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直覺(Feeling

 

 

 

Feeling是靈感式的、是直覺式的,所以Feeling不可以思維,經過思維、推理出來的,一定不是FeelingFeeling甚至不可以想,想出來的也不是……

 

※驚訝美國人Feeling的敏銳

 

前幾年我到美國去,接觸了許多美國人士,所以對美國文化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讓我驚訝的是,美國人的感性直覺非常強,也就是 Feeling非常敏銳,在感性上,中國人和美國人一比,就被比下去了!

 

美國人的 Feeling這麼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原以為西方文化之所以強盛,是因為理性較強之故,認為西方的科學、工業,是由理性發展出來的成果,所以從小就以為西方最優秀的地方是理性部份。我甚至不知道西方除了理性之外,還有別的內涵。而我從小在心中就種下了一個觀念:只有科學、工程是值得學的,其他學問都沒有價值。

 

大家都認為,西方的音樂、繪畫、雕塑、文學等這些玩意兒沒有什麼用,是吃飽沒事做時玩玩的;從事藝術創作,是玩物喪志、無病呻吟。當然我在學生時代也曾聽過西方的古典交響曲,很是讚歎;同時也感歎中國根本沒有這種水準的音樂。後來我把這種現象解釋成:西方的古典音樂都是宮廷音樂,是君王太悠閒了,沒事才弄出來的玩意兒;我們沒有,也沒什麼關係。後來又從一些照片及電影中,看到西方的一些古蹟、教堂,發現中國也找不到那種水準的建築,他們的建築就是一種藝術品。當時就覺得很吃驚,奇怪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閒功夫,去搞這些東西,因為這些和富國強兵都沒有什麼關係嘛!

 

※重視感性才會有美感

 

在旅程中,我就一直思維、檢討這件事情,結果發現:原來我以前的觀念是不對的。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希臘文化,希臘文化中,最有名的人物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我以前把這些人看成是理性的代表,這回才發現我弄錯了,他們雖然很重視理性,但也同樣重視感性。因為重視感性,才會有美感,也才會去追求藝術。在希臘和義大利留下的建築藝術,其所表現的力和美,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後來我去紐約的唐人街參觀,心裡面覺得滿沉重的,唐人街看起來就與我們這邊的菜市場差不多。在這裡看自己的菜市場時,還覺得可以接受;但是紐約的唐人街景觀,和周遭的美國街道對比之下,實在是令人不忍卒睹,看了就很難過。別人的城市是這麼的整齊優美,而華人的唐人街卻像菜市場一樣,放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長在肉上的瘡。而且所有的唐人街都是這個樣子。於是這一年來我就一直思索,為什麼唐人街會如此的醜陋髒亂?想來想去,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中國人美感的修養普遍還不夠。所以這群美感比較弱的人聚集在一起時,就會弄出唐人街的模樣來。所以唐人街的髒、亂、醜,不只是個人或街道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文化美感修養的問題。如果真是這樣,就令人感覺很沈重了。若要檢討、改進,我覺得也不是很困難,就是要努力把Feeling培養出來,只要每一個人的 Feeling培養出來了,環境就會自動跟著改變了。

 

中國人的感性直覺為什麼會這樣弱?是因為不重視感性的緣故。尤其西化以後,更是強烈地偏向重視理性,使得中國人在美感、美育這方面的培養,幾乎是缺乏得可憐。像我回想從小受教育的過程,所被灌輸的印象就是:學美術、音樂幹什麼?簡直是在浪費生命嘛!

 

※好感是戀愛的基礎

 

接下來談談感情的Feeling,當一對男女談戀愛,愛得難分難解時,之前是什麼情況?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談戀愛的經驗,在愛對方之前是什麼?我問過不少人,所得到的結論是:先有好感。所以愛之前是先有好感,有了好感做基礎再生出愛,所以好感是愛的基礎。但好感和愛一樣嗎?有人認為差不多,其實是差滿多的;尤其是當愛到難分難捨時,愛和好感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區別是愛會生出想念,但是好感不會有想念的渴求,所以好感不是愛。雖然愛是從好感生出來的,是相關聯的,但是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好感屬於Feeling

 

