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圓舞曲

 

〈目次〉

 

 

◎簡介「修行座標圖」

◎「無我」不是摧毀「自我」

◎「我」的定義

◎「無我」是什麼樣的狀態?

◎依循次第修「無我」

◎「我相」的健全的第一步──深刻地瞭解自己

◎什麼樣子的人才是「我相」健全?

◎如何使自己的「我相」健全?

◎超越「我相」,進入「人相」

◎如何進入「人相」?

◎進入「人相」的關鍵──跨出「我相」

◎如何跨越「我相」

◎「我相」的擴大不等於進入「人相」

◎能夠進入「人相」就是有「他心通」

◎「他心通」可以找到開啟他人心門的鎖鑰

◎「我相」層次的愛

◎進入「人相」層次的愛

◎「人相」層次的愛,重點在於「他心中的愛」有沒有啟動

◎「我相」與「人相」的相遇,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案例一:心裏的疙瘩只能自己去打開

◎案例二:妥協也是一種藝術

◎案例三:健全「我相」──健全自己,也要健全別人

◎「定」與「慧」可一起修,「出世」、「入世」同時做

◎人我互動要良好,端賴溝通的藝術

◎瞭解自己,瞭解別人;就是為了同情共感,融為一體

 

 

 

 

※前言

 

世界,是修行的舞台──所有來到這個世間的生命,都是為了使自己的心靈能夠更為提昇;換句話說,不管人們有沒有宗教信仰,不管人們是不是有意識地進行自我修練,其實,每一個人,都已經走在修行的路上,只是快慢、好壞、順逆有別罷了。

 

那麼,世界各門各派的宗教又在做什麼呢?這些宗教,也是在幫助人們提昇自己的心靈層次,只是因各地的風俗文化、民族特性、領導人物的特質……等諸多因素,而發展出不同的修行方法與主張。人間的佛法,從釋迦牟尼佛創建佛教開始,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個不同的地域,佛法已經開展出許多特色各異的宗門派別。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既然每一個人都已經在修行了,那麼有沒有參加宗教活動,又有什麼差別呢?每一個宗教派別所留下的修行方法,都是一群修行人,長期修行的心得累積和整理;循著前人所遺留的智慧結晶,後面接續的修行人,便能有更為充份的指引和資源,來協助他們進行心靈世界的探索。

 

※簡介「修行座標圖」

 

我是從 華藏上師那裡,學習了圓覺宗的佛法。 華藏上師將佛法裡面很多衝突矛盾、混亂糾結、眾說紛紜的觀點,都加以釐清,並整理出一條脈絡清晰的修行之路。循著這條大道,就可以讓人直接修到「入解脫門」,這就是他所謂的「心法」。此外,他還告訴修行人,入了「解脫門」以後,不要停留在「解脫門」,應當還要「出菩提路」,也就是要回到世間,普度眾生。

 

學習佛法,將近三十年,我以 上師的心法為根基,揉和佛經的義理、世間各領域的學習,以及自己的修行心得,將「入解脫門」和「出菩提路」,也就是出世和入世兩個方向的修行道路,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修行座標圖」,以做為修行人修行參考的地圖。

 

這個「修行座標圖」,由橫向的X軸與縱向的Y軸相交;兩條軸線,都由「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四相」,各劃出五個區段。縱向Y軸的「四相」是《圓覺經》對「四相」的定義,橫向的X軸是我做的定義;前者我稱之為「自性深度的修行」,後者我稱之為「法性廣度的修行」;而這兩個修行向度是彼此影響、相互關聯的。

 

我對「四相」的定義是這樣的:站在「我」的立場看出去,看到所有的景象都是「我相」;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出去,看到的景象都是「人相」;站在一個團體組織的立場去看一切的事物,看到的都是「眾生相」;「壽命相」是站在一切生命的立場,或是從時間的立場,所看見的景象,就是「壽命相」。

 

而《圓覺經》對「四相」所做的定義,不論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指的都是「我相」,是不同深度的「我相」;因為這四個相沒有別的,只有他自己,是逐層深入的自己。

 

「我相」指的就是我們的肉體,身體就是「我相」。那麼能知道自己身體的人,他並不是這個身體,而是另外一個人,所以叫「人相」;這個情況其實是自己的心,知道了自己的身體,而那個心就是「人相」。那麼「眾生相」呢?就是能夠知道「我相」、「人相」,可是他也不是「人相」也不是「我相」,他是另外一個,那就是「眾生相」──這個「眾生相」又比「人相」更深一層了,他就是「人相」背後的一個「能知能覺」!從「十二因緣」來看,此時,修行人的「能知能覺」已經修到了「行」這個層次。在「行」這個層次的「能知能覺」,他能夠知道「識」和「名色」,當然他也可以知道這個身體,但是他不是這個身體,也不是「識」和「名色」。修到這個程度,就進入了更深層的自我了。

 

「壽命相」在經典裡面,說的就更不清楚了,它的意思其實就是行者的修行程度已經進入了「無明」。在「無明」階段,「能知能覺」他能夠知道「眾生相」、「人相」、「我相」;換句話說,「行」、「識」和「六入」,都是他的「被知」。所以,當行者的修行程度已經進入了「無明」時,其實就是進入了「壽命相」。

 

這個「壽命相」也可以成為被知啊!被誰知呢?被「本明」知呀!當「無明」成為「被知」,被「本明」知道的時候,意味著「能知能覺」已經進入了「本明」。這個情形,就是行者已經修到了「離四相」。而「本明」是「無相」的,因為祂不能被知。

 

《圓覺經》的這個系統,我就給它定義,這是「自性」的深度;因為它是依「自性」的深度,來定義「四相」的。《圓覺經》所講的「四相」,有「我相」、「人相」,又有「眾生相」、「壽命相」,看起來好像有好多人;事實上沒有那麼多人,只有自己一個人。

 

《圓覺經》的「四相」,是就「自性」的深度而定義的;而我所定義的「四相」是就「法性」的廣度來看的。這兩者的定義不同,但他們卻是相關的。為什麼會相關呢?因為修行修到後來,一定要「自性」與「法性」融成一體,才會入解脫門;二者融成一體以後,這樣才是「佛性」。所以,要成就「佛性」的話,這兩個向度的修行之路都要走,才有可能成就;若只單獨修其中一條路,是無法達到這個目標的。

