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主觀」與「客觀」(上)

智崇上師

上師:我們上午已經把疫情的事情算是都討論完了,應該沒有什麼需要再講了。今天下午,你們想要談哪一類的問題?討論哪一類的問題?

廷同修:主持人好!師父好!之前的法會,師父有說過「客觀與主觀不二」這個題目,我想表達一下關於這個主題,我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客觀其實就是從主觀那邊生出來的。怎麼說呢?例如:我們都以為地球是圓的,而這樣的說法,我們覺得它是一個客觀的事實。關於「地球是圓的」這一個認知是從哪裡得到的呢?我們是從書本上、教育體系中被灌輸進來的,我們並沒有真正自己去體驗、求證這個地球是圓的,沒有!

「地球是圓的」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來自於一些科學家的觀察與實驗,然後透過教育管道,傳給普羅大眾。久之,大家便都以為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些科學家,我覺得就是一個眾生相。「地球是圓的」這個眾所周知的客觀,其實就是科學家這個眾生相的主觀。

「地球是圓的」,這個觀念,由一個眾生相的主觀而產生;從眾生相的主觀,把它灌輸進入我相層次的認知時,就變成一個我相層次的客觀了。

其實我覺得:客觀有它存在的意義,主觀也有它本身存在的意義。客觀其實就是從主觀那邊生出來的。請教師父,我這樣的說法,可以不可以成立?

上師:這樣的說法,你想要讓它成立就成立了。然而,你在說的時候,用我的角度來看,是有滿多漏洞的。

我不是從很深的層次來看;僅從哲學的論述來看的話,漏洞蠻多的。不過沒關係,這是一種看法。這看法對不對,我沒辦法說對或不對。

客觀是從主觀生出來的

如果我也這麼說,我就說你對;如果我不這麼說,我就說你錯。

這個好像也不是理由。所以呢,說你對也不是理由;說你錯也不是理由,不過我就說簡單一句話:

「客觀」等於Function of 「主觀」( y = f?(x) ,  x = 主觀

意思就是客觀是從主觀生出來的,就這一句話。這句話我說過了,然後你又描述得更複雜一點。

廷同修:師父,如果眾生相所產生的那個…

上師:說你有漏洞就是你那個眾生相的的描述,你從眾生相談一談,一下又跳到我相。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你的論述是亂跳的,沒有邏輯上推演的過程。

你所論述的內容,眾生相和我相無關,你把這兩個名詞引進主觀客觀論述的架構裡面。你只有講結論,沒有講清楚它們是怎麼關連起來的;只是你把它引進來而已。我說你有漏洞,就是在這裡。

如果哲學上面要做這樣的論述的話,主觀客觀跟我相眾生相要把它們關連起來,那要做很多定義,也可以說要做很多的論述,才能夠把這四個項目,建構起一連串的關係。你並沒有做這件事,你只是把名詞套上去而已。

我說從哲學上要挑你的漏洞,就是這裡。不過沒關係,這個是你的構想,你想把主觀客觀和眾生相我相,怎麼樣子可以關連起來,你有這個企圖而已。

「一群科學家是一個眾生相」?

廷同修:我覺得一群的科學家是一個眾生相嘛!如果是從這一群科學家所產生的一個共同的觀念,那可以不可以說這個是…。

上師:呵!呵!你又把眾生相和一群科學家畫上等號了。這二者是怎麼劃上等號的,你應該要有所論述。

廷同修:一群科學家他就是展現一個眾生相嘛!

上師:可以這麼說,也不可以這麼說。因為一群科學家,如果他們是一盤散沙的話,那就不能成為眾生相。他們無法因為你給他一個名字叫「一群科學家」就變成眾生相,不見得!

廷同修:如果我要這麼說的時候,我必須把定義弄得清楚?

上師:一定要弄得清楚。你要做哲學論述的話,就是要這樣子。好!現在如果不做哲學論述,我們以佛學修行體驗,來做另外的表述。

不用邏輯的話,我就說:「這群科學家,他們看起來像眾生相。」但你擺出來的提問,那是一個的哲學家的架勢;但是你又想像這個架勢可以變成是修行者覺醒覺悟的體驗模式。你把這兩個混在一起,自己又分不清楚,所以就沒有辦法了。這個沒有什麼對錯、好壞的問題,只是你所呈現的狀況是如此。

