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修行成道

 

 

「貪、嗔、癡、慢、嫉」是什麼?要如何消除?轉變?這些內容,就是我相中的東西,而能夠清除、轉化,把負面思想轉化為正面思想,就是我相在成熟、健全的過程……

 

我們佛教徒常遇到一個兩難的狀況,就是如果想在日常生活中過得圓滿,就不能夠修行;想要修行,又往往無法過一個圓滿的日常生活。而其他宗教似乎並不存在這種困難,在佛教的經典裡也沒有發現這樣的矛盾,所以後來我就思考這個兩難問題,逐漸找出了一條解決的途徑。我並不只是從理論上來解決,而是在生活中實踐,最後證明這個辦法是可行的,我們佛教徒是可以既有圓滿的日常生活,同時又可以修行成道。我今天就是要把實踐的心得和經驗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佛經中的事例

 

首先,佛教有很多修行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而且還可以成道。比如說《楞嚴經》裡,記錄了二十五種圓通,其中跋陀婆羅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他是因沐浴而悟道的。「沐浴」就是洗澡,他很用心地洗澡,「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所以他是在沐浴中修行成道了。大家想一想,沖涼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嗎?他專心地沐浴,在沐浴當中修行,而且還修成了。

 

我們再來看禪宗。唐朝有位大珠慧海禪師,有一次源律師來問他:「和尚修道,還用功嗎?」他回答說:「用功。」源律師繼續問道:「如何用功?」禪師回答說:「饑來吃飯,睏來即眠。」吃飯、睡覺,這不就是日常生活嗎?吃飯、睡覺就可以修行成道,也就表示了日常生活和修行成道,並沒有衝突。此外,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有一位很富有的維摩詰居士,既是居士,當然也就有家庭,但他卻修行成道了!在中國的唐朝,禪宗有一位很有名的龐蘊居士,也是一位修行成道的在家行者,他的妻子、兒女也和他一樣成道了。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修行和日常生活並沒有衝突,本來就是可以兩全其美的!

 

我之所以要引證這些事例,主要是想說明今天我要講的內容不是現在新創的,而是本來就有的。只不過現在的人,對這些事情有一些忘失了,所以才會以為生活和修行是不能兩全的。事實上,這並不符佛經原旨。

 

※如何除貪──貢獻主義和認識貪欲的本質

 

日常生活之中,賺錢是非常重要的活動。現在這個時代,賺錢的活動都是依照資本主義的方式來進行的。為了賺錢,我們就必須遵守資本主義的規則。可是資本主義的動力是「貪欲」,要經濟繁榮,大家必須要有欲望;沒有欲望,經濟是不會繁榮的!我們知道佛教是要去除貪欲的,而賺錢卻要有貪欲。如果不貪,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不會有富裕的生活。這就變成我們佛教徒的困難了!我們很想遵守佛陀的教誨,去除貪欲,可是為了生活,又不得不貪,否則就不會獲得財富。這真是一個兩難的情況。

 

那麼我們佛教徒要如何才能夠既賺錢而又不貪心呢?後來,我從唐朝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到了靈感。百丈禪師是創立禪宗叢林制度的大師,受到世人的景仰。本來佛教僧侶在印度和東南亞一帶,是倚靠托缽化緣的方式來維持生活的──也就是說僧侶的經濟來源是靠托缽化緣的。可是這個方法到了中國就行不通了,中國文化對於托缽化緣不太尊重。所以唐朝的禪師們就創立了新的辦法──「叢林制度」。所謂的「叢林制度」,就是修行者自己耕種,養活自己,不去外面托缽化緣。他們一面耕種,一面修行,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就是「叢林制度」。

 

百丈禪師在這個制度裡訂了一個規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今天沒有工作,今天就不吃飯。就是他這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給了我相當大的啟發!百丈禪師不是只訂一個規則而已,他是真的身體力行的!當他年紀大了,弟子怕他工作得太辛苦,就說:「師父,您年紀這麼大了,不要再下田工作了,讓我們來供養您。」弟子希望他停止勞務,好好頤養天年。但是百丈禪師不聽,執意要下田耕作。弟子沒有辦法,只好把他的鋤頭藏了起來,讓他沒有辦法種田。可是這位老禪師一點都不妥協,當徒弟把鋤頭藏起來之後,他就不肯吃飯。這麼一來,徒弟就沒有辦法了,只好把鋤頭再還給他,於是他又開始耕種,也才肯吃飯。這件事情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很有名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禪師一點也不含糊,因此為後代立下一個好典範。

 

※沒有貢獻,就不收報酬

 

這件事情給了我什麼啟發呢?使我悟到「沒有貢獻,就不收報酬」這個原則;除非做了貢獻,才能收取這個報酬。也就是說,就只賺有貢獻的錢,不賺沒有貢獻的錢。這和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意思是一樣的──他的工作就是貢獻;他吃飯,是因為已經作了貢獻。

 

※「貢獻」就是生活品質的改善

 

講到這裡,我們得定義「貢獻」是什麼。做了任何能夠改善生活品質的事物,都算做了「貢獻」,所以「貢獻」就是生活品質的改善。我們只賺有貢獻的錢,因此賺得愈多,就表示人類生活品質改善得也愈多。如果我們賺到了錢,卻沒有做任何「貢獻」,這個社會的生活品質就沒有改善,只是自己的錢變多了,這就不是佛教徒所願意做的事。

 

倘若我們每一個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有「貢獻」的,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富足,大家的生活也都會一起得到改善。當我們只賺有「貢獻」的錢,這個錢是我們「貢獻」出來的財富,是我們創造出來的財富,裡面沒有一點點掠奪的成份,所以沒有貪欲。由此可知,我們只要遵守這個規則──只賺有貢獻的錢──就可以沒有貪念,而獲得財富,才能擺脫資本主義用貪欲獲取財富的迷思。

