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講座《楞嚴經》(一)

(卷一,pp.112

時間:20141214

地點:台北襄陽精舍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

整理:王修堂/郭藤輝

 

我們今天開始講《大佛頂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這一部經是比較不好講的,因為祂裡面很多地方是很深的,不過這個部分還難不倒我,以前我曾經講過一次,應該是好多年前了,這一回再來重講,我想會比上一次還要更容易一點吧!這部經大家都有這個版本,我們就按照這個版本的這個經文,看第幾頁大家就可以一致。

這個經的名稱還有更長的,祂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這個卷祂總共分了十卷。我們今天就先看到祂的第一卷。當然這部經簡單一點的名稱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經》,更簡單的話就叫《楞嚴經》。

如是我聞。

這一句話是代表了阿難說的,就是說這些經都是阿難憑他的記憶,把它寫下來的,阿難是一個只要聽過的事情就不會忘記,他有這個能力把他所聽過的都再把它記下來。這個「如是我聞」的意思,就是阿難說他曾經聽過以下的說法,把它記下來,不是他自己編造的,是他聽過的把它記下來。大家會想「哪有這麼厲害的人,好像錄音機一樣都能夠記下來,然後還把它再寫下來!」我們聽說阿難有這個本事,我們也只好這麼相信。我以前也是對這個地方覺得「唉呀!這個阿難太特別了,世界上真有這種人嗎?」

後來就差不多十幾、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馬來西亞,就認識了我一位師兄,我去到馬來西亞的時候,我師父已經圓寂了,這位師兄叫楊某某,華藏祖師到馬來西亞的時候,他就是華藏祖師的侍者,服侍華藏的起居各種工作,他就在身旁日夜跟隨著。認識他了以後,才曉得這個人就像阿難一樣。你只要跟他說「哪一天你陪了師父,師父那一天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他可以從頭到尾一五一十講給你聽。「哇塞!世界上真有這種人耶!」,但是你沒有跟他點、沒有問他,他想不起來,只要你一問他,他就有辦法,甚至講話的時候,連餐桌上哪一個人講什麼話,誰坐在哪個位子,穿了什麼衣服,前前後後那麼複雜的、所有的每一句話,你只要問他,他都可以說出來。「哇塞!世界上真有這種人!」但是你如果沒有問他,他不知道、講不出來、也想不到,只要你跟他點選,只要問他哪一個,他就會說出來。親自見識了以後,世界上真有這種人,對這個阿難他能夠記得聽過的一切這件事情,我想一定有,現實上面就遇到過這樣子的人,但是阿難是比較有智慧。楊某某他現在已經退休了,算是馬來西亞政府的公務員退休的,他們好像55歲就退休。他是很奇怪,我覺得他沒有什麼智慧,就是會記而已。那個時候我就想,這種人如果生在台灣,要考什麼醫學院全部都考得上,因為他就是過目不忘,聽過就是不會忘記,所以像我們現在台灣這種考試,他一定是高手。你要考什麼題目,那個「書」就在他心裡面翻開,他根本就照抄而已。我說「唉呀!他沒有出生在台灣,那個時候我們大專聯考,如果他出生在台灣,一定是榜首這種人,可是並不很有智慧,我覺得就是沒有智慧,但是你要點、要問他,甚至念了什麼咒,他都可以給你背出來,世界上就真有這種人。

因為有這樣的人,我曾經想要讓他把華藏祖師曾經教過的那一些咒,請他把它背出來,也專門請另外的人去問他,做了一下以後,發現他記的東西太雜了,什麼都記,重要的、不重要全部都有,所以那個記錄就做不下去,太多太雜了,聽的人也不曉得怎麼篩選,那個工作就停在那邊,就沒有再做下去。但是我可以見證到像阿難這樣的人世界上真的有,我遇到了。我們就來看阿難記下來的這個經文:

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

其實這一段的經文是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室羅筏城」就是舍衛大城,在其他的經典就叫做「舍衛大城」。

「祇桓精舍」就是給孤獨園祇桓精舍,只是翻譯得不太一樣,其實就是舍衛大城的祇桓精舍。佛一直都在那個地方居住弘法。這個時候祂「與大比丘眾」就是比丘,多少人呢?「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都跟著佛的。這些大比丘們是什麼呢?他們都是「無漏大阿羅漢」,都已經得到、證到了無漏,得了阿羅漢,他們等於就是佛子,就是佛子住持,以下就是在描述他們的狀況。

