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宗網路系統
首頁















到訪人數:13253232



部份章節下載 探究真心

作    者:梁乃崇教授(智崇居士)講述
出版日期:2003/07/01
ISBN:9579239150
售    價:250
訂購方式:1.劃撥:帳號:13216768     戶名:圓覺文教基金會
              2.至圓覺文教基金會現場購買(九折優待)
               地址:100 臺北市襄陽路6號2樓
               電話:886-2-23893366
               或點選全球聯絡處,至各聯絡處購買
              3.點選此上博客來網站購買 ,可至指定之7-11付款取書
              4. 各地書局、書店
              5.點選此上Udn數位閱讀網訂購電子書

簡      介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位科學學佛者的證悟分享

何謂真正的自己?是身上的名牌衣物?是學歷?是名片上的身分地位?還是名下的財富?很多人窮極一生汲汲營營、努力向外追尋,到最後卻感嘆擁有這些身外之物,所換來的卻是無限的空虛。那麼身體是真正的自己嗎?隨著歲月的增長,身體產生不同的變化,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作者梁乃崇教授(智崇居士)深心修持,以過來人的親身體驗帶領您找回真我,令您身心輕安,享受心境的平靜,自在歡喜過生活,做自己的主人。

喚醒真心,您一定會驚嘆自己生命綻放的美妙光采。





目錄、序言、內文先賞


目錄


出版緣起……………………………………………………哲 智
序/導讀:喚醒真心 綻放生命的光彩…………………陳國鎮
代序:探究真心 追求真實………………………………梁乃崇

第一講 真心要義

   ◎真心與回頭
   ◎被知的範疇
   ◎能知的主體
   ◎「知覺者」不能被知
   ◎「空性」就是「真心」
   ◎「真心」是「金剛不壞」的
   ◎「真心」是「無相」的
   ◎「真心」是「不增不減」的
   ◎「真心」是「無分別」的
   ◎專注與靜坐
   ◎回到「真心」才是「究竟的解脫」
 

第二講 佛法真諦

   ◎「自淨其意」
   ◎「自淨其意」就要「離相」
   ◎凡是「被知的」都是「相」
   ◎銷礦成金
   ◎鑽通無明牆
   ◎匯歸大海水
   ◎前念不生,後念不滅

 
第三講 淨土真諦

   ◎「憶持佛性」
   ◎「一心不亂」
   ◎法藏比丘的「願力」
   ◎「極樂世界」的四種淨土
   ◎「念佛法門」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南無阿彌打布打雅」
   ◎「人間淨土」的心願
 

第四講 密宗真諦

   ◎天然的秘密
   ◎佛法真正的內涵是「密」
   ◎六祖的秘密
   ◎能知的主體就是「密」
   ◎龍樹菩薩創「密宗」
   ◎龍智菩薩與「密宗」
   ◎「隨相門」只是入門法
   ◎蓮花生大士與「密宗」
   ◎「權法」與「實法」
   ◎專一與習定
   ◎妄念的對治
 

第五講 皈依真義

   ◎皈依「自性三寶」
   ◎回到「真心」就是「皈依」
   ◎外在上師是嚮導
   ◎「無師智」與印證傳承
   ◎「四依法」的意義
 

第六講 十二因緣認知結構

   ◎「十二因緣」是人類心靈的認知結構
   ◎「十二因緣」的組成結構
   ◎「本明」是最純粹的「能知」
   ◎「十二因緣」與「能知」「被知」的關係
   ◎「主動權」在能知,還是被知?
   ◎「修行」改造命運
   ◎「不顛倒心」的修行方向
   ◎「攝心內證」與「真心」
   ◎「識」、「名色」與觀想
   ◎去掉十二種層次的「執著」
   ◎「十二因緣」就是修鍊的工具
 

第七講 金剛經與四相真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相」是心靈的牢籠
   ◎「若見諸相非相」
   ◎從「相」的牢籠解脫
   ◎「四相」的層次
   ◎「離相」與自在解脫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第八講 金剛經的主要句型