現在,我就要以你所呈現的狀況來給你回答。

科學團體中的文化蘊涵使之成為眾生相

為什麼可以說這一群科學家他們是一個眾生相?因為他們有整套一樣的邏輯,還有規則。

那他們整套的邏輯規則是什麼呢?如果要說的話,那是很麻煩的,要說很多話來表述。如果你做過科學家的工作,那我們就可以不用那麼麻煩地用文字語言來描述科學團體裡面的文化蘊涵。

有一群人,形成了一個團體──例如:家族、公司、學校機關等。這一群人,他們有著共同的想法、主張、態度。像科學、物理學,他們在幾百年來,已經成功地建構了某些彼此都熟悉、認同的科學論述和成果。他們之間的互動、溝通都是依照著同樣的運作規則,而他們也都很清楚他們的群體特質、內涵是什麼。

我是一個佛教的修行者,想對一個人解說什麼是眾生相時,首先,我要了解對方是屬於什麼團體?使其團體之所以成為一個團體的內涵是什麼?他本身對這樣的內涵的體驗到什麼程度?

比如說:我面對一位科學家,或是在科學領域工作的相關人員,我知道他對他所屬的團體有了某種程度的了解;當我想為他舉例什麼是眾生相時,我就可以對他說:科學家團體就是一個眾生相。

有了這些背景、前提,而我說:「科學家團體就是一個眾生相。」這樣子的溝通,就沒有什麼缺失了。

當我想要告訴一個人什麼是眾生相,他對佛學的眾生相並不了解,但是他對於科學家之間的關係,建構起來是什麼樣的結構,他是了解的,那我就可以告訴他:一群科學家,他就是一個眾生相。這樣的表述就是ok的!而你剛才那樣子表述的時候,就少了這些前提,所以我說會有漏洞。

廷同修:是的!師父,我也了解自己說話有那個語序的毛病。

上師:?關係,因為我只是在說明我聽了你的陳述後,我會做這樣的反應的基礎是什麼?

所有的陳述,背後都有其基礎

當我在做什麼樣的表達,是因為有什麼樣的內容基礎在前面,我才會這樣說。這是我說這番話的原由。並不是要說,你這樣子就是比較不好,或比較好,沒有好壞。我只是呈現我們對話的狀況,讓我們彼此曉得我對你所說的話,我心裡面盤算了什麼東西,想了什麼東西;你曉得我,我也曉得你了。

在你說了一番話之後,我給了你回應。然而,我為什麼會這麼回答你,你並不知道,你並不清楚我話語後面的心理背景、內涵是什麼東西。現在,我說了,你就知道了。

對於你剛才提出來的說法,我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我如果不做以上的說明,而我們繼續談下去的話,就會越談越糊塗:你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你。現在,我已經做了說明了,我們就可以再繼續談下去了。你要跟我講什麼、你真正想問什麼問題,才說得下去嘛!

廷同修:對對對!

上師:所以你可以再想想:你真正想問的問題是什麼?我猜你是不是想要試圖了解:何謂主觀?何謂客觀?

廷同修:一部分是!上次師父已經有說過:客觀是由主觀生出來的,我只是想要用我的想法來說這件事情。

底蘊就是內涵、內容

上師:OK!好!好!那很好!我所說過的事情,你是想自己理解過後,再用自己整理過的方式表達一遍,你想問這樣的說法OKOK。我說你要說這樣的事情是OK的。但是,你如果要更OK一點的話呢,對於一群科學家的敘述裡面,你要具有底蘊;如果沒有底蘊,你就說科學家是一個眾生相,這樣的陳述太單薄;如此一來,你的眾生相也就沒有底蘊啦!

廷同修:底蘊的意思是什麼?

上師:就是它的內涵。剛才我說,你如果有在科學界做過科學工作,知道這一群人在做什麼,你就會知道科學家群體裡面的內涵。

他的底蘊就是這個內涵、內容。如果你知道了他的內涵,然後你問我:「這樣子是不是就是一個眾生相?」那我會說:「是。」

然而,當你不知道科學家群體的內涵,卻指陳科學家乃是一個眾生相;你所說的這個眾生相就沒有那個底蘊。我也可以說是,但你那眾生相沒有那個內涵,只是一個名詞而已。

先把他定義的清楚,誰都可以說是。但是,那個含金量不同。

廷同修:哇!真正要把一件事說清楚,是一門學問。

要體察名詞中的「含心量」

上師:不是學問。這個就是我以前常常說的「含心量」,不是含金量。同一個名詞,不同的人說,他們各自的內容是不同的。我們要體察這個名詞裡面,屬於心的內涵有多少,故名之為「含心量」。

所謂「心量」,並不是只講心量的大、小;也可以說心的份量有多少。這個已經不是學問了,而是我們修行所講的:你是不是真有體證、體驗。這些體證、體驗都是心的問題啊!

