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二──享受修行

 

 

※小乘佛法認為世間是苦

 

一般人對修行的刻板印象是:修行是苦的,不苦就不是修行,所以修行並不是一件什麼快樂的事情。其實修行之所以會被視為是一種苦,根本原因就在於小乘佛法認為這個世間本身就是苦的,所以提倡要離苦,重點就是要我們離開這個苦的世界。

 

※修行的目的是要離苦

 

事實上,修行的目的並不是求苦,反而是離苦,所以修行不是苦差事,不是的,是為了要離苦得樂。但在今天這個時代,很多人並不覺得世界是苦的,所以無法應用小乘佛法那一套離苦的邏輯來修行。為了要在小乘佛法的邏輯架構下修行,首先強迫自己認同這個世界是苦的,於是就去找苦吃,所以才會漸漸演變成,大家都誤以為修行都是苦修。

 

※大乘佛法提倡常、樂、我、淨

 

修行的目的原本就是要拔苦、離苦,怎麼會變成是去受苦,而不是離苦呢?所以小乘佛法的那一套修行邏輯,現在是行不通的。如果要學小乘佛法那一套邏輯的話,他就要先覺得苦,然後才能修行。但在今天這個時代,並不一定要學小乘佛法,我們還有大乘佛法可以選擇,大乘佛法提倡常、樂、我、淨,並沒有求苦的問題。當然,大乘佛法到最後,樂執也要捨離,才是真正的解脫自在。

 

※真正的享受是享受修行的解脫自在

 

一般人講到享受,就以為是要享受快樂;但真正的享受,並不是享受快樂,而是享受修行的解脫自在。在入世的時候,解脫自在就變成任運自在了;在別人眼中,這就是遊戲人生三昧了。而這種任運自在、遊戲三昧的快樂,已經是另外一種層次的享受了,也就是「享受,即非享受,是名享受」,而這種「是名享受」的快樂,是言語所無法形容的境界了。

 

※脫離相的牢寵,享受修行的威力

當一個人不曉得要修行的時候,必然受到很多框架的限制,比如說受到「十二因緣」的限制──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一路下來都要受到限制,而且拘束力是很強的。又比如會受到「相」的限制──從我相、人相、眾生相到壽者相,這些相全都是牢籠,如果不修行,就會被這些牢籠所拘束、卡住。或許,你並不覺得被這些牢籠所限制,但事實上,你就是這些牢籠的囚犯。如果修行,才有機會將這些牢籠變成玩具、工具,當牢籠是玩具、工具時,牢籠就不再是牢籠或手鐐腳銬了,這時才是真的享受修行,才任運自在、解脫自在!所以我們必須瞭解,修行是很快樂的事,而實際上也是如此,因為當你有能力把人生和命運變成玩具、工具時,就能夠享受到修行的威力了。

 

※修行就是在挑戰人生最難、最大的事情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如果能夠克服,就是一種快樂。因為容易的事沒有挑戰性,一點也不好玩;若是遭遇很大的挑戰,卻能克服,那時的快樂才是真的快樂,那時的享受也才是真的享受。面對修行,道理也是同樣的。

修行就是在挑戰人生最難、最大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事情會比修行成道更艱難、更重要了。所以一旦修行成道,你就得到了世間的至樂,因為再也找不到比這個更艱難的事情了。所以修行在享受什麼?就是在享受挑戰巔峰!

 

※修行的每一個過程都是一種享受

 

但我們並不是等到成果出來時,才能享受,而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就已經在享受了。因為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面對重重的困難和關卡,如果能一一克服,那就是在享受了。所以修行並不是只去享受最後的成果,其實中間每一個過程,都是一種享受。因為當你下功夫、運用智慧,把不明白的弄懂了,把困難克服了,這就是一種最大的享受了。

 

※順著自己的直覺走,就是在享受修行

 

所以要把修行變成是一種享受,是不難的。事實上,在生活當中,很多沒有修行的人,就很懂得享受了;但修行的享受,比一般人的享受範圍,更廣更深。如果一個人決定不走小乘的那條路子,那要怎麼做呢?首先,要順著自己的直覺走。因為很多問題、困難的產生,都是沒有遵循我們的直覺,而是依著識心來運作。而我們的識心很容易陷在戒條、規定、原則的框架裡,而識心會傾向去抓這些框架來遵守,如此一來,我們就會落在一些被知的規律和戒條上面,被綑綁而不自知了。這樣就是放棄了自己的直覺,而去接受那些戒條、規定與原則的綑綁。這種情況就好像要把我們硬擠進一個模子裡面,硬要我們去符合模子的樣式,這是無法享受什麼的,因為陷在模子裡,就是一種苦!

