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感性與願性

 

 

心靈三面向與其他知識系統的比對

 

理性、感性和願性是心靈的三個面向,三者是一體的,是互相關聯的;而不是說我們心靈可分成三個類別。更進一步地說,三個面向並不是各自獨立的、斷滅的,而是相互含攝的──意即:理性中含攝感性與願性;感性中含攝理性與願性;願性中含攝理性與感性。

 

每一個面向,都由低至高,有不同層次的境界。境界愈高,心就愈空靈、愈具足;境界愈低,就愈重濁,並且常感缺乏不足。三者的運作是整體的,不能切割開。

 

 

 

   

 

 

(圖一:心靈的三面向)

 

 

 

  

現在我就用這三角體來代表這三個面相(圖一),並且列出它們的對照關係(圖二)。我們看到,「理性」可以對照到大家熟知的「IQ」,或智仁勇的「智」,或真善美的「真」,或知情意的「知」;「感性」可以對照到「EQ」,EQ這個名詞差不多出來了十年,我們譯成情緒商數,另外對照到智仁勇的「仁」,真善美的「美」,以及知情意的「情」;「願性」可以對照到「AQ」,AQ這個名詞才出來一、兩年,我們譯為挫折商數或逆境商數,另外願性還可對照到智仁勇的「勇」,真善美的「善」,以及知情意的「意」(志)。

 

這三個面向,人人都有,只是顯現的強弱有別。一個健全的人,這三個面向必然皆有適度、平衡的發展;如果其中有所偏頗或不明,身心就不會圓滿具足了。

 

 

 

 

 

 

(圖二:「心靈三面向」與其他知識系統的比對)

 

 

 

 

※理性是在求知、求真、求智

 

我們先來看對照於理性的IQ,大家都以為IQ高就是聰明。我們做智力測驗,實際上是在測量思考的速度。所謂IQ高,就是思考速度快。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都說愛因斯坦很聰明,他的IQ很高,有180,可是他在做學生的時候,成績並不好。假如要用這個成績來猜測他的IQ的話,那肯定是不高的。

 

我們的智慧是屬於理性的部分。理性是在求真、求智、求知。求知的重心在懂不懂,所以,如果對重視理性的人說:「你不懂!」那真是奇恥大辱!理性的特徵就是要「懂」、要「知」。

 

※感性是在求仁、求情、求美

 

再來看感性,感性求的是仁、是情、是美。如果是一個藝術家,他追求的是美,重點就是有沒有情!有沒有情就是有沒有好感,這一部份就屬於「感性」。

 

如果「真、善、美」裡面,只能選一個的話,我選的是「真」;有人會選「美」,那他是屬於「感性」比較重的人;選「善」的話,是「願性」比較重的人。「智、仁、勇」裡面,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喜歡「仁」的話,那你是「感性」比較重的人;喜歡「智」的話,那就是「理性」比較重的人。

 

我們每個人從過去以來一直都這樣:如果太理性了,心裡面就會覺得空虛,會覺得不足。為什麼呢?因為另外兩邊沒有被滿足、因為心裡面有需要。所以,在生活裡面,就會想把環境弄得美美的,這樣才會覺得舒服,也比較不會枯燥乏味。

 

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工作都偏重在理性,但是,工作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生活還是需要感性這方面來調和。譬如唱唱歌、看看電影,要不然也要出去郊遊或旅行,那都是在滿足感性這個部分的需求。如果一個團體大家都很理性,沒有感性,就會像沒有潤滑油的機械一樣,常常會碰撞;有了感性這一部份,大家在工作、相處的時候,就會有潤滑作用。

  

有些人很厲害,能夠掌控別人的情緒。他要你高興你就高興,要你生氣你就生氣。——能夠這樣,當然是他先把自己的感性掌握得很清楚。這個能力,可以使一個人事業成功,非常重要!如果這部份掌握不了的話,事實上,不論是對人或團體,都會比較難掌握。

  

以前吳大猷就常講:「人是最難搞的,搞物理都很容易。」為什麼人比較難搞呢?因為他有感性,你不懂感性,當然就覺得難搞了;如果懂的話,人也是好搞的。對於物,只要用理性去對待它,大概都可以把它搞定;但是,生命就不同了,生命除了有理性之外,還有感性,你一定要懂得感性,才能夠把握它。

 

※願性是在立志、求善、求勇

 

