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與創造

 

時間:200966上午(對大眾)

地點:馬來西亞Selesa Resort Bukit Tinggi

紀錄:張春美

整理:李明慧、黃寧靜、黃泓富

 

 

※競爭模式與創造模式完全相反,同時並存於世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歡迎大家來參加這個演講會。我今天上午要講的題目本來是「三界唯心與霹靂說」,也準備了豐富的投影片,但是這裏場地的管理單位剛才告訴我們,下午才有投影設備可用,因此我們臨時把下午的講題和上午的講題作了對調。

 

我們這個世界,有兩種模式,一種就是競爭模式,互相比賽的;另外一種模式,不是互相比賽,而是在創造。這兩種模式同時存在於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但是這兩種模式卻是完全相反的。

 

※就學考試、運動比賽彼此競爭,有成有敗,皆是競爭模式

 

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競爭模式。所謂競爭模式,以學生讀書為例,當學生,就要接受考試,考試出來的分數,就會有高、有低,對不對?成績有A、有B、有C,甚至還有更差的D。每一個人都想把分數考得比別人高因為你分數考得高,才能夠升級,才可能考到好的學校,考大學你才能選到最好的、最理想的科系,然後還可以拿到獎學金,這就是競爭模式。在競爭模式裏,冠軍永遠只有一個,其他都是失敗者。

 

在運動方面,也一樣。賽跑,誰跑第一,誰就是冠軍,就是第一名,其他人就變成落敗者。而且這樣的競賽,是一層又一層,不斷的在競爭。我們幾乎都生活在這種競爭模式的環境裡面。

 

競爭模式的特質是什麼呢?在競爭模式裏,大家會認為資源是有限的。比如說,冠軍永遠只有一個。一百個人參賽,冠軍、第一名,只能有一個,其他九十九個都得不到。這樣子的話,有一個優點,是什麼呢?就是大家都在進步,因為大家互相競賽嘛!但問題是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滿足,而絕大多數都是失望的。所以這個模式,雖然整體上來講是在進步,但是大家都痛苦,絕大多數人都痛苦。想要得到冠軍的人,一定要想盡辦法,不能讓別人比我強,因為如果別人比我強,我就得不到冠軍。

 

所以在台灣的學校,尤其是好學校,資優班,就可以看到一個現象。什麼現象呢?幾乎沒有學生願意把自己會的東西,和同學分享。自己會的,同學來問,不講,不能告訴別人呀,一告訴別人,別人也會了,那我與冠軍、第一名的機會,豈不是變少了!所以大家都很保護自己,絕對不把自己好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那種我會的,我就教你,你會的你也教我,這個事情是不會發生的,甚至有的學生還學會了打擊別人,讓人家考不好,因為人家考不好,才顯得我考得好。能夠幫助別人的東西,絕對不給、絕對的不提供,非常的自私自利。不但不幫人,還要害,盡量害他,讓別人考不了高分,我才能夠勝出。

 

※權力宰制系統與競爭模式貫通古今,普遍存在。促進發展,卻也帶來痛苦

 

事實上,像這樣子的競爭模式,根本就普遍存在於我們整個社會裡面。而這種競爭模式又配合了權力宰制系統,形成了金字塔的權力結構。在這種權力結構裏,底層的人、下層的人,都希望爬上最高層;爬上去的過程又都是在競爭。所以,有本事爬到最上面的人,權力最大,同時私心也最大。競爭的本事很大、害人的本事也大,才有辦法踩著別人往上爬,才會勝出。宰制系統就是這樣子。

 

這樣子的系統,已經存在很久、很久了,自從有人類以來,就已經形成。你去看所有的原始人類部落,一定都有酋長;不止人類啦,你去看猴子,一群猴子關在一起,一定會跑出一個猴王,然後就形成這個系統。猴王怎麼來的?打出來的!也就是競爭出來的!我們可以說這是生物的特質,而人類也是生物之一,所以也具有這個特質。

 

那麼這個系統有沒有用呢?非常有用。有了這個系統,人類才能把金字塔蓋起來,才能把萬里長城建築起來。如果沒有這個系統,那是辦不到的。而且,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不是用宰制系統!在人類的歷史上,以前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他的軍隊就是用宰制系統;中國元朝蒙古人成吉思汗,他的軍隊當然也用這個系統。所有建立帝國霸業的,全部都是靠這個系統。沒有宰制系統就無法成就霸業,做不出來的。

 

我舉的這些例子都好像是古代的,那麼現代呢?照樣!現在全球所有的國家,都是這個系統在運作。全球所有的企業、公司,有沒有不是這樣一個系統?都是這樣一個系統!我們現代人所說的自由市場、自由經濟,在那裡面競賽的每一個企業,都是這個系統,全部都是。你看!因為有這個宰制系統,才造就了資本主義的工業發展,人類也才因此而有現代的物質生活水準。

 

拿現代人類的生活跟兩百年以前的人類生活比較,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各方面的物質享受,平均超過過去百倍。因為消耗得太多了,地球就受不了。這個系統厲害到改變了地球的生態,它的運作模式,為人類帶來成就,但是也同時帶來很多痛苦。

 

※競爭模式的特徵:資源有限,競賽爭奪,必分輸贏

 

