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義訣講義

 

智崇居士講述

 

 

華藏祖師的《發菩提心義訣》,大家可能都非常熟了,有些人甚至會背了,但是其中的真義也許還不太明白,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究一番。現在先唸原文,如果有比較不清楚的地方,要馬上提出來,否則我可能就唸過去了。

 

 

「初機學佛,必須明瞭世間法與出世法。世間法一切一切以唯物為主,出世法以唯心為主。」

 

這一段是說開始學佛的人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宇宙萬法,有世間的,有出世間的。

 

「世間法一切一切以唯物為主」,就是說世間法是重視這些物質的。這裡的「唯物」,意思就是有相的、具相的,以這些具相的為它主要的內容。出世法呢,就是以「唯心」為主。這裡所指的「心」,講得更清楚一點的話,指的是「菩提心」。世間法與出世法的不同點,主要在一個是唯物的,另一個是唯心的,有這樣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和我常說的:一個是有相的,另一個是無相的;一個是被知的,另一個是不被知的;一個是分別的,是分別心所運作的世界;另一個是無分別的,是無分別心所運作的世界,完全可以對照!

 

 

「世間一切物質,如天地、日月、山河,一切植物、礦物,必經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一切生物必經生、老、病、死四個時期——一切物質終必空壞,一切生物終必老死。學佛者先看透一切畢竟空,然後將唯物觀念打破;繼看破一切生命畢竟死亡,而看破色身,乃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畢竟空寂。」

 

這一段先講世間囉!既然世間是以唯物為主,所以華藏祖師就從世間的物質開始講起。世間一切的物質,就是天地啦、日月啦、山河啦、植物、礦物啦,當然,我們有的時候也會把這些東西歸為「器世間」。這「器世間」必然會經過成、住、壞、空四個時期——「成」,就是生成;「住」,就是保持;「壞」,就是慢慢在毀壞;「空」則是毀壞到極點以後,就沒有啦!就空了!——世間的東西都必然經過這四個時期。

 

以上所述是佛經的講法,那麼現在的科學是不是也這麼描述這些物質的變化呢?還是這樣說的!現在的科學家還是認為整個宇宙最終是要壞的,壞到後來就沒有了。同時近代天文學「宇宙論」裡面的「霹靂說」,亦認為這個宇宙的生成是從空來的,而佛經裡面早就這麼說了。

 

「一切生物必經生、老、病、死四個時期」,這個我們都不必解釋了,原來就已經知道了,是吧?當然,科學也沒有不認為是這樣的。因為「一切物質終必空壞」,所有的物質,也就是整個宇宙到最後一定會毀壞了、沒有了;那麼「一切生物終必老死」,所有的生物最後都是要老、要死的。這裡的「一切生物」不包括植物,因為已經放到前面有關「物質」那邊去了,所以這裡指的主要還是動物。「學佛者先看透一切畢竟空,而將唯物觀念打破」,學佛的人一定要先明白這件事情,其實這件事情、這些問題早就已經清楚地擺在這裡,只看你要不要這樣子認識而已。

 

前面舉的例子最後都「終必空壞」、「終必老死」,這是沒有辦法反駁的事實,那麼學佛的人就要把這件事情看清楚,所有的物質最後通通都會沒有、都空了。你就不要執著這些物質、執著這些生物,以為不會壞、不會死,是永遠存在的。你能夠瞭解的話,就曉得一切畢竟空,到最後都會沒有,那麼就可以將心中的「唯物觀念」(就是執著物質的那種心、那種想法)打破。這麼一打破,再繼續「看破一切生命畢竟死亡,乃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畢竟空寂」。既然所有的生命最後都是要死亡的,那麼就可以把色身,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以及比較抽象一點的四相看破,因為到最後一定都沒有了!一切的一切都會沒有!也就是要體會「畢竟空」——世間的一切最後畢竟空寂,就是要能夠看到這一點。

 

 

「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心者意也,不指肉團心而言,分為心識、心性兩種:心識者眾生心也,亦謂之生滅心;心性者佛心也,謂之菩提心,亦謂之不生不滅心。」

 

世間的一切都會空掉,都會沒有;「其不空者何?唯心是也」,那麼不會空掉,不會毀滅的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心!「心者意也,不指肉團心而言」,「心」指的是「意」,當然不是指心臟。這個「意」,又分為心識和心性兩種。「心識者眾生心也,亦謂之生滅心」,眾生心就是生滅心,這個心會起起落落、有生有滅,最後會沒有,也就是有生、住、異、滅。「心性者佛心也,謂之菩提心」,說到心性的話,指的就是佛心,也就是菩提心。「亦謂之不生不滅心」,這就是所謂的不生不滅心。這個不生不滅心是不會毀壞、不會沒有的,它的性質就是「空」,也就是我常說的「知覺者」。所以「知覺者」指的不是心識,因為心識還是被知的。

 

 

「何謂眾生心?由六根攀緣六塵、八識,而生分別、愛惡、取捨,包括一切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慾,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以及種種意氣用事,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等而起之妄念,均屬心識,謂之眾生心。」

 

我們就先來解釋什麼是「眾生心」,它告訴你是「由六根攀緣六塵八識,而生分別、愛惡、取捨,包括一切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及種種意氣用事」,這一段要描繪清楚實在是很難的。

 