再來就是「願性」,「願性」是什麼呢?願與「意」、「善」、「勇」有關。我們從小讀書,一定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志願。這就是在探尋自己的願性、意志與人生方向,這些都是「願性」。可是現在這個部分被我們忽略了,因此心靈就有三分之一沒有被照顧到。

 

譬如說,有些人上大學要選什麼科系,是爸媽幫他決定的。很多讀醫學院的學生,自己根本不喜歡醫學,是爸媽要他讀的,或是隨著社會的價值觀去讀的。後來他也做了醫生,但這不是他的志願,他這一生真的會很痛苦。這個現象就表示我們還不瞭解「願性」是什麼,如果大家對於「願性」清楚的話,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

 

說到這裡,大家就可以瞭解到心靈這三個面向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如果只重視其中一個或兩個,而忽視其他的,必然會使心靈感到痛苦。

 

 

 

 

 

(圖三:理性的層次)

 

 

 

※理性的層次

 

我們就由淺至深來談理性(圖三)。你常會想東想西是吧?那「沒有系統的想東想西」的心就是比較低層次的理性。「思維」是有系統的,如果你有系統地想,就是比較高層次的理性。更高一點的,就是形而上的「邏輯論證」。像偵探抽絲剝繭地把真相找出來,就必須有很清晰的邏輯論證能力。

 

比邏輯論證再上一層就是「聰明智慧」,在這個層次,他可以接受的假設是多種假設。不同的假設,經過邏輯論證,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多種假設透過邏輯論證,可以得到多樣的結論。有「聰明智慧」的話,就可以接受很多不同的假設,即使是相反的,你也可以接受,甚至可以拿來用,這樣的理性層次,就達到了「聰明智慧」層次;如果你只能接受一個假設,其他的假設不能同時接受,特別是相反的更不能同時接受,那麼,你的「聰明智慧」就還沒有到達那麼高的層次。

 

※直覺能生萬法

 

那更高一個層次是什麼呢?就是「思議所不及」,也就是邏輯論證達不到的地方,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又清楚明白,到了這個境界就是「般若智」了,是屬於一種直覺,這個直覺能生萬法。當我一講到這個層次的直覺,就跳得太高了,好像不太容易懂。但是,我要提醒各位這一層次的直覺,是你每天都在用的。

  

譬如有一天你拿著榔頭釘釘子,不小心敲到手了,痛不痛?那種立即的痛感,那麼清楚,是經過思辨的嗎?沒有,那個就是「直覺」。譬如說,這個三明治到底好不好吃?你要經過思維、邏輯論證,才知道它好不好吃嗎?不需要啊!一看就知道的。所以,我們在做非常多事情的時候,根本都是在用直覺,但是,問題是你常常不承認你有這種東西,你以為你沒有,實際上我們是有的,而且時時刻刻都在用!雖然直覺人人有,但要清晰地知道並自在地運用直覺的能力,還是需要鍛鍊的。

 

※邏輯論證的結論要經過查證

 

有了「假設」,經過邏輯推論後,就會得到一個結論。「假設」是你自己定的,你可以定N個「假設」,也會得到N個結論,這只是邏輯論證而已。但是,我們在做邏輯論證的時候,是不是很嚴謹?《列子》裡面有一個「亡鈇臆鄰」的故事,說有一個人掉了一把斧頭,心裡就猜測是鄰居的孩子偷的,於是他看這小孩的行為、走路就像賊,再看他臉上表情也像賊,聽他說話也像賊,看他所有動作、態度,沒有一樣不像賊。沒多久,他到山上去挖地,找到了自己的斧頭,這時再看這個小孩時,所有的動作態度都不像賊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邏輯論證是不夠的,結論是要經過查證的。

 

所以,查證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這樣才會得到真實的東西。經過邏輯論證得到的答案只是「推論」;而推論——解題的能力,包含前面猜想的能力,就是所謂的「聰明智慧」了。

 

※理性的限制與超越

 

不過這樣的理性還是有限制的,它的限制是什麼呢?在於它的基礎是假設,一旦假設改變了,後面的結論就會跟著改變。因為這個假設是隨你選的,所以只要選一個適當的假設,你就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結論。所以,邏輯論證並不能證明答案就是真的,一定要經過查證,查證就是做實驗。

 

