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講座《楞嚴經》(

(卷一,pp.1728

 

時間:201502月08日

地點:台北襄陽精舍

主講:智崇上師

整理:王修堂/郭藤輝

 

我們就從17頁倒數第四行開始。

 

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前面已經提了三個了,這個是他提出來的第四個,前面就是先講內:「啊!這個能知能覺的這個心在內」,後來說不對,然後他就說在外,在外又不對。第三個,他就說:「啊!那潛藏在根裡面」,也就是六根裡面,這個也不對,這下子他就發明、創造了第四個說法。第四個說法就說,我們這個人都有七竅是吧!開竅的地方那邊就是明了。當然眼也是一竅,眼一開張就看到外面,把眼睛一閉起來就在裡面,所以他就說「開眼見明」。你看!眼睛這麼一打開,這個竅打開了,就看到外面明亮了,這樣子就是見外。把眼睛一閉起來,那麼就是看到黑暗,那就「名為見內」,這樣子呢!就是看到裡面了。這樣的講法怎麼樣?他不太有把握,所以他就提出來的第四個。當這個提出來了以後,佛就告訴阿難: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祂就問他:「阿難!你啊!當你閉眼睛的時候,你看到是暗的了,那麼暗的這個境界是跟你的眼根是對照的嗎?」所謂對照的就是那個被看的,你這個眼睛是能看的,這麼一個「能所」的對照。祂問說:「跟眼是對還是不對?」r即互相有沒有這個「能所」的對照?祂就問他是對還是不對?有能所的對照,還是沒有能所的對照?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如果這個見的暗,是跟你的眼根是「能所」的一個對照,那麼這個暗就在眼前呀!這個暗是在你眼睛的前面。這個怎麼能說在你的眼睛的裡面呢!這個不通了。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暗室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雖然是成對,是一個「能所」的對照了,但是我就是要說在我眼前的這個暗呢!這個就叫內,我偏要認定那是內。如果你偏要認定這個暗就是內,那現在你關在一個暗房裡面,那個暗房就是你的內臟囉!是你的裡面了嘛!因為你這個暗是裡面,沒有日月也沒有燈,全部是暗的。你說這個暗呢!雖然跟我的眼是一個「能所」的對照,但是你說,這個就是裡面,如果這個就是裡面的話,那這個暗室就是你的內臟在你身體裡面,就不是一個「能所」的對照了,這個就沒有什麼見不見了嘛!你根本不是一個「能所」的對照,那你的眼睛見什麼?這個暗就不是你的見了,所以這個也不通。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

 

現在他又假設一個情況,「若離外見」,若是在外面看過來的。

「內對所成」,內對所成的意思是從外面對到這個裡面看進來的,這個見是這麼見的。

「合眼見暗」,我閉起眼睛來,這樣子見暗呢!是從外面見過來的,看到裡面的,所以我就叫「看到裡面這個暗」,就叫「名為身中」,就是身體裡面,如果這樣成立的話:

 

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開眼見明」,那你打開眼睛,看到亮了對吧!你看到亮了,你說你這個見是從外面看過來的,那你不就應該看見你的面孔嗎?

「何不見面?」你開眼見明的時候,你就要看到你的面孔呀!其實是沒有看到面孔,知道嗎?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你要跟內來做一個「能所」的對照,那就不成立了。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

 

「見面若成」,如果你真的開眼見明,你就看到自己的面孔了。

「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如果這樣子成立的話,你的那個能知的心,還有你的那一個眼根,那是在外面的虛空上,就在你的身體外面的虛空,你的心已經在外面的虛空了,你怎麼說你的心在內呢?這個怎麼在內呢?

 

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若在虛空」,如果你的眼根是在虛空,你的能知的心也在虛空,那麼你的眼根跟你的能知的心,就不是在你的身體裡了。

 

「自非汝體」,那也不屬於你的身體了。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那麼這個樣子呢!我如來現在看到你的面孔了,那我如來是你的身體了。這幾句話裡面的轉折好多喔!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汝眼已知」,這句話是說你的眼已經知道了「閉眼見暗,名見內者」這句話的意思,「汝眼已知」,你說你的眼睛是閉眼見內嘛,那你的眼睛已經「閉眼見內,閉眼見暗,名見內者」,這個「汝眼已知」是知這件事情,是知祂前面自己講的嘛!