   ◎主要句型不是「辯證法」
   ◎真正的「莊嚴佛土」
   ◎「一心三觀」與主要句型
   ◎「知覺者」不可被知
   ◎「辯證法」落在「被知的範疇」
   ◎「我相,即非我相,是名我相」
   ◎時間起源於「變動」
   ◎「時間,即非時間,是名時間」

 
第九講 心經要義

   ◎「聖觀世音自在菩薩……」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舍利子,是一切法真空性……」
   ◎「是故空性中無色……」
   ◎「以無所得失故……」
   ◎「三世一切佛……」
   ◎「是故住持般若波羅蜜多……」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第十講 學佛因緣

   ◎早年是個無神論者
   ◎對所謂科學的檢討
   ◎初識「禪宗」
   ◎「他心通」的證實
   ◎因緣際會
   ◎人人皆有「自性」
   ◎要學最純的心性
   ◎純正佛法的斷層
   ◎得師印證
   ◎報佛恩
 

索引:

(一)本書相關「經典名稱與聖者名號」筆畫檢索表
(二)本書相關「經典名稱」摘釋
(三)本書相關「聖者名稱」摘釋
(四)本書圖表索引


附錄:

   ◎簡介「圓覺文教基金會」與「中華圓智學會」



出版緣起


佛法的智慧歷經兩千五百多年的實證,可以說是歷久彌新,尤其對治人性弱點、啟迪人生方向,以及提升心靈層次,更是絕佳的良方;不僅適合佛門學子修習,亦適用於所有的人類。因此,佛法可謂是宇宙人類心靈的天然法則,具有廣大普遍的特質,甚至超越宗教的概念或形式,堪稱無上心法。

在變化無常而多元的現代社會,人們行走於各自的人生道路,其中充滿了許多困惑和抉擇。值此邁入21世紀之際,「圓覺文教基金會」冀望透過本書,提供世人一個良好的方法與指引。

博大精深、浩瀚無比的佛法,對於一般人而言,甚難在短期間掌握學習的方向和要領。因此,我們慎重推介學養豐富、修持深厚,體悟自性並通達法性的梁智崇居士所講述的佛法,以饗有緣人士,期能對人們的心靈有提升之效。

十多年來,智崇居士曾在中外各地講經說法百場以上,其內容曾陸續刊載於「圓覺通訊」、「圓覺之友」季刊以及報章雜誌。茲以「探究真心、找回真我」為核心,從梁居士近百篇寶貴講稿中,擷取相關的十篇文章,結集成書,分享各界。

書中的「代序」,可視為本書整體十講的緒言,述及此書的中心思想,透析「探究真心」與「追求真實」在層次上的異同,並闡釋二者在日常生活的修行實是一體的兩面,彼此相輔相成。

至於內文各講,在行雲流水中所呈現「率薩埵性」的提示,將使讀者更易了解與掌握探究真心的方向與要訣,而有機會開啟自心般若智慧,進而明心現性,找到真我。

同時,書中(第八、九講)亦敬錄兩篇具佛法思想指導原則的經典《金剛經》與《心經》,裨益有心人士在找回真我的解行過程中,不至偏離正法。

而在百忙中撥冗為本書寫序的陳國鎮教授,早年曾研習氣功,進而修禪學佛,探索人生究竟;平日鑽研生命科學,熟諳經絡醫理系統。於本書序文中,陳教授除了點出書中精髓,亦為本書作最佳導讀,相信對於讀者會有莫大的助益。

此外,多年來許多居士大德分工合作默默耕耘,諸如:左慧玲、汪滿妹、林大興、姚介和、洪文斌、胡祖櫻、梁玉明、許晨霜、陳仁慧、陳心寶、陳松宜、陳昌祈、陳美惠、陳貴玲、陳雲卿、張沄生、張良語、張嘉發、黃佩芝、黃錕澧、馮嫵媚、楊文琦、楊弘宇、蔡文華、蔡素鈺、鄧志雲、劉玉娟、劉秀玲、鍾福田、鍾福慶、龔美鴻、龔祖德……等人,或負責演講錄音,或記錄整理成文,或作電腦文書處理,或熱心提供場地;而編輯期間,又得到諸多朋友的關懷與協助。凡此種種,本書才能順利出版,謹此敬致誠摯的謝意。

