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見大悲及愛的四個層次

 

 

 

《維摩詰經現代直解》〈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有病菩薩應該再這樣想:如果我的病不是真的,也不是實有的;那麼眾生的病也不是真的、不是實有的。這樣想時,對眾生若起了愛見大悲(有愛染的悲心),就應該捨離。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菩薩的大悲心是把塵相和煩惱去除之後而產生的;而愛見大悲的人,他對生死有疲倦和厭煩的心。

  

在什麼狀況下,會有疲厭心呢?有為的狀況,就會疲厭。大悲心如果是從有為的方式去實踐時,就會產生疲厭。何謂有為?譬如當我們做一件好事時,在意有效,還是無效?幫忙是否幫成功了?救度是成功,還是失敗了?若重點放在這裏,就是有為;有為,就會有得失;一有得失,就會累、就會疲厭。所以疲厭的來源是得失,得失的來源是有為,有為就是計較有效無效、計較成敗,因此愛見大悲是有為的悲心,面對生死時會有疲厭心。

 

能離此愛見大悲,就不會疲厭,處處不會被愛染之見所覆蓋,也就不會被有為的心所覆蓋。若用這樣的方式去檢查,就會發現很多人在做善事,其實是出自一種愛見大悲,若是這樣他們就一定做不久,一定會累、會疲厭。

 

「見」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見解、看法和觀念。「愛見」就是愛的觀念。觀念本身可以是一種立場、一種無明,順著十二因緣的程序可以生出萬象。換句話說,「愛見」是住心,是有所住的心,是有規則可循,有理論體系的。

 

我很感謝這部經典,沒有這部經典,要學做菩薩還真不容易呢!

 

※愛見大悲及愛的四個層次

 

這一段還需要再說明,尤其什麼是愛見大悲﹖怎麼樣才不是愛見大悲﹖這是很關鍵的地方。

 

佛教對於「愛」這個字很困惑,不敢用,經常把它歸為不好;而把「悲」這個字歸為好的。這裏要講的「大悲」和所謂的「大愛」是一樣的東西,事實上用「大愛」來表示還比較貼切、比較恰當;可是佛教碰到「愛」這個字就不敢用,都改用「悲」字。

 

這是佛教界人士的心理障礙!也是修行上的障礙!在文字上就已經顯示出他們在這一方面的障礙了。當一個人有這樣的障礙存在的話,就表示他本身是被捆綁的,他的心靈一碰到愛這個概念、或愛這樣的心情,他的心是被捆綁的、不自由的。

 

佛經裏,到處都呈現這個問題。當然我不知道,在原始的梵文經典裡是不是有這個問題?還是經過翻譯以後才出現這個問題的﹖這一點我不是很清楚,或許在梵文那個階段就已經有這個問題存在了,只是問題還沒這麼嚴重;不過等到翻譯成中文後,這個問題就更嚴重、更強化了。

 

我現在要補充說明的是,可以把「愛見大悲」改成「愛見大愛」、或者「愛見之愛」。也就是說,菩薩的大愛跟一般講的愛是不同的。我現在就從「凡夫所了解的愛是什麼」這個地方開始講起;對於那些根本就不懂什麼是愛,也就是連凡夫的愛都不懂的情形,我們就不談了。

 

凡夫懂得的愛是什麼樣的愛呢﹖就是愛與恨是可以互相轉換的;愛與恨是有對象的,而且對象是有選擇的。也就是碰到某一個對象,他可以去愛,換成另外一個對象,他就不能愛。或者他愛某一個對象,可是這個對象的反應讓他不愉快、這個對象不接受他,他就開始恨。同一個對象,前後可以從愛變成恨。也就是可以從愛一下子轉換成恨;或從恨一下子轉換成愛。這是不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愛呢﹖這就是凡夫所懂得的愛。這樣的愛當然就是「愛見之愛」。

 

第二層次的愛:愛和恨沒有特定的對象,可以愛所有的對象,不限定只有那些人才能愛,那些不能愛,而是對所有的對象都能愛。這樣子的愛,就是一般所講的「博愛」、「大愛」。這種愛,比前面那種愛高一等。這種愛比較不會轉換成怨恨,有時還是會轉,只是轉得沒有第一種那麼快、那麼容易,但還是會轉。當然博愛還是「愛見之愛」。這第二種愛,雖然對象是不限定的,而是普遍平等的對待,但還是有分別。有什麼分別呢﹖一個是愛出去,另一個是被愛。雖然對象的選擇沒有了,但是仍有愛與被愛的分別存在。

 

第三層次的愛:沒有愛和被愛的分別。愛就只是愛,沒有所謂的愛或被愛的差異了。這時,愛與恨的轉換也不存在了,因為要有怨恨的話,一定要有分別存在,如果愛與被愛的分別不存在了,愛要轉換成恨,就轉不過來了。所以這時候的愛,純粹就是愛,連愛與被愛的分別都不存在了,這應該可以算是菩薩所講的大愛了。因為這時候,愛沒有內外之見了(就像前面經文說的,病的根源在有內外之見);沒有內外之見的愛,我想應該合乎維摩詰所說的「不為愛見所覆」的大悲了。

 

到這個層次是不是最高了﹖我覺得還不是。最高的愛是空的,大愛就是大空!套《金剛經》的說法,就是「大愛即非大愛」,這樣才是完全「不為愛見所覆」!