「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作為表率,

「從佛轉輪」跟隨佛轉法輪。

「妙堪遺囑。」能夠把佛教的東西,都能夠傳達實踐了。

「嚴淨毗尼」。就是把道場,能夠讓道場莊嚴清淨的。

「弘範三界。」在三界弘揚佛法。三界指的就是無色界、色界和欲界。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那麼他們已經可以有很多的應身了,能夠度眾生。能夠救濟幫助未來有遭遇了很多困難的眾生,他們超越塵累。「塵累」就是一些生活裡面的辛苦困難,這些都在描繪這些大比丘他們的狀況。

「其名曰:」他就把一些比較重要的姓名列出來。

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這些就是比較領頭的,重要的。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也有一些辟支佛。

「無學」,我們佛經裡面就常常有兩種:一種是無學,一種是有學。這裡,除了這些比丘、大阿羅漢之外,還有無量的辟支無學,屬於辟支佛乘的無學。辟支佛乘是另外一乘,跟羅漢乘稍不同,其實境界還要更高一級,這是辟支佛這一乘的。這裡祂特別說「無學」,這個無學有什麼意義呢?他是相對有學而已。有些人他是要學的,是要去學習才能夠學到東西,才能夠成長,才會得到智慧。還有一種是無學的,不需要學的。那麼大家會想不學也會嗎?「不學也會」。我們人類大概都以為一定要學,要受教育,要到學校去學,但是在佛法裡面有一種修行的方式,獲得智慧的方式,是不學的,是無學。那麼大家想,無學也能得到嗎?「能得到智慧」。這裡「復有無量」,就是很多、很多的辟支佛無學。

「并其初心,同來佛所,」他們用他們的初發心,就到佛這邊來了。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他們也屬於比丘這一類,他們在夏季的時候有特別修行,屬於進修的那種修行方式,是他們自己在那裡修的。

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也有菩薩,他們也來諮詢,問一些心裡面的疑問,希望世尊-釋迦牟尼佛能夠給他們教導,讓他們獲得更深的佛法的密義。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把座位鋪好了,就坐在那裡了。

「為諸會中」,就是來參加這個法會的、來聽講的這些修行者,宣講這些佛法深奧的內容。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用這個法、用說法來宴請這些聽法的聽眾,大家都聽得很高興。聽到一些他們從來沒聽過的。「得未曾有」,聽到他們沒有聽過的內容。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

「迦陵仙音」,「迦陵」是一種會鳴唱的鳥,來形容釋迦佛祂講法的那個聲音,好像天上的仙音一樣傳遍十方法界。這裡就有兩種狀況,能夠遍十方界的話,那就不是拘限於那個祇桓精舍了,所以祂有局部的祇桓精舍的那一個狀況在說法,這樣子來聽的就是具有人身的這些比丘,那麼還有一些十方菩薩來的話,在這個人世間的這個部分的那些聽眾,不見得知道。因為祂的世界同時有局部的這個「祇桓精舍」這麼一個Local的情況,祂同時又有一個空間是到了十方世界,所以祂在這個經文裡面已經表達了兩種不同的境界在那裡。祂這樣在面對這個十方菩薩的時候,祂所說的法也傳遍了十方世界。