如果再追問下去,那麼好感是從哪裡出來的?它的基礎是什麼?這麼一找下去,就是感性直覺( Feeling)了。好感屬於 Feeling,但是Feeling是不是愛?不是。好感不是愛,但愛是從 Feeling 生出來的,也可以說愛是從好感生出來的。當有了愛以後會發展成什麼狀態?我們觀察兩人相愛以後,接著就會把對方鎖住,婚姻制度就是一種鎖住對方的方法,所以愛到後來,就變成「十二因緣」的「取」和「有」,也就是一般人所講的佔有、控制。一發展到取有、佔有的階段,還有沒有感情呢?沒有了,感情不見了,只有權利、義務、責任和得失,就會有誰欠誰或什麼不公平的爭執發生了,整個發展過程就是這樣。所以一變成佔有,愛就消失了,同樣的,當好感一變成愛的時候,好感也沒有了。

 

Feeling演變到愛,再演變到「取」和「有」的發展過程,你會發覺到有一個特色,就是越來越具體和簡化;反過來發展,則是愈來愈抽象、無形,但是內涵卻愈來愈豐富。可見人們經常是矛盾的,心裡面所想要的是豐富,可是做出來的卻是簡陋而具體,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家庭生活乏味的原因。因為凡事都太具體、簡陋了,所以生活當然就乏味了!

 

※如何得到真愛

 

那麼如何才能得到豐富、有趣的真愛呢?我的看法是,先要培養「愛的Feeling」,讓自己成為有「愛的Feeling」的人,然後在「愛的Feeling」層次,再把Feeling散佈出去,而且不要讓「愛的Feeling」落入到「愛」和「佔有」的階段。要怎麼做呢?如果你對另一個人有「好感」,就把「好感」這個Feeling表達出來,然後等待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沒有反應,就到此為止。如果對方有反應,也就是把「好感」這個Feeling反應出來。這時當得到對方「好感」的回應後,彼此就會產生新的Feeling,然後又再表達出來。經過這樣互動之下,他們之間「愛的Feeling」會互相滋長,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靈敏,越來越強。但這時候不要把「愛的Feeling」變成「愛」,讓它保持在「愛的Feeling」。至於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根本就不用管,一切會自動發生。當然一般會走上結婚之路,但是在心靈層面上還是要保持在Feeling這裡,不要落到「佔有」層次。這樣有真愛的人生,不就是現代人所夢寐以求的嗎?結婚等於是有了最知心的伴侶,而不是有個互相約束、控制的共同生活者。婚姻不是靠權力、責任、義務來維繫,也不是靠感情來維繫的,而是靠「愛的Feeling」來維繫的。而「愛的Feeling」能夠長久,不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消失,只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大,那麼婚姻就不再是愛情的墳墓了,這樣大家不但可以擁有婚姻,也可以享有真愛的生活。

 

如果已婚者的配偶並不是有「愛的Feeling」的人,或者未婚者碰不到有「愛的Feeling」的人,那麼他們該怎麼辦呢?這時,他們就要學會如何啟發別人的Feeling。任何人都是有Feeling的,只是多數人尚未被啟發。那麼要如何啟發別人的Feeling呢?首先就是自己先要有Feeling,然後將Feeling散佈出去。此外,不可以有得失心,希望自己一定要啟發成功,因為有這樣的希望時,別人就會有壓力,這樣反而就不容易成功了。我們自己有Feeling,結婚的對象也有Feeling,如此婚姻才會美滿。如果是正在談戀愛,對方的Feeling無法被啟發,那就不必再談了;如果是已婚的人,就要更努力去啟發另一半的Feeling

 

※以境來驗Feeling

 

如果在感情上遇到問題,一定是在愛恨、得失這裡,那麼我們可以回頭去找,愛恨、得失的原始Feeling是什麼?找到以後,再從原始的Feeling開始面對問題,這樣問題就容易解開了。

 

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很僵硬、很邏輯、很理性時,就表示他也沒什麼Feeling;此外,像老是叫「打啊!衝啊!愛國啊!」,這也只是激情,不是Feeling;若叫人「趕快學啊!世界末日到了,趕快修啊!否則墮入輪迴」,這只是恐嚇,也不是FeelingFeeling是很平和的、很舒坦的,不是文字面,而是實受性的,它是超越文字的。

 

從《論語》裡可以得知,孔子可以說是一個極懂Feeling的人。他曾經提起最高興的一件事情,是帶一些門生去河邊玩玩水,吹吹風,然後吟歌而返。這種快樂只有懂「感覺」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

 

我們的教育也有同樣的問題,老師沒有 Feeling,教出來的學生當然也不懂 Feeling。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先生說,在他國小四年級時,他的日老師給同學們看一幅畫,然後問說:「你們聽見畫裡面的鐘聲嗎?」這就是在傳達Feeling。許文龍的Feeling就這樣被啟發出來了,所以他非常喜歡藝術;以致他對企業的經營態度,也和一般人不同。