「眾生心」是什麼呢?首先它要經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去攀緣外面的六塵(六境)。這六根我常常說就是detector(偵測器),是一些器官,譬如說眼根,它就會去攀緣色塵,耳根就會去攀緣聲塵,鼻根就會去攀緣香塵──每一根都會去攀某一類的塵。如果用現在科學的說法,就是某一種儀器,它可以detect(偵測)某一類的訊號,只是這樣的不同。這六根不但攀緣六塵,而且還攀緣八識,然後要做綜合的解釋。這六根就像電腦的硬體,那八識則像是電腦的軟體,像它的作業系統,要做一些分別,做一些解釋、一些整合、一些關連,或者做一些運算。由這樣一個構造——六根攀緣六塵,然後八識在裡面做各種的識別、各種的解釋、關連,以及組織綜合,而生出分別、愛惡、取捨這一類的想法、決定或意念。而這一類的分別、愛惡、取捨包含了一些什麼呢?包含了所謂的貪、瞋、痴、慢、妒,七情六欲,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及種種意氣用事。

 

平常我們要貪錢或貪什麼東西的時候,都是經過六根攀緣六塵、八識這樣運作出來以後,而產生了一個「我要去奪取或要爭取……」的決定,會有這樣一個整體的決策。也就是說當我們心中有一個貪的決定出來、一個行動出來,或是個心念出來,事實上是一個整體的決定,所以一個貪念並不是只有這一個念而已,它是一整套的program啊!它複雜的程度我們只能說它是一個系統,而這個系統很難說清楚。

 

「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裡,郭正典醫師不是曾提過一個問題:「你說的分別、無分別,是不是只是理論,而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當一個蘋果掉在你面前的時候,你用無分別心看它的時候是怎麼樣的?用分別心去看它,又是怎麼樣的?」大家是否還記得?我那時候回答他,就是用了這一段道理。就是說:我們在看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心中並沒有裝很多執著,其實已經裝進去很多東西了!

 

首先我們已經接受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是有了六根,有了八識,先有了這些東西以後,再透過這六根八識的運作來看東西的,本身就已經有相當多的執著、共業在裡頭,所以整個是一個執著的系統、一個業障的系統在那裡運作,無法得到用無分別心看的答案。因此,所產生的心就有貪、瞋、癡、慢、妒??這一類的東西。

 

上一次,我們特別讓大家來省察自己的心裡什麼樣的狀況是貪,大家談到最後都覺得並不容易把握。你看光這一個「貪」就這麼不容易了,那還有「瞋、癡、慢、妒」,一個一個來,還多得很;此外還有「七情六欲」,以及「是非、恩怨、得失之報復心理,以及種種意氣用事」,全都是這樣子運作出來的。

 

下面所說的,其實跟前面的文字是類似的,不過再重複一下罷了:「由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等而起之妄念,均屬心識,謂之『眾生心』」,這些就是八識,而這些識心所產生的妄念就是「眾生心」。以前有人問我:「什麼是眾生心?」我回答說:「你現在感覺得到的所有的心都是眾生心!」無論你現在動什麼腦筋或想什麼東西,都是眾生心!

 

 

「迷,則由此心識成生滅,落三界,入輪迴,而成六凡;悟,則由此心性,超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

 

如果我們「迷」在這個眾生心裡面,「則由此心識成生滅,落三界,入輪迴,而成六凡」,這個心識就會讓你產生生滅,而落在三界裡面。所謂「三界」,就是無色界、色界和欲界,也就是世間。你一迷的話,就會因為這個眾生心而落到三界,落在世間,掉入輪迴生生死死,而成六道凡夫。「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天,「天」也屬六凡。

 

如果一旦悟了,就會「由此心性(這裡他直接由『心識』轉換為『心性』),超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我的解釋就是你能由心識悟到心性的話,就能夠超出生滅,證入真如,達到涅槃,而成四聖。「般」是達到的意思。而「四聖」是指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那就是:悟則由此心識,轉成心性,「超生滅,證真如,頓般涅槃而成四聖」。這件事情的關鍵就是在這個心性了!

 

這一段對心是怎麼成生滅、怎麼落三界、怎麼入輪迴而成六凡,有比較詳細一點的說明。人都有心,而這個心可以是心性,也可以是心識。如果迷的話,就成為心識;一旦悟了,這個心就會成為心性。

 

 

「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淨——染謂取著六塵,淨謂不取六塵——世人未有不染六塵者,若取著之而起貪、瞋、淫、殺等業是為惡;反之則為善。又於六塵而行施、戒、忍者是謂善。善惡之業成於今,苦樂之報應於後。因地善惡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各異,六道中繼續造業受果,從而輪迴不息。」

 

這一段他繼續分析:「夫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染淨」,人都是有心的,一有心的時候,就有意念出來;而這個念一起的時候,就必然有染的、有淨的。「染」,指的是「取著六塵」,就是跟六塵黏在一起,攀緣起來了;「淨」的話,就是「不取六塵」,與六塵不攀緣。所以「染」的定義就是取著六塵,「淨」的定義就是不取著六塵。「世人未有不染著六塵者」,這個世間的人沒有一個不跟六塵染在一起,而染還有不同的狀況:「若取著之而起貪、瞋、淫、殺等業,是為惡」,染就是取著,取著就是染。染的話呢,又會產生一些貪的心、瞋的心、淫的心、殺的心,那麼就會造貪、瞋、淫、殺的業,這樣的染就是惡;「反之,則為善」,如果反過來,染雖是染,但是他不貪、不瞋、不淫、不殺,那麼就是善。下面就進一步舉了一些例子:「又於六塵而行施、戒、忍者,是為善」,所以他雖然有染,但是所做的若是布施、持戒、忍辱,那就是善。「善惡之業成於今,苦樂之報應於後」,現在他造了善業或者是惡業,那麼以後就會有受苦或者受樂的報應。

 