而我們的真心是有非常敏銳感覺的,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當順著這樣子的感覺時,你就不會覺得被擠進一個不舒服的模子裡,而可以舒展自己的身心,能這樣做,就是一種享受,是在享受修行了!

 

※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把外在的各種模子拿掉

 

而這也就是我一直在提倡修行一定要有 Feeling,一定要有直覺的原因了。所以我們一定要順著真心的方向來發展,能順著真心發展,才有成熟的自我,才能頂天立地!而我們現行的各種價值體系,如文化、教育等等,全都是要我們擠進一個模子,若能符合,就認為你做好了。但是這樣使得人很不快樂,沒有人覺得那是一種享受。所以佛法深層的修行,就是要我們把這些模子統統丟掉,不要去符合什麼模子、框框!能這樣做,就符合了我們菩提心的性質,就能讓我們的菩提心自在地舒展。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佛教的修行者,都不自覺地往一個佛教公定出來的模子裡擠,當把自己擠成那個既定的模樣時,還自以為修得很好──但那樣的修行方式其實就是一種苦。依我來看,那不是在修行。因為以這種方式修行,是永遠修不成的。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把外在各種模子拿掉,讓自己的真心得以舒展。但是這樣子做,有人就會說那不就可以愛怎麼搞就怎麼搞,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嗎?世界豈不亂掉了?有些人是會有這種擔心的。但當他這樣擔心時,就表示沒有直覺,還停留在識心的階段,才覺得有亂搞的可能。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用識心在思考。識心在沒有限制條件下,是會失控的,本來就不受他的控制,所以才會不放心。這樣的人,依我來看,是沒有直覺的人,還沒有資格修行。所以想做修行人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直覺;有了直覺,才能真正地享受修行,不可能亂搞的。

 

※悟本來面目之前,Feeling是我們可以採用的修行工具

 

但直覺還是比較深的說法,因為要等悟了本來面目之後,才有真正的直覺;尚未悟時,就沒有辦法確定自己的感覺是不是直覺了。那麼,這時可以用什麼工具呢?可以用Feeling。很多人都可以感覺自己是有Feeling的。所以,在還沒有悟本來面目之前,Feeling 是我們可以採用的修行工具。藉由Feeling,使我們知道如何修行。因為Feeling 雖然還沒到直覺的程度,但已經非常靠近了,是從本明、真心所流出來的。因為本明、真心是不被知的,沒有被知的成分。而本明、真心要顯現的話,必須進入被知的範疇,當本明、真心進入被知時,本身就是一種莊嚴。而Feeling 就是非常靠近我們的能知能覺的莊嚴,藉由這個莊嚴的Feeling,我們就有辦法來享受修行了。

但要注意的是,莊嚴的被知Feeling也是有深淺的;有時候Feeling也可能是一個框框、模子。比如有兩個Feeling,一個比較解脫,另一個比較執著,這時,我們應選擇比較解脫的Feeling,捨棄比較執著的Feeling

 

※三個勘驗修行正確與否的標準:慈悲、明白、自在

 

當一個人走享受修行這條路,在修行過程中,有三個簡單的標準可以辨認所走的路是否正確 :

 

第一個標準是「慈悲」:我們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慈悲、平和。如果心中還有許多計較、怨恨和不平,那就不對了,就沒有在享受修行了。當你的心是寬廣、慈愛、溫暖、平和的,那就對了,就是在享受修行了。所以可以用是否慈悲來做檢查的標準。

 

第二個標準是「明白」:我們也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明白。如果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有很多的疑惑存在,那就是不明白!這樣的狀況,就像《金剛經》裡所說的:「如人入闇,則無所見」。當你心中一有所住,那就是卡住了、執著了,於是眼睛就被矇住了,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楚,這樣就不對了。所以只要覺得自己愈來愈明白,這樣就是走對了。所謂明白,就是代表有智慧;不明白、看不清楚,就是愚癡。所以只要心無所住,即如《金剛經》所說:「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就像在太陽光的照耀下,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樣就是明白、就是有智慧。所以只要愈來愈明白,就是做對了,就是在享受修行了。因此明白與否,也可做為一個檢查的標準。

 

第三個標準是「自在」 : 我們還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自在、愈來愈輕鬆。如果覺得放不開、擔子很重,那就不對了;如果覺得輕輕鬆鬆、自自在在的,那就對了。因此是否自在,也可以做為一個檢查的標準。

 

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善用自己的Feeling,循著直覺來行事,並常常以是否慈悲、是否明白、是否自在,這三個簡單的標準來勘察自己、檢驗自己,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已走在正確的修行路上,或是否已懂得如何享受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