 

※「無我」不是摧毀「自我」

 

「無我」,是佛法義理的核心;然而,長久以來,許多佛教宗派以為「無我」就是「沒有我」,並以「去我執」的做法,意圖使人們能夠達到「無我」。很多人依這個錯誤的解釋去修練,一再地摧毀自己的自我,結果他的「我相」,他的自尊,就變得殘破不堪。一個殘破不堪的自尊,怎麼可能修成?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一步就走得不對,把自己摧殘得很破碎,就是一個不健全、不成熟的「我相」,那是很畸形的,人格都會變得不正常,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

 

所以,弄清楚「無我」究竟是什麼意思,便是修行最重要的前提,也是最核心的指引。然而,要知道什麼是「無我」之前,必須先瞭解什麼是「我」。

 

※「我」的定義

 

當我問人們:什麼是「我」?通常出現最多的回答是:「我的身體是我。」爾後,會陸陸續續出現:我的想法、觀念、意志、情感、感覺、願望……等等,是「我」。

 

其實,「我」,最完整的說明,必須包括「有相」的部份,以及「無相」的部份。「有相」的「我」,即是「我相」;「無相」的「我」,在佛法裡,就稱之為「自性」(或是真心、本來面目、本覺、本體、覺性……等名詞。)

 

首先,我們來談「我相」。「有相」的「我」,有一個基地;而這個基地,就像城堡一樣。這個城堡,裡面什麼東西都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硬體的部份,也有軟體的部份;硬體就是「身體」,軟體就是「心靈」。心靈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包含了:觀念、價值觀、願望、慾望、需要、個性、特性、習性、嗜好、專長、缺陷、優點、弱點……等等。而「我相」即是個人以「城堡」為基礎,所看出去的一切相。

 

「無相」的「我」,在佛法裡,就稱之為「自性」。佛法追求「無我」;然而,「無我」並不是沒有「我相」,或者說「自性」不存在。「自性」乃是最真的「我」──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祂是最純粹的「能知能覺」,但不可被知。祂不可被知,故無法被形容,無法被描述,但祂存在!佛法為了描述這個最真的「我」,勉強用「空」、「無」這樣的形容詞,來代表祂。

 

故知,「我」,其實包含了「有相」以及「無相」兩部份。現在問題來了:佛法所追求的「無我」,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呢?而我們又該如何達到那個境界呢?

 

※「無我」是什麼樣的狀態?

 

回答這兩問題之前,得先問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佛法要追求「無我」呢?有「我」,會有什麼問題嗎?

 

只要有「相」,就有限制。當我們還沒有開始有覺知地修行時,我們的「城堡」通常是層層糾結、一團混亂;而我們的「能知能覺」與這些「有相」的部份混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是被掩蓋、矇蔽的,甚至會誤以為這些有限的「相」是真正的自己,因此常常做許多無謂的追尋和努力,並造成很多的衝突、痛苦和爭扎。

 

修行修到「無我」的境界時,「我相」的部份還是在的,而純粹的「能知能覺」已經醒來,並且能夠當家做主。而「我」那些「有相」的部份,並不會造成妨礙或產生干擾,反而可以被「自性」拿來做為入世修行的工具。這個狀態,可以用「如魚得水」來形容──水之於魚而言,並不是阻礙,而是助力,水可以幫助魚自由自在地悠遊;而魚在水中,並不會感覺到水的存在,就像人不覺得有空氣的存在一樣。

 

 

※依循次第修「無我」

 

前面我已經談過,用摧毀自我的方式,是無法達到「無我」的。那該怎麼辦呢?我的看法是:修行,最好是依循次第。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的「我相」健全、成熟;然後,還要讓自我提升、超越,進入「人相」,去幫助別人完成自我的成熟──這就是在健全成熟「人相」;接著,再超越「人相」,進入「眾生相」,並健全、成熟「眾生相」;而後,再繼續超越「眾生相」,進入「壽者相」,使「壽者相」健全、成熟;最後,再次超越「壽者相」,進入「離四相」的境地,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無我」──而這就是佛法所謂的「成道」了。

 

由於絕大多數的人,生活中所面臨的,乃是「我相」層次和「人相」層次的問題,所以,我今天所講的範圍,就以這個為主;至於「眾生相」和「壽者相」的修行,就留待日後再談。

 

※「我相」的健全的第一步──深刻地瞭解自己

 

「我相」想要健全、成熟,第一步就是對「我相」進行深刻的瞭解。唯有當我們對自己能夠瞭解得清清楚楚時,才能夠知道要「修」什麼。用佛法的話來說,就是修行得「明心」之後才能「現性」。明心的過程,就是在瞭解自己層層的心,瞭解自己累積的習性。

 

很多人在沒有瞭解自己的時候,還覺得很安心;一旦開始瞭解自己之後,發覺自己怎麼這麼壞,心怎麼這麼狠?那些壞念頭一直藏在心裡面,只是平常看不到而已!原來,自己一點都不善良,有一大堆貪、嗔、痴、慢、妒的心理,於是,便被自己給嚇倒了。看到自己那些不堪的一面之後,就害怕得不敢面對。

 

如果不面對,就永遠無法開始真正的修行!你要瞭解自己,不管所看到的是什麼,都要勇敢地接受。如果不肯接受自己的話,你的「我相」就永遠無法健全和成熟了。你要讓自己健全成熟的話,第一步就是要瞭解自己,然後接受自己,然後,再去改善那些不好、不足的地方。

 

※什麼樣子的人才是「我相」健全?

 

我們要健全「我相」,是要健全什麼呢?就是要健全那「有相」的部份,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城堡」。心靈,即是城堡的軟體,肉體,則屬於城堡的硬體,軟硬體兩個部份都要加以健全。

 

「我相」,包含你的行為、觀念,你的價值觀、你的願望,當然也包含你的慾望,你的需要、你的各種需求都在這裏面。這裏面是不是整理得條理分明,還是一團混亂?如果你的這個城堡裏面,都是雜亂無章,那我就會說你沒有健全;如果你能夠整理得很清楚,其中的運行都很順暢,那我就會說你的堡壘是健全的。

 

城堡的健全與否,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就是看你這個人健康不健康?心理和生理是不是都健康?你的人格健不健全?看起來像不像一個人?你能不能夠獨立自主、堅定意志、勇於承擔、勇於負責、反省改進?你能不能夠與人為善、仁愛寬厚?