「恒沙菩薩,來聚道場」,十方世界的菩薩就有恒河沙數這麼多的菩薩聚在這裡了,所以這個是描繪了兩個Case,兩個境界,這兩個境界同時在進行的。

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文殊師利這位菩薩是這麼多菩薩裡面的第一位。

「上首」就是排名第一的,祂是多少數量的排名第一?是恆河沙數這麼多的菩薩裡面,祂排名第一,所以在這個經文裡面已經同時呈現了兩種境界。

關於「文殊菩薩」,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是有一個溝通管道,可以讓我跟祖師溝通的,「釋迦牟尼佛」也是我們的祖師,所以當時可以溝通的時候,我就問了一個我的疑問。問了一個什麼疑問呢?就是「文殊師利」這位菩薩,在經文裡面出現,那麼我就問祂,當時祂只是以菩薩身呈現呢?還是祂除了有菩薩身之外也具有我們的人身嗎?我問了祂這個問題。因為在這個經典裡面,這個部分沒有交代清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另外一位菩薩就是「維摩詰菩薩」,那麼就交代得很清楚,祂是具有人身的,因為在印度,玄奘到印度去取經的時候就有記載,在當時就有維摩詰菩薩曾經居住的地方,他還去拜訪過,這個代表維摩詰菩薩是有人身的,同時也是菩薩,所以祂也會展現超乎人世間所能看見的那些境界,但是文殊師利我就從經文裡面,我就不能確定這件事情所以我就問祂。既然有溝通管道可以問,我就趕快問一問這些我不明白的事情,我問祂有沒有人身,一問,祂就告訴我:「祂有人身,但是祂沒有讓人家知道祂有人身」,所以當時的那些比丘並不知道有一個菩薩是文殊師利,祂是有人身的。當時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好像是舍利弗,在華嚴經裡面有出現的就是舍利弗,祂是比丘-大智舍利弗,以及舍利弗的帶領的弟子知道這件事,其他不知道。那我不知道阿難知道不知道,應該知道吧,也許阿難也算是跟舍利弗比較密切的。因為文殊師利不想讓人家知道祂有人身,所以沒有把祂的人身,在當時就像維摩詰菩薩那樣就展現出來讓人知道,文殊師利呈現在經文這裡,其他的比丘並不見得知道祂,只有部分知道。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為他的父親準備了齋飯,應該是圓寂的日子吧!來供養佛,他自己親自來迎接如來、請佛來。

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他設下宴席,親自也把大菩薩請來了。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波斯匿王請這些大菩薩,請了佛來,也請了舍衛大城裡面的那些長者、居士,也同時請這些出家眾,所謂「飯僧」就是來供養僧人。

「佇佛來應。」也等佛來接受他們的供養。

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這個時候佛就派這個文殊菩薩,分別帶領了菩薩以及阿羅漢來接受那些齋主的供養。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只有阿難先受到別人的邀請,到比較遠的地方去了,還沒有回來,沒有辦法參加這一次的齋主的供養。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上座應該算是一個尊稱,就是地位比較高的法師,阿闍黎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上師。在歸途中,阿難獨自一人,沒有上座和阿闍黎陪伴,當日沒有供僧活動。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阿難就拿了他的缽,

「應器」就是接受供養的缽,到他所去的城裡,依次去乞食。

「次第循乞」,這裡當時沒有齋僧活動!所以他就挨門挨戶的一個一個去乞食。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

他心裡想,趕快找到一個施主,能夠供齋飯給他。

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

也不管食物的好壞,有得吃就好了,也不管供養者是什麼階級。他們有四種「種姓」,婆羅門最高,其次就是剎利,就是可以作國王的這個階級,以及旃陀羅,旃陀羅就是最下級的。他心裡面想不管哪一個階級,有供養就好了。

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他就準備等待人家慈悲的供養了,所以也不管是尊貴的、卑賤的、還是微小的!這些都不計較了。

「發意圓成」,只想把這個事情辦成,就好了。

「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乞食一方面是自己可以吃飽,另一方面也是給眾生種福田的機會,圓成了雙方的需要,所以有無量功德。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

「訶」就是罵。阿難已經知道如來世尊已經罵過須菩提,還有大迦葉:「你們是阿羅漢。」他知道這件事,但是心裡並不服氣。

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他是欽佩釋迦佛那種廣闊無障礙的智慧,還有欽佩祂度了很多疑惑、化解很多誹言。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沿著他所遊經的城門,緩步走進去,把衣服端正了,嚴肅恭敬的等候人家給他齋飯。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他在依次第乞食的時候,經過了「婬室」,這個婬室就是我們這邊所說的風化街,或者說妓女戶。這種街道,就像台北的寶斗里。

「遭大幻術」,就被人家施了幻術,是誰呢?就是摩登伽女,原來「摩登伽女」是妓女。

「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用了婆毗迦羅先梵天咒那種幻術把阿難勾引到她的床上去了,這個「席」就是床,他們那個時候,可能沒有床,鋪一個席就是床。