廷同修:這樣了解!了解!謝謝師父!

上師:了解了,剛才我們要談的內容,就可談下去。

廷同修: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階段,對於我所描述的那個東西,我了解了。師父您剛才教我這些,我知道我的漏洞在哪裡,我應該補救的地方是:我在論述時,應該注意在哪一個部分,要加多一點心量,這樣才有說服力。

心量就是覺醒覺悟;覺醒覺悟就是心量

上師:你的心量就是你的覺醒覺悟;你對這個事情的覺醒覺悟,都是你的心量。當你的心量越大越多,那就表示你的覺醒覺悟就是很多的!不是一點點的。

就像主觀、客觀,只是四個字而已。但,什麼是主觀?什麼是客觀?內容就多啦!內容從哪裡來的?就是從覺醒覺悟來的。

覺醒覺悟可小可大。小的話,你去查字典裡面主觀、客觀的解釋是什麼?你看懂了,也算是一種覺醒覺悟。

此外,你自己在這上面的探索、體證、體驗,所得到的了解或者是醒悟,那就是含心量了,你的心量因此而再增加。

所以它不是只有兩個字而且,它的含心量是隨著你覺醒覺悟的不斷改變而增加的。

廷同修:而且我覺得那個含心量也有感染能力的。

上師:對!沒錯!如果你?有什麼含心量,你跟人家講主觀客觀,人家只聽到四個字而已,聽不出裡面的的內容;如果你的覺醒很多,那你講出來的時候,別人都會感受到裡面的內涵。不需要你講出來,你只要一開口問問題,我就會感知到。這個怎麼來的?修行啊!覺醒覺悟來的!不是天生的,也不光只是一個覺醒覺悟就能全部包了!?有!都是點滴累積起來的。

關於主觀和客觀,我已經講了很多次了,每次講的內容都不太一樣,而且越講好像越豐富了,它會長大的。它為什麼會長大?那是隨著我對這四個字的體驗在成長,所以它會長大。

我本來今天就是想講這四個字的,你正好來問,那更好!我就借題發揮。所以你不想問都不行。我一定要你問了。

從我相的角度談主觀與客觀

廷同修:我還想問…。

上師:一定要和主觀客觀有關的,不要再改變題目了。

廷同修:是不是現在講話都要很小心?

上師:你的含心量不會隨著你的小心或不小心而能掩蓋,是什麼就是什麼!

廷同修:我想問,我相所呈現出的我見,是不是全部都是主觀?

上師:我相不是主觀。「我見」──你的看法,那個是你的主觀。好!那麼我們現在,來從我相這個層次的主觀客觀來說明一件事。這件事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發現,並不是很早就會了。應該是幾個月前,我發現了一件事情──發現的!不是我去思維!

我的名字是客觀存在而不是主觀存在

我發現了一個事情:我發現我的名字叫梁乃祟。其實這名字,不是我的主觀,是別人告訴我的。是我的父母,或是我的老師告訴我,我叫梁乃祟,我才知道;並不是我自己告訴我自己的,是別人告訴我的。

此外,我有教授的身份、有什麼地位、有什麼名稱,也不是我自己告訴我自己,都是別人告訴我的。而我接受了!我認同了!

我發現這個認同了,才是我的主觀。至於我會叫這個名字,不是我自己告訴自己的。

我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我的身分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我的地位是什麼?我都不知道。這些都是別人講:「你是這樣……。」然後,我接受了。所以,我的主觀只是接受而已。在主觀上面而言,我並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

好!別人認為我叫這個名字,不只是我母親、父親說我叫這個名字;後來我的老師也叫我這個名字,我的同學也叫我的這個名字。那我這個名字算什麼呢?它不是我的主觀啊!主觀上,我並不知道這個名字。於是,我才發現:我的名字是客觀的──別人觀的、別人說的,不是我嘛!

我發現了這件事情,我才知道:我的名字它是客觀存在,而不是主觀存在的我這個主觀,接受了這個名字,那便是接受了這個客觀存在。

這個關係我是最近幾個月前才發現的。不只我是這樣,每個人也都是這樣的。這個時候,我就對主觀和客觀,有了一個新的了解。就我自己一個人而言,就是這樣。我自己一個人──就是我相啊!我相所面對的,有的是客觀存在,有的是主觀存在。我至少知道,我的名字不是主觀存在,我的名字是客觀存在。

講到這裡廷同修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廷同修:了解了!了解了!

(本文摘錄自202045日,連線法會下午,蘇莉華整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