「身合非覺」,這個「身合非覺」的意思是什麼呢?你的身體並不知道暗是身內,這個裡面呢有兩個東西,一個是見,眼睛看見,眼睛看見是一件事情;我心知道,又是一件事情,那麼現在你這個「汝眼已知」,你的看見了暗,而且你知道這個暗是內,這是兩個事情,「身合非覺」意思是什麼呢?你的身體不知道啊!你的眼並沒有見到內啊!只見暗,但是身體並不知道「暗是內」,那你說你的眼見暗的時候就知道見內了,你的身體並不覺得,哇!好複雜!。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必汝執言」,如果你偏就要說「我就是知道!」那麼這樣子的話呢,你就會有「身眼兩覺」。

「身眼兩覺」,你的身有覺,然後你的眼,又有另一覺,那這樣的話你就有「身和眼」兩個覺了。

「應有二知」,那麼有兩個覺的話呢!你就有兩個知,也就是有兩個能知。

「即汝一身,應成兩佛。」這樣子的話,你這一個人要成佛的話要成兩個,因為你有兩個覺性嘛!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完全錯了。

我回去再看過以後,我覺得上次講的時候還不夠清楚,所以今天決定重新再把這一段再講一次,就比上一回講得更清楚一點,所以今天把它補充了。以上大家有沒有問題?

 

蘇:所以這第四個,阿難他所提出來的,他所謂的心在哪裡,就是心是跟著根在,合在合一,他的體。

 

師:不是,他的意思就是說是這個竅,竅開的時候他就見明,他沒有說在哪裡。

蘇:他沒有說哪裡。

 

師:這個地方祂沒有說,他說開竅的時候就看到外面了,眼睛閉起來的時候,這個竅閉起來了,那就看到裡面,他沒有特別講它在哪裡,因為前面說哪裡都不對嘛!他這個就不說哪裡了。那不管他怎麼說,說來說去反正佛陀就是可以找到他的那個漏洞,把他駁倒,他怎麼講都有漏洞,這個已經是第四個,他提出了第四個說法,還是錯,當然那個說法也不是你們提出來的,你們其實也不太知道他提這個幹什麼?怎麼這樣子提?不過前面那個內啊!外啊!還有潛伏在根裡面啊!這個我們大概也有這個想法,一般蠻多人是也有這樣子的想法,但是這第四個就比較沒有人這麼想,比較少,所以當祂把他駁倒的時候,我們也就覺得OK。不過這個阿難是很厲害的人喔!不叫很厲害,叫很頑固的人,叫做「剛強難化」,已經駁了四個還不死心,又跑出來了第五個。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因為他也聽了很多佛法,這個他聽佛陀講過,他就借用佛陀講的東西。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

 

「我今思惟」,你要注意喔!他是在思惟的。關於思惟不思惟這個地方,我們以前就講了很多了。他是在思惟的,他也很清楚他在思惟。我今思惟,因為思惟。

「即思惟體,實我心性。」喔!這個思惟就是我的能知能覺的心性。

 

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那麼隨著思惟跟什麼東西合,我的心就有了,所以就沒有什麼內啊!外啊!中間這些部分了。這一句話,我看這個圓瑛法師的註解,我覺得圓瑛法師的那些註解,還講得蠻好的。他這麼講的時候,這個阿難在用這樣子一句話在講的時候,他其實把:「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這四句話,把前面兩個丟掉了,只用了後面兩個。前面兩個就是「由心生故,種種法生」這兩句丟掉了,只用到「由法生故,種種心生」,為什麼呢?你看!他說我今思惟,他這個思惟裡面是什麼呢?「即思惟體」,這個思惟,就是這個主體啊!「實我心性」,這個就是我的心性。

「隨所合處」,什麼東西跟什麼東西合,沒有交代是吧!

「心者隨有」,心就有了,所以他「隨所合處,心者隨有啊!」他只用到後面那兩句:「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那也就是說,這個法跟什麼地方合呢!我的心就生出來了。前面呢!這個「由心生故」才「種種法生」啊!心是先有的,先有的話,怎麼你還什麼隨所合處才生出來,心才生出來,所以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把佛陀的開示那四句裡面,前面兩句,他在講的時候已經把它丟掉了,如果他沒有把他丟掉的話,他就不通了。心早就有了,種種法也就生了,怎麼要隨合以後才生!沒有啊!你心是先有,「由心生故,種種法生」,你先有心的啊!這一點是在圓瑛法師的那個註解裡面就先提出來了,所以我覺得圓瑛法師不簡單哦!這麼一看就了解阿難的狀況,他在思考的時候已經把前面兩句就丟掉了,就忘掉。後面阿難又再說的時候,佛就順他:「你只有後面兩句,前面已經不用了,那就順著你」。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祂就順他,你只需這個「隨所合處,心隨有者」,那我就用這個。「隨所合處,心隨有者」,你這個法生出來,你這個法跟什麼地方一合起來呢?你的心就生出來,就變成有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隨所合處,心隨有者」,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是心無體」,你的心是沒有體性,是沒有主體;你這個心是沒有主體的、是虛的。既然你這個心是虛的,那你在合什麼東西啊?跟什麼合啊?