「婬躬撫摩」,真好,被摩登伽女撫摩身體,也許互相撫摩。

「將毀戒體。」比丘要守淫戒,不可以有淫行的。他們有這個戒的,現在快要破戒了。這個部分後面的經文也有提到,在這裡經文說,他是被人家用幻術、用咒語,把他迷惑了弄進去、帶進去,我想真實的狀況恐怕不是這樣。後面有提到說,摩登伽女跟這個阿難是累世夫妻,一碰到就是「乾材烈火」,所以這麼一碰到就燒起來了,就這麼一回事。其實這樣子的事情,我們也可以說那些上妓女戶的嫖客都是被人家用咒語設計的!其實是嗎?不過,說來好聽啦!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

因為這個是阿難自己寫自己的事情,當然寫得好聽一點。如來就是知道他是被人家的淫術所加害的。佛接受了齋供後,及波斯匿王的那些齋主的供養,佛就趕快回來了。

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那些國王、大臣、供齋的人,看見佛急急忙忙要回去,知道有事情,所以就跟來了,想要看好戲,所謂「聞法要」,

即看戲。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喔!這裡就像是表演魔術一樣的,非常精彩,比我們現在看電影都要精彩。是什麼呢?這個時候,世尊祂的頭頂上放「百寶無畏光明」,頭頂上是什麼?就是祂頭頂的圓光。我們看到佛,除了身光,還有頭頂的圓光。

「放百寶無畏光明」,放出百寶無畏大光明,這個光一放出來裡面還出現一個千葉寶蓮,這個「千葉寶蓮」就是蓮花座。

「有佛化身」,有佛化身,就是釋迦佛的化身。

「結跏趺坐」,雙腿盤坐在那個千葉寶蓮上。

「宣說神咒。」就唸一個咒出來。

「敕」就是命令,那個咒一唸出來就是命令「文殊師利」。「文殊師利,你拿著這個咒去保護阿難。」這個咒一拿去以後,那個惡咒「先梵天咒」就消滅了。「惡咒消滅」意思就是什麼呢?這兩個人一下就清醒了。正打得火熱快要破戒的時候,一下子大家就清醒了。其實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一下清醒了,所以當你清醒時,大概就是有佛帶了一個咒讓你清醒的。

因為他跑去另外一個城嘛!你看他們在舍衛城這邊一放光以後,就派文殊師利去了,文殊師利有神足通跑去把那個惡咒消滅,同時把阿難和摩登伽抓回來,

「提獎」就是抓來了。

「歸來佛所。」抓到佛這邊來。這個很精彩,我們看電影都會覺得精彩,這個根本就是現場演的是吧!比那個魔術更厲害。這些人為什麼會跟來呢,當然是就知道精彩的有事情可看,就來看了,看到這一幕。

祂宣說神咒。那個神咒在哪裡?大家翻到第七卷。這個咒很長,在315頁的第三行。祂第一句就是:「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寫…」這個部分。後面還有很多、很多,你們都不需要看,看到哪裡呢?看到334頁最後三行:「哆姪他。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闍囉。謗尼泮。虎??。都嚧甕泮。娑婆訶。」

就這些。到最後,娑哈。娑婆訶就是娑哈。那麼,如果只把剛才講的那第一句,還有後面的第三行倒數第四字,倒數第三行的「哆姪他」一直到最後,第一句是開頭,那麼真正整個的咒就是最後這裡。前面那些都是讚頌。所以真正的咒祂唸的就是: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囉訶帝三藐三菩陀寫…,哆姪他。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闍囉謗尼泮。虎??都嚧甕泮。娑婆訶。」

這就是楞嚴咒。華藏祖師有教我們這個楞嚴咒,祂告訴我們,真正的咒心就是後面這一句,但是要起一個頭,就是前面第一句,中間那裡都是讚頌,可以不用唸。那麼這個化身佛祂所唸的咒就,宣說神咒,應該宣說這個楞嚴咒。就是剛才我跟大家提的這個部分。不會弄得那麼長,那麼長祂怎麼唸,時間緊急,來不及啦。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阿難被抓來了對不對!等於被那個狗仔隊抓到啦!祂就痛哭只好懺悔了。所以,阿難見到佛就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一向多聞」,阿難一向就是多聞,智慧高超,可是呢!功力不夠。