 

Feeling和欣賞、讚美也是有關係的。我們常常會形容某個人的作品或工作成果,達到了藝術的境界。藝術的境界就不是理性,而是屬於感性層面。理性是有步驟的,一步一步像階梯,方便讓人踩上去;是邏輯,是思維的。可是感性就沒有這些邏輯思維,它不是講道理的。所以當一個人的作品好到某個程度,別人就很難模仿,這時就是到了藝術的境界。

 

Feeling是直覺、沒有思維

 

Feeling是靈感式的、是直覺式的,所以Feeling不可以思維,經過思維、推理出來的,一定不是FeelingFeeling甚至不可以想,想出來的也不是;Feeling 是直覺,沒有理由的。如果問:「你為什麼這樣做?」,問這種話就表示沒有 Feeling。嚴格來講,如果理性是想、思維、推理;那麼Feeling 則是直覺的,沒有想、沒有思維、也沒有推理。二者之中,Feeling 比較靠近本來面目,理性則比較遠。

 

所以要悟本來面目,當然要從 Feeling著手。若從理性著手,想來想去、辨來辨去,反而離本來面目愈遠。此外,「現象」(譬如顏色、形相)不是 Feeling;「結果」、「決定」、「行動」也不是Feeling──這些離本來面目都還很遠,Feeling則比較近,雖然Feeling不是本來面目,但是它靠近。

 

當我們恢復感性直覺( Feeling)的同時,也會對理性有所幫助,因為恢復感性直覺就是接近空無,於是就有能力接受不同的假設,不會受到立場、假設的控制;這個時候才能夠「無相無不相」,一切相之於我們而言,都不再是監牢了,而是我們的工具,所以我們需要學習恢復感性直覺。

 

※執著一放掉,Feeling就會出來

 

但要如何恢復呢?就是把執著放掉。執著就是堅持某一個假設、立場,我們要習慣於把執著放掉,執著一放掉,Feeling就會出來。在中國文化的環境裡面,經常促使我們扮演Feeling的殺手,這一點是要自我反省的。我們會抹殺自己的Feeling,同時也會把周圍的人的Feeling抹殺掉。當一個人沒有Feeling,我認為這個人就是活的死人、麻木的人,乃至於機器人了;有Feeling的人才是活人,而不是被設定好目標的機器人。現在的教育就是在把我們教得成為一個設定好目標的機器人,整個人生就是為了要完成那個目標,凡是和目標無關的事情都不注重,這樣人生的豐富性、創造性就沒有了,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乏味。

 

所以「感性直覺」對修行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如果沒有Feeling,就只是個機器人而已,而機器人是無法修行成道的。

 

有人把Feeling解釋成對六塵的感覺,把看見什麼、聽見什麼,解釋成是Feeling,這不是我所講的Feeling。我所講的Feeling是直覺,也可以說 Feeling是「知覺者」在感覺,或者說 Feeling 是「知覺者」直接對「被知的範疇」所做的感覺。這種感覺相當難表達。

 

在中國,有沒有相當於 Feeling的字呢?我覺得孔老夫子所講的「仁」就是。「仁」這個字的字形告訴我們,這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不是單獨一個人的事情。Feeling 也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也就是人群之間的事。如果我們對人沒有 Feeling,也就是沒有「仁」。沒有「仁」就是什麼呢?就是麻木,麻木不仁就是沒有Feeling。如果Feeling只是單方面的,這樣的 Feeling也是不健全的。譬如我有Feeling,而對方沒有,只有單方面有 Feeling,這樣的Feeling只有一半,無法構成「仁」;一定要雙方都有 Feeling,兩人之間的Feeling才能互動。當Feeling變成人與人之間雙向共有的,這樣才是「仁」,才是健全的Feeling。一旦有了Feeling,任何事情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不需要任何規則、戒條。

 

※依Feeling來做事,才是真修行

 

Feeling的人做事,都不是為了符合規定或戒律。因為規定是外加的,是由外面的模子把自己限制成那個樣子,並不是發自內心,只是表面在做,並沒有Feeling的特質。修行是要發自內心,譬如說我們的溫和是由內心發出來,而不是由外在的規則限制而成的。Feeling一定是發自內心,依Feeling來做事,才是真修行。

 