 

一個「我相」健全成熟的人,看起來一定是頂天立地、獨立自尊、平等自在的;相反的,一個「我相」不健全的人,看起來則是軟弱無能、畏首畏尾、舉棋不定、自卑懦弱的。

 

一個「我相」健全的人,會是什麼樣子?以上,我做了一些說明。那麼,要怎麼讓自己也能夠做到呢?

 

※如何使自己的「我相」健全?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我相」的健全,我會選擇「獨立自主」這個詞彙。

 

要做到獨立自主,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掌握「主動權」。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你要自己能夠做決定,不能變成傀儡、受人指使,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失去自我,你做的事情都是替別人做的;或者別人命令你做的,那麼你就是奴才!你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這樣當然不是一個健全成熟的「我相」!能不能夠掌握自己的「主動權」,對於「我相」的健全與否,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

 

唯有當你對自己的「主動權」能夠掌握時,你對別人的「主動權」才會與以尊重,這是很重要的。當你對自己的主動權,不能掌握時,你對別人的主動權也不會尊重;有朝一日當你掌握大權時,就會欺負別人的主動權,侵犯別人,這是互相關聯的。所以,從你是否能夠尊重別人的主動權來觀察,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掌握了主動權?同時,也可以觀察出你的「我相」是不是健全、成熟。所以,要使「我相」健全、成熟,我們一定要獨立自主,掌握主動權。

 

此外,我們一定要尊重、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長久以來,我一直強調:修行要從感受入手(要從feeling入手),你的感受就是你的自我,而且是貼近本來面目的自我。很多人忽視自己的直覺、感受,這樣也是對自我的摧殘。我一直告訴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feeling),要珍惜自己的感受(feeling),這個都是在健全自我、成熟自我。

  

再來,我要強調,修行者要修養自己的品德,但不是要你做一個濫好人,也不是要你委曲自己、犧牲自己。當你被別人欺凌的時候,就要奮起而戰,如果自我被別人欺凌時是軟弱的,怎麼叫做勇者呢?所以自我的健全、成熟,這一部份要做的事情很多。當你的自我真的健全、成熟了,別人會尊重你,不敢欺負你,因為他只要做欺壓的動作,你會給他反擊。佛教徒給人的印象就是你欺負他,他也不敢反擊,這樣就會變成好馬被人騎、好人被人欺。如果佛教修行者給人的印象是這樣,我覺得他侮辱了佛教,我不希望佛教的修行者侮辱佛教。

 

大家會想:釋迦牟尼佛不是教我們要忍辱嗎?真正的忍,不是這樣子的,能夠忍的人是不畏懼的。如果人家欺負你,你不敢反抗,那樣是畏懼,不是忍!你把你的恐懼、害怕當作是會忍,那是錯的!忍就是不怕,受得了,也就是不會被畏懼壓倒。所以忍是無畏,是堅強,不是軟弱。如果把忍辱當成軟弱,那是解釋錯誤。像「無生法忍」是最深的忍,是不怕死的忍,死對他來講,沒有絲毫的畏懼;不是怕得要死,然後咬緊牙關。所以忍辱是一種大無畏,而不是軟弱,也不是忍受。當你心中有很多恐懼、很多擔心,那就叫做「忍不住」。所以真正忍辱就是沒有忍辱,完全符合《金剛經》的「忍辱,即非忍辱,是名忍辱」這個狀態。

 

「獨立自主」,是我教大家修行一再強調的事。有一回,一位同修就向我反應,他的小孩,聽到要獨立自主,就拿這個當成不聽父母管教的藉口。我說:所謂獨立自主,當然還包括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也要勇於承擔、一肩扛起──好的成果,要樂於承擔;壞的結果,也要負責承擔。不能夠只要求權力,而不負責任,沒有這樣的事!

 

※超越「我相」,進入「人相」

 

當「我相」健全成熟後,我們還要更上一層樓──超越「我相」。要怎麼超越呢?就是學習進入別人的「我相」,也就是進入「人相」──你要進到別人的心裡去,完全用別人的立場在看事情,這樣才是進入「人相」。如果你不曉得用別人的立場來看事情,你是用我的立場猜想別人怎麼想,那還是在「我相」之中。

 

所謂的「進入」,更直接的表達,就是「瞭解」;「瞭解」是有程度、層次、範圍的差別的。當我們可以對別人有充份的瞭解之後,就可以去幫助別人完成自我的成熟,這樣就是在做健全成熟「人相」。

 

※如何進入「人相」?

 

要如何進入「人相」呢?進入,會有深淺層次之別;能夠進入得多深,得看我們對自己的「我相」的瞭解度和掌握度有多高。

 

「我相」是很複雜的,「我相」裏面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知覺系統,它是「我相」裡面最複雜、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能知」。這個最核心的部分,旁邊會圍繞很多裝備,這些裝備可以比喻成軟體──比如像邏輯思考模式、認知結構、價值觀、信仰系統……等各種裝備,都圍繞在核心的週圍。

 

你要進入別人的「我相」,自己的認知價值系統、邏輯思考系統有的時候可以少帶一點,但是有一個東西是不能少的,那就是你的能知系統,這個部分是不能少的。想要進入別人的「我相」,就要把自己的一部分放下,把另外一部分提出來,然後進入別人的心裡。這樣做,其實就是去瞭解別人。

 

如果你的功力夠高的話,你進去的時候,就只帶著自己的能知系統,其他的裝備都不帶;這時候進入他的「我相」裏面,就可以觀察到他的邏輯思考系統是甚麼?他的價值觀系統是什麼?他的信仰系統是什麼?你弄清楚了之後,就會知道這個人他在想甚麼東西,他看到某些狀況時會起什麼反應。

 

如果你的功力不怎麼高,就會把自己所有的裝備也一起帶進去;這種情況,通常無法深入對方的心靈,所以,也看不到什麼東西;即使能夠了解一些,但了解的就會比較淺。所以,自己的裝備帶得愈少,對於別人就能夠了解得越多。要進入「人相」的功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進入「人相」的關鍵──跨出「我相」

 

為什麼我說要透過進入「人相」的方式來使自己超越「我相」呢?