 

如果我們遵守「貢獻主義」來行事,就會更加富有,不但富有,而且還可以把對錢財的「貪欲」消滅。既可發財,又可修行,可以過兩全其美的日常生活。以上是用「貢獻主義」去除對錢財「貪欲」的方法。

 

※貪的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足、飢餓

 

我們再更進一步的來探討「貪」的問題。若用貢獻主義來解決,只能解掉貪財這一部份,至於其他的「貪」,還是沒有處理。事實上,貪更廣義的解釋,就是「霸佔」的心理。無論對什麼東西,不只是錢財,面對權力、名位、感情,所有的對象,如果產生了一種「霸佔」的心態,那就是「貪」。其實這個貪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內心不足,當你覺得自己是缺乏的、飢餓的,就會產生一種「霸佔」的心理,因此「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足、飢餓。 

 

所以要醫治「貪」,就是要讓自己滿足。我們人要貪的東西很多,也就是覺得飢渴的、不足的部分是很多的。有的人沒有自信心,也就是信心不足,這時候就很希望別人給予肯定,他就會貪人家的肯定,這也是一種不足的現象。所以要醫治這個「貪」,除了用創造、貢獻,消除對財物的貪外,其他的部份也是一樣。我們如果能讓自己在每個方面都具足了,這個貪就會自動消失。所以只要有貪婪與霸佔的心理出現,根源就是不足和飢餓。解決的方法就是要讓自己「具足」,並且是要徹底、永恆地解掉,而不是暫時的。 

 

就像一個人原先很飢餓,一旦吃飽了,就滿足了;可是過一會兒又餓了,不足又會出現,這樣的解決方法就不夠徹底。徹底的、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就是要悟「本來面目」!就像六祖懂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發現「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時不足的問題就完全徹底地解決了。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要這樣來解決,好像距離遠了一點;比較易行的方法,就是去面對、觀察你的「貪」的根源是什麼?如果是「飢餓」,那就找東西吃飽。那時你就知道,只要滿足了,這個「貪」就可以解決。所以當你知道,這個「貪」的本質原來就是心中覺得不足,要想辦法讓它具足時,當你正視到這個問題,就會自動朝著讓自己內心具足的方向前進,也就是會自動推著你朝「悟本來面目」的方向進行;如果沒有看清楚這個問題,推動的力量就出不來。

 

※體悟自性就能完全滿足

 

告子曾說:「食、色,性也。」所以除了對食物的貪,第二個貪心,就是對「色」、對感情的貪求和飢渴,這兩個都是很重大的貪欲的來源。至於財富的貪欲,是和食物有關連的,所以當我們用貢獻主義把對財富的貪欲消除後,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對「色」、對感情的貪求。因為對食物的飢餓感一旦消除了以後,對感情的飢餓感就變成第一位了。

 

而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呢?還是一樣的,就是把心裡面對感情的飢餓感找出來,並把它平息、消除。有很多修行方法,就是在努力消除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並沒什麼用。像佛教面對「感情」與「色」,就用「白骨觀」,認定感情、美色這些都是會消失的,都會隨著生、老、病、死而消散。只是用這樣的觀點來消除、對治,也許有效,不過是暫時的。我覺得最重要的,真正能夠解決的還是體會「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只有體悟了自性,才能完全根本的滿足,連一點欠缺也沒有了,那麼這個「貪」就不可能發生。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探索內心不足的原因

 

然而在生活中要悟本來面目談何容易?所以還是要用一些不怎麼好的方法,雖然不能徹底解決,但至少可以讓我們看清問題。所以首先就要看清「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當我們把財富的本質看清楚了,知道它是被我們創造出來的,所以就可以用「貢獻主義」去貢獻、創造,這樣就可以解決了。

 

面對感情、美色也是一樣,我們在貪求的時候有一個特徵,會以為這些感情、美色都是外在的東西,是我們內心所欠缺的,所以要去貪求,以為把外在的霸佔、搶奪過來,就能填補內心的缺憾。其實那是錯誤的想法,是一個幻想!即使外面真有那麼一個完美的東西,等搶到了,你內心的欠缺還是不能被填補的。因為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內心覺得欠缺,所以要醫治的是自己內心的欠缺,只能直接針對自己內心的欠缺來作治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把這些狀況看清楚,一旦看清楚了,努力的方向就會改變。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讓自己內心不欠缺。內心有問題,不是外在一個物資或東西就可以解決的,內心和外在的層次本身就不同,所以外在的東西根本就填補不了內心的欠缺。當我們認識清楚了,就不會去做無效的努力,方向就會自動改為探索「我的內心為什麼會不具足?根本原因在哪裡?」也就是會自動地朝著悟本來面目的方向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貪」的問題消除。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自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質,就是完全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也不需要別人的稱讚,甚至早在小時候,就不需要老師或父母的稱讚與鼓勵了。這點我本來不知道,後來發現有人需要稱讚或鼓勵才會做好;而我只要認為是對的,即使別人認為不對,我還是勇往直前去做。我不需要別人認為我「做對了」,才會去做。那種對別人的肯定或稱讚的需要,我完全沒有!

 

學佛以後,我也不需要師父的稱讚,而是自己覺得要怎麼修,就會照著自己覺得對的方向去做。因為是這樣,所以當我發現師父教的東西裡面有不足的地方,還有佛經有些地方並不完善,或是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應該要做某種調整時,我就敢調整。這時別人會反對,批評我怎麼可以這樣改、那樣改的,我才發覺自己的勇氣怎麼這麼大!這讓我想起孟子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原來這是因為我在自性這部分是滿足的,可以說是達到了「本自具足」,所以一點也不欠缺,完全不需要別人的肯定!

