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願性

 

 

 

我們的心靈有三個面向──「理性」、「感性」與「願性」,這三個面向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心靈。(心靈三面向,由淺至深尚可區分出不同的層次,詳情可參閱「理性、感性與願性」一文。)

 

然而,受現代教育的影響,我們往往只會注意到心靈的「理性」面向;雖然理性面向受到重視,卻也只是強調了思惟與邏輯推理的發展,此面向更高層次的智慧、般若智等更深的內涵,則鮮有人知,更別談開展與啟發這部份的能力了。

 

理性、感性與願性三面向,各面向自有深淺不同的層次;而三者最高層次都是「直覺」;雖都是「直覺」,但是理性直覺、感性直覺、願性直覺亦有深淺之別──理性直覺最淺,感性直覺次之,願性直覺最深。

 

※人受feeling的影響,遠遠超過理性思惟

 

feeling,屬於心靈的「感性」面向,它的深度比思維要深,我們也比較不容易察覺;但是經過修行,它還是可以被覺察的。其實我們的行為受到感性的影響是遠大過理性思維的,那種影響常常是不知不覺的就讓行為跟著感覺走了。

 

平常我們看到某件事情或某個人,會打從心裏就不喜歡,那就是feeling——是不經過思考的,直覺的就讓你採取行動──躲著他、不理他;然後還會透過思惟,找理由支持自己的行為。所以心靈運作的程序其實是:先有feeling生出來,產生作用後,才有思維的進行。

 

處理事情時,若沒有經過思維、不假思索就清楚、明白,這表示你處在feeling的狀態;如果是在思惟的狀態,一定是要想了以後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不是用feeling了。所以我們要鑑別是思惟或是feeling,就看有沒有想東想西了;而且feeling的深度比思惟深,比較接近直覺。

 

這些不同層面的心靈作用,一定要靠自己下功夫去把它們弄清楚。我談的這些,如果你們沒有把自己心靈釐清楚的經驗,終究是無法聽懂的。努力去瞭解自己內在的心靈狀況,是一件重要的事,在未經努力之前,心的各層面是混在一起、分不清楚的;唯有努力下功夫,仔細地琢磨、探討,探討自己的心靈狀態究竟是在思惟還是feeling?唯有歷經一步一步地體察,才能把自己的心靈層次理清楚。

 

這麼探討之後,你就會發現feeling的影響力遠大於思惟的。有些人對於事理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卻不會照做;有些時候,即便是經過努力的理性思維之後,往往還是依感覺行事;因為思惟不在內心深處,對人的行為影響是很淺的,而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還是來自於內心的feeling

 

※用願力觀想比思惟、feeling更有力

 

心靈的第三個面向,就是「願性」。在心靈上,「願性」是比「感性」更深的一個面向。我教大家修簡修法的觀想時,強調不是要大家用思維切入;而是要用feeling、用感覺做觀想,這樣觀想比較容易成功。現在我更進一步告訴大家,如果你用願力來觀想,會更容易成功、會更深入。願力怎麼用呢?就是祈求,也可以說是祈願。比如:祈求本尊在對面空中放光照我、祈求本尊到我頂上、放甘露清洗我身心等等。這麼做,不但比思惟、feeling有力,而且還更簡單。

 

※祈願、祈求,啟動願力好修行

 

祈願、祈求,其實也是祈禱的意思;祈求的方式就是用願力來修行。願力之所以會有力量,因為祂就是我們的菩提心,就是我們的能知能覺!用祈求的方式,就是啟動我們的菩提心,也代表發動、行使我們的主動權!這個力量來自心靈最深的層面,而這樣的力量也是最大、最深沉的。

 

一般人認為用祈求方式很沒智慧,而智慧其實是由「願性直覺」生出來的。心靈運作的程序,是由「願性直覺」生出「感性直覺」,然後再生出「理性直覺」;而當我們有「理性直覺」的時候,般若智才會展現出來。「願性直覺」似乎是沒有智慧,然而「願性直覺」卻是智慧的源頭,它是心靈最深層的、最強大的力量。

 

我們提出「主動權」這個說法,並且一直強調「主動權」的重要性,嚴格說起來「主動權」就是「願力」。願力有一個特徵,它是發自內在、不是外加進來的。它源自於菩提心,所以有無量無邊、無窮的性質,它的力量源源不絕。

 

我們平常看到很多種力量,多半是外在的力量,這些力量有時會對我們產生壓力,干擾我們的心情、阻礙我們發展;可是願力發自內在,不會阻擾我們,反而可以使我們充滿力量,向外發散能量,完成我們的心願。我們想要修行成道,其力量的來源就是內在發出來的願力。