但科學的實驗也是有限制的,是什麼呢?科學實驗要能夠重複,而科學實驗是怎麼認知、怎麼判斷這就是正確的證據?證據擺在那裡,它自己不會講:「我是正確的證據!」不會的!而這個查證出來的證據,到底對還是不對?怎麼判斷?我們常說「證據會說話」,其實證據本身不會說話,是人在說的;是在人的認知之下,說出來的呀!因此,最重要的限制是受人的認知的影響。凡是人說的,就不一定正確!所以,法院審理犯案也會有誤判的情形,因為那也是人做的。

  

我們如何超越這個限制呢?就是要超越到理性之外,超越到沒有假設的「空、無」的層次。若能超越假設,那麼無限的潛力就會出來。套句佛家用語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超越假設;若「有所住而生其心」,就沒有辦法超越假設。

 

 

 

 

 

(圖四:感性的層次)

 

 

 

※感性的層次

 

接下來講感性(圖四)。感性的最低層次是「情緒」,再往上一層是「感情」,比感情再高一層,就是「feeling」。

 

feeling」這一個層次大家都有,我一直要找一個名詞來表達:以前用「感覺」,覺得不對;後來就用「感性」,是好一點,但也覺得不太適合——中文裡找不到適當的語詞來代表,因為會聽錯;找來找去就找了英文字:feeling。這個字,我發覺美國人他們的意思,跟我要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很奇怪的,跟我們中國人講feeling,大家也統統都懂,而且很正確地知道我要講的意思,所以,就用了這個字。

 

比這個層次再高一點,就是所謂的「大愛」、「博愛」,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而大家常講的「慈悲」是在更上一層,是與「情感所不及」、「憎愛不關心,常伸兩腳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同一個層次。

 

※感性的直覺層次

 

所謂的「慈悲」、「無量慈悲」,這個層次已經到了感性的直覺層次了。那是什麼狀態呢?是「情感所不及」——感情到不了的狀況;是六祖所說的「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超越了愛恨情仇,得大自在的境界。

 

※「受」生「愛」,「愛」生「取」

 

至於feeling是什麼?就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講吧。年輕時候,我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根本不知道感性是什麼,所以我不懂談戀愛是什麼,也沒有女朋友。可是,有些同學很會談戀愛啊!跟女朋友感情好得不得了。所以,我就問他:「喂!談戀愛是什麼?」他聽我這樣問,就說:「哎呀!你好像完全沒有感情耶……」我說:「我就是沒有啊!那你教我吧!」於是這個好朋友就教我了。可是他怎麼講,我都聽不懂,因為我真的搞不清楚。

 

那時他就到市面上買了一本《世界偉人情書大全》,厚厚的一本,然後就翻給我看:這個有真感情,那個沒有……我說:「你怎麼知道?」他也講不出來,只說:「這個就是有嘛!」書裡面又翻到拿破崙的情書,我們一篇一篇的看,他說:「拿破崙有真感情。」約瑟芬是拿破崙的情婦,她也有回信啊!他說:「約瑟芬沒有,感情是假的。」我說:「我就是看不懂,為什麼她是假的?」 

 

他又要我寫情書給一個假想的情人,我就寫,寫了幾次,他看了以後說:「哎呀!這個不行,你的情書裡面,都是『因為……,所以……』,像『因為你很好,所以我要愛你』、『因為你很漂亮,所以我要……』」我說:「不這樣,不然要怎樣?」我就發覺腦子裡,全都是「因為……所以……」的結構。他說:「你要把『因為』、『所以』拿掉。」我說:「拿掉就沒有了,就寫不出來了。」他這樣很熱心地教了我三個月,最後一天他就說他沒有辦法了,想放棄,不教我了。

 

話雖這麼說,到了第二天,他還是一大早就跑來,說:「這是最後一次了哦!實在沒辦法就沒有了。」他就草草的畫了一個圖,說:從你的感覺一出來的,就是真感情;若加上一個理由,那就是假的。他這麼一講我就懂了,我不是沒感覺啊!只是不知道他們講的感情,原來是這個東西。所以,就在那一剎那,我完全懂了。我說:「原來你們講的是這個,我知道啊!而且我有啊!」——這個就是feeling

  

懂了以後,我就跟他一樣的「神」了。一對男女走過,不管親密與否,我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們有沒有真感情。

 

有一天偶然遇到一個朋友,當我和他在聊天的時候,有一個女孩子過來跟他閒話兩句,那個女孩子一走,我就問說:「你們有很深的感情哦!」我這麼一說,把這個朋友嚇死了。因為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和那女孩子的感情,以為掩飾得很好,怎麼一下子就被我看穿了,真是嚇到他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知道我真的懂了,因為經過查證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們兩人對自己的能力非常得意,他自認為是天下第一情聖,我說:「那我就是第二吧!」

 

學佛之後,讀了「十二因緣」,看到「十二因緣」中講「受生愛,愛生取」看到這一段我真是嚇到了。原來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懂「受生愛」了──就是由感受直接生出來的,才是真的愛嘛!我只懂得這一個,就自以為是天下第二;而祂懂得十二個,且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清清楚楚了!