 

※內心的不足,要用內心的修持來解決

 

所以面對「貪」,真正解決的辦法,還是要達到悟本來面目,體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在日常生活中,去修這個問題時,可以歸納地說,就是要認識真正產生貪心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內心的不足。既是內心不足,就要用內心的修持來解決,不能用外在的、被知的東西來填補。有了這樣的認識後,我們就會放棄用貪求的方式,來改善內心的瑕疵和缺陷;而會改走另外一條路,在內心和自性上把瑕疵和不足清除掉。當我們把這些清除掉了,就能悟本來面目;一旦悟了本來面目,這些問題就徹底地消失、解決了。

 

※把被知看假後,才能真正的玩

 

問:我是從事證券業的,以前常追高殺低,貪念一直在那裡起起伏伏。來上課以後,老師說「被知的都不是」,我就把它變成「被知的都是假的」。所以這個行業的賺賠起落,我也能體悟那是假的,這時心態就很輕鬆,看事情就不會執著在貪念裡頭,因此能認清市場真正的趨勢,順勢而為。後來發現創造力好像也變強了。以今天討論的主題而言,我覺得我是把它都看假了,就像老師講過的,如果是一張假鈔,你不會要,連看都不會看,自然就脫離了。自從來修行之後,真的體悟到,要往內心去找,能知(自性)這部分才是真的。

 

答:我來幫你補充一下,當我們把被知的東西看假的時候,一方面,可以離開假;另一方面,就可以去玩它了。把它當真的時候,你是不敢玩它的,怕傷到它了;一旦看假的時候,你就能夠玩了,放心大膽地玩了。而當真的時候,賺了,就歡天喜地;賠了,會垂頭喪氣,你的情緒是被玩的。當你看假了,就能真正地玩,而且玩得有樂趣,這時贏的機率反而比較大。因為看得清楚,所以不會陷在一下子快樂、一下子悲慘的泥淖裡面。

 

※轉貪心為妙觀察智

 

問:請您開示,我們修行,要如何轉貪心為妙觀察智?

答:其實我前面就是在講這個,如果只是用霸佔外面被知的東西,來填補內心的飢渴,這樣做下去,即使外在是有美好的事物,也沒有辦法把你內心的缺陷補足,因為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東西;如果外面的東西是虛假的,那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面對「貪欲」時,就是要改善內心的不足和欠缺,必須用面對內心的方法來做。所以這是一個修心的過程,做得徹底,就是悟本來面目了,這樣就是轉貪心為妙觀察智。

 

※如何除嗔──欣賞、讚美與寬恕

 

接下來要講怎麼把嗔恨心消除。

 

嗔恨心是一種心態,而產生嗔恨心的可能心態之一,是你覺得周圍每一個人都不懷好意,都是敵人。事實上,他們真是你的敵人嗎?不見得!可能有小部份是,但大部份應該不是。可是當你用嗔恨心在看待周圍的人、事、物,就會覺得他們都不懷好意。這種情形就像一個人戴了有色的眼鏡去看世界,那麼世界就都變了色。

 

※有色的眼鏡的例子

 

我可以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中國的古書《列子》所記載的。說有一個農夫,他砍柴的斧頭找不到了,就懷疑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偷的,所以他就暗中觀察那個小孩,是不是小偷。這樣一觀察後,他就發現這個小孩很像小偷,一舉一動都是賊頭賊腦的,越看就越像。於是他想斧頭一定是他偷的!當他這麼肯定的時候,他卻在自己家裡找到了那把斧頭,原來是自己忘了!然後這個農夫又去觀察這個小孩,結果怎麼看,怎麼都不像小偷!這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經驗,當你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時,就會找到支持那個看法的證據。究竟那個小孩是不是小偷呢?當你懷疑他的時候,你看他就是;當你不懷疑的時候,他就不是。所以我們經常是看不到真相的,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心態!這種情況就好像我們戴眼鏡一樣,只要把紅色的眼鏡一戴上去,原本白色的天花板也變成紅色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不是的,這是戴了紅色眼鏡之故!當我們戴上了嗔恨的眼鏡一看出去,大家都是不懷好意了,世界就被你扭曲了!所以,我們務必要將這個嗔恨心態的眼鏡拿掉,換成一個欣賞、讚美的心態。《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的第二願就是「稱讚如來」,就是欣賞與讚美!普賢菩薩就是要我們戴上一副欣賞讚美的眼鏡,這樣大家都變得美了,都變得對你有善意了。

 

※先學會欣賞,然後才讚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欣賞到別人的優點,再去讚美別人,別人聽到你的讚美一定會非常開心,他一歡喜,對你就有好感,就會主動幫助你,那麼你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很多人不懂得欣賞、讚美,只是一味苛責別人。當你指責別人的時候,別人的心是什麼狀態呢?是防衛的,是封閉的。你講的任何話他都在抵抗、排斥;但是如果你是用讚美、欣賞的態度去面對他,他的心一定是打開的,會歡迎你,你講的話他就聽得進去。

 

尤其我們在教自己的小孩、學生的時候,若想要他接受你的意見,就要用欣賞和讚美的方式和他交談,他自然會聽;若是用批評、指責的方式,即使是你的兒女,他們雖然不敢反抗,但是心裡一定會想:「你自己還不是一樣!」他們心裡面也一定在反抗!

 

像我的女兒,她的英語本來學得不好,後來碰到一位老師,很會欣賞讚美。當她有一點點進步時,就立刻給她鼓勵:「啊,你有一點進步了!」被這麼一鼓勵,她自己也有點不好意思,就老師說:「我這一點不算啦!」老師說:「這是真的啊!雖然進步很小,但卻是真的啊!」所以她聽得很高興。在這位老師這麼一點一點的鼓勵下,她的英語越來越進步,後來英文就不錯了。如果那位老師採取責備的態度:「妳學了那麼久,才進步那麼一點點!」那就完了,她就不會努力、不會進步了!