 

《圓覺經》特別提到,菩薩力量的來源就是無始清淨大願,所有佛菩薩的力量都是從願力來的。——其實,這也正是每個人本自具有的願力。

 

※「願」的本質是「菩提」

 

我們讀經文時,讀到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釋迦摩尼佛有五百大願……讀者從經文所敘述的內容,看到的是願力的目標,看不到願力。願力無形無相,是發自內在的能量,藉願力的能量可以達到目標。願力大家看不見,卻是動力的源頭,目標達到了,大家就看見成果了;但目標不是願力本身。——我們要釐清兩者的差異。

 

當年我開始學佛時,就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知道普賢菩薩有十大願,普賢是行願第一的菩薩,我一一讀了菩薩發的誓願,並與師兄弟詳加討論,卻不懂得區分願力與目標的差別,無法掌握到「願」的本質。後來請教華藏上師:「願是什麼?」華藏上師說:「願是菩提心的一部份。」我們雖懂了願是菩提心的一部份,還是沒把願力與目標的前後關係弄清楚。

 

最近我把理性、感性、願性在心靈的層次一一釐清,才瞭解到「願性直覺」是心靈中最深的層次,而且它的力量最大,也最簡單、最好用。以前以為用願力祈求是迷信、沒有智慧,那時認為要有智慧的修行才高明、才有深度;現在才瞭解,所謂理性表現的智慧,在心靈層次的深淺度來看是最淺的;真正深的,是那些看起來沒有智慧的事!

 

我能夠釐清這些概念,是有很多因緣促成的。像華德福學校認為,兒童心靈的發展是從willing(意志)開始,然後發展feeling,最後才是thinking(思考)。兒童七歲之前的生命能量必須用來建構willing(意志),所以這段期間不可以教兒童知識性的東西,否則他們的心靈基礎會不穩固。他們教育小孩,會先培養他們的willing(意志),然後是feeling,一直到到十四歲以後,才開始教他們如何thinking(思考)。然而我們的教育正好反過來,我自己小時後也是先被教如何思考,學到後來只會思考,根本沒有注意及善用自己的feeling。學佛以後才發覺要有feeling,而現在才體會到要起用心靈深層的願力。華德福學校在八十年前就清楚人類心靈演進的過程,並且重視心靈三個面向完整的發展,不管他們對這三個面向的探索是否有到最深的層面,都已實屬難得,令人感佩!

 

其次,我得感謝我的肩膀,因為身體的疼痛,用觀想和feeling都無法解決這個困擾,促使我必須找出更有力的方式,「祈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我找出來的。所以,麻煩與困擾往往是改進的契機,應好好面對它們,無須埋怨或逃避。

 

※願力強大可以造世界

 

關於願力這個部分,佛經講了很多,可是佛教徒卻不會運用,這是很可惜的。《無量壽經》提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法藏比丘的願力所成,當時還是法藏比丘的阿彌陀佛,發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讀到這一段讓我很感動,原來願力可以造出一個世界,真是厲害!由此可知,願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連佛世界、淨土如此偉大的工程都可以建立;那麼一個人若發願要修行成道應該更容易,一定可以成功。若沒有發願,只用feeling或理性智慧去修行,反而吃力,不容易達成。

 

 

【現場問答】

 

問:我們日常生活中,在食衣住行方面的行為展現,也一定是先有願力,而後feeling,而後思惟,這個模式嗎?

答:應該是照這個模式,一定有這個順序,但是會忽略不管或跳過去,例如feeling後就做,或思惟後就做等等。

 

問:願力是心甘情願的意思嗎?

答:不是,完全不同!心甘情願是被動接受,願力是主動的。

 

問:願力是從心中發出來的,而心甘情願也是啊?

答:如果是主動願意的,那麼「心甘情願」是與願力有關。

 

問:如果是主動願意這樣做、或那樣做,是願力的展現嗎?

答:是。

 

問:如果是決定這樣做或那樣做,那是願力嗎?

答:你講「決定」這個行為,這不是願力,是願力之下生出來的。

 

問:剛剛老師講,運用我們的願力有個好方法,就是祈求、祈願的方式。一般民間信仰——拜佛、拜媽祖,向關聖帝君、媽祖祈求的行為,我感覺是一種向外馳求。如何區別內在願力的展現與向外馳求?

答:做起來的行為像是向外馳求,但做到極深切時,在內心深處是由願力發動的。

 

問:祈求的心態應該如何?

答:你要從你的本來面目發出來。

 

問:那在祈求媽祖時,虔誠到內心深處時,也是有願力的?