這個模式的特徵,就是要打擊敵人,要讓敵人失敗。所以我們就看到在自由市場裏競爭的各個企業,都有很多競業條款、專利法等等,而且互相在那裡告來告去,不是你偷我的機密,就是我偷你的機密,這些都是競爭之下的產物。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都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讓別人得到了,我就得不到,就像冠軍只有一個,只好大家來搶、來奪標,所以大家不願意幫助別人。

 

你看!所有人類行為,都是比賽、激烈爭奪。比如說拳擊,就是要拼得你死我活,就是要搶奪冠軍、爭取勝利。股票市場也是一樣,有所謂的贏家、輸家,而且贏家永遠只有百分之十,輸家是百分之九十,永遠是這樣子,這就是競爭模式!競爭模式的特徵就是這樣。

 

※創造模式:無中生有,憑空創造

 

但是在我們這個世界還有另外一個模式,是創造模式。創造模式情況就不一樣了,它的概念,是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把它創造出來的。我要得到的東西,我想要的東西,都是我創造出來的,不是競爭來的。這個觀點和佛教的宇宙觀非常吻合。

 

佛教的宇宙觀認為,這個世界是由每一個人的覺性,或者能知能覺所創造出來的,也可以說幻化出來的。所以佛教的觀點是,我幻化出來的一切東西都是幻相;又因為是幻相,所以我可以不斷的創造。也就是說,你想要什麼,你就把它創造出來就是了,而不是有個東西已經現成在那裡,我去競爭,把它搶過來的。你所得到的東西,不是你搶過來的,也不是本來就在那邊,本來根本什麼都沒有,都是你把它創造出來的,這就是創造模式最重要的觀點。關於這個觀點,佛教闡釋得非常徹底。佛教認為,整個宇宙都是你我創造出來的。有人會想,難到太陽、月亮、地球都是我創造出來的?對,你創造出來的!這些東西不是現成就在那裡,不是!

 

※創造模式之始:宇宙萬物無一不是心性的流露

 

我們圓覺宗的祖師──蓮師傳下來一本小小的經典《無染覺性》。在這本《無染覺性》裏,蓮師就說整個宇宙萬象都是從我們的《無染覺性》、我們的心性生出來的,全部都是心性流露出來的。你所見到的任何事情、你所享用的、你所以為得到的任何東西、乃至你所身處的這個世界、宇宙,都是你心性的流露,都是你的心性生出來的。意思是什麼呢?意思是,你的心性創造出你的世界!你若見到天空、天堂,那是你創造出來的;你若見到地獄,那也是你創造出來的。只不過蓮師用的形容詞不是「創造」,蓮師說,那是你「心性的流露」,一切都是你心性的流露。

 

所以,你上了天堂,那是因為你的心性流露出了天堂;你下了地獄,那也是因為你的心性流露出地獄。至於要流露出天堂,還是要流露出地獄?你可以選擇呀!你可以去創造啊!所以,不會因為別人上了天堂,你就沒天堂可上,沒這回事!你想要上天堂,可以去流露嘛!你從你的心性流露出天堂,你就上了天堂。這個就是創造模式,不是競爭模式。

 

※分享創造模式無損己利

 

所以說,如果我學會了一套可以創造出天堂、流露出天堂的辦法,我會很高興的跟別人分享呀!為什麼?因為不會妨礙我上天堂嘛!不會因為告訴了別人,讓別人上了天堂,糟糕了,我就下地獄了,沒這回事呀!大家都可以上天堂。所以在創造模式裡,我們會非常願意跟別人分享我們自己的優點和成果;非常願意告訴別人「我們一起來!」。你看!大家都可以上天堂,多爽!只有你一個人上天堂,多無聊!這就是創造模式。

 

創造模式,是否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呢?存在啊!有人就這樣子做的呀!有人不但做到,還教別人做。

 

我們心裏的創造模式,有時候會被熄火。怎麼熄火呢?當你心裡面接受了競爭模式,你的創造模式就熄掉了。同樣的,如果你本來是競爭模式,當你接受了創造模式,你的競爭模式也就停止了。所以這兩個模式,其實是在我們心裡面攪來攪去,在那裡混戰。我們心裡面常常會天人交戰,其實就是這兩個模式在那裡交戰。

 

※創造模式的範例書:《失落的致富經典》

 

最近有人給了我一本書《失落的致富經典》,可能你們有人看過了。這本書寫的是發財致富秘密,兩百年前就寫的書,可是沒有人注意它,現在才有人把它提出來。書裏教你怎麼做呢?就是我剛才說的,把競爭模式的想法、習性、習慣全部把它丟掉不要,只專心相信、接受創造模式。只要你這樣做就會發財,富有得不得了。但是你要堅持,堅持什麼?主要就是,你要把你心裡面的那個競爭模式完全剔除掉。書裏有教人怎麼堅持,定得非常嚴格。

 

這本書只講發財而已,但是我們剛才講的,不只是發財,是涵括一切。

 

※創造模式的商業應用原則:物超所值

 