 

人是很需要別人的稱讚和鼓勵的,但是我們一般都不太懂這個道理,都很吝嗇給予別人讚美。當然也有人認為讚美和拍馬屁不是差不多嗎?不是的!要先欣賞,然後才讚美;如果你沒有欣賞到別人的優點而在那裡讚美,那就是拍馬屁,是假的,別人聽了也不舒服。如果他真的有這個優點而你欣賞到了,再給予讚美,這個讚美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我們要先學會欣賞,才可以讚美。如果你不懂得欣賞,就亂讚美一通,那是沒有用的,別人會覺得你是在諂媚。

 

※讚美的故事

 

以前有人告訴我一個故事:英國有一位海軍少將,當他晉陞少將的時候,只有二十六歲。人家看他這麼年輕就做到少將,一定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因此報社的新聞記者就去訪問他,問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或是機緣,才有這種成就。他覺得自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可是想想,有一件事情可能有一點特殊。什麼事情呢?在他二十歲生日那一天,就下了一個決心:從今以後,每天要讚美周圍的人一遍!從二十歲生日那天以後,他每天都這樣子做,一直做了六年,就變成海軍少將了。這件事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是有可能的。因為他不斷讚美周圍的人,大家就會覺得他很好,就會提拔他,所以他就很快就陞上去了。

 

讚美,能夠讓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變得非常和諧,同時也會讓他們的優點發揮得更好。因為你去讚美人,他得到你的欣賞,內心會很高興,也就會加強發揮自己的優點了。如果每一個人的優點都增強和擴大了,這個世界不就變得更好了嗎?所以這是很有價值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了以後,你的嗔恨心就會自動消失了。因此,我們去實行欣賞和讚美,就可以讓我們的環境和人際關係變得和諧而圓滿。同時,因帶著有色眼鏡而產生的嗔恨心,也會自動的消失。這樣不就讓我們的日常生活過得圓滿,同時又可以消除部份的嗔恨心,而同時又做了淨化心念的修行。

 

※日行一讚

 

有一句話話:「日行一善」,鼓勵每天做一件善事。我覺得應該再加上一個規則──「日行一讚」,就像那位海軍少將一樣,只要多多讚美,最後就會成功。「日行一善」還要掏腰包,但「日行一讚」則不必花錢,是免費的,而且效果比「日行一善」還要大,為什麼大家不做呢?而且若學會懂得欣賞別人,那麼你就是位生活的藝術家了,人生也會因此變得很美的。

 

但欣賞讚美,只可以解除我們因帶著有色眼鏡而產生的嗔恨心,這樣的方式只能解除某一小部分,對於嗔的問題,大部分是解除不了的,所以我們必須更深入地來探討嗔產生的的原因和本質。

 

※深入探討嗔產生的原因和本質

 

「嗔」到底是怎麼樣產生出來的?我知道嗔恨心是因為有不平,一有不平,就想要把不平的部分剷除,因此有「嗔心」出來。

 

:「嗔」應該可以包括怨恨、生氣、不悅、惱怒,甚至不屑也是。我認為「嗔」是源於一種觀念的認定,包括立場、價值觀等的認定,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執持的立場、觀念、價值判斷,所以,當別人的立場、觀念、價值觀和你的不同而起衝突時,就可能引發你的嗔恨心。

 

例如你認為效率很重要,當看到一個比較沒效率的人,就會生氣地認為他怎麼這麼笨手笨腳的!或者當你執著於某種你認為是對的、善的觀念時,若有人違犯你的價值觀,你也會起嗔怒的。

 

又譬如,如果有人認為他所信仰的宗教、文化很優越,就會對別的宗教、文化嗤之以鼻,甚至會起嗔恨心,想要消滅別的宗教或文化。

 

又或者當你對一些人有所期待、期許時,例如為人父母或公司的老闆,當子女或員工達不到你的要求時,你也會生氣。所以我認為嗔,大部份是源於對某種觀念的執著吧?

 

答:我想你說的應該是對的!但因為不平而產生的「嗔」,也是滿多的,尤其被壓迫的、弱勢的階級,他們主要是不平,而不是有什麼認定。所謂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並不是他有什麼認定,只是覺得不公平。他所謂的不平是:你可以這個樣子,為什麼我不可以?所以他覺得自己應該和是你一樣的,為什麼有差別待遇?這種要求公平的「嗔心」,在他們來看並不覺得是「嗔恨」,反而覺得是「正義」,他們只是要討回公道而已!這種情形應該是很多的,而且我想應該是主要的「嗔心」。

 

問:我想老師講的是大環境、制度面引起的;而我剛才講的,是屬於較個人內心面的。

 

※因恐懼而起的嗔心

 

問:記得二、三十年前我當兵時,華藏祖師曾提到修羅道、地獄道有不同的嗔,當時我不知道這兩個嗔有什麼不一樣。可是後來碰到一個情境,我突然就明白這兩個不同的嗔差別還滿大的。您剛才講的「不平」,我覺得是修羅道的嗔,嗔得簡直是理直氣壯,自覺是正義的代表。

 

而另外一種嗔的源頭其實是恐懼,那種嗔是很可怕的,是地獄道的種子。服兵役時,我當教官,有學生的行為很離譜,所以我就給了一些處罰。後來有傳言說,他們要採取什麼報復。當我聽到時,心裡就產生很多的念頭。我觀察那些念頭,根本就不像我,那是一種很強烈的憤怒而導致的報復心。那時我才發現,原來這個憤怒報復心的源頭,竟然是來自於恐懼。

 