             哲智 謹識於亭人齋 1999年12月




序/導讀--喚醒真心 綻放生命的光彩--陳國鎮


隨著時代的進展,越來越多人想要學佛一探生命的究竟,使自己過個心裡明白的人生。可是幾乎人人都會發現,一踏入佛門就像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上,沒有指引總是令人茫然不知所向。

為了引領初學佛的有緣人走入正途,本基金會顧問林哲生先生提議,整理梁智崇居士近十餘年來講經說法的稿件,以為入門的參考讀物。這個建議立刻受到董事會的贊同,於是由熱心又有編輯經驗的蔡文華同修,襄助林顧問共同完成本書。
梁居士深心修持、直了佛性,對於學佛人的心行,尤其能辨明偏正的動向。因此循著他的佛法指歸、經義講解,無疑是學佛人置身佛法大海中的一盞明燈,也是不再迷航的重要指引。九篇精選的講經說法與一篇梁教授的〈學佛因緣〉,就在這樣的衷心期待下結集成冊,以協助修習佛法者,能走進正法大道。

學佛在學習端正心地,不明白心靈的向背,無法稱為學佛。第一講〈真心要義〉採用現代的邏輯用語,闡明「知覺者」和「被知者」的對待關係,認識修行的正反心向。過去的禪宗大德一再點化弟子,要回頭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要他們體悟「知覺者」。同樣的,佛經中處處講到空性、佛性、無分別心、如如不動、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相無不相等用語,也是在示意「知覺者」。然而「知覺者」畢竟不是被知者,因此所有言詮都是虛空作畫,目的在點化人們的習性,獲得明心一燦。所以我們讀這些經句,不要拘泥於言語文字之中,才能悟出弦外的真心。

佛法的經典汗牛充棟,若欲逐字逐篇解其義趣以求入門,只恐怕皓首窮經也難得如願。其實佛經是先聖先賢實驗證道的心得報告,要印證和理解經典的真正意思,唯有從心靈的實證體悟,才能心領神會。第二講〈佛法真諦〉教我們如何體證佛道,古賢以「離相入性」為不二要訣,梁居士則教我們離一切被知範疇的東西。言語雖然不同,根本意義不改,因為凡所有相都屬於被知者,都是虛妄不實的幻象。若能從遠離被知者,返照出「非相」,也就是體悟到「知覺者」,則真心自動顯露。佛法的法門無量,要領只在此一轉念──不馳求被知者。學佛之人若能履行如此法要,不僅可以了性證道,就連浩繁的經、律、論,也能以此「一心之明」而貫通無礙。

世人慣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建構起今生自以為是的認知,忘記自己的生命裡的知覺者;更嚴重的迷失者,甚至完全否認有知覺者。受此風長久的薰染後,大多數人的起心動念,無非在馳求被知者,因此無法照現真實本心。第三講〈淨土真諦〉引大勢至菩薩的證道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做為由根入性的修持法門。徹底拋開依恃六根的習氣,迴轉攀緣被知者的心念,使心中常能顯露不受相用染著的清淨心念,隨時維持如此清淨一念,則可攝根歸性,自然證道。

「道」不是一個具象的標的,勉強言之只好說成「知覺者」,修持悟證者可以了然於胸,卻無法以言語道盡其意,全知而無言所以稱之為「密」。第四講〈密宗真諦〉就在講述權變的修持法門中,如何探究真心之「密」。「密」既然是不可言詮的「知覺者」,修密又是什麼意思?其實能修者只是被知者,密宗無數的權法就在教導人們,隨緣去除攀附被知者的心,對於相的執著若能漸次去除,真心之密即顯露無遺。

學必有師,學佛皈依三寶以為師,這是當然的歷程,然而世間的師承總是離不開相的攀執。學佛正好相反,不僅不能著相,還要除盡依憑一切被知者的習慣。第五講〈皈依真義〉在導正學佛人的皈依觀念,明白皈依的真實意義,以免錯誤的心向,使修持偏離佛法正道。皈依的觀念不正確,雖然很精進修持,也難以覓對佛門而入。究竟的皈依是要皈依自性,佛法僧三寶是引導我們深入自性的嚮導。若執著於三寶的相而不肯輕放,或四處以皈依多寡和名號取勝,不了解佛陀教導的佛法真義,則其學佛之處心離真心之遙,實不可以道里計也!