答:有。在「願力」啟動的情況下,向外祈求媽祖,媽祖就代表法性;另一方面,因為願力由自性發出,所以「自性」就會與「法性」結合。事實上,世間的事情,淺的就是深的,深的就是淺的。

 

問:前幾天聽某師兄的分享,提到:當我們祈求時,內心很純淨,達到一心的狀態,即自性空的狀態,這樣會跟法性空結合?

 

答:祈求的時候是向外馳求,但做到深時又和攝心內證結合了。祈求,真正的力量來源是願力,而願力又由菩提心來。要讓菩提心發揮力量,用思惟或feeling還是遠了一點,而用虔誠的祈求就出來了。

 

問:在祈求、祈願的時候,必須有什麼儀式嗎?

答:儀式不重要,誠心即可。

 

問:觀想用祈願、祈求的方式,確實比feeling更能進入狀態。我正在研究基督教的祈願、祈禱,我認為那是一種滿深沉的心理狀態;而一般人認為基督教注重祈禱的行為是沒有智慧的。我們該如何看待基督徒的信仰文化?

 

答:不管任何教派,如果他們是對的、好的,就學習啊!我今天雖然強調了「願力」的重要性,但也不要忽略一件事──「感性」和「理性」還是很重要的。我們修行用祈願方式來發揮,然後變得有feeling、有智慧,那是更好的。

心靈的各個層面都要完整、不能偏廢。

 

我以前沒那麼懂願力,現在懂了,自然要加強運用。我為什麼會注意這部分?因為我的肩膀酸痛,用feeling觀想力量不夠,後來用祈願方式,發現效果很好。所以,有時候病痛也是好事情。

 

另外,願性、感性、理性三者無斷滅相,我在敘述時分成三個面向,事實上即使我們覺得自己在思考時,其它的兩個面向也都存在的。若我一開始就合在一起講,而不分別說明,大家就會搞不清楚,就很難說明白了。

 

問:請教老師,佛教有「道」這個字嗎?「道」與「法」有沒有不同?

答:有點不同。「道」與「法」的關係不宜以高低來論,況且,這兩個字還需要做清楚的定義之後才能比較。

 

問:願力需與「道」或「法」為基楚嗎?所謂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若不合乎「道」與「法」,會有力嗎?

答:願不是依道或法,他是從「純粹的能知能覺」出來,它是「菩提心」。

 

問:菩提心與道、法也是相關嗎?

答:是相關,但有差異。菩提心是純粹的能知。

 

問:人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生老病死等課題,假若有人未殘障之前,許願希望健康平安度一生,後來卻殘障或生病了。請教老師,這樣該怎麼看待願力這件事,我們又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答:願力不能用世俗這些事情檢驗它有效或無效。你是用「分別心」在看願力這件事,用分別心無法了解我要講的willing這個東西;我講的願力是在無分別層次的,無分別心的願力屬「無為法」,根本不管有效或無效。

 

如果你想這樣做有效、那樣做無效,這種狀態是分別心、是有為法;我所說的,菩提心發出來的願,是無分別的,是「有這個願心,但不要管效果如何」,這樣才叫做無為法。

 

有為法的願,以「效果」來評判對錯,考慮趨吉避凶;無為法就是發願,沒有世俗上趨吉避凶這件事。能這樣依願而行、毫不退縮,才能大無畏,才能頂天立地。所以我說無為法的願力完全是內發的、勇往直前的,跟外在的褒貶或成效評估毫無關係。

 

問:請問老師,「願力」與「意志力」有何不同?

答:「意志力」有「我」;「願力」沒有「我」。

 

問:有為法、無為法的觀念,可否換個方式說:無為法的願力,是在「因」上行。祈禱或祈願如果是在因上行時,願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在果上行,力量就有限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從無為法的願力出發,其行動的力道會非常大。第三點要談比較深一些,我剛剛內在的感受是,從祈願出發做修行時,入解脫門和出菩提路好像是在同一個時間點做的,此時會產生一股很大的力量。以上是我今天的三個感受和觀點。

 

師:對!入解脫門和出菩提路同時並進。你這三個觀點很好。

 

 

問:老師說「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慈的本質是無條件的接納,力量是無限大的;今天聽老師講願力,我覺得無條件的接納也等同於「願力」,更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接納」力量之無窮。當願力流到feeling層次的時候,那就是溫暖、關懷、體貼;再流到思惟時,就越來越有「相」的層次了。尤其是在我們要行慈悲的時候,也要使用智慧,才不容易有偏頗,最好能做到《金剛經》的「是名」狀態最圓滿。以上是我今天的感受。

 

答:很好!

 

20051226梁乃崇教授在台北襄陽精舍共修會上開示「願性」此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