答:沒錯!嗔恨是有兩種,一種是會掉入「地獄道」的「嗔」;還有一種是會變成「修羅道」的嗔,這在華藏祖師超渡六道的法本裡特別提到了。要超渡修羅道的,就是要轉他們的嗔心;而地獄道的嗔心也是要轉,但是不一樣的。修羅道的「嗔心」是從不平來的,這種嗔,會讓他們覺得是正義。你看江湖道上的人就是這樣,所謂江湖道義就是他們自以為的正義,他們所要追求的,就是一種公平。另外一種,是源於恐懼而來的嗔心,那並沒有在追求正義。

 

※「嗔」最終的源頭,是從分別心而來的

 

華藏祖師的法本裡也提到,修羅道的下一步就會掉進「地獄」裡,所以嗔心的來源雖然不同,但是還是有共同之處,彼此會互相轉變的。但是我想「嗔」不管有什麼來源,無論是從比較、認定、不平、恐懼等而來,其最終的源頭還是分別心,有了分別心,就有計較、比較,在比較中就會有一些認定,也就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這把尺就是他心中某種認定、某種執著所形成的。形成之後,就會轉化成不平,變得沒有安全感,而生出恐懼,這時就會有「嗔恨心」出來,就會做出許多激烈的行為。

 

而最激烈、極端的就會想摧毀、殺戮。而殺戮本身是有層次的:一種是把不肯投降的殺了,至於投降的則不殺;還有一種,是全部殺掉;更嚴重的是連老弱婦孺也不放過,一起殺光。像當年羅馬帝國把迦太基打敗的時候,就殺得精光,殺完後還要在土地上灑鹽,要他們永不超生!殺到這種程度,連靈魂都不放過,讓我們見識到嗔恨心的可怕。

 

問:當我在處理嗔時,我會去注意到「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念頭出來?」我會往內心去想:是不是我有設定什麼標準、門檻,而別人有沒有符合?當我往內心這樣去看、去找之後,那個負面的力道就會削減一些。

 

答:這已經開始轉到怎麼去解這個問題了。那要怎麼解「嗔」呢?

 

問:曾有師兄提到,他說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如果自己生氣,是因為被批評,那他就會先反省自己,如果覺得對方是對的,他就會很感激對方的意見;如果對方是誤會了,並不是自己的狀況,那就不要在乎,不要對號入座,不要因此生氣了。

 

老師說「嗔」有時要用欣賞和讚美來對治,我覺得很對啊!如果那個人本身的修養就不好,我們就要尊重他,盡量用一種欣賞、肯定、讚美的心情,這時自然就會有愛生出來,也就不會引起嗔恨,引起恐懼了。

 

答:是的,用「欣賞」、「讚美」,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學習培養寬恕的心以解嗔

 

: 用欣賞讚美,確實可以解除掉某部份的嗔恨心,但如果當我們面臨到窮兇極惡的人或強凌弱的狀況,或有違社會正義與善良風俗的情況時,用欣賞、讚美就有點使不上力了。

 

答:確實,「欣賞」、「讚美」只能解除自己某部份的「嗔心」;另外,也要學習培養自己寬恕的心,增加寬恕的能力,如此嗔恨心就會漸漸地消除了。

 

《論語》〈里仁篇〉曾記載曾子的話:「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那個「恕」,就是我們講的寬恕。當我們寬恕人的時候,心的狀況是會鬆掉的;而在嗔恨的時候,心是很緊的。當我們的心調到能夠寬恕的時候,即使面對惡劣的、不公平的狀況,我們的心都會放鬆。當心一放鬆,嗔恨心就自然淡化,以致漸漸就能消掉了。然後再來練習欣賞、讚美,這樣就有效了,就會讓你的嗔恨心徹底地消除。所以在面臨這種狀況,程序上要先用寬恕,然後再培養欣賞讚美的能力。

 

※深入檢討,轉嗔恨心為「成所作智」

 

問: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會承認自己「嗔心很重」,但是都承認會有埋怨。我想「怨」是比「嗔」輕一點。請問,在欣賞之前用寬恕,那麼在寬恕之前,是否有什麼能幫助我們實踐的?

 

我個人覺得寬恕的前面是瞭解、尊重,然後等寬恕對方的不當之後,再來欣賞、讚美,可讓彼此的關係更好。我現在也覺得有些嗔是來自莫名的習氣,這點是要自己慢慢去琢磨的。再來,我也覺得埋怨是一種莫名的嗔,好像是小小的火山爆發。但是我個人的體會是,如果自己的觀念沒有修正,如果這個小埋怨平時不處理,且不斷地出現,總有一天會變成大大的火山爆發的。

 

答:「怨」是一種比較弱的嗔恨心。嗔恨心出來後會附帶有行動的,而埋怨大概就沒有肢體的行動,只有口頭上的。至於寬恕之前可以做什麼?這裡還必須說一件事,嗔恨心並不是一無是處,是可以拿來用的,可以轉的,可以轉嗔恨心為「成所作智」。因為有時候,憤怒、生氣是有用的,可以消除很多不好、不正常的狀況,所以是可以成就事情的,問題是看你怎麼轉了。

 

從嗔恨心的源頭來看的話,最開始是分別心,之後在某種狀態下演變,成了所謂不平,就是發覺了不正義、不公平,然後就會生氣、不滿、憤怒,也就是起了嗔恨心。這個狀況,嗔恨心是可以拿來用的,但是要先檢討自己是否真的正義,我們可以用耶穌的方法。例如有個婦女不貞潔,眾人就想拿石頭把她打死。但耶穌卻問群眾說:「如果你沒犯錯,未來也不會犯錯,你才有資格拿起石頭打她。」這樣一說,眾人都走掉了。

 