「則無所合」,你怎麼合,你合什麼東西啊!你根本是虛的嘛,你跟誰合啊!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好吧,你就要說我是虛的,沒有體的,但是呢我就是能夠合,我就是能夠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我沒有體,我沒有體性,但是我就是能合。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呢!

「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只知道有十八界,有十八界沒有第十九界,所以這個十九界,不是說有十九個,而是第十九個的意思,我們總共只有十八個,沒有第十九個。界的話就是「十八界」,六塵六根六識,三六,一十八,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這些都有體性的,這十八個都有體性,現在你如果沒有體性也都算,你就要弄出一個沒有體性的,那你這個沒有體性的就是第十九了、第十九界啦!你這個第十九界怎麼來的呢?那就要第七塵對吧!我們塵就是色身香味觸法這六塵,那你要有一個沒有體性的第七塵來合,才會有第十九界,哪有這個道理!

「是義不然」,意思就是哪有這種道理!哪有這種說法!哪有這種狀況啊!哪有這種情形!沒有這種情形嘛!那麼我們說他是無體的、沒有體性。「若有體者」,就算你是有體的,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他是不是有體?「你說有體,好!你的這樣子的心還是有體的,那你這個心現在說是無體了,那麼你就是要硬坳嘛!」「我這個就是有體的!」「好吧!就算你有體」,祂來破他:「先是說它無體,破掉了。」,現在說你這個心,你這種狀況的心也還是有體的,那麼:

 

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如果我們說你這個還是有體性,那麼就是種種「有法生故,種種心生」,你的心就生出來了,「隨所合處,心則隨有」,這個是這樣。好慘!我接受你這樣子的說法,但這樣說法是無體啊!無體說完了,你如果硬要坳說「這樣子的心還是有體的」,是有體的話呢!現在我們就來做一件事情:

「如汝以手自挃其體」,你呢就用你的手,能捏,這個「挃」字就是捏,你自己捏你的身體,捏你的腳也可以,你就捏嘛!你一捏你就有感覺嘛!你有感覺,你就知道了嘛!我手一捏,我這個右手捏了左手,你捏了啊!你知道了,你這麼一捏你就知道你有感覺嘛!

「唯復內出?為從外入?」,你這個所知道的心,是從裡面跑出來的呢!還是從外面進來的?

「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如果你這麼一捏,你就感覺嘛!你有感覺,你的心就是從裡面感覺出來的,從裡面感覺到了,那你那個心就應該看見你的內臟,就前面那個心在內的話,你就要先看到你的內臟;如果你這麼一捏,你那個感覺是從外面進來的,是從外面進來的,那你就要看得見你的面孔。這一段話的意思是這樣,所以你兩個都不是,你這樣子也沒有體啊!有體也不對,無體也不對。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佛這樣子把他撥掉,阿難就是不服氣,他說我講的這個見呢!是眼睛見;我講的知呢!是心知不是眼知,眼只是見,知的話呢!是心在知。你說我這個什麼見,你把我的意思弄錯了,我不是這個意思,他就反駁祂了。我認為這個反駁應該算又是一個主張,這裡已經是第五個主張。這個第五個主張、他這個反駁,等於是又把那個第五個主張又做了修改,所以這個應該是五之二了,嚴格算起來可以算第六個,一般講整個就是七處真心,其實他反駁的也是,提出來的主張總共有九個。你這麼反駁,那祂就順你。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若眼能見」,祂說:「眼呢它是能夠見的,知的話是心在知,所以你剛才駁我那個錯,說我那樣子錯,我把你糾正,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把我弄錯了。」佛陀厲害!他說:「好吧!你說你眼呢是見,知的話是心,那麼你的眼睛就是能夠見囉!」

「汝在室中,門能見不?」你的眼睛能夠看東西,那麼你現在在這個房間裡面,我們這個講堂裡面嘛!「你在講堂裡面」這個成立的話,就相當於「這個門它也能夠看東西」,懂嗎?「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如果你這麼說成立的話,那意思就是你現在在這個房間裡面,這個房間的那個門就是竅嘛!你的眼睛就是身體的竅,那「門」就能夠看東西了,能嗎?當然不能,是吧!