問題來了,我們生活在這個競爭的世界、競爭的環境裡面,要怎麼做到創造模式呢?在我們這個自由競爭的資本市場裡面,商業買賣是怎麼做的呢?就是我買進來的時候要便宜嘛!然後我賣出去的時候要貴,我才能賺錢,是吧?這種賺錢的模式就是競爭模式呀!要在這樣子的競爭模式裡面,實踐那本書說的創造模式,怎麼做呢?那本書裡面有提出辦法。作者說,你賣東西給人家,買你東西的那個顧客,他所得到的價值、好處要高於他付給你的錢。比如說,他用五百塊錢買了你提供的商品,他得到的好處,要遠遠超過那五百塊,這樣子才是創造模式。換言之,是你要讓他得到好處比他的付出還大。

 

作者舉例說:如果我有一幅畢卡索的畫,我把這個畫賣了愛斯基摩人,換他們打獵得到的那些皮毛,這樣子對於我的顧客愛斯基摩人而言,是沒有好處的,因為畢卡所的畫對他來講,並沒有用途。他用他打獵的皮毛來給你,你是有得到好處,但是你的顧客沒有得到好處,所以這個生意就不能做。

 

你該怎麼做呢?作者說,你可以拿一支獵槍去跟他換毛皮。這麼一來,你當然是賺到了,因為那張毛皮對你來講很有價值,而那個愛斯基摩人也賺到了,他得到的好處遠大於他付出的毛皮,因為他得到獵槍,得到獵槍,就可以獵取更多的毛皮。所以作者就告訴你,要永遠記得,讓對方得到物超所值。

 

所謂的「物超所值」,並沒有固定準則,都是視個別狀況而定,你只要做到使你的狀況符合這前提就可以。所以在競爭環境裡面,你一樣可以實行創造模式。如果你的顧客永遠向你買東西,它就是物超所值。你會不會發財?這樣做下去就是會發財,就是這樣子。所以你要秉持這個原則,就是秉持創造模式,這樣做下去就會。

 

而且他說,歷史上有很多變得很有錢的人,他們其實都是這樣做。有些人是有意識的這樣做,有的人是不知不覺的這樣做。有的人開始這樣做,後來又變了,那他又失敗了。那些能夠絕對堅持這樣做的人,都是富有的不得了。

 

※圓覺宗的精神立基於創造模式之上

 

我看了這個以後,哎呀!我們圓覺宗的人一定可以啦!為什麼?我們就相信這個創造模式的嘛!我們整個的體系、理論,都是建立在這個創造模式上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心性的流露,都是心性創造出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學到好東西就願意教給大家,如果說,教給大家了,哦!大家都修成佛了,我就修不成了,那我絕對不敢教。大家都修成了,跟我修不修得成,完全不會有影響、沒有壞處,而且大家都成佛,不是皆大歡喜嗎?如果弄到後來,做佛只能有一個,其他的人都做不成,哎,太痛苦了吧!只有你一個做佛,有什麼好玩呢?

 

所以這個創造模式,是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裡面的,我們人可以用。只不過它經常都會被競爭模式壓抑甚至取代。如果我們會用這個模式,不但可以發財還可以成佛。所以我們圓覺宗開宗明義就說了,圓覺宗的法是給王爺修的,修下去就都會變成王爺。其實你們現在已經是王爺了,跟兩百年前的人類比,你們已經是王爺了。這是一個現實上根本存在的東西,它本來就存在,但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的去接受它。我們都被那個競爭模式所壓抑。

 

※接受競爭模式才能入世,更要超越,達到「競爭即非競爭,是名競爭」

 

當然也不能說,競爭模式就不好,它有它好的地方、也有它可用的地方。以前,我只看到競爭模式的缺點和創造模式的優點,所以我堅持要創造模式,而拒絕競爭模式,也可以說,我反競爭模式。我的所作所為一直是在反競爭模式。但是最近歷代祖師就告訴我,說我這樣子,入不了世間,進不了這個世界。有天眼的人來看我,說我總是懸在半空中,腳踩不到地。祂們給我的訊息就是,你沒有辦法入世,你心裡想入世,但是你就好像氫氣球一樣,它就是要往上升,下不來。我很用力的想把自己拉下來,可是腳就是碰不到地,就是懸空。

 

一直到我明白了要接受競爭模式與宰制系統,不可以去反它,要接受它,再超越它,我一雙腳才踩到地。這是誰教我的呢?是蓮花生大士,就是寫《無染覺性》的祖師蓮花生大士。祂說,你要接受它;接受它,並且立刻超越它。不能夠等全部接受完畢才超越,要隨時接受隨時超越。咦!當我一會這樣子做的時候,我兩個腳就踩到地了。哦!原來是這樣子呀!這才真正的入了世。我一直拒絕,不肯接受它,所以沒有辦法入世。還有一個重點,入世了以後還要超越,競爭即非競爭,是名競爭。

 

在是名競爭的狀況下,那些競爭模式的缺點統統不見了,它可以容納創造模式的優點在裡面。一方面接受了競爭,同時又超越了競爭,超越了競爭才能夠得到創造模式的優點。人類生存在這個地球上,必須接受競爭模式,然後超越它,達到是名競爭。這個時候,就會得到創造模式的優點,所有的優點都會得到。

 

這個部分對我來講還沒有做到,還在持續努力中,進行式,是現在進行式,不斷的要去做。這個地方也不適合多講,方向就是這樣。以前我完全要採用創造模式,結果是失敗的。為什麼?因為根本進不了這個世界,入不了這個世間。你想要入這個世間,做到創造模式,只有先接受競爭模式,然後超越競爭模式,達到是名競爭的狀態,這個時候創造模式才能真正的落實進來。

 

其實這整個操作就是在修行,就是在修圓覺宗的法。所以哪一天大家都修得很富有,你學圓覺宗變得很富有,表示你修對了。如果修圓覺宗,還修得很窮,沒有修對,所以這個可以拿來檢驗,還沒有成佛之前,拿這個財富來檢驗一下。

 

好,我要講的《競爭與創造》,就講到這裡了。大家有沒有問題?給大家問問題了。

 

 

【現場問答】

 

陳:請教師父,剛才師父說我們可以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東西跟人家交換,是嗎?