 

 

 

 

 

(圖五:十二因緣及好感、愛、佔有流向示意圖)

 

 

 

※沿著十二因緣逆向回來,愛就會一直存在

 

現在我進一步來解釋(圖五):我們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事實上,在愛他之前,一定是先有好感,那個好感就是「受」,就是感受、感覺,就是feeling。有了feeling以後,才會去愛;愛了以後,就會想要佔有、控制。當好感變成愛的時候,好感就沒有了;當愛變成佔有的時候,愛也沒有了,只是佔有。所以,「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就是這麼來的。

 

人一定是依著「十二因緣」,由「無明」往「老死」走下來的,走到後來就是生老病死。佛法要我們怎麼走呢?就是要我們逆向由「老死」往「無明」走,這樣就不會往「老死」落下去。所以,在「愛」這個地方,我們不要只想保有愛,你要沿著十二因緣逆向回來,一直保持在有好感這裡,那麼愛就會一直存在,不會淪落下去。而一般講的愛恨情仇,就在「愛」這裡,只要能提升上去,你的愛就會更開闊、更豐富。

 

所以,我們要回溯,回溯到感受、欣賞的態度這裡,那你就會保有美,也會保有那個feeling,不要隨著習性向外馳求。而且這樣的回溯,可以回溯到「無明」,「無明」過來就是「本明」——禪宗說的「本來面目」,如此就可以一直回溯到「直覺」,這樣的回溯,才是向內心的,才是不顛倒心,心靈世界才會越來越開闊。

 

 

 

(圖六:願性的層次)

 

 

※願性的層次

 

接著講願性(圖六)。如果一個人遇事常「猶疑不決」,他的願性就很低;若遇事有所決斷,能「做取捨」,那他就在比較高一點的層次,這是就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來說的。大一點的事情,比如:做「人生的大抉擇」,或說人生的「志願」,這個層次又要高一點了。再高一個層次,那就有關你的「信仰」、「使命感」,也可以說是「永恆生命的抉擇」,這不只是關於這一生,而是生生世世的生命,你怎麼抉擇的問題了!

 

※願性直覺層次的威力

 

還有更高的,就是「意志所不及」,到了這裡就超越了意志,他有「大無畏」的精神——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個層次還有一個「無始清淨大願」。菩薩都是依「無始清淨大願」而來的。「無始」就是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就有這麼一個清淨大願,沒有理由,一開始就來的。所以到了這個層次的願性,是既不講感情,也不講理性,就是「我要什麼」!這個層次的願性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當你達到這裡時,你就會像孟子所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我要做的,意志非常堅定、無可動搖的,而且非常勇猛的,任何困難都不在乎!

  

菩薩乘願再來普度眾生,就是沒有理由的,不這樣做,他會不舒服的;他既不要錢,也不要地位、權勢,也沒有什麼愛好不愛好的。這個「願性」,我們覺得不了解它,只隱隱約約知道一點,但是,對人類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大概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你的志願是什麼?自己要去找到內心渴望的東西,那個渴望才是你真正的志願。很多人一直找不到,也不曉得自己要做什麼?因為他自己不曉得要做什麼,所以,爸爸、媽媽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老師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或者這個社會價值觀,鼓勵人們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這不是渾渾噩噩地過一生嗎?!如果想要活出真正的自己,你就要努力去找,去發掘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每個人一定都有,不然不會來做人。

 

※願性的限制與超越

 

「願性」也是有限制的。「願性」的限制就是常常認為:哇!我的願望太大了,怎麼行呢?人生苦短啊!哪有那麼大的願力,所以,還是小一點吧!小一點才可能完成,這樣子的話,你的願性就被限制了。像菩薩的「無始清淨大願」,根本不在乎這一生的,他的生命是無限的,所以願性就無限。當你感嘆生命短暫,限制了你的成就,你就要「發菩提心」、「證無生法忍」,這樣一來就能夠行菩薩「無始清淨大願」,而沒有任何限制了。