「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如果人死了,但是他的眼睛在呀!對不對?他的眼睛是在的,那他的眼睛應該能夠看到東西。就是死人的眼睛是在的,應該看得到東西。如果這個人死了,他的眼睛還能夠看東西。

「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還能夠看到東西,這個怎麼叫死呢?所以這個地方就已經指出一件事情:就是這個「眼」能夠見啊!不是「眼」見,是要有那個「能知的心」在後面幫助它才能見嘛!沒有那個心的話是不能見的,這個我們探究真心那本書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了,是吧!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

 

你說有體好了,那麼有體呢最多就這四個情況嘛。

「又汝覺了能知之心」,你的能知能覺這個心。

「若必有體」,就算你有體好了,那麼我就問你,是一體呢?還是多體?是遍體呢還是不遍體?

「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你說有體好了,那麼有體最多就這四個情況嘛!最多就是這四體:「一體,多體,遍體,不遍體」,這四個情況。你的「能知能覺的心」到底是一體的還是多體的?是遍體的還是不遍體?祂就問他這個問題。一問問題就一個接一個問下去,假如是一體的話,他是有體的;假如是有體的話,有體而且是一體的。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

 

你如果是一體的,你用手來捏你的那個四肢,你捏手,那其他的四肢都應該有感覺,因為你是一體嘛!

 

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若咸覺者」,你都感覺了。

「挃應無在」,這個捏,應該說沒有捏哪一肢,捏哪裡都一樣嘛!

「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如果你要去捏的時候,捏什麼地方才是什麼地方有覺,捏手就手覺。捏腳就腳覺,手沒有感覺到被捏,你說是一體就不對了,它不是一體。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如果你那個能知能覺的心,是多體的。腳一個,手一個,左腳一個,右腳一個,左手一個,右手一個,頭一個,如果是這樣子,那你不是有好多能知能覺的心嗎?到底哪一個是你呀!所以這個也不對。

 

若遍體者,同前所挃。

 

「遍體」跟那個「一體」是同在的,所以跟前面一體是一樣的,就不用講了。

 

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若不遍者」,如果是不遍體的,他只在某一個局部。

「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如果你那個能知能覺的心只在頭這邊的話,他不遍體,他只在局部的位子,那麼你去拍他的頭又拍他的腳,那麼你這麼拍你的頭的時候,頭感覺被拍了,你的腳因為沒有體在那邊,沒有能知能覺的心在那邊,所以你拍你的腳,你的腳是沒有感覺的。「足應無知」,應該是這樣。

「今汝不然。」其實你不是這樣啊!拍你的頭你就有感覺,拍你的腳你也有感覺呀!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所以你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這樣子一套說法是錯的。其實這個地方他已經提了兩個了,提了兩個那祂還是把他破掉了。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這個中間是內和外的中間,因為說內也不對,說外也不對,那麼他就提出來,這個是第六個「心」。如果嚴格講的話,應該是第七個主張,「在中間」,那既不在外面,也不在裡面,那就在中間。好。我們來看這個佛怎麼回答。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我把它唸完,有人看得懂嗎?這個地方我自己就先看懂了。所以就沒有去看其他的註解,倒底怎麼來解這個東西?我相信沒有人能夠解,所有的註解大家也是在胡扯瞎搞,我是這麼猜測啦!不過要斷定這樣,我應該把手上有的註解本都拿來看一看才說,不過我這件還沒有做,還來不及做。我順祂的經文來解好了。

「汝言中間,中必不迷,」你說中間,好!那中間就沒問題囉!這個應該是問句:中間就沒問題了嗎?「中必不迷」了嗎?是這個意思。

「非無所在。」那麼就沒有,這個「中」到底在哪裡?「非無所在」就是這個「中」到底在哪裡?哪個地方呢?

「今汝推中,中何為在?」你現在推測了,它既不是外又不是內,你就推測大概在中間。這個也是我們一般人常常會這麼做的。那麼祂就問:「那『中』在哪裡呢?」

「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處」這個就是外面、身外啦!「為當在身」就是身體啦!祂就說:「你這個『中』到底是在身體外面,還是在身體這邊呢?那意思就是,到底在外還是在內哪一邊?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如果說這個「中」就在這個身體,就在身體這裡。如果那個中就是在身體這邊,祂就問:「你這個『中』到底是在身體這裡還是在身體外面?」就算在身體這邊的話,那身體的邊不是中間對不對?身體的邊就屬於身體了嘛!那就不是中間。因為你說那個中是在身體了嘛!現在這個「中」如果在身體的邊上,那麼這個「中」就不在身體了嗎?如果這個身體在中呢!就是在身體的話,因為他說「若在身者」這個中就在身的話呢!那這個中不就是在內嗎?如果說「在處」,也就是「不是身體」,在外面,那個中就在外面。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