師:對。

陳:那別人也可以創造出比我們更有價值的,這樣就會變成又陷入一個競爭狀態,對吧?

 

※別被「通則」所限制,萬事萬物皆是獨一無二,盡情自由自在發揮

 

師:你就要超越這個競爭狀態。

 

陳:所以就是師父剛才講的,我們要超越競爭,就是要創造出最有價值的。別人沒有辦法做出比我們更有價值的,這個就是超越嗎?

 

師:不是,這個還在競爭。因為你做了一個假定,好像你做的東西跟別人做的東西是一樣的,所以是可以比較的。你真會創造的話,他創造他的,你創造你的,他們互相間根本不會競爭、不會比較。所以這又牽涉到我們昨天講的事情,我們以為我們做的事情都和別人一樣,事實上每個人做的東西都是獨一無二。既然是獨一無二,有什麼好競爭?根本無法競爭。這和我們的思考有關,我們一直都在思考通例,因為通例都是相通的,所以可以比較、競爭。如果我做的都是特例,獨一無二,那還有什麼好比?沒有辦法比!

 

陳:所以就是說,我們要改變競爭的法則,是嗎?

 

師:也不是競爭的法則,你要把你那個通例的模式消除掉,你什麼東西都是通例,都是通則,這樣就會製造出一個競爭環境來。所以要改的話,其實就是要拿掉這個通則,把這個基礎拿掉,就沒有競爭。每一個都是special case,你說special case,怎麼競爭,我每一次都是special case,就無法競爭。你的思維,有這個根,有競爭模式的根。競爭模式的根是什麼東西啊?我們昨天就有講,是吧!什麼東西都搞出一個通則,而且我們都盡量在找那個通則,舉的例子都是通例,我告訴你,我們沒有通則也沒有通例,我們全部都是特殊、特例。你真正在實踐的時候,全部都是特例,沒有通例,通例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陳:謝謝。

 

生:師父,根據剛才的問題,我想在這個商業上,如果要做到創造的情況,就是要針對市場的需求,我們去造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這個才叫做創造。

 

師:對。像我以前提出的貢獻主義,就是創造,就是為了創造。

 

生:師父!我想問,在商業上,我們都有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要升遷,互相就有競爭。我現在還沒有找到把工作人員間的競爭,變成是一個創造,讓大家都以平靜的心,大家一起創造,不用競爭。

 

師:可以的。這個是要努力的,你先接受這個競爭的結構,接受它以後,你要超越這個競爭結構,達到是名狀態的競爭結構。這個時候你的創造就可以放進來,就能夠成功。所以這個時候競爭的結構或者競爭的影子,還是在,但是它已經不能妨礙你把創造模式放進來……

生:您是說放在我們

 

師:放在已有的這個競爭結構裡面,這個是要努力的。有沒有人努力成功?有啊!最近我看有一個報導,報導美國製造動畫的公司叫Pixar皮克斯)。那家公司是一個創意的產業,它為了鼓勵裡面的員工把創意做出來,公司內部做了很多改變。我讀過那篇報導以後,覺得他們是做到創造模式了。所以不是不行,是要努力,這裡面是有功課要做的。

 

生:謝謝。

 

※日月星辰都是幻,知幻玩幻,才能運轉創造模式

 

生:太陽、月亮、星星也是我們的心性所流露,創造的?

師:對。

 

生:但是日月星本來是自然界的,怎麼是我們心性所流露?假如日月星是我們心性所創造的,這樣它的運轉跟速度,我們怎樣去停止,不要去運轉?

 

師:那個創造已經不是你的意識心能夠控制的,心性已經是不思維了。心性就是我們的覺性,祂是不可思議的。你說,啊!我怎麼把它停止運轉,那是你的想像,心性不是想像的意識心,心性是能知能覺,純粹的能知能覺,祂完全沒有想像,祂超越想像。所以這部分的創造,你不能、沒有辦法用想像來控制的。

 

所以你還不能夠接受,我知道你的困難,這個太陽、月亮、星星怎麼是我創造的?你這個地方有疑問,對不對?有疑問,那就是你該修的地方。我這個地方沒有疑問。為什麼沒有疑問?因為太陽、月亮、星星是不是被我知道的?它是被我知道的,被我知道的任何東西都是我的能知把它呈現的。那也就是說,這些是虛的。

 