「未全道力」,功力不夠,碰到這個事情就要破戒。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阿難祂就祈請「十方如來」能夠成就祂證菩提,能夠教祂「奢摩他,三摩禪那」,這些是修行最初的方便。那麼請求能夠得到這一個成就,能夠抵擋這些誘惑、這些困難了。這個時候,那些恆河沙數這麼多的菩薩以及諸十方的大阿羅漢、辟支佛等等,他們也想聽聽佛的教導,當然佛是特別要教導阿難,他們也想在旁邊聽、接受教導。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這一段是多加的。是「緣因法師」把後面,這個本來在後面,他把它移到這邊來。他認為應該要放到這裡。那麼我看了,我把後面也看了,我覺得不需要放,不需要把它移到這裡,移到這裡反而會弄亂,所以我們這一段就不要。我們就接了到哪裡呢?就接到下面「佛告阿難…」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佛就告訴阿難:你和我是同一個家族的。

「情均天倫」,是同一家族的堂兄弟,阿難是祂的最小的堂弟,相親相愛。

「當初發心,於我法中」,你當初是怎麼發心的,到我的佛法裡面來修學。

「見何勝相」你當初發心的時候,是看到什麼殊勝的勝相,殊勝的景相。

「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那麼就把世間的這些恩愛、親情放棄了,到我的佛法中來出家修行。你當時是看到什麼事情?佛這樣問他「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是你看到了什麼?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鎦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喔!他就講出來為什麼要跟祂學,出家去跟祂學佛法。原來阿難有天眼。

「我見如來三十二相」,他看到了如來的三十二相。我相信,在講這一段的時候,應該還沒有講金剛經。因為金剛經就說,你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嗎?」結果是「不行」。那如果說不行,早就已經不行了是吧!所以在這個時候,應該還沒有講金剛經。還沒有講金剛經的時候,釋迦佛是常講這個「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不是肉身的相。就像我們畫的佛像,身上有身光、有圓光,而且這些光還有光芒的,也有毫光,所謂三十二相,指的就是這些東西、這些形象。這些形象呢,修行修得好的就會有。但是在金剛經裡面就講到了,我們知道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但是轉輪聖王不是如來,所以關於三十二相,就凡夫的眼來看,是看不到三十二相的,只看見人的形象,有天眼的人可以看到三十二相。這三十二相當然跟這個肉身的相「殊勝度」當然差好遠,阿難是顯然是看得到的,所以就覺得「勝妙殊絕,形體映徹」。

「勝妙殊絕,形體映徹」,像一個光聚一樣,不是我們肉體這種物質的狀態,而是一種光聚的一種相,所以祂是透明又是可以穿透的。

「猶如鎦璃」,就像玻璃這樣子。所以阿難就想:「啊!這個相一定不是用慾望這種愛可以生出來。」為什麼他認為不會從有慾望的這種愛生出來呢?他說「有欲望的愛,氣是很麤濁的」,他是能夠感受這種氣的。三十二相是天人才有的,還要高階的天人才具有的,像我們凡夫身體的氣當然是麤濁的,也會有腥臭、尿臊味,在人類性交的時候,會散發腥臭氣味的。

「腥臊交遘,膿血雜亂」,指的就是性行為,他們看起來是這樣。說這樣子所生出來的身體,不可能發生這麼「勝淨妙明,紫金光聚」的三十二相,不可能。他非常嚮往這三十二相,所以就剃髮出家了,原來是這樣。

關於「三十二相」,當我可以跟釋迦佛溝通的時候,我有特別問祂:「既然金剛經裡面說這三十二相是不行的、不要的,可是您為什麼又要講這三十二相?為什麼其他的經典裡面又描述了這些三十二相,當然也說佛有啊!那是什麼原因?」祂講:「是為了講給天人聽的。因為天人他們有,有是有,但是沒有佛那麼殊勝。他們會佩服這種殊勝。所以為了度天人而講了很多三十二相。」是因為這樣,事實上佛是無相的,祂要講這些東西都是為了度眾生,所以這個是為了度天界眾生而說的。但是讓我們這些凡夫看了又很羨慕,反而執著三十二相。祂告訴我真正的原因是這樣子。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這個時候阿難已經說出了他真正學佛的原因,佛就說了。