「因地善惡有上、中、下之不同,故果地升沉有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各異」,因為你開始造這些業的時候,善的有上、中、下三種品級,惡的話也有上、中、下三種不同程度的惡,所以結果就會去不同的道投胎受報。天、人、修羅是善道,屬於善的上、中、下三品所受的果報;惡的話,就會因為所造的上、中、下不同的惡,而落入畜生、餓鬼、地獄。「六道中繼續造業受果,從而輪迴不息」,眾生在六道中不停地製造善惡的業,也就會不停地去受這六道的果報,而輪迴不息。其實這跟「生生不息」的意思也差不多。因為輪迴本身就有循環的意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定在那裡輪迴。

 

 

「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為要法。若於六塵不取即無業,從而無報。是故一念不生則六道俱銷,輪迴斯絕,業種便斷,斯出三界矣!」

 

所以從以上的情況來看,「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這些事情的源頭,都是由眾生心念所生的。「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所以佛才會說這個世間,這個有無色界、色界和欲界的世間,是由心而產生的;這個世間的各種法,通通是「識」,也就是「心識」所成的。

 

「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會修行的人瞭解這個道理,所以修行的時候,對初念要非常地審慎,要把這個染心制止。「初念」的意思,可以解釋得很深,是指「第一義」;倘若比較簡單地說,就是你開始起的第一念,也就是一開始想事情的時候的那個心所發出來的那個想法,而不是這個想法以後再衍生出來的想法。譬如說:我看到一個食物,就想要拿來吃,可是這一個心已經不是初念了。初念是「覺得肚子餓」,當然你也可以說「覺得肚子餓」前面還有念──這是由比較簡單的角度來說所謂的「初」與「後」的一種說法。

 

如果要從深的角度——真諦的角度來講這個最初的念,就是「第一義諦」。要講第一義諦,就會講到我所說的「知覺者」,「知覺者」這樣一動,那就是初念。所以「第一義諦」,就是初念,也就是第一個念。

 

我們這個念頭一出來的時候,事實上已經滾了好幾道以後的念,都已不是初念,初念就是比較前面的念。當然我們講不了那麼清楚的時候,就說是比較前面的念就叫「初念」。就像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是你肚子先餓了,然後才決定要去搶那個食物。所以你搶食物的這個念並不是初念,它比較前面一點的念頭是「覺得肚子餓」。

 

從這個例子,你可以追到任何東西真正第一個念。你只要反省,反省到最早最早的那個念,看看那個念是什麼。那個念,佛經就把它叫「第一義諦」。所謂「第一義」,也就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早的,萬法都是從那裡出來的。像所有的理論,它的公設都接近第一義;而後面那些推導出來的定律,已經是第二義了。由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出來這個「知覺者」(本來面目)本身就是最純粹的第一義。

 

當然,前面所提出來的「不生不滅心」、「菩提心」,指的都是最純正的第一義。我們一下子沒有辦法體會到這個第一義,體會不到那麼深,所以只要找到比較初始、比較源頭的念就可以了。而這些源頭其實也常常是我們心中一個問題的原因,譬如說發生了一些困難,發生了一些問題,我們想要找出這個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就去找那個原因。其實找那個原因,就是要找這個初念。

 

所以善修行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我們的初念,就要十分謹慎小心,而且還要讓這個心不跟六塵染在一起。「制其染心」就是把會跟六塵攀緣在一起、染在一起的這個問題制止。「斯為要法」,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所以「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是修行裡面非常重要的兩個原則。

 

「若於六塵不取,即無業,從而無報」,所以如果對六塵能夠不取,那麼就沒有業,也就不會受到果報。「是故一念不生則六道俱銷,輪迴斯絕,業種便斷,斯出三界」,所以你只要一念不生,這個六道也就沒有了,那麼輪迴也就停止了,那些業種也就斷了、沒有了,就不受報了!這是一種什麼情況呢?就會超出三界,也就是超出世間、脫開這個世間。說起來也不難啦,是吧?

 

 

「若居不生而證真,身心永息,是為二乘。若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為菩薩大乘。若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是為外道,未免輪迴。是故縛脫由心,得失在我,修行者其共鑑之。」

 

「若居不生而證真」,假若能夠做到一念不生,就是達到了「不生」,即可證到真相、實相。「身心永息,是為二乘」,此時身體和心念都停下來了、永息了,這樣就叫做「二乘」,也就是羅漢道與辟支佛道(聲聞和緣覺)。

 

「若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他證到了不生,又從這個不生這裡開始,起六度萬行。所謂「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所謂「萬行」就是指這樣的六度做了很多很多。如此一來,就不是身心永息。因為做六度萬行時,身心沒有辦法歇下來,不能息下來;息下來,就不能行六度萬行。他如此做,是先證到不生處,然後從不生處開始做起,並不是在生滅處行六度萬行!

 

如果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謂「菩薩大乘」;如果從生滅處而起六度萬行,那就只是個大善人。修這個六度萬行,尤其是六度後面的禪定、般若,嚴格說來,要在不生處那邊才能做到,也才能稱為大乘菩薩。當然這完全看你要把這個「菩薩」定義成多高,不過這裡很清楚是定義在「從不生處,而起六度萬行,是謂菩薩大乘」。所以如果是從生滅處而起六度萬行的話,就不是華藏祖師這裡所定義的菩薩大乘。當然,你要另外定義菩薩大乘的意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是為外道,未免輪迴」,這一段就更清楚了。「似斷未證帶異計邪見者」,這種人就是不生處還沒有證,而且還帶一點異計邪見,看起來好像已經斷了,其實是未證;也就是他「不生」做得不好,是比較差的不生,而且還附帶了有異計邪見。所謂「異計」,就是有些喜歡做六度萬行的人常常會好大喜功,他一有好大喜功的心理時,就會產生一個想法:我要辦一個很偉大的事業,要萬古流芳……等等,他有這樣的願望、這種心理一出來時,就很容易有異計,就是想弄一些手段,好達到偉大而輝煌的功業,一心希望萬古流芳。他在做的時候,會有很多很多阻礙,讓他不容易成功。他想要排除那些困難,就常常會弄些計謀出來。這樣就會有異計,同時也會產生偏見。這就是因為他把這些功業看得太當真了,所以就會產生邪見。