那麼有那個表面嗎?你在外面嘛!外面的那個表面呢?那個表就是表面嘛!有沒有表面?如果有表面,那有表面了!如果是無表面,那就等於沒有了嘛!如果有表面的話,那這個表則無定。這個表呢是沒有辦法確定的。如果你沒有表,那就沒有了,那就等於沒有了,那就等於沒有中。如果有表,好,那你這個表呢就是不定的,是不定的。為什麼?何以故。就說為什麼,有表的話,那個表是不定的呢。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有表,那麼這個「中」就是這個「表」,你往東看的時候,人就變成在西邊看;你往南觀時,人就變成在北觀,就顛倒了。這個樣子的話,體和表就混亂了。

「心應雜亂。」你的心也是雜亂的,所以祂說他這樣子就無定。

 

☆☆☆

 

田:師父,……那個「表」。

師:對啊、對啊!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表」。

田:自己都混住了。

 

☆☆☆

 

陳:他說「表」已經在外面了,他說不是在內,只有講「中」啦!

師:對啊!你要講「中」嘛!他就先在幫你找那個中在哪裡!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那我現在來講給你們聽,我用我的講法,我能夠這麼講,是因為我學物理。我不但學物理,而且我做物理的什麼東西呢?就做物理的薄膜科學,「薄膜物理」。薄膜物理裡面,薄到一個程度呢!

我們就有一個名稱叫「表面物理」,專門研究這個「表」的這個表面物理。因為我在這個地方有接觸,我們物理裡面有去接觸這個東西,有探討這個問題、有想過,我才看懂這裡,如果我沒有那個表面物理學的經驗的話,根本不知道祂在講什麼,真的很難知道,而且祂講的這件事情,已經把表面物理學裡面最深的,表面物理學還講不到這裡,祂都把它說出來,太厲害了!我看到這裡嘆為觀止,這個佛陀實在太厲害了!這個我要用黑板來說明。

我們有一個內,有一個外嘛!假定這個內外是一個立體的,有這麼一個立體的。那麼內外之間不是就有一個這個平面是吧!一個平面、一個介面,,這個立體我們說是三度空間對不對?中間這一個地方呢!

就叫做介面,這個介面就是一個二度空間對吧!就是一個二度空間。那我們表面科學大概是在做什麼呢?這個外面呢就是真空或者是空氣。那麼這個內就是一個物質,一個立體的物質,我們就專門研究這個物質的表面,上面的物理現象,那個就叫表面物理。而且這個表面物理都弄在高真空裡面,都是在10的負10torr的那個真空度裡面的,在這個上面。所以呢都在研究什麼東西呢?是物質的表面,上面的這些原子,它在怎麼排列組合等等,都在研究這些東西,這個就是「表面物理學」。

 

現在啊!這個佛陀祂在講什麼?祂在講中間的這一個,中間的這一個表啊

是什麼?就是真正的二度空間。喔哦!真正的二度空間才叫表

嘛!真正的二度空間,我們說把那個原子排列這麼一條,組成了一個面,這個叫二度空間嗎?這還是有厚度的,有厚度就不是,還是三度,那真正的二度怎麼樣呢?沒有厚度對不對!要根本就沒有厚度,那才是真正的表對不對!這樣子的話我們就想像嘛!拿一張紙給我吧!這樣子就是一個二度空間。這個呢!不是。為什麼?它有厚度,真正的二度是沒有厚度,連一個原子的厚度都不可以有的,就是完全沒有厚度,那個才叫二度空間對不對!這裡,祂講的「表」就是這個東西。

 

陳:沒有厚度。

師:沒有厚度。那沒有厚度的話,意思就是什麼呢?這個東西還是有兩面對不對?這邊有一面,另一邊也有一面,它有兩面嘛!那真正沒有厚度的話,是不是沒有兩面了,它的這一面就是另一面對不對?另一面如果叫做向東,這一面呢就叫向西囉!對不對?好!它只有一面呀!所以呢你向東的時候,是不是就向西了?祂在講這個,厲害吧!

 

☆☆☆

 

問:……

師:對啊!東看啊!因為你的心在那裡啊!他還有一個狀況,你的心在這一個東嘛!這個「表」這裡,你的心是能看的啊!你的心已經在這個沒有厚度的二度空間裡面,你的心向東看的時候怎麼樣?結果就向西看了;向北看的時候就向南看了。你的心如果裝在一個沒有厚度的二度空間裡面,你的狀況就變成這樣。所以這個佛陀祂能夠做到這樣,祂是真的能夠把祂的心,真的就觀想放進二度空間裡面去,這個時候你的心會錯亂,我告訴你,這一點我們做表面科學的人,都做不到,沒有瞭解到這樣子,數學家也沒有辦法瞭解到這裡,數學家就是二度空間的世界到底。物理學裡面有人在探討,如果我們的生活是在二度空間裡面的話,「想像的」,那我們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的印象中好像有人討論這個,但是並沒有討論到看東會變成看西,看南會變成看北,好像沒有到這裡。佛陀這個根本就不用探討,一下子就講到這裡了,實在太厲害了!

