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師開示即時摘要稿/週一共修/20080707

 

 

主題一:「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孝順方式

主題二:何等類型的業過,得用對等類型的懺悔方式

 

 

初稿完成日:2008.08.13.   執行者:蘇莉華

潤稿完成日:2008.08.19.   執行者:汪滿妹

審稿完成日:2008.08.20.   執行者:蔡文華

梁師審稿日:2008.08.21.   梁師裁示公告與否:是■;否□

公告日期:2008.08.22.

 

 

【梁師開示】

 

一、「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孝順方式

 

蔡文華:為人子女的,看著父母年紀大了,總是希望他們除了身體健康之外,也可以有一個信仰可以寄託,或是心靈可以朝解脫自在的方向學習。像我們的同修都有在學佛,但如果父母並沒有朝這個方向,那麼同修們或一般人,可以用什麼方法去祝福父母,或協助父母在心靈上有更進一步成長的機會?

 

梁師:你問的這個問題是有為的。什麼是無為呢?就是有學佛跟沒學佛、有修跟沒修,都是一樣的,這樣才是屬於無為法。

 

※「修」與「不修」相等,此時才是真修行

 

如果我們因為要孝順父母,所以就希望父母要修行,那就是刻意;如果你知道修與不修是相等的,這時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樣子的修行,不在乎年紀大小或有沒有宗教信仰,因為那些與真正的修行都是無關的。

 

那我們要怎麼做呢?當你懂得「無為」,也會「無為」時,這時候你才要「有為」;因為你真的懂得「無為」了,你就可以「有為」了。──這就是「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也是「為所當為,就是無所作為」,這兩個是相等的。

 

※我們只要把心放開、放下而去做,就可以了

 

當我們愈是汲汲營營地一定要怎麼修時,那樣反而愈到不了。所以,我們只要把心放開、放下而去做,就可以了。當然,這樣講,好像不曉得要做什麼了。就是因為你已經不需要做什麼了,這時你就可以去做什麼了。當你心裡一定要做這個、做那個的時候,你反而要提醒自己要無為;當你已經很無為時,你就可以去有為了。

 

※《六祖壇經》中的「三十六對」就是《金剛經》句型

 

當你們問一些很有為的問題,希望我開示怎麼做,我就會告訴你們什麼也不用做;當你們真的什麼都不做,我又會告訴你們要做這個、要做那個──一直都要是平衡的狀態,才不會有偏執。這就是《六祖壇經》中,六祖交待弟子的三十六對,用這樣子的對法,事情就OK了。

 

六祖舉了三十六個例子,其實就是一個《金剛經》句型:「X,即非X」。拿它來處理事情,就萬事OK了。六祖是很慎重地教弟子將來弘法的時候該怎麼做。注意哦,那還不是修行哦,是弘法的時候哦。當有人來問你問題,或有什麼難題時,你該怎麼面對?怎麼解決?就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其實就是我講的《金剛經》的句型,你來什麼,我就給你一個「反的」,這樣一對?,就沒有了。等於是《金剛經》的運用啦。所以,這個方法是很容易做的。

 

※若能把心事都化掉,就會輕鬆無事了

 

實際的做法,就是輕鬆以對。大家面對父母,就是輕鬆以對,生活快樂,就對了。我知道很多人心中掛念的東西很多,那就不輕鬆了。心事很多,那就是空觀沒修好。人們都不知道,心事是有重量的──那不是地心引力的重量,而是心靈的負擔,是很重的,壓下來時,會讓你透不過氣的。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把心事都化掉,就會輕鬆無事了。

 

做到輕鬆以後,最好還要有直覺。通常,輕鬆的人,直覺比較容易出來;當一個人直覺出來以後,就會顯得有智慧。他自己可能不覺得有什麼智慧,可是別人會覺得他有智慧。面對問題時,他就是輕鬆明白,很簡單地就把問題解掉了。

 

※助人解問題,得像泥鰍般滑溜,才能避免陷入問題中

 

當你有智慧時,也會碰到滿多的麻煩。那些麻煩的來源,是別人不輕鬆;別人不輕鬆,也會使得你也不輕鬆,因為跟你有關聯。所以,我們就要想一些方法讓自己輕鬆,也要有一點智慧去解別別人的不輕鬆。

 

在幫別人解問題的時候,你要像泥鰍一樣,如此一來,別人的問題才不會黏到你身上,因為你滑得很,所以別人沾不上你,他的問題勾不住你。通常,那些有問題的人,都會想要抓住你的;你被抓住了,就會不輕鬆了。所以,要幫別人解問題,同時還要不被他抓住,要像泥鰍一樣滑溜,讓人無法抓住。大概的原則是這樣。