處世難學佛更難,處世盡在被知的相上歷事,學佛卻要離一切相,離一切被知者,既不能執取也不能著意,然後能體現如如「真心」。所以學佛要放得下,與處世的刻意執著,彼此的居心根本是方向相悖。第六講〈十二因緣認知結構〉在剖析心靈的重重結構,協助修行人了解心行的向背,辨明迷失和覺悟的差別,挽回正確的心靈動向,破除無明的窠臼,解脫身不由己的輪迴生死。

自古以來有許多人唸誦和講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此經所揭示的灑脫暢達心性,綜觀人類其他文化,內省的究竟程度,鮮有能與它相媲美者。然而能如此體悟、一氣呵成講解此經者,於今實不多見,梁居士乃是少數中之明白者。他在第七講〈金剛經與四相真義〉,就是在講解《金剛經》的精義,詮釋「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出入,使我們能明瞭如何攝心內證,也明瞭「無所住心」何以能萬德俱備、妙用無窮。讀此講時,惠能當年在五祖的點化下,對佛法存乎一心的詠歎,不禁又浮現在我們的胸臆中,讓人妙明圓滿的心地情景,雖然歷經了千百年,依舊光彩煥然如昔。

由於內憂外患頻仍,使我們逐漸喪失固有文化的自信心,因此近代中國的教育轉以西學為主。傳統文化被打入落伍的包袱或枷鎖,尤其被視為心靈的毒蛇猛獸。學生的認知發生和觀念成長,不知不覺以西學為優,即使詮釋過去的經典也不例外,好像非用西方的理則來評斷不可。第八講〈金剛經的主要句型〉,在講《金剛經》中「是X,即非X,是名X」的句型,表面上非常像黑格爾「正反合」的辯證法,於是有人就貿然認定《金剛經》所說,也不過是在講黑格爾的辯證法罷了!

真是如此嗎?真正領悟《金剛經》的人都很明白,彼此是截然不相同的。黑格爾的辯證法都在談被知者,而《金剛經》卻是藉「是X,即非X,是名X」的句型之便,以破除修行人對被知者的執著心,以徹底顯露「知覺者」。句型表面相似,不過是一種方便法而已,絕不是《金剛經》的基本義理。如果《金剛經》是如此架構起來的論著,它本身就犯了著相的矛盾,這是未入佛門、不解經義的人常用的議論習性。《金剛經》所彰顯的無礙心性,絕非黑格爾的辯證法所能望其項背,「是X,即非X,是名X」的句型所點醒的「知覺者」,了脫究竟無可比擬。

能體會到出入一如的妙明心時,再看第九講的〈心經要義〉,就明白其言簡意賅、自然流暢的經義。佛經浩繁實在難以罄讀,然而能總其成者唯《心經》是也!此經寥寥數語,卻字字扣人真心,凝神讀來讓人滿心歡喜,就如迎向晨曦的花朵,能盡情的綻放。常常讀《心經》能喚醒沉睡的知覺者,也能了達無量的自性妙用,既接引上根利器的眾生,也照顧了芸芸蒼生。經文字字珠璣,經義層層轉進,究竟而深廣,所以是人世間無上的珍寶,人人應得而惜之。

第十講〈學佛因緣〉,道出梁居士早年的深心反省、撥迷歸覺,悟透人人皆有真心,方才悟解佛法經典不可思議的義理,讓我們一齊分享佛智慧的光輝。這一切都是他深自省覺,去除迷障後之所悟,絕不是不勞而獲的開悟。如果我們今天學佛,不肯遠離被知者,消除執著相的心念,今生不僅難以增長智慧,來世也不易了脫生死之苦。