你如果認為太陽、月亮、星星這個宇宙是真實的,你就不會覺得是你創造的。如果你覺得太陽、月亮、星星是一個幻相,那麼你就能夠接受是我創造的,重要點在這裡。我會認為,凡是被我知道的都是幻相,都不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地方要學到運用創造模式,還不簡單呢。你還要真的認為這個宇宙萬象,就是太陽、月亮、星星是幻相的,你才能夠打心裡就認為它是幻相,你才能夠接受創造模式,完全的接受。

 

為什麼我們入世間還要接受競爭模式,然後超越競爭模式,達到是名狀態,然後才能夠把這個創造模式放得進來。為什麼?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太多的人還是認為這個宇宙是真的。你一認為這個宇宙是真的,你就自動要採取競爭模式。所以有太多人,他不得不採用競爭模式。而且我們要進到這樣的一個競爭模式的世界,一定要先接受這個競爭模式,然後去超越它達到是名競爭狀態,然後才能夠把創造模式放進來,不然放不進來。

 

其實我自己哦!做這個創造模式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我這樣做,只是我自己做,我入不到這個世間來,不能跟世人打成一片,我的腳連地都踩不到。自從我接受它了,咦!我就可以踩得到地,表示我可以進入這個世界。雖然我那麼想進入,我拒絕競爭模式的時候就進不來。這一點是我最近才學到的東西,也是我目前的功課。所以佛法到了這個地方,真是深不可測。

 

生:師父!我想問一下創造。您剛才講,比如說一家公司,他本身有他的案例,研發的,那個跟創造有關係嗎?

 

師:有,這個部分就有。但是這邊的創造都會受到競爭模式的壓抑。在這個環境裡面,如何把創造和競爭擺平,就變成修行的功課了。好!我們休息半個鐘頭啦。謝謝各位。 

 

藝術家與音樂家於其專業領域展現創造力

 

這個是我好多年前,花了很多功夫才弄懂,而且也看了好多書,才瞭解什麼是創造模式。其實在我們的教育和文化系統裡面,這個部分比較陌生,所以我是花了滿多精神,才慢慢學到。

 

我大概是從美國的一位作者那裏學到的。這位作者羅勃.弗利慈(Robert Fritz)就是專研什麼是創造力。他的書有翻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我主要是從他的兩本書裡面學到的。哪兩本書呢?一本叫做《阻力最小之路》。另外一本書名叫做《從零到無限》都是同一個作者。這方面他摸索了很久,在他的書裡面,他有一點、一點交代出來。

 

他書裏說,創造力雖然很多人都會用,但是用的時候都是局部的。最有創造力的人就是藝術家、音樂家。像他們的爵士樂,有些即興的演出,就是不要事先準備而演出,那就是一種創造力的展現。當然發明家也會展現創造力,但是多數的創造力,都是展現在藝術家、演員的表演,在這個領域裡面,他們的創造力發揮得比較多一點。不過,雖然這些人好像都會創造,但是他們的創造力只能用在他的專業,生活上的其他部分他不見得會用。所以並不是說他在某個方面會創造,就所有的事情都會創造,不是,他只會在那個方面創造,別的地方他都不會。

 

這位作者不斷的去觀察、去瞭解那些人的狀況,然後釐出來什麼是創意,創造到底是什麼。

 

※創造就是編造,其實平凡無奇

 

我自己開頭想要瞭解這些東西的時候,也是亂摸索的,覺得「創造」這個東西非常神秘,怎麼有人有創造能力呢?等我讀完了這兩本書以後,我才弄懂,原來創造是非常平凡、非常平常的事情。

 

我們聽基督教講,上帝創造了人,亞當是他創造的,這個宇宙也是上帝創造的,那就覺得很神秘,創造很神秘,是吧!非常神秘,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但是這本書裡面就直接說出來,創造就是編造!如果是編造那就是胡亂編的,一點神秘感都沒有。創造就是編造!編故事、編謊話,誰都會編呀!我們編一個故事、編一個謊話,都是編造,那就是創造,這誰都會啊!所以從那以後,我就知道,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本來把創造看得好神秘,好像要有特殊的能力,要怎麼樣才會,要有特殊的天賦,或者我是上帝才會,不是,誰都會,就是編造。因為這個地方我把創造的本質瞭解了,原來就是這樣,所以創造的能力,每一個人都有。

 

※創造的前提:萬事萬物都是假,以幻起幻

 

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在什麼狀況下能夠創造?也就是說,在什麼狀況下你可以編造;在什麼狀況下你就不能編造?這是非常重要的要點。如果你要求真、求實的話,你要做一個東西,要造一個東西,那個是真的,不能是假的,你就不會編造,你就不敢編造了。為什麼?編造就是造假了。原因就在這裡。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假的,那你就敢造假了嘛!你就敢編造。你說,啊!我們就是來造假,你就會造了,你就會編啦!所以創造的一個要點就是: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它的要點就在這裡。

 

※菩薩修三摩缽提,創造手法千變萬化

 

佛法裡面,菩薩乘的修行者是最會編造的。為什麼?因為他知道,這世間都是幻相,本來都是幻化的嘛!因為這個世間是幻化的,所以我就來幻化,我就來編造。所以菩薩乘就是來修三摩缽提,他們必修的,這個三摩缽提就是他們必修的功課。如果一個修行者自稱是菩薩乘,但是不修三摩缽提,那他就不是菩薩乘,菩薩乘一定會修三摩缽提。