 

我剛剛說:「功力高的話,可以放下自己所有的裝備,只帶著知覺系統進入別人的我相……」那個「放下自己所有的裝備」,就是你可以做到離開自己的「我相」了。可以做到這件事,有多麼可貴,各位知道嗎?以下,我用佛法的道理再把這個部份說一遍,也許,大家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事實上,「我相」修到最健全的時候,就是悟了「本來面目」──那就是最純粹的自我、最純淨的自我。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進入「人相」。(當然也不一定需要悟「本來面目」才可以進入「人相」;有些人,他們的「我相」只有七十分的成熟健全,就有能力進入「人相」了。)

 

為什麼一個已經悟了最純淨的自我的人,還不見得能夠進入「人相」呢?前面,我以「城堡」來比喻一個人的「我相」;如果我們想進入別人的「我相」,就如同要離開自己的城堡,進入別人的城堡一樣。所以這裡的關鍵點是:你能不能跨越「我相」?能不能跨越出去,通常這是一個很難的關卡,很多人傾一生的力量都跨不出去。這種不能跨越的情況,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我相」還不成熟健全;另外一個原因是不知道怎麼跨。

 

※如何跨越「我相」

 

要怎麼跨越自己的「我相」呢?你要把自己的「我相」、自己的立場,放下來,進入另外一個人的「我相」,用他的立場、角度看事情,這時候你才會曉得他在想什麼。這件事大家會不會呢?會!我們常聽人們講「將心比心」就是在做這個事情。「將心比心」,就是把自己當作是對方,體會他心裡的感受或想法,這樣就是跨越「我相」的方法。說起來也不是多麼神奇或困難,平常就已經有人這樣做了,只是熟練的程度、深淺的程度、成功與否,而有所差別罷了。

 

你要跨越自己的「我相」,有一個重點,用佛法來講,就是要把你的「識心」放下。什麼情況叫做把「識心」放下呢?你的「本來面目」,也就是你的「自性」,要脫開你的識心,進入別人的識心;而不是帶著你的識心進到別人的識心,不是這樣;當你能夠把你的識心脫開後,便是用你的「自性」,進入別人的識心,但不是進入別人的「自性」,並以他的識心為立足點來看事情,這樣,你就會曉得他眼中所見的世界是什麼樣貌,也會知道他為什麼行為處事是這種舉措。

  

如果不能放下自己的識心,那麼,我們往往會帶著自己的偏見去看別人的心,這樣子的瞭解,就還不夠純。當然,要做到那麼純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實,我們也不需要一下子就要求自己要做得那麼好;只要知道會有這樣子的問題存在,便可以節制一下自己,這樣,還是可以進入別人的心裡去的。

 

當你從你的角度看事情時,你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莫名其妙;但是,當你能夠從他的立場看出來時,就會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你對他就會有所瞭解。

 

我講過,我們對自己的內心要非常瞭解,這部分也就是對自己的識心結構、業報、身體結構、性能……等問題都瞭解了以後,才有能力進入別人的心靈世界。自己的「我相」就夠複雜了,現在還要瞭解別人的「我相」,每個人的「我相」都千差萬別,如果你對自我的瞭解能力不夠,就想要去瞭解別人,那簡直是緣木求魚。所以,要有瞭解自我的能力為基礎,才有能力去瞭解別人。有這樣的基礎,才能進入「人相」;而其中的關鍵點,就是能不能超越自我,進入別人的自我,用他的角度看事情,甚至用他的角度反過來看自己,這樣才能知己知彼,才能進入「人相」。

 

※「我相」的擴大不等於進入「人相」

 

當我們在做進入「人相」的練習過程中,有時候,我們的「我相」會發生擴大的現象;「我相」擴大的情況,有的人會變成所謂的大我,而有的人則會變成自大狂。前者,心裡會有別人;後者,心裡是沒有別人的。

 

「我相」變成「大我」的人,心裡面會有別人,他會關懷別人、照顧別人;但是,他還是從自己的「我相」出發──他給別人的,是他自以為別人有這些需要,而不是真的看到別人心底的需求,而給與回應。此外,有些人,心裡沒有別人,他看別人的「我」都是小的,他自己最偉大、最重要,於是,對別人,他以為自己操有生殺大權。

  

不論是「大我」或「自大狂」,那都是「我相」放大的現象。二者都還是在「我相」階段,只是這個「我」變得很大,但沒有提升到「人相」的層次。「自大狂」人們比較容易辨認出來;但「大我」就比較不容易了,因為這個地方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能夠進入「人相」就是有「他心通」

 

「人相」,也就是別人的「我相」,是非常多的,而且千差萬別。你周圍那麼多人,每一個人都要能夠進去,而且要做到不費功夫、不費腦筋就可以進去,直覺地就可以進去,這樣就是所謂的「他心通」。能做到這個程度,你對別人的瞭解,就可能超過他自己。

 

「人相」就是別人的「我相」,所以嚴格來講,那還是在「我相」階段。通常一個能進入「人相」的人,至少可以當一個很稱職的小主管、小老板,也就是可以帶領一組人。

 

現在,我要問各位一個問題:有了「他心通」之後,要做什麼呢?有了「他心通」,至少可以讓你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減少撞壁的機會。更積極的是:你可以協助他人健全成熟他們的「我相」,你可以找到開啟他人自心中美好的慈悲喜捨的鑰匙。而在協助他人的過程中,你也可以不斷地提昇自己的心靈層次。

 

※「他心通」可以找到開啟他人心門的鎖鑰

 

我一再地提醒大家:真愛在那裡?真愛在每個人的心裡。然而,當愛在自己心裡時,別人不見得能感受到,所以,我們要找到合適的管道、合適的工具,把愛傳出去。可是,每個人心中的鎖,都是不一樣的;此外,要到達每個人的心門的路也是不同的,這時候,要找到那條路、找到合適的鑰匙,就需要「他心通」了。

 