 

發菩提心是什麼呢?菩提心就是你的真心,也就是真正的本性;而證無生法忍就是靠近你的真心了。所以,要做菩薩、實踐菩薩大願,就要回到直覺的部分,亦即到了願性的最高層次,那就沒有限制了,這是直覺這個層次的願性。

 

 

 

(圖七:理性、感性與願性的比對)

 

 

※理性、感性與願性的比對

 

這裡我們將理性、感性與願性的層次綜合起來看(圖七):這個表是互相的對比,剛剛我們都已經一個一個地說明過了,大家可以就心靈三面向的層次由低至高互相對照,就可以發現他們的對比關係:每一層都類似,都是可以類比的。而到最高一層,我們發現「直覺」是心靈三面向共同的最高境界。

 

「直覺」雖是心靈三面向共同的最高境界,但在這裡,三面向亦仍有深淺之別:「理性直覺」最淺,「願性直覺」最深,「感性直覺」居中。

 

什麼是直覺?我們又怎麼讓直覺恢復、展現呢?以下我將一一說明:

 

※直覺就是從菩提心直接去知覺

 

什麼是直覺?直覺就是從菩提心直接去知覺。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你的「能知能覺」,每一個人都有能知能覺,最純粹的能知能覺就是菩提心。

 

什麼是「能知能覺」?譬如說,我站在這裡,你們看見我了,就是因為你們有能知能覺才看得到,能知能覺就是源自菩提心啊!當然,能知能覺的層次有深有淺,層次淺的還不純粹,要到層次最高、最純粹的那個部分,才是菩提心。用禪宗的話來講,菩提心就是「本來面目」,就是你的真心啊!像前面舉的「你們能看見我」的例子,菩提心一點都不神秘,我們天天都在用呀!

  

不純粹的能知能覺,一定要靠純粹的能知能覺,才能發揮作用。若說:我的最純粹的能知能覺沒有了,現在我用的是不純粹的能知能覺。——這是不成立的!不純粹的能知能覺要起作用,純粹的能知能覺一定要跟他在一起,否則是無法起作用的,而純粹的能知能覺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不是透過思維,也不是透過想東想西,更不是透過邏輯論證,而是用你的菩提心或本來面目直接去感知,那個就是直覺!所以,它是「思議所不及」的。

 

※直覺就是心靈自主的最高表現

 

能夠從菩提心直接作為,就是「率性而為」,用佛經上的話,就是「率薩埵性」而為,這樣就沒有根據什麼理由。通常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是因為有個理由我們才會去做;而沒有任何理由,從菩提心直接作為就是率性而為、率薩埵性而為,直覺就是這樣。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就是心靈自主的最高表現,這個時候,你的心靈不會受到外在的那些條條框框的左右和限制,心裡的東西就能直接發出來了。

  

很奇怪哦!講到這裡,大家好像覺得很深奧!事實上,很多人都在用哦!我知道很多女生,要試探她的男朋友是不是真的愛她,都要試到很深的程度的!她們希望對方之所以愛她,並不是因為她很有學問,她長得漂亮,她家裡很有錢;而是希望對方愛她,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就是要愛她,這樣的愛,她心裡才會覺得滿足。不能確定的時候,她就會試探對方,我知道很多男生被試得很痛苦。

  

「直覺」這種狀態的愛、這種的率性而為,是好多人心裡嚮往的;可是,人們卻講不出來;雖然講不出來,又會做!這真是很奇妙!現在,我把它說出來,大家又覺得很深奧、很難懂,真是很好玩的事情!

 

※恢復直覺的方法

 

那我們要怎麼恢復直覺?就要像前面說的那樣,追本溯源,回溯回去,找到自己的菩提心、本來面目、本心;另外就是要放掉執著,把內心的那些假設、認定……統統都放掉;再來就是學習靜坐,這樣逐步努力、修行,就可以恢復直覺。

 

※佛法講的覺性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用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明: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在找一個東西,可是我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但是,我曉得我要找一個東西,這個就是我的願性。

 

後來上中學的時候,我以為自己要求的是「真」,當時的學生以為物理就是在求真,所以,我就去學了物理。學到後來才知道,原來物理也不是真的,為什麼發覺它不是真的呢?因為那些大科學家都說:「你們有辦法的話,隨時可以推翻我的定律。」可以推翻就表示那不是真的啊!那時心裡很痛苦,學了半天,原來那些都還不是真的。