表面看起來,好像你是要執行正義了,但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正義?你要執行公平了,那你自己是不是真的公平?如果經過了反省,自己確實是正義的、公平的,那當你運用嗔心時,嗔心就被你轉成了「成所作智」,這樣,這個世界就會真的增加了正義;如果不能這樣自我檢討,那「嗔」還只是「嗔」而已。之所以能這樣轉嗔,是因為嗔來自於對不平、不正義的反抗。佛法是很偉大的,不只能把嗔恨心化掉,還能用它,化腐朽為神奇,把嗔化為「成所作智」。

 

※如何除癡──直覺靈感

 

再來我們要講的是怎麼除去「癡」。

 

消除貪,消除嗔,我覺得都比較容易些,惟獨這個「癡」,要消除卻非常困難,是很不簡單的。在講這部份之前,先要定義什麼叫做「癡」。

 

※「識心」就是癡

 

而要定義「癡」,就要向大家說明:我們的心有兩種狀態,一種是「識心」;另外一種是「佛心」,這兩種狀態的心,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識心的特徵是有相的、分別的、生滅的。佛心的特徵則是無相的、無分別的、不生不滅的。「識心」就是所謂的聰明,就是會想、會思維。佛心的聰明是什麼呢?是直覺,是靈感的。

 

「識心」在思維(邏輯論證)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我們要把一件事情思考清楚,就要收集很多資料,同時要看很多、想很多、推論很多,這個工作是很累人、很麻煩的,弄多了就會眼痠、頭疼。而「佛心」的直覺是很輕鬆的,直覺根本不用思維,答案就自己出來了,事情就明白了!有直覺經驗的人,都知道直覺是沒有經過思維,答案就自己出來了!這就是直覺。

 

我們常以為不會思維就是笨,擅長思維就是聰明。事實上,輕鬆就可以得到結果,應當叫「智慧」才對;而要費盡辛苦才有同樣結果的,應當叫做「癡」才比較適合。所以「佛心」的直覺才是聰明;「識心」的思維應是癡。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降低識心,恢復佛心」就可以了;只要真皈依自性三寶,就可以恢復我們的佛心、悟本來面目、生起智慧了。如果能夠時常打坐、參禪,把心念平靜下來,識心自然就降低了,而佛心也就自然恢復了,這時直覺和靈感就會自動生出來。有些修行人到深山去閉關、修行,沒有受什麼教育,也沒有讀什麼書,可是很多人向他請教問題時,他都能很有智慧地幫人解答。為什麼沒有受教育,也沒有看書,只是打坐修行,就能幫人解決問題呢?因為他有直覺、有智慧啊!

 

可是我們一般人,因為受到目前文化和教育的影響,自己有直覺卻不敢相信,因為直覺來得太容易了,沒有下工夫、沒吃過苦,反而擔心它是錯的,因此不敢用。我曾經聽說過一個例子。有個女孩去相親時,第一眼就直覺到這個男孩子不好,可是他的條件那麼好,所以她還是不相信自己的直覺,就答應了婚事。婚後十幾年,才發現她當初的直覺是對的,可是後悔已來不及了!為什麼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直覺呢?因為她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第一次見面,怎麼可能知道這個人不好,所以就不相信自己了。大部份的人也都是如此,所以我們不是沒有直覺和靈感,而是不敢用!

 

我今天的題目是要講「如何在生活中修行」,所以我不能夠只講要打坐,才有直覺。必須講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的方法,才合乎我今天的題目。

 

※要「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直覺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增強直覺呢?我的方法是這樣的:我們要「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直覺,不要把它否定掉。當你尊重和珍惜直覺的時候,你的直覺和靈感就會自動的增強,當增強到某一個程度以後,你就是有智慧的人了。

 

當然大家把直覺和靈感埋藏很久了,一開始可能不習慣,這時候你可以小心地用。比如說你對某一件事情有了直覺,可是你沒有把握,不知道這個直覺對不對,你可以先把它記下來,因為直覺來時快如閃電,一閃即過,你不馬上把它捕捉下來,它就消失了。等記下來後,再觀察這件事情的發展是不是和你的直覺符合。經過幾次驗證後,如果都是正確的,你就會越來越有信心和經驗了,你就曉得如何去運用你的直覺,也就因此有智慧了。此外,還可以用靜坐的方法來增強直覺,如果能夠每天抽出一點的時間來靜坐修行的話,效果將會更好。

 

※用「佛心」主控「識心」

 

有人會有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直覺培養起來了,是不是就把「識心」完全消滅了呢?不會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處的整個文化、教育、社會的環境,就是「識心」的世界,所以如果不用「識心」,就進不了這個世界;要進入這個世界,就要用到「識心」,所以不能消滅「識心」。

 

既然如此,那麼又要如何避免愚癡呢?我們可以用「佛心」來主控「識心」,再進入這個世界,不是單獨由「識心」進入世界。如果「識心」當家了,那就是愚癡;由「佛心」當家,才是有智慧。「佛心」並不能把「識心」丟棄,而是用「佛心」來掌握這個「識心」,運用它來入世。

 

譬如我們所讀的書,大部份都是用「識心」寫的,所以要用「識心」去讀它,才能懂;若用「佛心」直接去讀,就不懂了。若改用「佛心」主控「識心」去讀,就很容易明白,這個時候你就有智慧,就不會被作者的「識心」所愚弄。人的「識心」都有缺陷,若用「識心」去看,是看不見缺陷的;但是用「佛心」主控「識心」去看,缺陷就一目瞭然了,這就是智慧!