 

這裡會說:「似斷未證」,是因為他們並不是沒有功夫,功夫是有一點,所以也有一點像接近了「不生」;但他又沒有真做到,所以是「似斷未證」,也就是他還沒有真的證到。「是為外道」,這種人就是外道。「未免輪迴」,就是他還沒有辦法脫離輪迴,所以仍得受果報,還要生生死死輪迴不息。如果他到了天道,壽命可能會很長。

 

「是故縛脫由心,得失在我」,所以我們是被綁的,還是解脫的,就要看自己是怎麼用心了。我們能成道,或者不能成道;能夠脫離輪迴,或者不能脫離輪迴,關鍵就在自己。「修行者,其共鑑之」,修行的人啊!大家都要注意啊!

 

 

「彌勒菩薩法語云:『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又云:『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明瞭此旨,學佛庶乎近焉。」

 

彌勒菩薩曾說過:「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無分別心是「智」,分別心是「識」,所以「智」與「識」的定義就在這裡。「依識染,依智淨」,你一分別,心就會染;如果依智,則不會染,就淨了。染的話就有生死,淨則連佛都沒有。

 

「又佛教行人有四依法」,佛又教修行者四個依據,四個可以依循的原則。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所謂「依」就是聽從的意思。我們要聽從道理,而不是跟隨那一個人。我們常常會有一個情形,就是根本把道理都忘掉了,常常只聽某一個人的話。他怎麼說,就照著怎麼樣做,而不是依據真理去行事,這是不對的。所以大家也不要聽我的話,而是要聽我講的道理。

 

「依義不依語」,不只是說不要聽我的,連釋迦牟尼佛或是任何一位祖師,我也只是聽他的道理!並不是他們所說的話,我就要無條件接受,不是這樣子的。對於釋迦牟尼佛或祖師所說的話,我們不是死死地去遵守,而是要聽從、遵守這些話所代表的真諦、所代表的精神。

 

像這類問題,我們也常常在這個社會裡遇到。譬如有些法律,如果大家堅持要遵守那項條文,那就是依文字、依語了。而有些人就說:「這些法律的文字是很僵硬的,我們不能這樣完全去遵照,而是要把握它的精神」,這就是「依義不依語」。再來就是「依智不依識」。我們要依無分別心,不要依分別心。我們要順著無分別心來做事,要聽從這個無分別心,而不去聽從分別心。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如果有兩種道理,一個是究竟的,一個是不究竟的(所謂「了義」,就是究竟的、徹底的;「不了義」,就是局部的、不徹底的),那麼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哪一個?我們要選擇了義,要選那個究竟、徹底的道理。

 

「又云:依智不依識,依識入地獄」,就是說:我們應該要依智不依識,如果依識的話,就會墮入地獄——其實不見得會那麼嚴重,依識的話就會入三界,入輪迴;如果做錯了,就有可能會墮入地獄。「明瞭此旨,學佛庶乎近焉」,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學佛就差不多了。

 

 

「何謂佛心?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發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佛者覺也,覺分三種:一、外覺,二、內覺,三、直覺。外覺即『澄心』,專修一個『惺』字。內覺即『住心』,專修一個『靜』字。直覺即『攝心』,專修一個『寂』字。以上三點合為一修持,是為『大圓覺』,亦即發大菩提心。依此而修持,是為法身常住境界。此時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謂之究竟涅槃。」

 

什麼是佛心?也就是什麼是心性?那就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這就叫佛性。這裡的「自度度他」是一種「覺」的推廣,所以「何謂佛心」這一段,重點就是一個「覺」字,就是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發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佛者,覺也」。這裡說:「佛者,覺也」,所以佛和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覺悟就是佛。佛就是徹底的覺悟者,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他不認為自己是什麼神,也不自以為是什麼上帝,他就只是覺悟,是對宇宙、人生真正最奧秘的東西都覺悟了、瞭解了,不再有疑惑了,是個徹底的覺悟者。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覺悟的本質,只看他是否做到了,一旦做到了,他就是佛。

 

那「覺」又分成三種層次(當然不分成三種也可以),如果合成一個就叫「大圓覺」。倘若要分成三個層次,那就是:一、「外覺」,二、「內覺」,三、「直覺」。

 

「外覺」就是「澄心」。譬如說:有一桶水是混濁的,我們慢慢把那些混濁的雜質沉澱下來,水就變清了——把心澄清就是這個狀況,此即「外覺」,即「澄心」。「專修一個『惺』字」,我把這個「惺」字,解成「清醒的樣子」,就是清醒了。對照到「澄心」,對照「外覺」的「外」字,所指的就是對這些外相不迷了。這些外相,如果你迷的時候,它就像一陣煙霧一樣,會讓你弄不清楚。「澄心」的話,也就是把這些都澄淨下來、清澈下來,此時才會看清楚,人也就清醒了。所以這個「惺」字,就是外相對你來講,不會讓你迷惑,你的心就不受外相所左右了。

 

「內覺」即住心,就是要安住在這個心上。因為我們心中的妄念很強,所以要它安住,不要讓它東想西想。那要怎麼樣才能安住在心上呢?就是要能掌握到自己內心的性質。因此「內覺」就是在修空。而所謂「住心」,也就是安住於空,這個時候就是專修一個「靜」字。要注意:我們是「依義不依語」,所以要注意的不是這個字,而是這個字的意思。「靜」的意思就是妄念靜止下來,故「靜」跟那個「空」的意思是相通的。「內覺」修成了,你就不受心中的妄念所控制了。