 

可是我還是想求真,所以就開始去學佛,學佛之後才曉得,最真的「真」就是我們的「覺性」,也就是禪宗講的「本來面目」。禪宗講「能、所」,我現在把「能」改成「能知」、「能知能覺」;「所」改成「被知」,這樣比較現代化。「被知」就是只要被我拿到、被我想到、被我看到、被我聽到、被我……都是「被知」。能夠去看這些被知、聽這個被知、摸這個被知,看這個被知的,就是「能知」。

  

像這本書擺在這裡,你會覺得這是被你看到的嘛!對不對?這本書就是「被知」!當你覺得這是被知的時候,一定有一個能知在。沒有能知,你怎麼會覺得這是被知呢?所以只要有被知存在,一定有「能知」!可是,這個能知,就沒有被注意了。那麼「真心」在那裡呢?就在「能知」、「能知能覺」這裡,這才是真正所謂「真」的根本!

  

釋迦牟尼佛的另外一個稱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無上正等正覺」跟我講的「純粹的能知能覺」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佛法講的「覺性」,就是講能知能覺,這個才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真正要找的是「覺性」,說穿了就是求佛法。這個願望,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可是要經過這麼長的人生,這麼多波折以後才弄清楚。這股往前追尋的力量是從那兒來的呢?其實就是靠「願性」的力量在推動的。

 

由此可知:願性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當你深藏的願性實現的時候,你是非常快樂的,你會覺得什麼都不需要,這樣就夠了。

 

好,我想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

 

【現場問答】

 

問:請問老師,經過今天的演講,我感到滿好奇的,像進入到覺性,是頓悟還是漸進式的?率性而為、學習靜坐,對我來講有點模糊,是不是再闡釋一下?

 

答:事實上,頓悟和漸修兩個都要。漸修就像我們數學裡面:從A點到B點,如果我每次都是走一半、走一半,那是無限的趨近,但是,永遠到不了。最後要到得了,不能那樣漸進的方式,這時候就需要最後的那一「頓」;而這最後的那一「頓」,是前面做了很多的漸修以後才有的!因為那是從有到無的變化,那個變化你沒有辦法用漸修的方式進去。如果你說:我不要漸修,就等那一頓。那是不可能的,那一頓是漸修之後才有資格做的。

至於說率性而為,你必須先悟了「本來面目」、「菩提心」、「真心」,也可以說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水準,你才能夠率性而為;如果沒有到這個水準,那你率的是「貪、嗔、痴、慢、疑」的根性,也就是率的是識心,不是真心,那就有可能會胡作非為了。

 

※靜坐的目的

 

至於靜坐是什麼?粗分我們的心,可以有兩種層次,上層是本來面目,下層是識心。本來面目是不生不滅的;識心是生滅的。所謂「生滅心」就是一下子這樣想、一下子又那樣想,這就是生滅;所謂的「不生不滅」就是不會生出來,也不會消失,一直穩定地在那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靜坐的時候,可以把生滅心安靜下來,生滅心安靜下來以後,不生不滅心才容易顯出來,這就是靜坐的目的。

 

 

問:學習靜坐,恢復自性的過程中,佛法的末那識、阿賴耶識,與西方的潛意識,如何很自然的去導入,區分清楚?

 

答:我們的識心是很複雜的。從「十二因緣」來看,所謂的識心是什麼?「名色」、「識」、「行」到「無明」是「識心」;而「本明」才是「不生不滅心」。識心的構造很複雜,「末那識」就是指「行」,「阿賴耶識」就是「無明」,這個部分就是西方所謂的潛意識。潛意識的意思,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有這個東西,當然,它的意思也就是無明的意思,無明的含意跟潛意識的含意是類似的。

 

我們靜坐的時候,你說,這些東西要怎麼區別啊!那難哦!一般人大致上可以區別的是「名色」和「識」這個地方。所以,你靜坐的時候,先把識心靜下來,直到這個成功了以後,你間接的才會進到本明這裡,是有步驟的。

 

 

※識心受的磨練愈多,直覺就越強

 

問:您剛才說直覺是最高境界,同時也舉了很多例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經驗,腦子裡累積了很多的記憶,是不是就會有很多的直覺能力。就日常生活中比較低層次的直覺來講,年紀愈大,經驗愈多的人是不是直覺就愈強?另外,是不是有很多人,天生就具有直覺的能力,那是他前輩子帶來的嗎?