愛,也有不同的層次:有「我相」層次的愛、有「人相」層次的愛、有「眾生相」層次的愛、有「壽者相」層次的愛,以及「離四相」的愛。現在,我就對「我相」及「人相」層次的愛,各舉實例來說明。

 

※「我相」層次的愛

 

有一則童話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人,送給國王一顆神奇的種子。國王非常珍愛它,把它種在裝滿了珍珠的寶盆裡;每天以肉汁、美酒灌溉它,期待它能夠長出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這顆種子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國王非常生氣,認為自己被騙了,就把種子挖出來,隨手扔到後院去了。沒想到,一段時間過後,後院竟長出一株極為奇妙的植物,並開出十分美麗的花朵。這時候,國王才明白,種子需要的,並不是自己認為最好的珍寶與美酒,而是陽光、土壤與雨水。

 

我知道有很多父母為了愛子女,或者很多人為了追男、女朋友,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可是,卻常常遭到對方的拒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給對方的,往往是自己所認為好的,而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這樣子的愛,就只是停留在「我相」層次。

 

※進入「人相」層次的愛

 

某次我到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有一位女仕,學佛差不多有四年了,她有一個不錯的實踐體悟,我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大家。我把她的實踐過程綜合起來,發現其中有一個關鍵性的突破,就是如何從「我相」跨入到「人相」,關鍵是什麼?她是如何去做的?

 

首先她考慮,該如何來實踐慈、悲、喜、捨,她決定就先從實踐慈悲著手。然後她檢討,如果只停留在慈、悲、喜、捨這個文字的理解當中,當然是不夠的,在我的課程裡面,特別說明了,實踐慈、悲、喜、捨,是要有feeling的,所以,她也做到了確實能有feeling。可是,她覺得只做到有feeling還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她說,譬如當她對悲有feeling時,看見別人很痛苦、可憐的時候,就會產生同情心,也會跟著悲傷或掉淚,但這又有什麼用呢?做到這樣又怎麼樣呢?而慈愛又更難做了,但有了feeling又怎麼樣呢?所以她就開始檢討,如何真正的去實踐,於是,她就到一家佛教團體所辦的中醫醫院,到那裡去當義工。

 

在醫院裡,也有其他的義工在那裡幫忙,但她也觀察到,許多來做義工的人,當然也是為了實踐慈悲而來的,可是她看到那些義工在對待病患時,不論說話或動作都很粗魯,並無慈悲的感覺。雖然他們身體力行,為了實踐慈悲而來,可是為什麼言語、動作、行為所呈現的,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呢?

 

所以,她就要求自己去瞭解病患的感覺是什麼?真正需要是什麼?然後,對於自己該怎麼講話、怎麼微笑,無論表情、眼神各方面,都做了一番檢討,這樣一直檢討下去,她就有了進一步的結論與目標,那就是經由她的言談、表情、笑容、眼神、行動,都要能夠傳達出慈悲的feeling,而且這個feeling,也要讓對方能夠感受到,這樣,才算是真正實踐了慈悲,如果對方沒有感受到這樣的feeling,就是還沒有做到。

 

她也發現,很多人在實踐慈悲的時候,常常會自以為:我對你是多麼慈悲啊,你怎麼都沒有感覺,也不知感恩,還反過來責備人家!她發現,這是用自己的觀點來定義、表達慈悲,而這種慈悲,還只是停留在「我相」裡。她發覺這樣是不對的,要能夠讓對方真正感受到慈悲的feeling,這樣才能對他有所幫助。

  

所以,她就開始注意該怎麼笑,該怎麼做表情,眼神該怎麼樣,如此不斷的自我檢討,並且從對方的立場出發,來檢視自己做的好不好。經過一年的實踐後,她真的做到了。

 

我發覺現在的她,不論在各方面,都改變了非常多,而且越來越討人喜歡。這個例子透露出了一個關鍵,就是我們要從「我相」進入「人相」,慈悲的層次才能提昇!

 

所以,進入「人相」之後的慈悲,才是更為廣大的實踐、才有把自己心中的慈悲傳遞出來。如果你的慈悲還放在自己心中,沒有付諸行動;或是以自認為的慈悲在行動時,那就是還停留在「我相」層次的慈悲。

 

※「人相」層次的愛,重點在於「他心中的愛」有沒有啟動

 

馬來西亞女仕的例子,最重要的就是她不是用自己的觀點來檢視自己,而是用別人的認知為依據。於是,她試著去揣摩、瞭解別人心中對慈悲的設定是什麼?原來,別人在乎的,是她的眼神、她的表情,她的語言,所以,她就在這個上面下功夫。

 

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很表面的事情,如果用「我相」的立場來看這些表面的作為,也許我們會覺得自己好假,而不願意這樣子做。這裡,我就要再次強調一個重點:我不是要你們每一個人,從今以後待人都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重點不是這個!重要的是,要找出對方心中對「慈悲」的定義是什麼。也許,某甲認為你只要靜靜地陪伴他,他就會感到溫暖;也許,某乙會認為你要唱歌給他聽,他才會快樂。每個人心中對於慈悲的認定都不一樣的!找出那個認定,你就找到了與對方溝通的管道。

 

管道,並不是慈悲本身;但管道是開啟別人內心慈悲的媒介,也是人我心中溫暖得以流通的橋樑。

 

真正的慈悲,在哪裡呢?在我們心裡、在別人的心裡。唯有當別人心裡的慈悲能被啟發出來,我們所使用的方式才會有意義。所以,當我們的目的,是要啟發別人心中的慈悲時,我們要採用的方法,就要以對方心中的認定做為行動的依據,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認定。

 

※「我相」與「人相」的相遇,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前面,我提到修行要有次第;並且對「我相」的健全和「人相」的進入,分別做了很多的描述。可是,大家最苦惱的,其實是自己的「我相」和別人的「我相」都還不甚健全,也還無法超越,卻偏偏已經相撞了,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怎麼可能等到「我相」健全成熟後才進入「人相」呢?