 

我們佛法,把世間看成都是假的,都是幻化的。星星,太陽,月亮,地球,山河大地,也是我們幻化出來的,都是幻的,所以就能創造了。比如說,現在天乾物燥缺水,修一個法,請龍王來下雨,咦,就下雨!這裡的幻化,一般人看,啊!神通。菩薩就做這種事啊!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在修什麼?三摩缽提!其實旱象、旱災也是幻相嘛,把這個幻相消除了,啊!天降甘霖,解除了,也是幻相呀!全部都是幻相。

 

如果他認為這些都是真的,他就沒辦法做。真的怎麼可以編造,怎麼可以造假?就不能做啦!做不出來。你們做不出來,因為你們認為那是真的。他能做,因為他知道,這些都是幻化,所以他能做,要點就是這樣而已。在我們這個世界,用我的看法,只有一個是真的。什麼呢?覺性是真的。被知的、被覺的,都是假的。所以覺性不能創造。只有被知這邊可以創造。為什麼?因為它是假的,它是幻化的,創造的要點就在這裡。

 

※能知能覺無生滅,無法被創造;被知被覺有生滅,可以被創造

 

用另外的說法,可以把它說明。能知能覺這個部分,是不生不滅的,祂不能生出來,也不會消滅。被知被覺這個部分是生滅的。你看!被我們知道的東西,我們可以把它生出來,它也會消滅。可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能覺,祂既不能生出來,也不能消滅。這就是能覺和被覺之間的那種特質。

 

我們這個世間都是被知的、都是被覺的。你看!星星、太陽、月亮,都是被你看到的、被覺的。它是能覺嗎?它不是啊!它是被我們看到、被我們感覺到的。凡是被你感覺到、被你看到、被你摸到、被你想到、被你聞到、被你嚐到,全都是被覺。只要是被覺察到,一定是生滅的,生出來會消滅,滅了以後又會生出來,它一定是這樣。所以只要會生滅的東西,就是假的,就是幻化的,就不夠真嘛!對不對?

 

相對於一個東西,祂是不生不滅的,祂既不會生出來,也不會消滅,祂早就在那裡,祂是不變的。「不生不滅」就是不會變,「生滅」就是會變。你們昨天聽過的話,應該就知道了,不會變就是永恆,沒有時間,會變這裡就有時間。所以在有時間的世界就是生滅的世界,這就是世間。不生不滅,沒有時間,就是出世間了,離開世間。在出世間這裡,才是不變的。

 

那麼天堂有沒有在出世間?沒有,天堂還在生滅這邊。我們講的不生不滅,是指涅槃極樂,天堂還不是。天堂還是在一個生滅的世界,還是世間,那我們人間當然更是啦!是一個生滅的世界。在生滅的世界才能創造,也就是我剛才說,在一個假的,幻化的世界,才能夠創造,一個幻化的東西,一個假的東西我才能編造。不然祂是真的,你怎麼編,不敢編,編出來都是假的嘛!只有假的東西我們才敢編,所以編一個謊言,我們都很會編嘛!你要編一個真實之言,怎麼編?那就不是編的啦!所以創造是在生滅世界才可以做的事情,不然做不成。

 

※菩薩入世修三摩缽提,在生滅萬象中體悟不生不滅

 

在不生不滅的世界,因為永遠不會變,所以是真的。在真的世界裡面,我們不能創造,不可能創造。所以我們到了佛的世界,你說,我要創造一個佛出來。拜託!哪有這種事,覺性不可能被你創造。所以在不生不滅這裡,是沒有創造的,只有在有生有滅這邊,才有創造。也就是說,菩薩要修三摩缽提,只能在生滅的世間修,所以菩薩一定要入世間,度眾生。其實那是說好聽的,他是在玩創造遊戲,創造遊戲很好玩的,對不對?

 

你們要做藝術家,要做發明家,在那裡創造很快樂的。尤其玩到要水有水,要火有火,什麼都可以。要你活就活,要你死就死,哎呀!好玩得很耶!什麼遊戲都可以玩。要佛法大興,就大興;要佛法開始進入末法時期要你滅了,就讓你滅,起起滅滅,好玩啦!在這個裡面玩這樣子的創造遊戲的時候,就是他修三摩缽提。

 

我現在知道,他們要在這裡修三摩缽提。修到什麼程度?就是在生滅中發現不生不滅。厲害吧,這樣子的功力!在印度的德蕾莎修女,她就說,在最貧苦人的臉上,她發現了上帝,意思差不多,她看見上帝。咦!怎麼上帝要在最貧苦人的臉上才看得見。這一樣啊!我們要在生滅裡面,發現不生不滅。這就是他們在這世間修三摩缽提,他們在修的。所以他們這樣子修的時候,就是在玩,也可以說是在修三摩缽提,就是在修創造,他們在修創造力這個功課。

 

※有生滅,才能創造

 