所以修行的重點並不是在守形式上的戒律,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好樣子;而是在守「菩提心戒」──即恢復佛性。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能恢復自己的真心,就是「守菩提心戒」。這時候,就沒有所謂合不合戒律的問題,就超越了形式上的戒律,修行要掌握這個重點。所以我一開始就告訴你們「皈依」的真義,那就是要恢復本來面目,恢復自己真正的本性。恢復本性之後,貪、嗔、癡等就清淨了,就讓菩提本性順其自然地表現出來,這就是「現性」,就是「率薩埵性而行」。順著本性做事,當然就不是順著貪、嗔、癡做事了。修行如果只做到從外面套一個模子,譬如學佛走路要怎麼走、坐要怎麼坐,那就錯了!那些都是框框、是模子、是面具。這樣修行還在很淺的層次,只是守形式上的戒。

 

《楞嚴經》提到有個持戒第一的人──優波離,持戒持到後來修成了。他這個持戒第一是怎麼修成的?就是守到沒有戒,那就是守「菩提心戒」了;還有跋陀婆羅,是修沐浴的,洗到後來等於沒有洗,就成道了。這些修法都是把外加的戒條、限制化掉,化掉以後,「菩提心戒」就成了,並不是給自己另外套上戒條。

 

※人類的問題就是Feeling的問題

 

這個社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有許多不公不義的事情一再發生,使得這個社會愈來愈不好。但就佛法而言,只探討到這裡是不夠的,再深入追根究底之後,會發現是 Feeling這個地方出了問題。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大部份的人都沒有Feeling,對環境沒有Feeling,對自己的親人沒有Feeling,對陌生人更沒有Feeling,甚至連對自己也都沒有Feeling。所有的問題就因此產生了。

 

大家有責任讓自己的 Feeling變得敏銳一點;然後再把Feeling傳出去,讓周圍的人也感受到Feeling,同時也啟發別人的 Feeling,這個世界才有機會改善。我長久以來思索人類的問題,追到最後,發現都是在Feeling這個地方出了問題。                                                                                                                                                                                                                                                                                                                                                                                                                                                                                                                                                                                                                                                                                                                                                           

 

※如何培養 Feeling

 

有人問要如何培養 Feeling?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窮本溯源,把任何事情都回溯追查它的根源,找到它的源頭。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學習靜坐,把心靜下來,把心裡的執著放下來,讓心慢慢接近空無,還不一定要完全空,那時Feeling就已經可以生出來了。

 

事實上,中國文化裡也講到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寧靜致遠」,當心靜下來的時候,心的覺受力就逐漸擴大,無遠弗屆;而且一恢復 Feeling時,自然就有美感了,而且創造力也會生出來,這就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當然創造力就很豐富。感性要提昇,需要學會直覺,體會空無的本性;同樣的,理性要提昇,道理也是一樣的

 

總而言之,只要真正按照佛法所教導的方法去鍛鍊、學習,就有辦法提昇理性與感性的直覺能力。

 

問:是不是可以先打坐,讓心靜下來?

 

答:可以,「靜」是有幫助的。譬如《圓覺經》〈圓覺菩薩品〉中有一段:「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空觀),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經文中說「靜極便覺」,「覺」字其實就是「Feeling」。也就是在修奢摩他當中,先把心慢慢地靜下來,靜到一個程度就會產生一些覺受,這就是所謂「禪定中的Feeling」。這種Feeling正如同《圓覺經》〈圓覺菩薩品〉中所提到的:「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這也說明了一點,如果你能把心空到極點,便能生出很多很多的Feeling,這些Feeling是不受空間、時間和物質所限制的。而外道所說的心「靜」了,便能「空」了;心「空」了,便是「無」,這是落入「無記空」,和《圓覺經》所說的「靜極便覺」完全是兩回事。這些Feeling並不是刻意往外抓的,也不是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覺,而是一種禪定中所生的感覺。

 

※「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最高的 Feeling

 

問:Feeling是不是就是一般常講的「感覺」?

 

答:不是,你還是沒有懂Feeling,只學我說的話或記下來的文字,是沒有用的。這就是為什麼我不用佛法常用的字,而用一個新字 Feeling」的原因了。我原先用「覺」,字,就發現大家會錯意了,現在改用 Feeling」,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揣摹得比較接近一些。

 

問:佛法對此是不是有所幫助?

 

答:佛法就是在做這件事情。佛經上說:「佛者,覺也」,「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最高的 Feeling。但是佛經一直講「覺」、一直用「覺」,用得越多,大家聽得越多,就會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反而失去了它的原意。所以我不得不換個字,這樣大家才會重新去思考、重新去體會。

 

問:Feeling有層次之分嗎?

 

答:有的,Feeling的層次有深有淺,最深的程度,就是「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