 

你有與別人接觸,不等同於你就有能力進入「人相」。健全「我相」的第一步,必須從瞭解自己開始;當我們能夠瞭解自己之後,才能夠逐漸開始瞭解別人;而瞭解別人的過程,如果你的省覺力夠,就能夠反過頭來,更深入地認識自己。所以,瞭解自己,與瞭解別人,可以是一個循環深入的過程。

 

然而,如果我們對自己都不瞭解,就不可能瞭解別人,即使你生活在一大堆人群之中。身處其中,不見得就能知道,因為你可能會視而不見;能不能明白,完全是心靈覺知的作用。所以,我說的修行次第,是指一個人心靈覺知能力的開展程度。

 

當然,佛法的修行,並不是斷滅的。當你的「我相」已經趨於健全,即使沒有完全健全,就可以透過學習進入「人相」的方式,使自己能夠超越「我相」。

 

各位要記住:「我相」與「人相」的相遇,是一種互動的過程;人我之間,是平等的──不可以拿自己的「我相」去壓制別人;也不能讓自己的「我相」受別人「我相」的控制、扭曲、干擾。學習進入「人相」時,我們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

 

以下,舉出三個案例,那是同修們在生活中實際發生的問題,透過我與同修們的對話,各位也許更能體會。但是,要提醒大家,所有的個案都有個別性,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通用的。

 

※案例一:心裏的疙瘩只能自己去打開

 

問:我目前的問題是:不健全的「我相」,對應不健全的「我相」。如果其中一方很強勢,那麼,另外一方就必然會比較弱勢。這樣的情況,往往是比較弱勢的一方就要被犧牲,或是逃避,或是躲藏,會覺得委屈,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答:就想辦法打開。

 

問:可是我們改變自己都很難了,何況是要改變別人?

 

答:是很難,沒有錯,這也就是我們修行中要做的功課,其實修行就是在整理自己內心裏的一些疙疙瘩瘩的東西。當你發現別人內心也有一些疙疙瘩瘩的東西,這時我們是沒有辦法主動的去幫他打開,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的內心打開;至於對方,我們只能間接的啟發,並且耐心的等待,就是這樣。因為要打開是要當事人自己主動去做的,因為主動權在他,不在我們身上。

 

你提到有些人會封閉,這就更困難了,你愈主動去干涉,他就會愈封閉,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啟發、暗示、關懷,開放的接納他;接著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需要耐心,有時候等一輩子不夠,還要等待好幾輩子!能夠這樣等待是非常慈悲的,若沒有慈悲心,會很煩躁,根本等待不下去。

 

那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這些修行都是每一個人自己的功課,旁邊的人只能夠提供一點協助。飯還是要自己吃,別人沒辦法幫你吃;即使幫你吃了,你還是不會飽。

 

問:您說世間所看到的真相都是相對的,這樣有時會陷入兩難的情況。例如我可能會發現對方的錯誤,心中會覺得他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可是這時又會檢討,其實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相對的,我的看法對他不見得是最好的,因為自己可能也沒有看到多深遠,這時是靜靜的看就好?還是應該要有什麼舉動?我應該要扮演什麼角色?

 

答:這一類的問題我們時時刻刻都會面對,要時時刻刻去調整它,沒有一定的解法。我們要知道:每一個人的問題都是很特別的,而且都是唯一的,無法一概而論,沒有通則。

 

※案例二:妥協也是一種藝術

 

問:因為我們是修行人,所以和別人有不同意見或有衝突時,總覺得自己應該退讓。例如:在家裡孩子不做家事,就只好媽媽來做。總有一種需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感覺,大我好像比較偉大、比較人相的感覺;但是犧牲小我,實在也覺得有點委屈。

 

答:一般人都以為好像必須要委屈一下小我,但是這個情況是不是真的委屈?不一定,在我的看法其實這就是一種妥協,而這種妥協還是一種藝術呢!在做商業談判時,有太多的妥協要做,你妥協一點,別人也妥協一點,大家都妥協一點,買賣就這樣達成了。你認為你這樣是犧牲了嗎?我不認為,甚至還可能是賺到了。因為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識時,每一個人都賺到了,獲得的遠遠超過你所謂的犧牲的部分。當然如果你站在小心眼的角度去看這是犧牲;但若站在大心眼的角度去看,就根本不是什麼犧牲了。

 

問:我們是不是要從小心眼超越?

 

答:也沒有超越,只是稍微把我們的內心提升一點。

 

問:我們怎麼樣可以做到這個超越和提升呢?

 

答:這就是我們修行一直在做的事情:把自己的執著放下!有句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就是妥協,而得到的是海闊天空啊!海闊天空不是進了好多步嗎?譬如說原來總是會撞到牆壁,退一步就海闊天空,那結果到底是賺還是虧?所以這些部分都是我們內心的一些掙扎,我們內心有一些不願意、捨不得、不肯放下;但當你知道這些地方是可以放下的,而且你有這樣的心胸、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了解時,你做這些事情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如果這個地方看不懂,那要放下就會非常的困難。

  

問:我們就一次一次的來做,剛開始做的時候,一定是會有一點勉強,那就自我安慰一下,對不對?

 

答:對,你越看越明白,就會越來越了解,這一點也不困難,而且好處多多,所以這個地方常常就顯現出一種狀況:越能放(捨),就越能得。

 

問:這個話大家好像都常常說,也知道做的時候很難,但是真的做到的時候就會得到很多?

 

答:真的是這樣!因為這部分真正的得和失,根本不是外在被你知道的問題,而是能知能覺這一邊的問題!依照我以前所說的:「我們能知被知的界線到底劃在十二因緣的哪一個地方?」你將發現:能知能覺這一邊的境界越高,自己得到的就越多。

 

※案例三:健全「我相」──健全自己,也要健全別人

 

問:老師,進入「人相」時,「我相」會自然超越嗎?舉個例子來講,其實我可以感覺到對方心裡面的需要;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反應。可是我知道對方是需索無度的,他甚至會認為我所做的事都是應該的。其實我並不是完全願意犧牲自己,去成全對方或幫助對方。要我去感受別人的感覺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怎麼去超越自己心中的那些感受呢?

 

答:你的問題是:我們在進入「人相」時,是不是需要犧牲「我相」或委屈「我相」,才叫做超越了「我相」進入「人相」?