祂這一段就是講這一個,其實祂是講二度空間。如果我們的心限制,就是在二度空間裡面,那麼你的心會錯亂。如果是這樣講,你們會不會覺得這一段可以看懂了?看懂了對不對!

 

☆☆☆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

 

他不認帳,我講的中,中間,不是講的這種。

 

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他說我的「中」啊!講的就是識。識在什麼地方生出來呢?眼見色,就是眼根與色塵之間的緣,緣就是關係。這個緣就產生了識-眼識,那眼是有分別知的,可是這個色塵是沒知的,是物,它們是沒有知覺的,那麼色塵和眼根中間生出「識」來了,那麼這個「中」指的是識,不是你那個什麼表不表的二度空間,我的意思是這樣,這些話呢也是世尊以前有說過的。

「則為心在」,我的心在中的那個「中」是在「識」這裡。好了!這個應該是第六之二了,第六的第二個,因為他反駁了嘛!等於將他前面說的又修改了,他的主張又修改了。所以這個應該就已經是第八個了,提出這個的話,這個就是第八個。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根,六根,塵,六塵。在根與塵的中間。

佛說汝心若在這個根塵之中,那麼這個心體呢?

「為復兼二?為不兼二?」所謂兼二,就是包含根和塵。不兼二,那麼就是根和塵沒有兩個全包的意思。「若兼二」,如果這個是包含的,你的「中」是包含兩個的,兩個都包含的,也就是包含了根,也包含了塵。

「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物指的就是塵,那體呢?指的是根,如果是這麼講的話呢!這個根和塵互相就錯亂了。怎麼錯亂呢?因為「物」是沒有知覺的。這也是阿難前面說的「色塵無知」嘛!不知啊!根是有能知的、是知的。那麼一個知,一個無知,這兩個是對立的、不同、是對立的。所謂對立就是矛盾的。中若兼二,就是包了二矛盾,當然就雜亂了。

「云何為中?」兩個矛盾的東西,那你怎麼「中」。「中」的話就是你折衷一下在中間嘛!你兩個都是相敵對的、不同的東西,你怎麼定出一個中來?「云何成中?」你怎麼成為一個「中」?這個中不成立的話,兼二就不成了。兼二成不了,那就不兼二囉!「不兼二」,那麼一個是有知的,一個是無知的,一個是不知,一個是非知,不知呢是物。那麼這個根呢它是分別,眼根它是分別。若「分別」不算知,那麼這樣子就沒有體性了。

「中何為相?」沒有體性,中間、中的樣子是什麼?你不兼二,「我有根的時候就沒有塵,有塵的時候就沒有根」,像這樣子的情況,你這個「中」到底算什麼?所以你沒有體性,你也定不出一個中間,到底那個地方叫做中間來了?就說根塵,他是要根塵的中嘛!你根塵的中怎麼定?「定不出來」。「中何為相?」那麼找不出來了、找不到。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所以你說中間,這個沒有道理。

這是第六之二,也把它講完了,這個阿難還是不服氣,真是剛強難化!好!已經八個了,已經搞了八個了。

 

阿難又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

 

「共轉法輪」的意思就是大家共同討論佛法,或者共同論述佛法。

 

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這個是他引用聽來的,就說這個覺知分別心性,這個能知能覺這個能分別,這樣子的這個心,既不在內也不在外,不在中間,全部都不在。那麼一切無著。在的話就是在哪裡呢、那就是固著在哪裡了,黏著在哪裡了嘛!所以一切都沒有、都不在、都沒有黏著,這樣子呢就是所謂的心。

「則我無著,名為心不?」那我現在就是無著,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心啊?他現在越來越謙虛了,這樣子是不是心啊?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佛告阿難說:

「汝言覺知分別心性」,就是能知能覺能分別的這一個能知。

「俱無在者」,它哪裡也不在。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呢!

「世間虛空」,我們那個人世間,這個世間,這些虛空。

「水陸飛行」,有水有陸地有會飛的,有在陸地上、水裡面的動物、植物。

「諸所物象」,所有的這些物象。

「名為一切」,這個就叫一切了。你是一切不著,無著,一切都不在嘛!

「汝不著者」,你不著的話,是有在還是根本就是無呢?