 

答:很多人對直覺有誤解,好像一個人最好不要讀書,不要有很多知識,直覺才會強。不是!事實上,直覺就是在「本明」這邊直接來用,但是他還是要透過「十二因緣」才能顯出效用。所以直覺本身要接受這個身體、這個世界,並且不斷地互動、回饋,才會強的。不是「本明」以下都不要,大家對直覺實在有很多誤解。直覺它是要獨立,但不是與「識心」完全沒有關聯。

 

直覺要靈敏,還是要有很多經驗。譬如說,當你開車的技術很熟練的時候,是不用思考去開車的,即使是非常困難的停車空間,也可以毫不費力就停進去了,這就是靠直覺。如果你沒有那麼好的開車經驗,能憑直覺就停進去嗎?又譬如醫術精湛的老醫師,常常看一眼就知道病人是什麼病,他用的就是直覺,如果他沒有足夠的經驗是不可能有這個直覺的。

 

所以,直覺並不是無中生有、單獨存在的,它是跟你的識心互動、回饋而產生的。對某些事情經驗愈多,識心受的磨練愈多,直覺就越強。但是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文化,都是否定直覺的,所以,我們受的教育越多,工作的時間越長,直覺被否定的次數就越多,最後就萎縮掉了。

 

小孩子的直覺好像比較靈敏,是因為他的直覺被摧殘的比較少。如果我們的教育文化,是接受而且鼓勵直覺的,那麼人愈老、經驗愈多,直覺就愈強。

 

 

※被知的都不是能知

 

問:老師,請問您兩個問題:一、我一個叔公九十五歲,他靜坐大概四、五十年如一日,每一次跟他談話,都會有很多生活上的體會。有一次問他:聽說靜坐有可能會走火入魔?」他說:「會,但是沒有辦法解答。」二、我們有沒有前世、來世?這個當然跟今天的主題沒有相關,但是,好像可以延伸到這個層次。

 

答:一、走火入魔是有的,當你有執著的時候,就有可能會走火入魔。所以,來圓覺宗學的人,我都會教他們「被知的都不是」,用完整的話來講,就是「被知的都不是能知」。被你知道的,就是被知,被知的就一定不是能知;能知是佛性、自性、本來面目啊!我們要求的是能知啊!所以,被知的都不是,這樣就不可能走火入魔。

 

二、有沒有前世、來世?有。有心靈,就有靈魂;只要靈魂是存在的,就有所謂的前世今生。那麼「心靈是什麼?心靈存不存在?」大家能舉例說明嗎?很難,對不對?但物質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

 

我們經常把這個世界,分成心與物兩類。心就是心靈,物就是物質。物很容易定義;可是,心到底是什麼?我用另一個方式來把宇宙分成兩類:一個是能知、一個是被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全部就是這兩類。

 

能知是什麼?被知是什麼?我們先看,現在我手中拿著這支筆,筆是被拿的,就是被知;當我不拿了,它就掉了下來。我的手能拿就是屬於能知。至於純粹的能知,就比較有深度了,但是,我今天沒有時間講了。

 

那麼,我們就問:「心」屬於能知還是被知?「物」屬於能知還是被知?「物」一定是被知嘛!是不是?而「心」至少是比較偏向能知的。我這樣定義,就很清楚了。心就是能知,物就是被知。當我這樣一定義以後,心,哦!原來是能知,那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

 

每一個人都有能知,我站在這兒,你看見了,你就有能知;你如果沒有能知,你怎麼能看?你就看不見啊!所以,你的能知是存在的,他就是你的心。所以,用能知和被知來定義心和物,清楚得很。

 

從實際面來看,我們確定我們有能知,這是毫無疑問的。既然能知就是心,所以,心靈是存在。心靈存在的話,靈魂就會存在。所以身體死去、壞掉的時候,能知並沒有壞掉;能知沒有壞掉,心靈就不會壞掉。所以,他就會以我們所說的「靈魂」的狀況存在,沒有壞掉,一直存在。識心還會受到時空的限制,但純粹的能知,乃是超越時空,不生不滅,永恒存在的。

 

 

(以上內容是2005106梁乃崇教授應行政院飛安委員會之邀,演講「理性、感性與願性」。)

 

生:教育部在規劃中小學教的課程的系統和想法裡,也談三個面向「知、情、意」……與今天老師講的,大致相符合;但層次上恐怕是在理智思辯、感情、意志這個層次而已。

 

師:哦,其實知識只不過是理性的末端,比那個想東想西的層次還要低耶!