 

問:有一部分是這個樣子。

 

答:我們要超越的話,是「我相」要成熟健全,所以裡面沒有委屈、沒有犧牲。你剛才舉的例子,你知道對方心裡面的想法,也知道他是在利用你,但他是需索無度的,那麼你要怎麼做?你怎麼可以去滿足他呢?當然不能去滿足他呀!如果你去滿足的話,你的「我相」就被犧牲了,就不健全了。為什麼要滿足他的需索呢?這個時候是要糾正他呀!這樣子的糾正他、制裁他,才叫做進入「人相」。

 

問:我可能沒有辦法這樣堅定的處理,如果對方是自己的長輩,用什麼方式來回應才是妥善、圓融的呢?

 

答:如果對象是你的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委婉拒絕。這個時候你若看到他不高興,就是做對了。我們要檢查,就是我要看到他的不高興,他不高興,表示他受到了打擊,表示我們已經糾正了他的錯誤。

 

問:假如對方是個不會反省的人,他會拿著這個不高興去衍生更多問題怎麼辦?

 

答:如果你覺得很難搞,我們就躲開啊!我們有很多辦法的。假如我們說進入「人相」,以別人的立場來想事情,那個別人的立場就是他的「我相」。比如說這個人的立場是很自私的,那他的「我相」也是自私的、不健全的。人們在講「我相」時,常常就限定在我自己。但是,我在講「我相」的時候,是包含對方的「我相」。對方的「我相」也要健全、也要成熟啊!如果我能夠進入「人相」,但是他進不了;進不了就要協助他,幫助他健全、成熟。我既然已經進入了「人相」的層次,我就可以做一些動作來指導他、糾正他、改變他。並不是說進入「人相」就要來滿足他的自私,這種邏輯不對!會有這樣的邏輯,就是誤認為別人的「我相」已經升級到「人相」了,其實沒有啊!他的「我相」還是「我相」啊!我們的「我相」也還是「我相」,所以他的「我相」還不成熟、不健全,就要讓他健全!而且是站在「人相」的立場去幫助他、讓他健全,所以是可以糾正的。

 

你們在思考時,把「我相」的定義做了某種限制,才會有這樣論述上的矛盾,你的問題才會出現。你看看,你是不是在定義上做了某種限制呢?一旦我把「我相」的定義稍微調整一下,那些問題就會不見了。

 

答:妳的長輩現在怎麼樣?

 

問:我覺得就像打雙人太極拳,自己做一個動作,看他的回應如何,自己再慢慢地調整。

答:這是一個互動過程,在「人相」這個階段就是一種互動過程。

 

當我們和他人互動時,必然會發現自己的缺點,也會發現別人的缺點。然而,我們真正的自己,最純粹的真正的自己,就是純粹的能知能覺,祂是不可被知的。就「不可被知」這個部分而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健全、一樣的完美,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有缺陷的。我們不必為那些可以被我們知道的瑕疵、缺陷悲傷,它是可以被改正的,我們不要認為那個有缺陷的我,就是真我,那個只是假我,真我是不可被知的。正是因為這樣,對於所有的眾生,不管他多好、多壞、多愚蠢,多麼的貪、嗔、痴、慢、妒,我們對他都要一樣的尊重,為什麼?因為他有「自性」、有「佛性」,跟我們一樣,跟佛菩薩的「自性」是一樣的清淨、一樣的完美、一樣的健全。我們只要把假我不健全的部分消除,把它改正就好了。我們對於別人的瑕疵、缺陷呢?我們沒有必要去遷就,那個也不是真正的他,我們去遷就、滿足他那個假的他幹什麼?我們尊重別人,不是尊重假的他,是尊重真的他,這個部份就是這個樣子。這位同修,我想你的問題,就回答到這裡。

 

問:謝謝老師。

 

同修分享:進入「人相」的時候,要體會別人的感受,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能夠只是讓別人開心,而自己不開心。要尊重別人的感受,使別人開心,但同時也要使我們自己也開心,否則是不妥當的。

 

同修分享:如果把「我相」弄清楚,在面對「人相」時,就會更清楚該怎麼做。因為進入到「人相」,就等於是已經跨到別人的「我相」。事實上,別人的「我相」狀況是很多的,所以,自己要做到什麼程度,可能要憑當下的感覺。我這樣講不是很清楚,所以得舉我的例子來講。我在公司執行業務時,必須跟客戶接觸、溝通。首先,就是要能夠知道狀況,知道他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所以,你要把自己的「我相」,調到他能夠接受的程度──可以是縮小,也可以是把它擴大到很寬廣、很慈悲的一個狀態,他就可以接受了。至於他要的是什麼東西,你能不能給他,這是第二點。或許他要的只是一個關心、關懷,這個地方如果你能發慈悲心,而他也願意接受,那麼,這個地方就可以通了。如果是另一種情況,客戶要的是其他方面的東西,而現在你可能沒有辦法給他,你是可以讓他瞭解的。雖然他沒有獲得想要的東西,但基本上兩個人已經可以溝通了。基本上,這個也是一種跨越「我相」,至少你可以跟他談很多事情,這是我對待人處事的一個感想。

 

※「定」與「慧」可一起修,「出世」、「入世」同時做

 

我說明馬來西亞同修在「人相」層次實踐慈悲的作法,指出我們要用別人的觀點來檢驗自己到底慈悲不慈悲?有些同修產生了一些疑惑,他說:「如果我們一直用別人的眼光來檢視自己,那我們會不會失去自我?我們會不會為了要符合人們心中對慈悲的定義,而扭曲自己的心靈?使自己心靈被眾人的心念給撕碎?」

 

前面,我有介紹「修行座標圖」,其內容就是「自性」深度的「四相」修行,與「法性」廣度的「四相」修行。前者是探究自我心靈的深度;後者是在人群中修行。「用別人的觀點來檢驗自己到底慈悲不慈悲?」這樣子的一個動作,就是在「法性」的廣度上,從「我相」超越到「人相」。這麼一做,也會幫助你在「自性」深度這個系統,從「我相」超越到「人相」,這兩個是互相影響的。走「法性」廣度這個系統,其實是比「自性」深度這條路還要難做。

 

如果你一直都在服務人群,也不打坐修、禪定,光是走「法性」廣度,這樣做會很累的,確實會覺得沒有了自己、會很失落。所以,最好是兩個向度都同時用、同時做。因為,走縱線的「自性」深度是在修「定」;走橫線「法性」廣度則是在修「慧」;走四十五度斜線就是「定慧均等」。