 

我們講了四個層次的愛,最淺的一層愛,是愛恨交換的愛;第二個層次的愛,是有愛與被愛分別的愛;第三個層次的愛,是消除了愛與被愛的分別,成為無分別的愛;最深層次的愛是空的,連愛這個意念、這個心都沒有的愛,沒有愛的愛,是空的。最深層次的愛,才是完全沒有愛見所覆的,不然多少都有所覆,像第三個層次的愛,還是有一點愛見。只有最後一個層次的愛,是一點點愛見都沒有。因為超越了思惟,超越了思議,超越了意識心,才能無「見」!「見」就是見解、觀念,「無見」即沒有見解、沒有觀念的執著。

 

【現場問答】

 

問:請問老師,剛剛講的「沒有愛與被愛之分別」以及「愛是空的」,這種情況和所謂的「沒有愛也沒有恨」的狀況到底差別在哪裏﹖

答:我講的情況,不是「沒有愛也沒有恨」。

 

問:那「沒有愛也沒有恨」,從修行的角度來看是什麼情況﹖

答:是偏空。

 

 

問:請問,十三地是什麼樣的狀況﹖

 

答:十三地的狀況,是在第四種「愛即非愛」之後,入世也會呈現其他三種愛,即凡夫的狀況也是他所含攝的範圍。換句話說,凡夫的這種愛恨交雜的、愛恨轉換的這種分別的愛,他都能把它與最後一種「愛即非愛」貫通一致。因為唯有這樣貫通,他才能度眾生,才能不疲厭;不然的話,他就沒辦法度眾生,他會厭離。所以「無有疲厭」是很重要的。沒有疲厭的心,才不會厭離。

 

為什麼會厭離?不喜歡、不舒服嘛!像修聲聞乘的、辟支佛乘的,都會厭離。從聲聞乘、辟支佛乘來看菩薩乘,就會覺得:「怎麼不厭離?你有沒有在修行啊?」如果菩薩乘的人,用辟支佛乘、聲聞乘的角度來看自己,有時候也會問:「我到底有沒有在修行啊?我是在跟眾生一起打混嗎﹖」他會起這樣的疑慮。但十三地菩薩入世以後,是與眾生融合在一起,但不是眾生,不是十二地,而是最高的十三地境界,也就是佛了。

 

 

問:請問,觀音菩薩,以無著妙力,自在成就,他來度眾生,是應眾生的需要嗎﹖

答:是!

 

問:眾生有需要的時候,他來應他們。所以他無所謂愛不愛﹖

答:對!

 

問:他會來應只是因為菩提心本質裏有大悲心,所以可以來應眾生﹖

答:不是愛見所覆的大悲。

 

問:他會來應,那他的動力是什麼﹖

答:他沒有動力。

 

問:那就是菩提心在呈現了!

答:對,沒有動力,一點動力都沒有。

 

問:那只是菩提心的一個特質,他自然就會這樣﹖

答:對,也不是自然,就是會這樣。

 

問:法爾如是?

答:對。

 

 

問:每一個菩薩,都會有不同的特質呈現,譬如說地藏菩薩是度地獄眾生;觀音有十二大願;釋迦有他的五百願等等。好像每個菩薩、佛都有他們各別的特質。

 

答:這些特質是從眾生的角度來看的。從佛菩薩的角度看,什麼都沒有,又什麼都是,根本沒有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佛……這些分別。當我們要愛、要幫助眾生、要慈悲時,如果是從使命感出發的話,這個使命感其實就是愛見。像某人競選總統時,他好有使命感,當時我也說不上來他那種使命感是什麼,但是我覺得不舒服,而且覺得好累。所以如果用他那樣的使命感去做事,我就會有疲厭的心,就會覺得好累,因此好像就必須努力奮鬥,堅忍不拔,不然就撐不下去了。以前一直不解,直到最近講《維摩詰經》,才知道原來使命感就是愛見大悲。

       

 

問:請問老師,第三種沒有內外的愛,和第四種愛即非愛,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

答:第四層次的愛即非愛,不被任何定義所規範;而第三個層次的愛,既然有愛,就還是有一個定義在那裏規範。

 

問:請問老師,對一個尚未出無明的修行者來講,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樣才能達到他的愛不是根據一個立場或一個觀念生出來的﹖

 

答:大概只能做到第三層,因為第三層我們還可以用分別來講,而第四層,則已經沒有辦法用分別來講了,沒辦法講了,言語沒辦法表達了。第三層我還可以告訴你們是什麼,還可以用意念表達,你們還可以聽得懂我在講什麼,是不是﹖而之所以還要講第四層,就是要告訴你們,真正的愛是連意念都沒有了,已超越意識心了。

 

 

問:這麼說來,一個修行者,他還沒有超越識心的時候,他就不可能展現這樣的愛。

 

答:是,但他可以做到第三層。我們再看經文「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還沒有修到的人,該怎麼去檢查呢﹖維摩詰告訴你的辦法是:看看你有沒有疲厭的心!假如你不是「愛見大愛」的話,你就不會有疲厭。所以你可以從你會不會疲厭?會不會累?這裡來檢查。如果你能夠做到無「愛見之愛」的話,你就能無有疲厭,不會被愛見所蓋住。

 

 

問:站在眾生的角度來看,第三種愛還可以感覺得到,第四種愛可能沒辦法感覺得到。不知第四種的愛,和那種任其自生自滅的愛有什麼不一樣﹖

 

答:不一樣,任其自生自滅是「非愛」。

 

(以上內容是1997518梁乃崇教授在新竹明星諾那精舍講述《維摩詰經現代直解》〈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之「愛見大悲及愛的四個層次」此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