 

「直覺」即「攝心」,就是把心「攝回來」。本來一直在分裂的這個心,把它收回來,不分裂了。像我們在解剖東西時,那個心都是一直分裂下去的。譬如物理中的「基本粒子」,就是把一個東西一直分、一直剖,一直把它碎下去、碎下去、碎下去,再分、分、分、分。也就是先把一個東西剖成兩個,然後再把剩下的剖成兩個;而剩下的那個,又再把它剖成兩個……,就一直這樣剖下去,所以是一種一直連續不斷分裂下去的狀況——這不是「攝心」,而是分裂心。「攝心」就是把這個心合起來,收回來。這個收回來的動作就是「攝心」的過程,本身就是在找源頭,就是在找初發心,也就是在歸元。攝到最後,就會攝到「本來面目」。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常常會做得到「外覺」,而做不到「內覺」;或是「內覺」做到了,而外覺不會做;更有甚者,是兩者都做不到,或是都只做到一部分。「直覺」是不管什麼內或外,因為都是被知的,所以一概都不理,也就不受它們的限制,只是把心攝回來。這一攝如果攝得徹底,就回到「本來面目」。

 

本來我們這個心沒有歸位,沒有歸元,沒有回到「本來面目」時,是因一部份分到外相上去,一部份則分到心識(即內心)裡去,這時候你就被拉下去了,心也就被分出去了。如果你把它一收,而且收得夠徹底,就會回到一個沒有東西、不知所云的地方,那就是回到了自己的本心。

 

這一攝就是「直覺」,直覺一做到,就寂滅了,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不入世、脫離世間了。原先「內覺」、「外覺」所面對的問題都還在世間,而這一攝就回去了。所以「直覺」就是專修一個「寂」字,比「靜」還要徹底。因為「靜」還只是安靜,心中還有其他東西;而「寂」就什麼都沒有了,比「靜」還要深沉或者寂滅。

 

這「惺」、「靜」、「寂」三字就是代表這三種「覺」的狀況,或是給人的感覺。我們一直在講:對事情要有感覺,這三個字就是這三種覺的感受:你修「外覺」的時候,就會有「惺」的感受;修「內覺」的時候,就會有「靜」的感受;修「直覺」的話,則會有「寂」的感受。

 

「以上三點合為一修持,是為『大圓覺』,亦即『發大菩提心』」,那我們怎麼發大菩提心呢?粗淺的講就是要做好多事,要去布施、去救度眾生……等等;而深的解釋則是修「外覺」、「內覺」和「直覺」,再進一步將以上三覺合成一個,一次修持,即是「大圓覺」,這才是發大菩提心。

 

「依此而修持,是為法身常住境界」,你依照這樣子去修,就是住在法身境界。住在那裡的話,是沒有什麼分別,也沒有什麼喜歡與不喜歡、要或不要的問題,心中十分平等。此時它不受一切內外的影響,事實上是連內、外都沒有了,因為有內有外,就還不平等。

 

所以下面接著說:「此時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謂之究竟涅槃。」如果這個時候,修行者能夠安住甚深三摩地,就是修得很深,做到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就是你的心性已經很平等、很安穩、很寧靜,沒有扭曲,是很順暢的;就如此停留、保持在不生不滅的狀況,這就叫做「究竟涅槃」。

 

所謂「不生」,就是沒有生出來,那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不是的,因此它馬上告訴你:「不滅」。所以那裡就是不能講什麼,無論講什麼都不對。如果你心裡還要找它是什麼,那就不是了,它什麼都不是。證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如果要用話來講,就只好用「不生不滅」來表達,其他的話都很難正確說明。因為一般要不是偏「生」,就是偏「滅」,總是在這兩個之間擺來擺去。現在它既不是生,也不是滅,是平等而住,心是在中間。但我們說「中間」的意思,就是兩邊都一樣,其實它沒有兩邊。我們一般講「中間」的時候,你心裡還有一個兩邊,這不是它的意思。它講「中間」是連兩邊都沒有了,所以你沒有辦法取兩邊——這就是「法身常住境界」,也就是「究竟涅槃」。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何謂佛心」和「佛者,覺也」中間這一段用括弧括上,那麼讀起來整個就很單一、很順暢。也就是說把「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發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當作對「佛」的註解,那麼這一段一開始就是「何謂佛心?佛者覺也,覺分三種……」,這樣就很單純。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一切外境,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六根清淨。」

 

「澄心」就是「外覺」,是教修行人對一切外境,就是外相,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是也」。這個其實就是大家法本裡面看到的「外修」,教人怎麼修外修。就是心跟境不要勾結,也就是心不跟六塵勾結,不向外追逐,不向外攀緣。你不追逐攀緣外境,就能使六根清淨,六塵也就不會在這個六根上面製造煙霧、製造迷障。一旦你六根清淨了,就是澄心了,心就沒有受到六塵的污濁之氣,那麼這也是前面提到的,你就不染了。

 

「自心平等而住」的意思就是:安住在自心平等的狀況。這裡只要審察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看你在分別的時候,心是很忙的啊,你要愛惡——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還要取捨──要拿這個,丟那個。你的心一直在做這些活動的時候,是不會平等的。只有在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的時候,心就平等了,沒有起伏了,也就安靜下來了。

 