所以你這樣一下子就把它界定清楚,創造,原來是這麼回事情。創造本身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當你不瞭解它的時候,你就以為它是神秘的,當你瞭解了以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它的特徵就是要生滅。在一個生滅的環境,一個生滅的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是生滅的,會生也會死的,在那樣子的條件下才能創造。如果是在一個不會生也不會滅世界,它是永恆的,那就一點都不能創造,絕對不可能創造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創造,原來就是編造,編造一個假的世界,一個假的東西,會生滅的東西。如果說我們創造的東西,不會滅,那就慘了。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垃圾,它們是永恆的,像塑膠這一類的垃圾,它不會腐爛。我們把它製造出來以後,糟糕了,變垃圾山,不會腐爛,那是災難!地球上以後都是塑膠垃圾。所以不要以為做出一個不會壞的東西,我們就覺得很高興。哦!那是災難。

 

所以說,東西會滅是好事,人會死也是好事。如果人都長生不老,不會死,那是災難啦!以後地球上都是人,都不會死,大概站的地方都沒有了。所以你要維持繼續不斷的創造,就是要生滅,創造出來以後要滅才行。我們現在不是努力的要做出一個塑膠,它可以分解的,細菌可以把它分解,就可以讓它消失了。這樣子的東西才能夠循環使用。所謂循環使用就是可以循環不斷的創造。

 

※宇宙進化是法身如來的三摩缽提

 

從這裡我們就漸漸的瞭解了這一個部分。在創造的過程當中,會展現出智慧。在不斷的創造過程中,就會變成什麼呢?達爾文所說的演化!演化跟創造是相通的,是一個有系統的,不斷的在創造的一個過程,我們就稱它為演化。

 

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宇宙的演化。我認為宇宙裡面所有的演化,都是三摩缽提。我們有個人修行者的三摩缽提,還有整個宇宙的三摩缽提。整個宇宙的三摩缽提,就是法身如來的三摩缽提。這一個三摩缽提非常壯觀,壯觀得不得了,很驚人,讓人吃驚的狀況。我本來也不知道,後來體驗到了,佩服得不得了。

 

以人類而言,最早地球上沒有人。先前地球上只有無機的分子,漸漸地再形成有機分子。形成有機分子以後,從有機的分子又演化生出一種類似我們現在叫做Virus形態。牠已經有一點生命的形態。從病毒這樣的階層繼續演化,形成單細胞,從單細胞又演化成多細胞。多細胞又演化成像小昆蟲這樣子的東西,像草履蟲這些水生的小昆蟲。又從小昆蟲變成比較大的昆蟲,然後又變成什麼爬蟲類,蠕動的小蟲,像蚯蚓這種。然後從無脊椎又變成有脊椎的,然後有脊椎又變成哺乳動物,然後再一步、一步,再演化,提升上去,變成了什麼呢?變成了人類。人類是整個生物演化最高的。從單細胞到人類大概要四億年的時間。這個還只是指什麼呢?指生物肉體的演化。

 

※四億年的身體演化歷程,懷胎十月即可完成

 

所以達爾文演化的想法,他只取整個演化中間的一小段,他發現了這個事情,就提出這個說法。事實上,這個演化的整個大結構,不只這樣。這樣子的演化歷程,可以在十個月內複製成功。四億年這麼壯觀的演化裡,你看!就我們人類來看:你有眼睛、你有鼻子、你有耳朵、你有頭腦,你這些能力、這些本事,有科學家在嗎?沒有科學家在,他自己就演化出來了。科學家製造一個像人類的眼睛這麼精巧的儀器,做得到嗎?做不到。整個這麼有智慧,你看!這麼聰明、這麼有智慧的整個演化,嘆為觀止!

 

更嘆為觀止的是,四億年的時間可以濃縮在十個月就把它做出來,複製成功。十個月怎麼把它複製?就是人類不是在母親的子宮裡面,本來是一個卵細胞嗎?就是一個細胞啊!懷胎十個月,不就一個baby 出來了嗎?你去看胚胎學的發展,它真的就是從一個細胞變多細胞,然後先變成像蝌蚪這樣子的一個身體,然後再演化、演化,變出來。整個歷程四億年的時間十個月就完成,太驚人了。科學家做得到嗎,作夢都做不到。這是什麼?創造。這就是三摩缽提。到這個層次的三摩缽提,我們覺得好像不是個人的,這麼大規模,那是法身如來。

 

※識心也在演化

 

好!還要告訴你,不只是這個部分在創造、在演化,還有一個部分。剛才講的是身體的演化,現在呢,我們要講,還有一個東西在演化——識心,識心也在演化。你不要以為一個單細胞,一個細胞、一個細菌,牠沒有識心,有,牠有識心,不但有識心,還有覺性。覺性這個部分,細菌的覺性跟我們人的覺性沒有分別,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祂不會變,本來是什麼就是什麼,一樣的。會變的是什麼?識心。

 

所以當你是細菌的時候,它要配細菌的識心。就好像你是一個很小的小電腦,那要配一個軟體給你的,硬體還要配軟體。我們這個身體是硬體,還要配上一個軟體給這個硬體的。當你是細菌的時候,就配細菌的識心。當你是昆蟲的時候,就配昆蟲的識心。當你是四腳蛇的時候,就配四腳蛇的識心。當你是哺乳類動物的時候,配哺乳類動物的識心。那個識心也在演化,就好像我們電腦裡的軟體也在不斷的進步、演化。一樣啊!所以當你變成人的時候,就要有人的識心。

 