 

我們發現一流的大科學家,都是用了直覺和靈感!如果不用直覺和靈感,就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大科學家。當然在他們的論文裡面,不會把直覺和靈感這部份寫出來,但是在他們的傳記中,我們可以看見他們都用了直覺和靈感的事實。不但科學家是如此,各行各業的一流高手也是如此,全部都要用到直覺,沒有一個例外。所以如果能夠把「佛心」提昇上來,運用直覺,那麼各位就會在各行各業中變成一流高手的。能夠這樣,是不是既讓我們的事業成功,同時又在修行?

 

※如何除慢──追求平等

 

一般講「慢」就是驕傲、瞧不起人、自大、有優越感。「慢」是天道的習氣,天道的種子比較多時,慢就會比較重。慢心也是可以轉的,可以轉成「平等性智」,在華藏祖師教我們的法本中就有。因為天道他覺得自己比較高貴、比較好,而且也覺得別人比較不好、比較低賤。這種情況出現時就會產生傲慢,如果要深刻體會傲慢的話,可以看卡通「新七龍珠」,裡頭有個叫達爾的,他的傲慢真可說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他是賽亞人的王子,而孫悟空是賽亞人的戰士,可是孫悟空的功力卻比他高。每次在他危難的時候,都是孫悟空來救他一命,所以他就受不了:你怎麼可以比我好?這對他的自尊心有極大的打擊,所以就要找孫悟空報仇,這個例子就是極端的傲慢。這種傲慢華人不會很多,反而是歐美國家的人,在這方面會比較有問題。

 

要解傲慢的問題,其實就是追求平等。而我這個追求平等的心,已經到「尊重別人的愚蠢、低劣」的程度,不只是平等,而且是尊重,尊重別人的差勁。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所有人的習性的來源都是佛性,所以不會因為佛性變一個樣子我就不尊重他,這就不平等了。所以只要你真的追求平等,你的傲慢心就根本不會起!

 

問:心理學講自大和自卑是一體的兩面,自卑的人可能想經由一種偽裝或膨脹,想要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偉大。這樣說的話,自卑也可說是一種「慢」了?

 

答:是慢的反面,屬於同類,性質是相同的。所以像我所說的,追求平等到那種程度,是既不慢也不卑,不亢不卑。這樣才能做到威武不能屈。

 

※如何除妒──隨喜

 

對於「妒」的問題,我並不擅長、也沒什麼經驗,因為我根本不曉得「嫉妒」是什麼,更遑論去處理了!在美國,曾經有人問我嫉妒的問題,我就支支吾吾亂講一通,旁邊的人聽了不滿意,就問說:「你知道嫉妒是什麼嗎?」我說:「我不知道。」他就說:嫉妒的心是非常可怕的。好比說有一個人已經有十個鑽戒,另外一個人本來一個也沒有,後來終於也擁有一個鑽戒了,結果那位擁有十個鑽戒的人,還會產生嫉妒。

 

我聽了之後,心想怎麼會這樣呢?於是就思考嫉妒到底是什麼。當時得到的想法是:嫉妒最根本的根源還是「分別」,我所能瞭解的就是這樣。至於怎樣會演變到嫉妒的心,我實在不清楚。我知道我會有分別,但是我的分別並不會演變成嫉妒。所以就認識到,要我處理嫉妒這個問題實在不合適。原因是我自己根本就產生不出嫉妒來,所以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嫉妒的探討

 

甲:我曾經思考過嫉妒的根源問題,我發現嫉妒是與生俱來的。譬如父母如果抱起小弟弟,哥哥就會嫉妒。養過寵物的人也曾經告訴我說,就連家中飼養的小狗也都會互相嫉妒爭寵。

 

我認為嫉妒是起源於一種被需要、被肯定、被尊重、被重視;如果再分析下去,就是一種「我」存在的表徵。當你覺得愈想被需要、被肯定、被尊重、被重視時,你就會對很多事情產生「在乎」,而你愈是在乎的東西,你就愈會與別人比較而產生嫉妒。

 

譬如,如果有人對容貌很在乎,就會嫉妒那些長得比他漂亮的。因為別人比較漂亮的容貌,搶去了你希望贏得被注目、被肯定、被重視的焦點,所以你就會嫉妒。而一個人所在乎的項目,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觀念的轉變而變化。例如小時候,很在乎被需要、被疼愛;到進了學校,就開始重視成績;而到青春期情竇初開,就開始重視容貌;等長大後,就重視名利、權位等等。我想,這些可能都是源於一種「自我」所產生的需要:需要被需要、被肯定、被尊重、被重視吧!

 

乙:我分析自己,在發生嫉妒背後的心理狀態會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當別人的美好出現在我面前時,如果我會嫉妒,那是因為他的美好提醒了我自己的不足、不好。就像一個人有錢,而我沒有錢,我就嫉妒她;一個人長得很漂亮,而我不漂亮,我也嫉妒他。根源就是覺得自己有欠缺、有不足。另外一種情形,是自己心裡有「位置只有一個」的奇怪假設。所以當老師稱讚某甲很優秀時,我心裡就產生了嫉妒,是因為我以為老師心裡放了某甲,就放不下我了,有他就沒有我了。

 

答:你講到這裡,讓我想起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就是眾神之王宙斯非常好色,而他的老婆希拉是一個非常善妒的人。後來宙斯和另外一個女神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即日神和月神,所以他老婆就想盡辦法、無所不用其極的去追殺那個女神。另外,還有一個西臘神話故事是,天后希拉及維納斯、雅典娜三位女神原本相安無事,可是宙斯要特洛伊國的王子派里斯挑起問題,拿出一個金蘋果,說是要給「天下最美的女神」。後來就因為嫉妒,三位美女爭風吃醋,最後演變成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那就是著名的「木馬屠城記」。

 

※嫉妒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所以我覺得嫉妒最大的問題,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當別人好的時候,這時心理就不平衡了。嫉妒和「慢」不太一樣,「慢」是自以為比別人好,而嫉妒是見不得別人好。當然認為「別人比我好」,是要自己在乎的項目,不是自己在乎的,就不會去嫉妒了。

