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科學、佛學、藝術的領會》

 

劉源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對佛學實在是外行。因為在系裡常和陳國鎮兄接觸,而且本來也很好奇,所以雖然我是學科學的,仍然看了點佛家的書,想知道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今天這個研討會,大家可以集思廣義,機會很難得,所以現在把我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提出來,希望各位指教。

 

我看過一本西方哲學家MoretimerAdler寫的書〝SixGreatIdeas〞。他研究了西方文化,共整理出一百多個重要的概念,而從其中再找出最重要的六個概念:Truth、Goodness、Beauty──真、善、美,以及Justice、Liberty、Equality。他認為這是西方文化裡最重要的六個概念。我覺得這本書滿不錯的,順便介紹給各位。

 

我一直在想,我們中國人有沒有好好整理過中國文化裡面最重要的概念?當然我實在是學問淺薄,可是我曾嘗試整理過。儒家的基本概念,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誠」、「仁」、「中」。「誠」指修己,「仁」指待人,「中」就是剛剛樓先生講的Optim-ization──也就是止於至善,在此不必多說了。從整理這些重要的概念出發,我又問:我是學科學的,科學裡面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我不懂佛學,我又猜想佛學跟科學有什麼不同,它裡邊有些什麼重要概念?然後再看看藝術,思索它的精義又有什麼相異之處。而這些重要的概念我們能不能用幾個詞來概括?我認為我們必須要用中國人固有的詞彙,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在我們文化裡,若只是翻譯一些詞移植過來,是不行的。當然這些詞要做什麼解釋,以後應該要多闡述,現在姑且提出來,稍做些說明。首先說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分為三個大的範疇:感性的、理性的和覺性的(以前只想到「感性」與「理性」,與陳國鎮兄談過後知道還應加上「覺性」)。我用個表來說明:

 

 

藝術(感性)真善美

科學(理性)是用明

佛學(覺性)即行圓

↑↑↑

 

感性的世界──藝術,主要在追求些什麼?我概括用「真善美」三個字表示,這跟英文的Truth、Goodness、Beauty不見得一樣,以後再探討好了,現在姑且用這幾個字。藝術表現是要真的,強調真實的感受。這裡的第一行是指認識。至於講到實踐,藝術需要「善其事」。另外,藝術的理想是「求美」。

 

說到對科學的認識,以前小時候不懂,以為科學是在求真理,後來當然了解不是。今天很多人在這裡提到科學不是求真,有人則說可以逼近真理,也許可以那樣講。總之,科學不是求真,它不可能求到真理。那麼它求什麼東西?我用「是」字來代表。我們有現成的成語,就是「實事求是」。什麼是「實事求是」?這個「事」,就是英文的events,指實驗、觀察的數據等等,我們要「實」這個事,就是要搞清楚,這裡「實」是動詞。「實」了事以後,從實驗的數據去找理論,這個理論就叫「是」。這個理論大家可以辯論,可以修改,可以不斷擴充,總之要能說明「事」。另外有人說科學不要求用,這點我不贊成。就科學的實踐來講是「用」,即使是純科學的理論,也是講究用的,因為它要解釋已知的現象,並預測新的現象。下面說到「明」:科學的理想是什麼?科學的理要愈辯愈明。若兩個理論都很好,辯不出一個結論,到底是取哪一個?那就讓它們並行不悖,相輔相成。「明」包括很多種意義,在這裡沒時間多說。

 

至於佛學,我不懂,暫時提出「即」、「行」、「圓」這幾個字,不過據國鎮兄說是有點意思。佛學的認識主要是談「即」,嘗試用英文詮釋就是nonseparability──不可分割,或「不二」。佛學裡「即」用得很多啦,譬如「一多相即」、「色即是空」。我用「不可分割」來詮釋它,似乎跟現代物理學裡研究原子現象所得到的結果是相通的,如「知即測」、「測即擾」是。佛家似乎就是「覺」到「即」這個重要概念。佛家在實踐上講究「行」,這包括好多,例如要做實驗,也就是必須實修(本人完全沒有修,就不太知道學佛的人到底在講什麼。);而且不只是自修、自覺,還要覺人、行善,這也是大乘佛學的精神。佛學的理想又是什麼呢?我想,在求「圓」。當初「圓覺文教基金會」用「圓覺」這兩個字就很有意思,我藉這個來詮釋貴基金會。我對「圓」的英文詮釋是coherence。我講到此,謝謝各位。

 

陳昌祈副教授:

非常謝謝劉教授精闢的講話。有人建議我們這兩天的演講都非常理性,談的都是些知識、道理,陽剛之氣重了點,缺乏感性的調和。是否還有什麼人願意上來從不同的角度提供心得?好,現在我們歡迎蔡稔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