有些人的識心是動物的識心,結果不小心,住到人的身體裡面來,這個人常常不會說話。為什麼呢?那個動物的識心裡面,說話、語言的這個功能還沒有發展出來,所以他這一方面就會變得比較弱,好像什麼都是好的,但是就是不會說話。有沒有這樣子的人?有。這種狀況,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就是他的識心,還是畜生的識心,還沒有進步到人的識心。但是住在人的身體,這個說話的功能就不會。所以識心也在演化,但是覺性無法演化,不能演化。

 

※法身如來的三摩缽提,演化歷程令人驚歎不已

 

這樣子的話,你來看!這一宇宙,這個世界,從三摩缽提,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唉呀!壯觀,真是壯觀的不得了。所以非常、非常的敬佩,對於法身如來的三摩缽提,敬佩得不得了。

 

那一天,當我第一次體驗到這個東西的時候,那時我還沒有退休,還在工作。我的辦公室是有紗窗的,但是莫名其妙,怎麼在我的桌上停了一隻大黃蜂。那個大黃蜂其實小小的,大概拇指這麼大,沒有那麼粗,長度大概這樣大而已。就在我的桌上!我把自己縮小來看牠。哎喲!雄赳赳,氣昂昂!它的腰好細,然後用牠的腳來梳翅膀。我就在想,我們科學家能夠創造出一個這樣子的黃蜂嗎?怎麼創造都造不出來,尤其這個黃蜂還可以生小黃蜂。這樣子的科學家更不要想,根本不可能。所以看到牠雄赳赳,氣昂昂,好美哦!就對牠很欣賞,很讚嘆。對於法身如來的三摩缽提,更是佩服、佩服,讚嘆!

 

在這樣讚嘆的時候,又看到一隻蚊子,哦!蚊子我也讚嘆,真是厲害!誰能創造出一隻蚊子來,沒有這個本事,人類不可能有這個本事。所以像蚊子這樣子的出現,都是屬於法身如來的三摩缽提。在這個時候走出去,看到路邊一朵野花、小草,唉呀!都覺得太美了,非常讚嘆!這就是創造力。宇宙裡面這個創造力是這麼豐富、這麼美麗、這麼壯觀,真是驚嘆!

 

菩薩祂為什麼要入世間行菩薩道?就是要欣賞,來玩這樣子的三摩缽提。這樣子的戲碼是沒有辦法在涅槃世界有的,佛世界那裡是沒有的,因為那裡是空、無、寧靜、不動、平等不變、不生不滅,那裡是絕無創造可言,絕對沒有的。所以看到這裡,你就會知道,世間不是原始佛法所認為的,苦、空,無我,那麼悲慘,不是這樣子的,那是豐富得不得了,好玩得不得了,讓人驚嘆得不得了。在這個裡面才可以發現,不生不滅。那麼,這就是菩薩入世修行的目標。

 

好!我想,我把創造力,就介紹到這裡。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現場問答】

 

生:師父!如果心中很敏覺的看到一個批判之心,可是知道要放下才能看到不生不滅,要怎麼去做,要怎麼接納?

 

師:你這樣的問題,也不是批判啦!因為你講到另外的一個主題去了,我們現在講創造,跟批判這個主題比較不相關。批判這個主題,反而跟讚美這個主題是對比的,我們今天,現在講的這個部分,不是批判與否的事情。

 

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候我們把心放空,要創造,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好奇怪,怎麼這個人會這個樣子。比方說,看到藝術家、看到音樂家因為創造,好像不理別人,我們的心態,就不理他們嗎,不理他們又會覺得,好像不能跟他們融在一起,那要怎麼辦?

 

師:我不知道。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要怎麼辦都可以嘛。

 

生:師父!您說,在還沒有創造之前,覺性是真的,這樣真的覺性,跟一真法界也是真的,它有什麼實相?

 

師:一真法界,指的是佛世界。我現在講的世間,不是指佛世界,是我們娑婆世界,世間。你們是不是剛才聽那些,覺得太大了,把你們壓垮了。會不會?

 

生:老師,關於這個創造力,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理想、願望,這個是先通過目標設定,再通過創造,達到的嗎?

 

師:所謂實踐就是你去編造。好像服裝設計,都是你去設計,其實也是編造,還有寫書,編故事,編劇情,都是在創造。人最會創造的就是謊話,沒有人敢創造真話,當他想要創造真話,他就寫不出來,要他創造謊言就很會創造的。

 

※知幻即離,才能任運三摩缽提,不致認假為真

 

黃:師父!我們凡夫在創造的過程中會迷失心性,但是菩薩在創造的過程中,不會迷失心性,祂是以什麼竅門。

 

師:因為祂知道這是假的,幻的,知幻即離,知道這是幻的,就不會受它的拖累。如果你創造的東西,以為是真的,那你就陷進去了,重點就在這裡。因為祂知道這個是幻化的,祂不但知道自己做的創造是幻化的,根本知道這個世界,這個環境,整個都是幻化的,怎麼會陷進去?陷不進去。祂只是來玩幻化遊戲,祂曉得我是來玩的。如果把它當真了,那就陷進去了,這個是要點。所以黃清水問的是要點。

 

好!如果沒有問題,我們時間是不是已經差不多到了。好!我們就到這裡,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