「無者同於龜毛兔角」,如果是無的話,就是不存在,龜毛就是龜是沒有毛的,兔是不會長角的,所以龜毛兔角的意思就是不存在;你無的話就是不存在了,你這個能知的心根本是不存在,還要什麼著不著,有什麼好著不著的?

「云何不著」,你還有什麼著不著嘛,那這個沒什麼可講嘛,所以你不可以說他沒有。

「不可名無」,你不可以名無。

「無相則無」,你根本就沒有這個形象的話呢,那麼才是無,就不存在,才是無嘛!

「非無則相」,你不是不存在,「非無」就是「不是無」。那麼「則相」,則有相。

「相有則在」,如果有相,那就是存在。「相有則在」,你有相的話就存在了,你存在、已經在了,你還說你無著,你怎麼無著,你已經在了嘛!

「俱無所在」,現在已經在了,不是無所在了,那麼你怎麼說無著呢!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無著」就叫做覺知心,那全錯了。

 

好!七處真心到此全破,其實是九處真心,九處真心全破,到這邊破光了。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覺得破光了。我想阿難覺得破光了,因為他是講給阿難聽的,是阿難問題,我們其實也沒有提這樣子的問題,當中有幾個我們大概有人會提,他後面好多變出來的東西,一般的人大概都不會提出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好講,不過也很好啊!有這麼一個這麼會硬拗的聰明人,拗得這樣子全部都被破掉了,我想我們讀這段經文有兩個問題,大家對於到底阿難提出的主張是什麼意思,也不見得懂,還有一個問題呢!就是佛陀把他破掉了,祂再怎麼破都聽不懂耶!大概會有這樣子的困難。現在講完,我自己是覺得是破光了,其實他講的這個都是可以破的,也就是阿難提的都是能夠破的,不過我覺得要破到阿難服氣,這個才是重點,祂也不需要破得讓我們服氣,因為我們沒有問嘛!所以我們也沒什麼服氣不服氣的。我們再看後面就知道阿難是服氣了,到七處真心這裡以後他就不提出問題來,那就代表他服氣了。

 

好!阿難服氣了,你們會不會不服氣?我們讀經呢!就是要想像自己是阿難,如果我們也服氣了,那讀這一部經這個地方就OK了,那如果你們有不服氣,也不見得不服氣,有沒有問題要問?

 

 

【現場問答】

 

張:師父好,師父請問一下,他這邊有一句就是說「無相則無,非無則相」,意思就是說「我說無,其實他也是一個相就不對了」,「無相則無」,他意思是不是「佛就已經說其實就在無相當中」,是不是這個意思?

師:不是,無相就是沒有。

 

張:喔!就是沒有的意思。

師:他不存在。

 

張:他也是一個相?

師:不是相,無相就不相了,就是沒有。

 

張:我說沒有,其實本身就是一個相。

師:那是另外一個說法,他這邊不是這麼講,他的意思不是這個,無相就沒有了。「非無則相」,那如果不是無相,那就是有相了。

 

張:是。師父,再問一下,就是如果我們說除了經典這邊以外的話,我們自己說其實真心就在無相中,這樣說得通嗎?

師:跟那個無著應該差不多的。

 

張:差不多喔?如果我再說,真心其實就是在經典中佛所說的「不可說不可說的無相」,這樣說得通嗎?

師:我也可以把你破掉。這個就代表他還不服氣,不過我也不想讓你服氣,所以我不破你。

 

張:謝謝師父。

師:你要破的話自己去破。

 

☆☆☆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個意思沒有問題,大家都懂。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他這一段就可以看得出來,,說我是如來最小的弟弟,承蒙佛的慈愛,今天雖然出家了,還是恃憍憐,那麼自己是很多聞,就是很有知識的,多聞就是懂得很多嘛!意思就是知識份子。

「未得無漏」,但是沒有得到無漏通,沒有正無漏,「無漏」就是成阿羅漢,他們有五通,那有六通,第六通是難的,五通呢?那些神啊、鬼啊都有,可是難的就是漏盡通,這個「無漏」指的就是漏盡通,得漏盡通就成阿羅漢,那未得無漏,不能折伏這個「娑毗羅咒」,就是那個摩登伽女給他施的那個咒語。那個咒一弄下去,他就乖乖聽話了,他就說沒有辦法了。

「為彼所轉」,就被摩登伽女所控制了。

「溺於婬舍」,就在那個妓女戶裡面就打混了。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那會落到這個地步,就是因為不懂得真正的真如或者是真相或者實相是什麼,就是不瞭解真相。

「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我們知道「奢摩他」就是空觀嘛!就是空觀或者是內覺,祂就沒有教,就是請祂給他們開示一條修行之道。