「善哉阿難,汝等當知」,阿難你要知道,所有的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就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那個開始,一直生生死死相續不斷。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這個生生死死相續不斷的原因,都是出在你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所謂「常住」就是永恆存在那邊不變的真心,再加上「性淨明體」,指的還是這個真心,因為你不知道。

「用諸妄想」,不知道,所以你就用一些妄想心,你的常住真心不用,你也不知道,所以就用了那個妄想心。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這個妄想心是不真實、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所以就有生死相續的輪迴。哦!重點已經點出來了。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你現在想要求得無上菩提。

「真發明性」,這個所謂無上菩提真發明性,就是前面講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就這個,是同一個東西。我們讀經碰到這種時候,祂又換了一個名詞,我們以為又是另外一個東西,「不是」,就是同一個。這一個「常住真心」就是「無上菩提」,就是我們講的菩提心,就是同一個。

「應當直心,詶我所問」,你想要研究這個、想要成就這個的話,你就要用直的心,回答我的問題。我問你什麼,你不要遮遮掩掩、扭扭曲曲,顧左右言他,這樣子的回答,不行,要直接的回答。你想要得到菩提心、常住真心,你就要用直心來回答我的問題。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十方這麼多如來,祂們都是同一個佛道,完全一樣的。

「出離生死,皆以直心」,祂們能夠出離這個生死輪迴,也就是出離生死相續,「皆以直心」,都是靠著心直而證得的。所謂證得,就是你本來沒有,你想要得到菩提心,你一開始你就要直心,你心就要直。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我們講心直是什麼意思呢?「如是乃至終始地位」,就是從頭到尾,皆以直心,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從頭到尾你的心都要直的,不要有扭扭曲曲的樣子。那我們就拿一根線來比喻就是了,那個線你就把它拉直,就是直的。不要那個線彎來折去的,也不要打結,也不要纏在一堆,就是一根直線這樣子。所有的這個曲折就是委曲相。打了一個結,打了結又纏在一起,又繞在一堆,那個都是委曲相。知道了吧?那麼關於這個部分,現在也只能說到這裡,什麼是直心?後面我還會把它點得更清楚一點。如果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的回答因為這樣所以那樣,一堆東西,好多藉口,有很多理由的,那個都是不直。你的回答,就沒有藉口,沒有理由,只要一有,因為什麼什麼的,全部都是不直的。因為只要你心的一不直,你就有很多疑問或有疑惑。也可以說,你只要還有疑惑,還有一些不明,那個都是「諸委曲相」。

現在釋迦佛就開始發問了,這一段的問答是很有名的,也就是非常有名的,叫做「七處徵心」。這個七處徵心要把它看懂、講懂不容易,我知道不容易啦!因為我也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能夠把它釐清楚的。這一段如果你弄得非常清楚,從這裡你就知道阿難他怎麼想,釋迦佛祂是怎麼想,祂怎麼去解這個阿難的想法,怎麼把他的想法釐清楚。祂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祂最根本的那個基礎、動心是什麼?「是那個」。釋迦佛,祂是什麼?如果這個地方你釐清楚了,以下全部都清楚。那個關鍵點就在這裡,就在這一段。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我現在問你,你要直心的回答」。祂問:「你說,你當初發心出家,跟我學佛修行。是因為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那麼,我現在問你,你在這個三十二相中看見了什麼?是誰在那裡喜歡三十二相?」祂就問了兩個問題。注意哦!祂不是問「你愛什麼?」不是哦!「是誰在愛?」關鍵點就在這裡哦!祂不是問:「你愛什麼?你看到三十二相,你愛三十二相的什麼?」祂不是這樣子問。祂問:「『將何所見』就是你在三十二相看到什麼?是誰在喜歡三十二相?」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阿難回答如下。他說:「『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那個喜歡,是用我的心和眼睛來喜歡的,『由目觀見』,由於眼睛看見了如來的三十二勝相,眼睛看到,心裡就喜歡了。所以我就發心願捨生死,隨佛學佛了。」他回答得算是直心的。他自己發現了:「是因為我眼睛看到了三十二相,心裡就喜歡這三十二相了,所以不是眼睛喜歡,是心裡喜歡」,所以他的心和眼,他分得很清楚,是他心裡喜歡了,所以他就發心來學佛了。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我們要回到他們的場景,他們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我們要進入那個狀況。這個時候,佛就再問阿難:「就你所說的,你真正會喜歡,是因為你的心和你的眼,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如果不知道你的心和你的眼在哪裡的話呢,你就沒有辦法把你的困惑、把你的那個麻煩消除。」

