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微量元素分析比較修行的印證

 

林德賢

 

在修行過程中,為了避免系統誤差的導入,

必須建立一套品質管制方法,並使用參考標準,

以確定自己修行的可靠性。

 

摘要:

分析化學係致力於物質的特化(Characterization of Matter )之研究,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大類。但是任何物質之本身是不能被觀測的,所以根本不可能予以定性,更不可能加以定量。我們能分析到的,只是物質的外相。

從臨床化學的觀點,現代分析化學就是一種微量化學(chemistry of traces )技術。一位醫技人員在面對極微量物質(<10-6)的分析問題上,勢必要遭遇方法上的困難。由於分析步驟的誤差具有累積性,且誤差大小亦有隨待測物質的含量減少呈指數遞增的特性,因此檢體的分析常易導致不準確的結果,誤差幅度甚至有高達三位數的情形出現,這可從不同實驗室對同一試樣的比較分析(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得到證實。例如:正常人血清鉻濃度有的實驗室認為是0.14ng/ml,但是也有 185ng/ml之文獻報告。

超微量分析在多年的檢討和研究後,對誤差的來源已較清楚,對準確性的獲得也已較能掌握。一位修行人在面對宇宙萬象及反觀自性時,其對心靈分析的複雜性及細微性不亞於超微量分析,因此修行的準確性也可能產生上千倍以上的誤差。本文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從微量分析的可靠性(reliability) 來檢討修行的品質。

 

一、幻身的組成

如表1所示,傳統的佛教認為人體是由地、水、火、風四種要素所組成,地、水、火、風也叫做「四大」。四大空假不實,因此所組成的幻身也是空假不實。四大不調的時候,人體會感覺不舒服,也就是「生病」了。

 

 

 

傳統佛教

 

現代醫學

 

1. 幻身組成

四大

二十六元素

 

地水火風

1)主要元素:C、H、O、N、S、Ca、P、K、Na、Cl、Mg

2)微量元素:Fe、Zn、Cu

3)超微量元素:MnNiCoMoSeCrIFSnSiV

 

2. 生病

四大不調

二十六元素不調

3. 特性

空假不實

空假不實

※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色真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表一: 四大和二十六元素之比較

 

目前已知的元素共有一百零七種,其中天然元素有九十種。這些天然元素也都存在於人體中。在人體中,這些元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基本元素,亦即是維持吾人正常生理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一為非基本元素,體內缺少時,不會影響正常生理功能。

目前已知有二十六種基本元素存在於高等動物和人體中,其中主要元素( major element,含量在10-2~10-6%)計有碳(C)、氫(H)、氧(O)、氮(N)、硫(S)、鈣(Ca)、磷(P)、鉀(K)、鈉(Na)、氯(Cl)和鎂(Mg)等十一種。人體內總鐵(Fe)含量為 4-5g,小於人體總重量的 0.01%,為人體內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含量在10-2~10-6%)中、含量最多者。鋅(Zn )和銅(Cu)亦屬微量元素。另外,錳(Mn)、鎳(Ni)、鈷(Co)、鉬(Mo)、硒(Se)、鉻(Cr)、碘(I)、氟(F)、錫(Sn)、矽(Si)、釩(V)和砷(As)等十二種元素的濃度範圍在PPb(10g/g)左右,故屬超微量元素( ultratr ace element,含量<10-6% )。主要元素的分析較簡單,臨床應用已久,所以我們的主題是擺在微量元素分析上。

基本微量元素的特性是很低的濃度下,組成細胞酵素的一部份,使組織、器官維持正常的功能。它們的濃度隨器官與元素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每一元素的濃度範圍限制都相當窄。當其濃度過低時,就不足以維持正常生理作用(biololgical action)。而當其濃度超過正常範圍時,會使正常功能受到刺激,而產生「藥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action)。若超過的濃度太高,就會引起「中毒現象」(toxicological action)。

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當體內元素的量或排列、分布不平衡時,就會生病。套用佛經的話:二十六種元素不調時就會生病。常見和微量元素有關的疾病很多,表2所示只是少數例子。而人體微量元素的分析有助於這些疾病的診斷。

 

 

表二:常見和微量元素有關的疾病

 

二、微量元素分析的困難性

我們以鉻為例。鉻是一種基本微量元素,它和糖類及脂質的代謝、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生長有關。鉻鹽、鉻酸鹽,和重鉻酸鹽的藥理作用十分相似,內服會引起腎炎和糖尿。此外,暴露於鉻酸鹽灰塵者,會引起皮膚炎和鼻粘膜潰瘍。六價鉻並有致癌性,長期接觸會引起胃癌和肺癌等。

鉻的檢驗因此很重要,但由實驗室間比較顯示,生物試樣鉻含量之準確分析,具有相當之挑戰性。圖1顯示隨不同年代測量技術的改進,血中鉻濃度分析值的變化,圖2顯示NBS牛肝(SRM1577)分析結果之不一致性,顯示大部份文獻值是錯誤的。表3顯示,血清或血漿之正常含鉻值,從0.14PPb至185PPb皆有人報告。因此,鉻的實驗診斷就非常不可信。以分析技術言,本表所列者皆十分良好(well-established)。