所謂「心不取境,境不臨心」,就是要心不取外境,境也不掛在心上,那麼就跟六塵切斷了關係,心就可以不受外境所染著,而可以純淨下來。此時心沒有向外看,不受外境所牽制,就能做到六根清淨。這一段「澄心」,主要是針對修六塵這個外相的階段而言的。平常我們的心被太多的事情給束縛住,煩惱太多,心就不平,因此就靜不下來。而且我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念頭,要它不想,卻沒辦法。當你在想的時候,如果去審察心的狀況,會發現它總是一下擠到這端,一下又擠到那端,那怎麼會平等?就是不會平。所以這裡的句子都是由感覺出發來講的,都是有感覺的東西。如果你讀這些東西,讀不出感覺的話,就是還不懂,要讀到有感覺才算懂。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心內一切事──過去、現在、未來──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於心無事,於事無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第七識(末那識)清淨。」

 

「住心」是住什麼呢?是一個怎麼樣的修行法呢?也就是「內覺」是做什麼的呢?就是教行者面對內心無形無相的事,如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念;或是一些抽象的想法,如數目字;以及內心許多沒有形相的心情——比如說心中有一種喜歡的情緒或是怨恨的情緒,它可以沒有對象,你不知道自己在喜歡什麼或討厭什麼,但就是有這種心情——面對這些無形無相的心念時,也還是一樣,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面對內心的事的時候,要不去分別,不去愛惡,不去取捨,那麼你的心就安了,不會跟內心的事以及時間、壽命糾纏在一起,心中沒有波動,自會平靜下來,這就是「內覺」。

 

修「內覺」、「住心」有個要訣,就是「於心無事,於事無心」。也就是心裡面沒事,事裡面也沒把心放上去,是這樣子來修。它真正的意思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第七識清淨」。「第七識」指的就是比較抽象的思考、抽象的心念,如前面提到的時間觀念或數目字。

 

 

「攝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一切外境及心內一切事,將外境內事打成一片,是為『中境』。觀外境如夢如幻,內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夢境,出世還歸一如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清淨,轉成第九識(菴摩羅識,即「清淨無垢」意),此識即為行者之清淨心性。」

 

「攝心」的教理是什麼呢?就是教導修行人,對一切外境和內心一切的事情,把外境跟內心的事情連成一體,打成一片,就是連成一個,這就是「中境」。看外境的時候,是如夢如幻的;而自己內心的事情呢,是空寂的。空寂的內事與如夢如幻的外境是一如的,就是「空幻一如」。所謂「一如」,全是一個真如,就是空幻是一個真如。也就是說在修「攝心」、「直覺」這一段的時候,是要把前面的「外覺」和「內覺」一起修。前面還分成有外境,有內事;到這裡,外境、內事根本就是一個東西,就是一如,就是一體,也就是所謂的「中境」。這個時候就要觀外境如夢如幻,觀內事悉皆空寂。那個空寂的跟如夢如幻的狀況,根本是連通一體的,也就是空幻一如。

 

面對這樣的中境,我們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也就是面對外境和面對內事(也就是內境),其實是一樣的。此時「住世同一夢境」,像我現在這個狀況,在世間跟大家做同一個夢。也就是已經修到中觀、已經攝心的人,這個時候是什麼呢?是跟世間的人做同樣的夢。「出世還歸一如是也」,如果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就又回到真如了。「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由第八識清淨轉成第九識」,這樣子修下去,就是把你的第八識清淨轉成第九識—就是「清淨無垢」的意思。這個第九識(菴摩羅識),就是行者的清淨心性,也就是佛心、菩提心。

 

 

「經云:『諸佛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各位知道這一段是什麼味道嗎?就是菴摩羅識的味道。

 

 

「繼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則自性與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如果你繼續保持在很深的正定上,那麼就能夠使得自性與法界打成一片。「自性」指的就是內心、內事這邊的性質——空寂的性質。「法界」指的是外境。(當然這個外境,用「法界」來敘述的話,是很複雜的,而且其複雜的程度是難以說明的。)這個時候,自性就跟全宇宙可以打成一片了。「打成一片」,就是混成一體。這個狀況就像什麼呢?就會像觀外境如夢如幻,內事悉皆空寂。「空寂」的內心與「如夢如幻」的外境是相通的、一體的,此時即究竟涅槃。

 

當然這個地方不是那麼簡單的,自性可能還比較單純一點,而法界不是那麼單純,它不只是肉眼所能體察的這個法界,同時還有另外很多層次、更高層次所體驗的法界,都要包含在這個法界性的內涵裡面。而我一直也在說明這個世間、這個宇宙本身就有什麼非因非果啦,又有無限囉,有許多性質。其實這些說法就是在做打成一片的事情,就在表現打成一片是什麼狀況。像我在「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中講「無分別心與對稱性」,說明在物理的定律裡面,本身有無分別的性質,這就是在連接自性與法界,不過是舉一些實例就是了。我在前幾年講到無分別、講到空性時,都不會拿現象界、也就是法界的狀況來做例子,直到最近一、兩年才開始這麼做。同時也常常會從財富上來看,從什麼上面來看,這都是在法界裡面找出自性,找出他們相似的地方。這些說辭無非是在表達自性與法性打成一片的狀況。

 

 

「修行之道無他,惟有革心而已,即將眾生之生滅心轉為不生不滅之大菩提心是也。」

 

這一段話把前面所有的內容都統合在這裡了。「修行之道無他,惟有革心而已」,就是說修行其實並沒有什麼別的方法,只不過是革心而已,也就是要改革我們的心。那要怎麼改革呢?要將眾生的生滅心轉變為不生不滅的大菩提心,就是把生滅心轉變成不生不滅心,就這麼簡單,這就是修行。

 

 

「總之,一切眾生未明心見性時,見色住色,聞聲住聲,心為六塵所轉,四大五蘊所障,四相所迷,自己作不得主,故輪迴生滅;現性之後,六塵還原為佛性矣。」

 