「則不能降伏塵勞。」就是你遇到的那個麻煩,就沒有辦法把它解了、消除掉。就譬如有一個國王被賊兵所侵擾了,這個國王就派兵去討伐,消滅賊兵,派出的兵一定要知道賊在哪裡,如果他不知道賊在哪裡的話,他沒有辦法把這個賊消滅的;雖然兵派出去了,但是消滅不了。同樣的,你已經知道你的問題在心和目,那麼你現在要把你的塵勞消除的話,你一定要知道「你的心和你的目」,也就是「你的心和你的眼」在哪裡,如果你不知道它們在那裡,那麼你就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說得很淺顯、很容易懂嘛!因為你不知道心目在哪裡的話,那麼這個心目才使得你在生死中輪迴相續嘛!所以你會在輪迴中生死相續,原因就是「心目為咎」。問題是出在你的心和目,這個心和目就是問題所在,當然你就要知道心和目在哪裡。如果它在哪裡你都不知道,那你怎麼解這個問題呢,你就沒有辦法解了。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那我就問:「阿難,你的心和你的眼在哪裡?」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這麼一問,阿難就回答祂了:「世尊,所有一切世間十種不同的生命,都是把那個識心放在身體裡面的」,我們大家也差不多這麼想。「就算您如來的話,您的青蓮華眼,您的眼睛也是在您的面孔上。那我們的浮根四塵,也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四個根,它們都在面孔上。所以眼呢就在面孔上,心呢就在身體裡。」佛就問他:「你的心和你的眼在哪裡?」他也回答了。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我們來想像,我們也在那個祇桓精舍現場,也聽著佛跟阿難他們都在祇桓精舍裡面對話。佛就告訴阿難:「你今現在呢坐在如來講堂,坐在我如來的這個精舍、這個講堂裡面,你看祇桓精舍外面的森林、叢林叫祇陀林。」「祇陀」是因為祇桓精舍那個地方本來是祇陀太子的房舍,如來祂當時要找一個道場,一位長者,「給孤獨」長者就發心要供養佛,看上了這個祇陀太子的這個林園、房舍,看中這個地方要向這個太子買這個地,那個太子不想賣,就出了一個難題,他說:「你啊!如果能夠用黃金鋪滿這個地的話,那個地就是你的,就給你。」哇!他就真的弄了那麼多黃金把它鋪了,我不知道他那個黃金有多厚,真的把那個地鋪了。可是在那個樹那個地方,他就沒有辦法鋪,後來祇陀說:「樹你沒有鋪到,那樹就不算你的,還是我的,你鋪到的地方,地就給你了。」所以那個樹林還是祇陀太子的,所以就叫做「祇陀林」,就是在外面的樹林,那個講堂應該是後來才蓋的。「你去看那個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此樓閣講堂在給孤獨園,祇陀林是在講堂的外面。這個根本不用講,當然就是這個樣子是吧!釋迦佛又說。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

你現在在堂中,「先何所見」你在這個堂中裡面,先看到誰啊?

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他說:「世尊!我在這個堂中,先看見如來,還看到那些跟來聽講的大眾,都在講堂裡面。在這個時候往窗外、門外這麼一望,才看到那個樹林。」世尊又問他。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你看到林園了,為什麼可以看到。「因何有見」意思就說你為什麼可以看到?

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世尊!這一個大講堂,它的窗和它的門都大開的,我在講堂裡面,從這個窗、這個門,一望就遠遠的看到了。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這一段本來在這邊才出來。

這個時候,釋迦佛才把祂的手臂伸出來,祂身體是金色的,所以就舒金色臂來摸阿難的頭頂,摸到了他的頭頂,就告示阿難也告示諸大眾。摸到頂講什麼呢?有一個三摩缽提,名字就叫大佛頂首楞嚴王。喔!這是一個三摩缽提!