 

※幫「果」會糾纏;幫「因」才解脫

 

我知道有滿多人對父母真的很有孝心,他們發願要把自己的壽命、健康給父母。我覺得不應該發這種願。這樣子的願,是會兌現的,不是說說就好了的。我覺得這樣子不好。因為,父母的健康壽命,自有他們的命,該怎麼樣,是他們自己要去承擔的;如果子女替代父母去承受,那你會讓你的父母欠你很多,以後他們還要還你,即使你說不用還,也沒有用,那是一定要還的。

 

這種情況,我認為是在「果」上幫,不好。雖然,你很好心,也很有孝心,但在「果」上的幫助,日後會有很多的糾纏,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會綁得更緊──這不是解脫的狀況。你這麼做,他這一生可能得到你的好處,然而,下一輩子,他還是得還你,這種償還是很累的。

 

那該怎麼做呢?應該教他們怎麼修行。也許你沒有辦法讓他們懂得很深,你只要教他們專心地持咒、專注地入定就可以了。怎麼入定呢?用俯視、前視的方法,就可以入定。能夠這樣入定,問題就會自動解;如果還是不能解,就要耐心地等待,功夫下夠了,問題自然會解。

 

自己的事情,像健康、壽命等,是要自己去維護的;至於改善的方法,別人是可以協助教導的。我並不贊成子女把自己的功德、壽命、健康送給父母,因為這是在果上幫,後遺問題會很多、很麻煩。如果在因上幫,例如教他怎麼做、啟發他、帶領他,這樣就沒問題,也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教人怎麼修、怎麼做,那就是在因上幫;如果我把你的問題解掉了,你什麼都不用做,問題就不見了,那就是在果上幫。大部份的人,都希望別人可以在果上幫我們,問題可以馬上不見,那多輕鬆!事實上,這種解都是表面的,因為問題的根還在,以後還是會再度出現的。

 

※覺性若醒,問題自消

 

嚴格講起來,一切都為了「恢復覺性」而已!覺性醒過來了,問題自己就會解掉。

 

二、何等類型的業過,得用對等類型的懺悔方式

 

祕書長:上星期一,老師提到如何化消意業的修行方法;昨天,連線法會討論大國崛起,也特別提到德國對於自己傷害猶太人以及這個世界,所進行的懺悔。最近,我也反省自己對於懺悔的做法是否足夠。

 

以前,我看《六祖壇經》,看六祖特別把「懺」和「悔」兩個字分開來談:「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以前讀到這裡時,會覺得很囉嗦;現在,則覺得這樣是有道理的。原來,我看事情、辦事情,只重視「悔其後過」──已造成的過錯,日後不要讓它再發生;但是,對於已經發生事情,還要做一些處理,我的習慣則是沒有去注意。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受到很多懲罰,國家也分成兩邊,而他們的總理,仍然以具體的行動,代表國家,對受難的猶太人表達懺悔的心意。他們並沒有認為只要未來不再犯錯就好,而是在全世界媒體的矚目之下,對於自己曾經做錯的事情表示悔意。我覺得,這樣做才會從因地上改變,而真正做到「悔其後過」。

 

以前,我在讀《六祖壇經》時,會在那裡頓了一下,原來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可能有一些缺點在那邊,所以會覺得那樣子囉嗦;現在,反而在這裡獲得了更深刻的啟示。

 

 

梁師:上次,我是有講到如何化消意業,因為意業比較不容易做;至於身業和口業,則是很具體,比較容易做,所以我沒有講。今天,昌祈把這個部份補起來,身業與口業的懺悔也是要做的。過去自己所做的不妥當的行為,就是身業;不妥當的言詞,就是口業,這些,都需要懺悔,請求原諒。

 

口業、身業,因為它是在言語上、行為上造成的,所以懺悔的做法也要在言語上、行為上表達;不像意業,因為那只是在心裡面想想的,所以對於意業的懺悔,則只要在心裡進行就可以了。過失的層面,與懺悔的層面,是要兩相對應的,若是身業和口業,就不能夠只是光在心裡面想想「對不起」就可以了,這兩個層面的業,就要用身的形式和口的形式,來進行懺悔和請求原諒。什麼等級、類型的業,就要用什麼等級和類型的懺悔方式來進行。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個部份,如果大家都努力地、積極地實踐的話,我想我們會進步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