 

不過,我還是再次提醒各位,進入「人相」的前提是:自己的「我相」已經是相當程度的健全成熟了;換句話說,你對自己心靈的掌握度已經相當穩定、相當清晰了。

 

「人相」,就是別人的「我相」;每一個人的我相,都十分錯綜複雜,而且隨著時間空間的移轉不斷變化。因此,協助他人的我相健全成熟,也是要隨著對方心靈的變動而隨時調整的——有時候要接納,有時候要拒絕;有時候要督促,有時候要等待。因此,慈悲的呈現,是沒有固定的形式的。

 

如果你對自己的「我相」已經不再有確立的需要時,「以別人的觀點來檢驗自己」,就不會是為了搜尋別人的眼光來肯定自己、證實自己,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這個檢驗,是為了檢視自己所給的,是不是別人真正的需要,是不是有確實看到別人的心。

 

這時候,我們所使用的任何方法,都只是「相」、只是「工具」。「工具」本身,並不是佛性,也不是真善美,它只是用來啟發人們心中的佛性與真善美的介面。把握住這個原則,就不會被方法給綑綁。

 

不論是在世間待人處世,或是關起門來打坐禪修,二者都要用直覺、用feeling。當你向外,與世界進行連結的同時,不要忘了,也要同時向內,和自己的心靈連結。換句話說,要處在「是名」的狀態去做,就不會落入相的牢籠,這樣「相」,就會是很好的啟發菩提心的工具。

 

進入「人相」之後,後面還有修行路要繼續走:我們還有「眾生相」、「壽者相」要進入、健全、成熟,然後超越,最後達到「離四相」的境地。實踐慈悲的深度與廣度永無止境,隨著我們實踐體悟慈悲的過程,我們如果能夠越不執著慈悲相,就越能明白慈悲真正的本質,也越能超越慈悲的形式,使我們的生命與宇宙萬物同情共感、融成一體,自由自在的交流。到此時,你的任何作為,都是具有智慧的真慈悲。

 

※人我互動要良好,端賴溝通的藝術

 

這個主題結束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交待,與人我互動有關──那就是溝通的藝術。從「我相」要進入「人相」,是得經過一些過程的:首先,聆聽,是很重要的,你要學會聽見別人心底的聲音;此外,還要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使溝通發生,才能有管道進入別人的「我相」。

 

人與人之間常常有溝通的問題,如果你在溝通、表達的時候,能從別人的立場來想:「我這樣說,會不會讓別人聽懂?」這就是進入「人相」的嚐試。一旦進入「人相」,你的表達就會謹慎;如果你沒有進入「人相」,就會覺得「我已經講清楚了,你的程度太差,才會聽不懂。」這樣就沒有辦法進入「人相」,溝通也就會產生問題。

 

聆聽也是一樣,我們聆聽時,常常是站在我的立場聽;聆聽的人如果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聽他心裡要表達的東西,這樣就會容易聽懂別人的心意。不然你會聽不出他心裡的真正意思,因為你是站在你自己的立場在聽,所以會聽不懂。為什麼你聽這句話時,聽起來會覺得莫名其妙,絕對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會站在他的立場來聽,就不會覺得莫名其妙,也會聽得懂,覺得他是有道理的。雙方都這樣子去努力──表達的人站在對方的立場表達;聆聽的人也站在對方的立場聆聽,溝通就不會有問題。否則你講你的,我聽我的,雞同鴨講,溝通時就不會心意相通了。

 

我認為人類想要談戀愛、結婚、成家,就是想要進入「人相」。尤其是結婚成家要做好的話,一定要進入「人相」,否則大家就會不知道在做什麼?談戀愛、夫妻共組家庭,這就是在修進入「人相」的歷程。尤其有了小孩之後,很多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溝通會有問題。常常聽說青少年是反叛期,如果這個家庭的成員都懂得進入「人相」再去溝通的話,哪有什麼反叛期?本來是自己生的兒女,怎麼會弄到後來反目成仇?這就是大家沒有進入「人相」。有些父母嘮嘮叨叨一直唸,唸到兒女都反叛了還不曉得,你說他是不是停留在「我相」?如果他是進入「人相」的話,就不會叨唸了。所以家庭有了兒女以後,也是在進入「人相」的修行。人類喜歡戀愛、成家,在我看起來都是為了修行,都是不知不覺地在修行,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瞭解自己,瞭解別人;就是為了同情共感,融為一體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從「我相」學習進入「人相」的過程,其實是會遭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痛若的。那麼,為什麼人們還是要談戀愛?還是要與別人結為夫妻共組家庭?走入修習「人相」的歷程呢?

 

我們看情侶,總是形影相隨。有一首情歌〈你儂我儂〉,很有意思,歌詞是這樣的:「你儂我儂,特忒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滄海可枯,堅石可爛,此愛此情永不變。用一塊泥,捻一個你;留下笑容,使我長憶;再用一塊,塑一個我,長陪君旁,永伴君側。將咱兩個,一起打破;再將你我,用水調和;重新和泥,重新再做;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從今以後,我可以說,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當人成長到二十歲左右,不論男女大都會想談戀愛,戀愛之後就會想要結婚,談戀愛、結婚這個過程是在做什麼呢?我認為自動就是在修行!不見得一定要有宗教的形式,他們就是在修行。那麼談戀愛是在修什麼呢?是修從「我相」進入「人相」——戀愛中的男女,在吵吵鬧鬧的過程中,逐漸瞭解彼此,消融自己的我相 ,進入對方的心靈世界,等雙方不分彼此、融成一體的時候,他們才會覺得成功了!所以,這種感情不是情緒,而是一種修行的願力。

 

這種融成一體的「連結」,所產生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它細細綿綿的,廣大如海洋;所有的生命,都渴望浸潤在「連結的海洋」裡面,依著它的滋養而產生力量。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很多層次,愈具相的,往往愈僵固、愈綁人;而愈無形的、屬心靈、精神層面的,就愈使人感到自在;有些連結,是可以超越時空的,並產生生死與共的同體感。

 

所以我說:感情是一種願力,它的源頭是一種清淨的願力──它會推著所有的生命一直走向那永恒的境地──同體、無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