所以總括來說,眾生在沒有明心現性的時候,他「見色住色,聞聲住聲,心為六塵所轉」,心被這個六塵所牽制,被它們牽著鼻子走。「四大五蘊所障」,「四大」是地、水、火、風,「五蘊」則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心被地、水、火、風及色、受、想、行、識所障礙了。「四相所迷」,「四相」就是我、人、眾生、壽者相,心被這四種層次的相所迷惑,弄得糊里糊塗的。「自己作不得主」,這個「自己」指的是什麼?「本來面目」、「自性」就是你真正的自己,那個真正的自己就不能作主,而是被別的東西作主,被六塵、四大、五蘊、四相奪權了,是它們在作主。真正的主人反而不能作主,那不能作主就是被奪權了。

 

所以我說要提倡「佛權」,佛權才是真正的主權,是真正的自己做主人的權。也許有的人一旦聽到「佛權」,就會想成是由釋迦牟尼佛作主,或是師父作主,我們不得作主。如果聽成這個意思,那簡直完全歪曲了這句話的原意。

 

「故輪迴生滅」,因此就會一直在六道中循環生死、輪迴生滅。「現性之後,六塵還原為佛性矣」,如果明心現性了以後,六塵就還歸為佛性,那麼佛性就不會被外面這些塵相所控制了,他自己就可以作主了。其實那些外相、外境原本都是佛性,都不離佛性;你一旦現性之後,它們也都還原為佛性了,是一體的。

 

以上這一段就是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被迷,是被些什麼東西所迷;而清醒之後,又是怎麼一種情形。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過去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未來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望為勉旃。」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說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因此無論是中國人、馬來人、西方人、阿拉伯人、印地安人、非洲人統統都有佛性,一切都是平等無差的。

 

「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 佛陀說:「我是已經修成的佛;你呢,還沒有修成,是未成的佛。」

 

「過去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未來諸佛,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望為勉旃」,過去諸佛,就是指過去已經修成的佛,都是像《發菩提心義訣》裡面講的這些狀況,都是這樣子悟的,這樣子修的,這樣子證的。以後要修成的這些佛呢,「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也還是一樣要經歷這同樣的過程。「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佛陀說他自己也是這樣悟,這樣修,這樣證,他用這點來勉勵大家,希望大家早日成佛。

 

因為以前的佛是這樣,以後的佛也是這樣,現在一樣如此,那不是已經穩妥了嗎?這不是在向大家保證:只要依照這同樣的方法去修,就一定可以成道嗎?而不是要去考證以前釋迦牟尼佛穿什麼袈裟,住在什麼樣的地方──這些外在的形式是可以變的,而修行的方法是沒辦法改變的。因此無論是在什麼時代,無論是怎麼樣的環境,無論是哪一類的人,這些容或有不同,但是亙古不變的是這個修行的方法,是百千萬佛實驗成功的,這麼重要且寶貴的成佛心法,大家務必要珍惜!

 

 

【現場問答與分享】

 

Q:我在唸咒、觀想時,心靈上不太會運作,我不知道要如何和這篇《發菩提心義訣》裡講的道理配合。

 

A:唸咒和觀想是在習定,講這個就比較複雜,而且要因人而異。這篇文章比較相關的是在「澄心」的教理這一段。大家如果還記得,以前我們在教一些法的時候,在觀想之前先要唸一個咒,叫做「淨業觀空」,然後才觀想。而觀的時候是觀前面空,然後在空中再現出什麼來,是吧?如果你不能夠觀前面空,前面不空,很實在,你就變不出東西來。你想要變,都變不出來的。

 

 

Q:另外有一個問題,就是所觀出來的像,跟肉眼看到的,會不會互相衝突?

A:觀出來了就算數,並不去比較正誤。若要審察,就要審察你在觀的時候,心是不是分別的、愛惡的、取捨的?是不是自性平等而住的?你如此審察就對了。我以前曾說要用菴摩羅識去觀想,就是把心一空,它自己就要現出來。它不出來,你也不必在乎,不去管它。就只是一個意願,希望它出來。而不是用那個心去刻、去雕、去畫;不過,剛開始修的人是做不到的。所以你還是先去刻、去畫、去描,不過不是用筆,而是用心。這樣可以讓你練習專注,所以還是有用的,只是不夠好而已。當你的心力相當集中的時候,才能描得出來。所以這樣修,至少「心專注的能力」可以練出來,這對修行還是有幫助的。凡是不會專注的人,還是要先練習專注。

 

所謂「專注」就是集中精神。所以法本上面也有寫道:「制心一境,無事不辦」。因此倘若你做不到觀空,就要先練習集中精神,這只要下死工夫就可以了。其他的,好像要有點慧根,那沒有慧根怎麼辦?沒有慧根,也是要先下死功夫,去練習專注;專注久了,慢慢地其他的能力就會培養出來。

 

講到這裡,我想起以前有人曾問過華藏上師要怎麼修《發菩提心義訣》,他說要每天誦讀,若能如是用功,自心菩提本性終有顯現的一天。

 

 

於此,我們請陳國鎮教授提供他的經驗分享各位:

 