 

 

圖1:血中鉻的濃度隨年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分析值

 

 

圖2:不同的分析化學家對同一試樣NBS牛肝(SRM 1577)所得的分析值,NBS的確定值為0.088±0.012ug/g

 

仍有如此大之差異,並非區域性、性別、年齡、種族、食物等因素所能解釋。最可能之原因為取樣至分析過程導入之系統誤差(systematic error)。

由圖2之「正常值」可知鉻分析之困難性。此種結果之問題,不獨出現於鉻元素,同樣之情形也出現於Mn、Co、Ni……等元素。分析結果變異如此之大,表示分析技術仍待改進。

 

三、可靠性(reliability)的比較

上述的例子,使臨床分析化學家不得不重新檢討分析的可靠性,並設法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修行要面對的是每一個念頭的覺照,比微量分析更微量。因此同樣也可能產生極大的誤差。也就是說,修行人也必須檢討他自己修行的可靠性。微量分析在多年的檢討過程中,已有相當的成果,這種檢討過程,也可供修行者參考。以下我們先檢討幾個分析化學常用的術語:

 

1.重複性(repeatability)

由某一人對某一試樣重複作多次分析,所得的結果如果很接近,就表示有重複性。(但是另外一人來作,就不一定有相同的結果。)

在修行上來說,某一個人修某一個法,多次所得的結果很接近,也就是有重複性。對修行具有相當工夫的人來講,這是十分可能的事,因為他要從A心境→B心境(修行的目標、結果或三摩地),他只要弄清楚從A到B的心靈運作過程,那他就辦得到。如果B代表的是自性,那麼明白從A(可變)到B的過程( process),也就是明心的過程了。

 

2.再現性(reproducibility)

上述的重複性,並不是科學。對科學而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作同一分析,如果所得的結果很接近,這叫做「再現性」。

再現性通常可由分析的精密度 (precision)來表示。而精密度可由分析的變異係數(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來表示。例如多次分析的結果,平均值為M,標準偏差為S.D.,則CV值即為SD/M。如果CV<5%,我們就說這個分析實驗很精密(precise)。

但是從修行上來講,即使是一位修行很有成就的師父,他把同一修行方法傳給不同的弟子,他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通常也很難有相同的修行結果。這也就是修行或宗教會給人批評不科學的原因。這也許是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性向、習氣、業障等不同),有些人並且會受環境(空間)和時間的影響。例如六祖惠能大師的數百弟子中,也只有43位修成功。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再現的,譬如歷史、人生際遇等等,並非只有宗教而已。

 

 

表三:血漿或血清鉻濃度

 

3.準確性(accaracy)

分析的結果與真實值(true value)接近的程度,叫做「準確性」。在分析化學上,我們只能使用公認值或確定值(certified value)來表示真實值。而這公認值仍是人為假設的,也就是先要公設有一標準值(例如標準砝碼或米達尺之類的東西),而所有的分析值都是根據這些標準值相對比較而得到的。

從圖3打靶的圖示,我們可獲知精密度和準確性是不同的。(A)表示分析的結果既精密又準確。(B)表示不精密但準確。(C) 表示很精密但不準確。(D) 表示既不精密又不準確。

 

 

圖3:精密度和準確度的示意圖

 

有些修行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修行的靶心在那裡,有些人則自己定出自己的靶心,這也就是世間為什麼會有不同宗教或宗派的理由。如表4所示,淨土宗的靶心是往生極樂世界(而非建立極樂世界)。道教、天主基督的靶心則定在天道。

 

 

表四:不同宗派修行靶心的舉例

 

如果不知道靶心在那裡,或者靶心弄錯了,那麼修行就很難得到準確的結果。一位想成佛的修行者,他的靶心應該定在那裡?應該是菩提心。菩提心有一個特性,就是不生不滅。《楞嚴經》說:「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如果我們用生滅心來修行,就不可能得到不生不滅的結果。當然菩提心也具有廣大心、第一心、常心和不顛倒心的這四種特性。

 

四、認知修行的系統誤差

分析的不準度(uncertainty)有兩大類:一為隨機誤差(ran-dom error),一為系統誤差(systematic error)。隨機誤差是不定誤差(indeterminate error) ,來自分析人員對未知和無法控制的來源(sources)之觀測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不定誤差常用儀器讀出裝置來顯示其小而隨機的騷動 (fluctuation),也叫雜訊 (noise)。這些小但可測的變化代表了不同部份的儀器和系統所產生的不準度之累積。這些不準度無法各別被偵測,只是他們累積的效果,成為可辨認的雜訊。這種雜訊如果重複觀測,通常會得到像高斯分布的曲線圖。

系統誤差也叫「確定誤差」 (determinate error),即那些有一定值和有歸屬緣由(assignable cause)的誤差。原則上分析人員對這些誤差是可以測量、計算和修正的。