「令諸闡提」,所謂闡提就是不信佛的人,令他們能夠信佛。

「隳彌戾車。」其實應該是不隳彌的意思,就是不墮惡道、不墮邪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大家都等著聽佛的開示,阿難開始請教了。既然什麼都不是,那請你教我吧!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這個時候,佛從祂的面門就放了種種的光,這個光非常的耀眼,就好像百千個太陽一樣。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所有的世界都震動了,有六種震動。

「十方的微塵國土」,就是像微塵那麼多的國土世界,一時都顯現出來了。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佛的威神,就令這個世界合成一個世界,這麼多世界就變成一個世界,哪一個世界?就是娑婆世界。

「其世界中」,就是其他的微塵國土裡面,就是世界中的,所有的一切大菩薩都在祂自己的國土,祂的世界裡面,合掌聽釋迦佛的開示。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這個時候,佛就告訴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是那麼顛顛倒倒的。

「業種自然,如惡叉聚。」就是這些業果,業報呢就像罪惡堆得高高的,像一個寶塔一樣堆積在那裡。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諸修行人就修不成了。所謂「無上菩提」就是成佛,所以修行人遇到這種狀況,他修不成佛了,只能修到什麼呢?變成了聲聞緣覺以及成外道,也會成諸天魔王及魔眷屬,都變成這樣,他成不了佛。成不了佛的原因是什麼呢?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有兩種根本,他不知道,錯亂修習。這樣錯亂修習就好像在煮沙想要把它煮成飯,雖然煮一個無量劫也煮不成飯,也修不成。你錯亂修行,你怎麼修也修不成。

「云何二種。」兩種根本是什麼呢?哪兩種呢?

「阿難!一者」,第一個。

「無始生死根本」,對這個無始生死根本沒有搞清楚。

「則汝今者」,就像你現在。

「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這就是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這個東西也沒有弄清楚。那麼你們是什麼呢,這個地方怎麼沒弄清楚呢?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個「識精元明」指的就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這個東西它能夠生出諸緣來,那麼這個諸緣生了以後所留下來的東西。好!這句話怎麼解?那麼你就把它看成十二因緣:本明呢就生出無名,無名就生出行,行就生識,識就生名色,名色就生六入,六入就一直生下來。這個就是什麼?「識精元明」你就把它當本明。它能生諸緣就是緣著十二因緣這麼生出來。

「緣所遺者。」那麼這緣,那麼一路生、生,留下來的十二因緣,那麼你們以為那些東西,就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把十二因緣從本明遺留下來的那些當作是「本明」。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把本明丟掉了,只留下從本明那裡生下來的、緣生下來的那些東西當作是本明。

「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今天就到這邊,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我覺得真正精彩的就在後面,下一次就要講到。這邊都是把它破破破破,後面才告訴你是什麼,什麼才是對的。

 

【現場問答】

 

好!你們不問,我來問問,我問那個趙依庭,她應該有問題要問的。

 

趙:……

師:沒有問題呀。我都以為你有問題。喔!你沒有問題。張訓仁有沒有問題?

 

☆☆☆

 

張:師父,我沒有問題,但是我有一個心得。

師:喔,好,你有心得。說。

 

張:,佛就是說,其實你說真心或者覺性在哪裡的話,那「在哪裡」就是一個相,所以祂在哪裡都不對,不可以有在哪裡,因為不可以有相。

師:喔!你這麼樣子講,我來用一個最根本的回答。你那一個真心啊!是不能被你思維的,你去想它在哪裡,不管怎麼想,「全錯」。因為祂是不可以思議的。所以你提再多問題、再多什麼主張、什麼理論,「全錯」。解答完了吧,所以什麼問題也不必問。

 

張:師父,在哪裡都錯,其實它是無相的,最後都沒有的時候,您的狀態是什麼?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很清淨。

師:什麼都沒有。這個啊!佛法又不是這樣。當你什麼都沒有,都不說的時候,祂就拼命說,「我就說這個經、講這個經」,祂講的可多了。什麼你不說,祂就說,你說,祂就不說,就這樣子。永遠是金剛經。

 

張:師父您剛講金剛經,我接著再問了。金剛經說的是名狀態,其實就是所謂的覺性的狀態。

師:那個,說出來就不對了。

 

張:不可說、不可說。

師:說完了以後,就說「這是不可說」,那就對了。

 

張:謝謝師父。

師:好吧!其實講到這裡,這部楞嚴經都不用講,已經講完了。講到這裡是把它講完了。不過從來不會講完。講完了,所以就要開始再講。因為真實的狀況就是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