答:不一定、要看你幫的程度。是看各人的!你可以是幫因,但著相。幫最徹底的因就是幫別人悟本來面目,那是幫最大的因,這樣才沒有著相。這也是為什麼只要讀金剛經四句謁,功德就那麼大的原因。 以前沒有實踐的方法所以顯不出金剛經的威力。現在有了實踐的方法,一旦做下去,整個人間和法界都會起變化。而且是快速的,也可以說大家要修行成道會很快,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接下來,我之所以會從台灣突然間到吉隆坡來,跟幫因這件事情有關係的。我來這裡是要深化幫因的工作,因為幫因只是起一個頭,跟著有許多事情要做。而且以前沒有人做過,所以呢、誰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是一個新的局面。 我來一段時間,在衡量、在規劃,想想怎麼做下去。我們也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也要立刻去解決。也就是眼前的問題要解決,長遠的問題要規劃,很多事情要做,名義上是來玩、觀光,實際上在做苦工。

 

問:「有時候幫因只是觀念的問題、可能實際上沒有太大改變。對嗎?」

答:「哦!改變很大!你要知道三界唯心造,心改變了,這宇宙就要改變的!這次台灣的地震大不大?很大!就跟幫因的觀念有關係!你說大不大?我們的心改變的時候,三界也在起變化。我們不靈敏就看不見它們之間的關係,就不覺得有什麼影響。這個正如同進入暗房什麼也看不到了,如果在大太陽下就看得清楚了。」

 

問:「病是不是果呢?」

答:「所有的病你可以說它是果、也可以是因。任何因都可能是果。你所注意的是痛苦和症狀,那個就是果,如果你注意的是產生病的原因,那就是因。你也可能看到這個病以後會產生另外一件事情,這個時候的病就是未來另外一件事的因了,所以跟你採取什麼態度是相關的。」

 

問:「我們認為自己在幫因,地藏王菩薩會不會也認為自己在幫因呢?」

答:「我們的心改變了就是在幫因,這樣好像事實沒有改變,只是我們的心改變了,是不是?其實我們的心一改變,我們的做法也會改變,那麼事實也會改變。事實的內涵會隨著心改變的,所以地藏王菩薩把祂的心改變了,因此做法也改變了,實際情況也會跟著改變,地獄也就改變了。」

 

問:「如果有一個人有一種病、我要介紹一個藥給他,心裡應該怎麼想?」

答:「你在心上幫助他嘛!不要只想到我給他藥,要想他的病因消了!」

問:「他的病,我會不會接過來呢?」

答:「那個不一定啦!大家不要只考慮是不是接了果報,重點不在這裡。如果你只考慮接果報的問題,你在乎的是果報,而不是因。你的注重點還是果,並沒有掌握幫因的方法,我們要把幫果的力氣轉去幫因,不要將精神放在果上,這樣才是在因上行,不是在果上行。」

 

問:「一件事情是有很多因的?」

答:「對!因是非常多、也很複雜的。我們並不是只幫一個因。我們對因是全面注意,不是只選一個因而已,是全面性的!實做的話也只能做看見的一部分,看不見的就算了。」

 

今天的幫因問題或許深了一點,如果弄不懂也要繼續想辦法弄清楚。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弄清楚對大家是有好處的。有疑問最好能提出來,剛才幾位問的問題都很不錯的,也可以解決一些疑惑的。

好、我現在想問一問羅醫生,你整理了那麼多幫因的稿件,今天聽到的對你來講有沒有什麼重要的呢?

答:「謝謝老師!這兩個月在處理稿件中,我發覺一件重要的事,也就是剛才老師所提到的可以讓我們實踐的方法。過去很多時候我們也聽過幫因的道理,但卻不知道怎麼下手去做。尤其是在無為法那部分,無相佈施是不容易去做。不過現在老師已經將它改換成一個操作型的定義,有了這樣的可操作的定義,對我們日常生活、做事方面和修行都有很大的改進,比以前更圓滿。這一點是我在這期間覺得最珍貴的。」

 

「劉小蛆,你以前也問得不少、今天聽了有什麼心得?」

劉答:「以時間先後定義因與果就容易做了。這個問題困惑了我很久。以前我清楚要幫因,但是實踐時,因和果切不開,而我一直想如何分清楚這個因跟果。只看到這個因果的相,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心,就是方向搞錯了。今天老師講了要注意自己的心注重在因上,這樣子才容易實踐。如果只是去注意如何去幫,那是很累的。今天好像才明白如何去解這個問題。」

「不錯!你一直問我這個問題、我一直說因果要自己弄清楚。現在總算弄清楚了。做做看再說!」

 

「那就GARY你的意見」

GARY答:「這個幫因不幫果我聽了兩次,每次的感覺都不一樣。這個不住相佈施是我比較深入了解的。以前我一直要去幫,所以碰到了果。現在心沒有一直要去抓,心比較定、從心看怎麼去幫會比較清楚。果上多多少少也有一點的,我是這樣的看法。」

「一點點沒有關係的。還有那一位有特別的感想?」

問:「老師、我想到您以前講的如土長苗、行菩薩道。聽了今天的開示,覺得和行菩薩道有一點關係。圓覺經有說起諸幻。是不是在因上起幻讓果不呈現?」

答:「不是在因上起幻讓果不呈現,因為有因有果的世界才可以起幻,非因非果的話無法起幻,能夠起幻、創造一定是一個有時間的世界,有時間就證明這個世界是變動的,一個變動的世界才能創造,才有因果。 所以因果和創造的來源都是變動,也就是佛法講的無常。如果是一個恆常不變的世界,那就沒有時間、沒有因果、不能創造,但是它是永恆不變,也就是本來如是,本來如是是沒有辦法創造的。 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世間;另一個是出世間。因果律是在世間才有的,創造也是在世間才有的。這個觀察尺度是很大的,把世間和出世間擺在一起來討論,只有佛法可以這樣做,任何學問都沒有辦法這麼做的。」

 

問:「老師、聽了您的開示很高興。過去我只注意怎樣不幫果,覺得很痛苦。但今天聽了師父開示的重點放在因上,所以煩惱解掉很多。謝謝!」

梁教授:「哦、剛才是有人問到了,我才答的,所以也謝謝大家的問題。重點放在果上,本來幫果,現在不幫了,因也不幫了,這樣是不行的。我們如果一直計較擔業、擔果,一直著重這個的話,我們的心思還是在果上,不管你幫不幫,還是脫離不了幫果的問題,這個樣子很辛苦。現在能夠不住相、幫因,就不辛苦了。好了!謝謝各位!」

 

資料記錄-羅敬賢 黃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