 

※用「隨喜」、「與有榮焉」來消除嫉妒

 

至於消除嫉妒的方法,佛經裡面有,就是「隨喜」,也可說是「與有榮焉」。所以隨喜是佛教鼓勵大家的方式,就叫「隨喜功德」。就像有人修行修得很好,並不是去嫉妒他,而是「哇!你修得這麼好,我能認識修得這麼好的人!真是與有榮焉!」所以只要常常「隨喜」,嫉妒心就會漸漸化解了。

 

丙:要檢驗是否有嫉妒心,可以看當心起來的時候,心裡是不是酸酸的。

 

答:所以是不是嫉妒心起來了,就要檢驗自己,看是否心酸酸的。反正這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的反應,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習慣。所以看到別人好時要「隨喜」,也就是心生歡喜,覺得與有榮焉,然後讚歎,這樣嫉妒心就自動不見了。

 

問:基督徒就很會稱讚、榮耀上帝,所以常唱「哈里路亞」。佛經中也有同樣的東西,例如普賢菩薩就會去禮敬諸佛,並稱讚如來,這樣也很符合《華嚴經》的〈淨行品〉。

 

答:《華嚴經》〈淨行品〉裡,文殊菩薩說當看到不好的,都要做正面的思考,從好的方面去想,就是一種隨喜。〈淨行品〉當然更積極,教人把不好的都變成好的來想,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對治嫉妒的方法。

 

好,大家對負面情緒還有沒有問題,或是有什麼要分享的?

 

※負面情緒的其他討論

 

: 我覺得情緒有很強的牽連性和衍生性,由一種情緒衍生出更多的情緒,也能強化原有的情緒,或者產生出另一種情緒。情緒也有很強的起伏性,很容易受外境影響而起起伏伏的。

 

我覺得情緒的根源,是分別心後所產生的比較心。例如:「貪」是心中有一個比較的秤,比較多寡,產生出某種需求。「嗔」是心中有一把比較的尺,不符合這把尺的期望而生嗔。「癡」是不明白事理間的分別性。「慢」是心中有一個比較的階級,來劃分高低。「妒」是比較後產生的無力感,然後再轉化成妒。

 

我覺得針對負面情緒的問題,第一步就是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先撫慰不平的情緒,再寬恕對方,然後就可以讓自己和別人都能從傷害中解放出來。

 

第二步是接納。接納代表瞭解、尊重、平等這三個性質,先接納自己的嫉妒、怨恨等負面的「情緒」,這樣代表了尊重、瞭解;其次接納自己的某種特徵、能力、缺陷等,先接納自己的「長處」,再來接受自己的「短處」,然後就能夠接納別人的長處和短處了。接納了之後,就能漸漸產生平等心,有了平等心,就能漸生尊重心,尊重差異性,有了尊重心,就會產生感恩心,心靈就逐漸自由了,同時也較容易反省自己的過失。這時心就會比較安定,也就比較有自信,當我們有了這個自信,就能夠欣賞別人的優點,讚美別人的長處;當我們遇到別人的弱點、短處時,也就不會起嗔恨的心。

 

第三步就是培養內在「自在快樂」的能力,先有內在「自在快樂」的能力,然後就有也讓別人快樂的能力,有了這個自在快樂的能力,才能隨喜,而這些負面、不好的情緒的影響就滲透不進了,這時自在快樂就成為我們情緒的主導力量了,因此就會法喜充滿,天天自在快樂了 ,這時就解脫了情緒的束縛,心靈自由、安詳、自在、寧靜、喜悅了。

 

※有關「恐懼」的討論

 

問:我想「恐懼」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緒,「恐懼」一般來講,就是畏懼、害怕、焦慮、不安、恐慌、擔憂某種東西或情境,就像害怕被拒絕,害怕不被重視,害怕期望落空等等,甚至我認為,連害羞都是一種恐懼。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免除 「恐懼」?

 

答:你又問到我這個最沒有經驗的人了,因為我對什麼都不害怕。大家檢討到最害怕的,就是「沒命」,如果連「沒命」都不害怕,就不知道要怕什麼了。我這個人就是一點都不害怕沒命,這種情況我把它叫做得「無生法忍」,就是根本不曉得要害怕。人們不是常說,害怕要「忍得住」,如果還有一點怕,就是忍不住。所有害怕最後的根源,就是怕死,不過人們通常都是在比怕死更淺的地方就在怕了,但是所有害怕的根源都是從怕死而來的,當你把怕死的問題解決了,那就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了。但這是需要修的,修好了就可以得「無生法忍」。

 

還有一個解決恐懼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好漢做事好漢當」!尤其當我們對未知的狀況特別會感到害怕時。但是如果你知道所有未來會發生的不好的事情、災難,都是你的業報,都是你種的惡因時,你認定這就是我該承擔的,絕不逃避、推卸,那麼對這些未知的恐懼就消除了。

 

※淨化貪嗔癡慢妒,就是成熟健全「我相」

 

問:我覺得今天講得非常精彩,收穫很多。整體而言,是不是可以連結到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從一開始的健全我相,到能超越我相,進而到人相等等。以前聽了很多有關四相的道理,可是我還是不太知道怎麼修,今天講得這麼詳細,統整起來後,就比較能融會貫通了。

 

答:今天所講的內容,大部分還在我相階段,少部分在人相。也可以說,大部份都在談如何健全成熟「我相」。例如,我們談貪、嗔、癡、慢、妒是什麼,要如何消除、轉變,這些內容都是我相中的東西,而能夠這樣子清除、轉化,把負面思想轉化為正面思想,就是我相在成熟、健全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