 

生:我講一下以前寫教案的情形,一篇文章要分別寫出知、情、意三種教學目標,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知」的教學目標——文中相關的語文知識要讓學生了解並能運用,這的確是比較低層次的;「情」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學生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的父親、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自己的父親,那含蓄而偉大的父愛——雖然不及母愛為人所樂道,卻是生命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意」的教學目標——就是啟發學生下決定:要怎麼樣去孝敬父親,或將來要怎麼樣做人家的父親,甚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等,是比較偏向意志的層次。

 

剛才老師首次提到這個「願性」,並且三個面向都剖析得如此詳盡,真的是聞所未聞,讓我們耳目一新啊!以前也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像教案就要寫知、情、意三方面的教學目標;可是人們通常提到「知性」與「感性」,就是獨漏「願性」,但它對人的影響又是這麼的大啊!

 

明天老師要到教育部演講了,雖然題目已經訂為「知性與感性」,可是我們都覺得,可以再補上「願性」,因為師父講演的那個流程裡頭,一定會回溯到源頭——直覺的部分嘛!空性嘛!我覺得還是把「願性」帶出來會比較完整。

 

生:我想補充一下,因為這是有關教育的,台中黃奕立他們的華德福教育,是從「善、美、真」這個角度來規劃的。他們認為較合乎心靈成長次序的教育應該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善」、「意志力」——willing;再來就是培養「美」——feeling;高年級的時候才培養「真」——thinking。教育部在規劃比較理想的教育,以及老師在教育部的演講,其實華德福的教育是可以納入參考的。

 

生:中午吃飯時,大家討論了老師的講題,有一個建議是:也老師可以多加一些小故事,這樣可以讓大家更容易接受和明瞭。譬如說,古時候在蜀地,有兩個和尚到南海取經的故事,或者是國父革命等一些小例子,我們本來以為這些都是屬於「願性」的例子,可是談到後來卻發現,這些事情會成就,不是只有願性的部份,其實另外還有包含其他兩個面向。「願性」不會單單只是「願性」,它必然也包含另外兩個面向。譬如說,國父立志革命,他並非只有願力而已,他還有一份對於中華民族的情感在裡面,這是屬於「感性」的部分;此外,他之所以決定推翻滿清,是因為他長期探究中國苦難持續不斷的病因,是在於滿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而這就是屬於「理性」的尋根、究理與解因了。

 

所以,以「國父革命」這個例子來說,他其實是三個面向都包含在內了;而「理性」、「感性」與「願性」是互相含攝、無法截然切割的。這是我們在吃飯時一起討論出來的,提供給老師參考。也老師您可以多找一些例子,讓您敘說的內容更加豐富。

 

師: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玄藏去西域取經也是很好的例子啦!那我們就講「西遊記」好了,呵呵!

 

生:師父將心靈分成「理性」、「感性」與「願性」三個面向,讓我們對於心靈世界的探究,有了更為完整的「導航座標」。以前只講「理性」與「感性」時,「座標」是二度空間;現在多了「願性」,「座標」就變成三度空間。如此一來,我們所搭乘的宇宙奇航太空船,就有了更完整、更大的螢幕,幫助我們能夠有更週全的視野來探索心靈宇宙。

 

具體而言,這對我們探究問題、解析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做事情的時候,從「理性」層面來看,確實是沒有問題,可是怎麼就是發生了阻礙?一直等到轉了角度之後,才發現原來是「感性」面向出了狀況。原來,要成就一個任務,其實是「理性」、「感性」與「願性」三者都需要發揮,而且三者還要立於同一個水平,沒有失衡,事情才會進展得順利。如果其中一個面向非常的發達,而另外的面向沒有跟上腳步,事情就會發生阻礙。

 

瞭解心靈結構與運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對於我們不論是探究世事,或是自我內在的修行,都是極為重要的。以前,看事情只從「理性」和「感性」兩個面向來看,心靈的運作就會像是踩在蹺蹺板的兩邊,上上下下或是左右兩邊的來回;加上「願性」之後,整個「心靈視窗」就變成立體的了,心靈行進的穩定性就出來了。如此一來,當我們要去探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心靈前進的定位和方向,就會更明確、更周延了。

 

(以上問答是200573連線法會的部份內容。該日法會,教授為即將到來的演講,對與會的同修們預演演講內容。該次演講,是應教育部之邀,主講「理性、感性與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