A:關於修「初念」之分享:當初,拿到這篇《發菩提心義訣》的時候,我只修兩個字,就是「初念」,我去審查什麼叫做「初念」?到後來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這給我修行帶來很多幫助。因為審察初念,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你必須心要定,還要很分明,同時分明中又不能去攀緣,然後才能夠一步一步找到心念的根,這中間就要琢磨好多事情,我就在這個「初念」上花了很多功夫。當時我還不敢修什麼「制其染心」,因為根本還不曉得什麼叫做被染,所以就先去找何謂「初念」。我發現心中本來有個念頭,覺得它滿簡單的,仔細再一鑽,哇!底下一大叢念頭糾結在一起,是由很多念頭糾結成一個我認為很簡單的念頭;然後我再抽絲剝繭,慢慢去找,發現原先以為很簡單的念頭,底下還是這麼一叢又一叢的,我又慢慢地找,找到後來才發現,噢!原來「初念」竟是那麼簡單又那麼深邃,當你的心稍微這樣搖晃一下,就是初念了。那裡間不容髮,而且連痕跡都還不能講,只要你心中一不定,就是一個初念。怎麼個不定?說起來就太多了。

 

從這樣的反省裡面,我一直回頭去找,這一個尋找的過程是滿辛苦的,不過卻是滿有味的,因為每找對了以後,我就會看清楚自己的內心,裡面有許多障礙糾在一塊兒。每解了一個,就會快活一陣子,好像脫胎換骨一樣,是一種大死而後大生的感覺。所以開始時,《發菩提心義訣》中最打動我的,就是「初念」這兩個字,其他的我還不懂。後來才知道,原來所謂「制其染心」就要在源頭(初念)上去注意,如果源頭上不注意,後面想要收拾,都煞費工夫,而且也不見得收拾得了。就像傳染病一樣,一旦傳染開來以後,你再想去撲滅它、消除它,是件好難好難的事。

 

我由「初念」這兩個字開始修,後來越來越明白,才知道《發菩提心義訣》中每一句話都那麼好,真是一篇偉大的著作。我們如果不深入到裡面去,會覺得其中的文字並沒有什麼特別精彩獨到處,可是他講得簡明扼要,脈絡清楚,不同層次的修行感覺,通通都包羅在這裡面,所以這篇文章真是值得我們時常誦讀。

 

 

A:關於修「誦讀」之分享:至於講到「誦讀」,這個方法其實非常好,不過就是要真的用心去讀,而不是在讀這些文字。這些文字裡,若唸到有些地方有點中斷或者很突兀的感覺,或者你常常會卡在那個地方,這就表示你的心不太能自主。你如果能順暢地唸下來,不覺得句子斷得不妥,對你來說,就是那麼的流暢;有沒有標點符號都無所謂,反正你的心很順暢。甚至於你不是從頭唸到尾,而是隨便看到哪一句,就覺得很貼心,那就對了。所以,我們不能在那個字面上盤桓,這會使得你脫離不了「文字相」,不算是真正在修。

 

真正修行是:每唸一句,每唸一個字,在你心裡面就好像有迴響一樣的感覺,就好像在山洞裡面喊叫一樣,會有回應。如果你有這種回應的感覺,那麼任何一段文字看起來,都會有非常豐富的意思在裡面。所以佛法不離字裡行間,也不在字裡行間。實際上,你能唸到心底去的話,就會發現: 華藏上師所講的真的非常微妙,每一個字都可以打動你的身心。

 

我發現只要把這篇華藏上師的《發菩提心義訣》看完了,幾乎所有的佛理差不多都在裡面,只是有些地方像「十法界」等很複雜的境界,它沒有辦法敘述得那麼豐富、那麼完整而已。實際上,真正佛法的要旨統統都在裡面,而且這篇《發菩提心義訣》,它的文字很符合我們現代人使用的習慣,所以看起來也最順暢,不會像一般讀佛經有逐字逐句去理解的困擾,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好的經文。真正看得懂的人,真的會讚歎,覺得其中每一個字都是寶。

 

 

A:關於修「持咒」與「觀想」之分享:有關持咒和觀想的問題,在「澄心」、「住心」這裡面可以看到兩句話,所謂的「澄心」,就是「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或「於心無境,於境無心」);「住心」呢,則是「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如果還要持咒、觀想,實際上你的心裡面,有境也有事,所以還不是「澄心」的情況。如果你還不懂這裡的意思,建議你就繼續地持咒,繼續地觀想,一直做下去,做到有一天,你自己會懂得怎麼樣是心裡面沒有境,這境裡面也不住心;又怎麼樣是心裡面沒有事,在事裡面也無心。這是比較偏向反省的方式在修,而不是循著一些境或者是事。

 

而用文字的方式在修:開始時,可以把文字當做一條路,慢慢地修上去。到後來不需要再攀附文字的話,你就比較知道這個心到底是什麼狀況,於是你會知道什麼叫做「於境無心」,就是碰到一些境界時,你的心不會被它所轉,不會被它所迷,你也不會在無中生心,這是比較難一點。

 

你可以看看《發菩提心義訣》裡面有一段話:「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為要法。」這是很重要的一段。所以你要先察覺到你的心,然後還要知道這個心是不是初心,是不是初念。要先覺察到這個,你才會修後面這三個覺,如果沒有辦法察覺到你的初心,就不必勉強,還是繼續持咒語或修觀想。

 

說起來我們也是一步步修上來的,也不是說一下子就懂的。華藏上師的這篇東西,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不是頭一次或頭幾次就看懂了,而是看了好久好久以後,我才似乎明白了一點點;然後才又慢慢一點一點、鍥而不捨地逐漸去了解。所以你也不必急著用自己的話去詮釋這些句子,結果反而容易走樣,而且走樣了自己還不見得有感覺,這並不是很好的修行。當然,如果沒有體會,卻做了太多的詮釋和嘗試,這會讓你導致邪見。這種做法是自己的心去纏自己的心,纏得非常的複雜,反而很難破繭而出。「直心是道場」,所以你就先一直修,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要用自己的話去詮釋。你要用心去「感覺」它到底是什麼味道,用這個方式,慢慢地你就可以走出各種困惑了!

 

 

1990.12.2/於新竹.明星諾那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