在超微量元素之實驗診斷上,高精密度固為希求之目標,但如圖3所示,精密度高並不能保證分析結果之準確性。準確度是超微量分析中最難企及之目標,它主要受制於分析過程中所導入的系統誤差,例如實驗室空氣、試劑及容器等導入污染物,分析過程產生吸附、溶離、揮發和化學反應等,儀器信號干擾,不正確的校正,以及不正確的數據取得等,都會導致分析的誤差。

在分析過程中,要知道是否有系統誤差的導入,通常是十分困難的事,但目前通常可藉用如表5所示的方法加以認知。

修行人在皈依至成佛的過程中,每一個修行步驟也都可能產生系統誤差。而且要認知自己的修行系統誤差可能比微量分析更困難,否則每個修行人應該很快就修成佛了。表5中確認分析系統誤差的一些方法,也可供修行人參考。例如微量元素分析常採用實驗室間比較分析(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這在修行上,相似於修行人相互印證修行的境界。

 

五、修行的參考標準與印證

表5中所列的九種方法中,最後一種以標準參考物質的使用最具可靠性。分析所使用的標準品(standard),通常是由水溶液組成,但是我們要分析的人體試樣如全血、血清、尿液、頭髮和組織等,其所含的基底物質(matrix)與水溶液差非常多。一般而言,儀器分析均屬比較方法(comparative method),必須有與待測樣品完全一致或類似組成的標準物作比較,方能獲得可靠的結果,而這種物質即是所謂的標準參考物質 (standard referencematerial, SRM)。

 

 

表五:認知修行系統誤差的方法(與微量分析比較)

 

在分析過程中,我們常使用標準參考物質當作品管物質,如果SRM分析的結果與確定值很接近,那麼這個分析的結果可信度就很高了。而事實上,如表6所示,禪宗和密宗的修行過程,也常有類似於參考標準的使用,以確定修行的結果是否可靠,以下我們舉個例子:

我們在修束六和合為一精明三昧時,空中會現出明點。此明點現出時,表示自己真的做到束六和合為一精明三昧了,這也是「大勢至菩薩圓通三昧」。但是明點是自性的幻跡,不可執為實有。也就是說明點現出時,表示你的自性就現前了。因此明點就是自性光明的一種參考標準。其他的參考標準還有很多,也都有類似的特性(表6)。

 

 

表六:修行的參考標準和品管

 

馬祖評其弟子曰:「藏頭白,海頭黑」,白圓相和黑圓相也是參考標準。

 

六、頓修、漸修和品管

微量物質的分析方法一般可分為1.直接的儀器分析(direct instru mental analysis),試樣直接激化,由產生的信號而作定量。這相當於修行的頓法。2.間接的儀器與化學分析(indirect instrumental and chemical analysis),包括儀器分析前試樣的分解,干擾物質的分離及微量待測元素的濃縮等步驟。這相當於修行的漸修,如先皈依,懺悔業障,發菩提心,修假觀、空觀、中觀,再入解脫門,出菩提路。

頓修的方法和直接儀器方法同樣具有快速、省時、方法簡便的特性,可能導入的誤差也較小。漸修和間接的儀器與化學分析,步驟繁雜,很耗時(三大阿僧祗劫)。由於分析的誤差具有累積性,且誤差大小亦有隨待測物質的含量減少,呈指數遞增的特性。步驟愈多,就可能導入愈大的系統誤差。因此從誤差因素的觀點言,頓修無疑是修行中最理想的方法。但礙於眾生根器的不同,漸修的方法仍有其價值。但是最好是採用釋迦牟尼佛所說五十二階位的標準參考方法(standard reference method)。

分析時,為了避免產生誤差,所以要做品質管制。同樣,修行過程中為了避免誤差,也需要做品質管制。分析的品管包括從取樣至儀器分析,乃至最後數據的取得,亦即分析的每一步驟,都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方法加以管制。

在修行上,我們如果採用歷代祖師或大成就者所傳下來的方法,也就是使用標準參考方法(standard reference method),那麼,修行成功的機會就會大些。但是是否真的做對了,我們仍要使用一套品管的方法加以確定。譬如我們在修內覺空觀的時候,如表6所示,如果能做到「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就表示我們修內覺的品質沒有問題。這時候就會現出月輪這一參考標準。其實這兩者是一體的兩面,前者在心上檢驗修行的品質,後者是在相上檢驗修行的品質,性相是不二的。這月輪也不可執為實有。有清淨的心,才有清淨的相。雖然它是清淨相,但畢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修行的其他品質管制方法如表6所示。

在修行過程中,為了避免系統誤差的導入,必須建立一套品質管制方法,並使用參考標準以確定自己修行的可靠性。

 

七、結語

從以上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佛法修行是有一套嚴密精準又可靠的方法,其嚴謹的程度與元素微量分析相比毫不遜色。

 

八、參考資料

1.Chnderwood, E.J.,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 4th ed., Academic, New York, 1977.

2.Kayne, F.J., etal., Clin. Chem., 24,215 (1978)

3.Hubert, J.,in: Shapcott, D.,Hubert, J.,(Eds), Chro- mium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Elsevier/North-Holland Biomedical Press, 1979, P.15.

4.林德賢、楊末雄:微量元素分析在臨床實驗診斷上的應用,化 學,45,A203(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