「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就這一個三摩缽提,十方如來都可以經由這個三摩缽提法門,就出菩提路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就可以出菩提路了。

「汝今諦聽!」你聽好。阿難這個時候就頂禮。

「伏受慈旨。」接受祂的教導了。

下面就開始講了,接下去講的內容就等於是這個三摩提-「大佛頂首楞嚴王」這個法門了,就在宣說這個法門了。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如是。

祂給了一個問題:「如你所說的,你自己身體在這個講堂裡面,因為這個講堂的窗門都打開了,所以遠遠就可以看到那些林園,另外也有眾生也在這個講堂裡面,他們如果看不到如來,可是,他們卻看得到外面的樹林。這個狀況,阿難,你覺得是怎麼樣?」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如果你在這個講堂裡面,看不到如來,可是,卻看到了外面的樹林。這樣子的話,是不對的、是錯的。

「阿難!汝亦如是」,世尊就說:「你就是這樣,無有是處。」為什麼你就是這樣。

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

因為他前面說:「我的心就在我的身體裡面。」所以祂說就:「阿難!啊!不對啦!」

「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你的心對一切東西都是明瞭的,你剛才又說,你的心是在身體裡面。

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你的心對什麼都會明瞭。既然你的心是在你的身體裡面,你就要把你身體裡面都看得清清楚楚,都明瞭得很清楚。

「爾時先合,了知內身」。你就先要了知你的身體裡面。

「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有這個樣子的嗎?有眾生他能夠先看到身體裡面的東西,然後才看到外面的東西嗎?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縱然不能把你的心肝脾胃都看到了,至少看到爪生、髮長、筋轉、脈搖吧!因為你的心就在裡面,你的心就是能夠明瞭一切的,它既然在裡面,怎麼不能夠把你的身體裡面都明瞭了呢?有眾生能夠把自己身體裡面明瞭嗎?「沒有呀!」

「如何不知?」為什麼不知道呢?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一定對內不知道,裡面的東西不知道,你怎麼說你知道外面呢?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所以,你說覺了能知的心,是住在身體裡面,這是不對的。

所以釋迦佛祂說:「你就是這樣,你說心在身體裡面,剛才你又說在堂裡面,看不到如來,但是能夠看到外面的林園,這樣子是不對的。」無有是處。祂就說:「你就是這樣!」為什麼祂說:「阿難你就是這樣呢?」「你說你的心就在身體裡面,可是你的心肝脾胃,你都看不到,但是你又看到外面的林園。你不就是無有是處嗎?」

結論是什麼呢?結論就說,你說心在身體裡面,這個說法不對。那這是七處徵心的第一處,後面還有六個。

 

【現場問答】

這邊有一個問題。這個,我不曉得,「佛戒」就是佛教有個戒律,年輕的比丘出外托缽,是要有上座或者是阿闍黎陪同的。阿難單獨托缽沒有上座陪同,這個狀況是吧!他已經單獨了,有這個戒嗎?,我不知道。有的話,有阿闍黎當然可以陪同,不過阿難的輩份恐怕也算阿闍黎吧。他的輩分應該也滿高的,他是可以陪同人家的。

張:師父好。我想問一下就是說,佛的意思就是「覺性就是真心不在我們的身體裡面。」祂的意思是這個?

師:沒有,沒有,祂也沒有說。祂是說:「你說在身體裡面,那是錯的。」

張:喔,在身體是錯的。

師:因為像說:「不在身體裡面,那就在外面?」那個就是第二個。阿難第二個就說:「喔!那個不在身體裡面,就在外面!」

張:那我先想就是說:「不在身體裡面是可以接受,但是我一直都覺得我們的覺性好像在頭腦裡面。」

師:喔!你在頭腦裡面。不,不,你去看,後面祂就有講,因為後面他有一個問題,「藏在根中」。頭腦就是意根了,就是藏在那個根裡面。

張:結果答案也不是哦!

師:也不是啊!就這樣子。我告訴你,你看!阿難他就會變出七個說法,所以他是很聰明的一個人,只有很聰明的人才會有的,但是這七個,都被釋迦牟尼佛,一個一個剝得體無完膚,剝光了。

張:謝謝師父。不過,我現在還是覺得,還是在頭腦裡。

師:你好好去看嘛。

張:謝謝師父。

師:我想,你也是阿難。好。還有問題嗎?沒有的話,我想這一段應該很清楚了。我想我別的本事沒有,把這些困難的東西,依照經文,我可以把他用現代的話說出來。我想我這個本事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