匆匆一世,人生所為何來?諸位朋友可曾自問?在過去的歲月裡,可曾轉舵試航新方向?如果沒有過,請細細品讀本書,學著「自淨其意」以喚醒真心,您一定會驚嘆自己的生命所能綻放的光彩。

          (本文作者為圓覺文教基金會第四屆董事長/
           現任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暨本會資深董事)


代序--探究真心 追求真實--智崇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求「真」。而在求「真」這件事情上有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在實踐上的意義是不同的。首先,在「出世」的層次,「真」指的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也就是禪宗經常提到的「本來面目」,也是佛法所謂的覺性,或者是一般人講的靈性、心靈。其次,在「入世」的層次,「真」指的是真實、實際。這個層次用佛法來講就是有相的世界,用我的講法就是「被知的範疇」,被你知道的世界。在這個地方要追求的就不是真心,而是追求真實。由於所處的層次不同,追求的方法也不同,所以一個是「探究真心」,另一個是「追求真實」。


※探究真心

我們講的追求真心,其實就是禪宗講的「悟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真心」。一般人都承認我們有心,因為我們都會記憶、思考、分析、比較、判斷,並且有情緒、願望和價值觀,這些都是心的作用與功能,所以說我們人都是有心的。但是這些心的作用與功能還不能算是真心,能夠產生這些作用和功能的心,才是「真心」。所以探究真心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須要經過不斷的努力才能達成。

而這個探究「真心」和追求「真我」的過程是一樣的。以追求「真我」來講,我們會認為:我這個人就是「我」;但是我們也知道,那個「我」常是假的,不夠真實。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名字當作是「我」。比如說我是梁乃崇,若有人罵:「梁乃崇是混蛋!」我就要生氣。但我的名字是不是就是真的「我」?如果認為名字就是「我」,那麼小時候你的父親給你取的是另外一個名字,現在的你不是就不見了嗎?或者你自己換了名字,難道你也因此被換掉了?顯然並非如此!也有人會認為我的身體就是「我」,誰傷害了我的身體就是傷害了「我」,但我的身體是不是「我」呢?很明顯的這是有疑問的,因為身體是會改變的。像一歲不到的時候,我是個小baby;而我現在是六十歲的人了──這兩個身體已截然不同,究竟哪一個是「我」呢?尤其現在的器官還可以移植,如果你換了別人的心臟,是不是表示你就因此被換掉了呢?當然不是的!所以「真正的我」並不是身體。
至於我的思想、主張是不是「我」呢?比如說,我主張要學佛,我主張科學才是真理,假如有人反對,我就很生氣,因為我的主張怎麼可以被你反對?侮辱我的主張就是侮辱我──也就是把想法、主張當作是「我」。然而我們的想法那麼多,並且隨時會變,想法變的時候,「我」是不是也因此變了呢?這樣一路探究下去,就會發現想法也不見得是真心。那麼我們如何去找到真正的心呢?

當你的心在想事情,你會清楚知道自己在想;而得到的想法、主張,你也知道那是被你想出來的。所以我們推斷,一定有一個「能知」在想。當大家在聽我講話時,我的聲音是被你們所聽到的,而你們一定有一個「能知」在聽,不然你怎麼會聽到我講的話呢?所以既然有被想、被聽、被看的狀況存在,那麼就表示一定有一個「能知」在想、在聽、在看。由此可知,我們的心有兩個狀況,一個是「能知」,一個是「被知」──也就是從有「被知」,可以推測出「能知」;而「能知」是無法被知的。那麼它是什麼呢?它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真心」,只要你能夠聽見我說話,就表示你有「真心」;而我能夠說話,也是因為我有「真心」。

大家會想,這個真心是不是就是靈魂?是靈魂,但是一說它是靈魂,就不純、不真,因為它是不能被說的,一說出來就不是真正的它。甚至我們說它是真心,這「真心」也是被我們說的,也是被我們推測出來的,只要一被說,就不是真的,因為它又掉到「被知的範疇」裡去了。那麼「真心」在哪裡呢?能夠說「真心」的那個就是!當我們掌握到這個要領,就很清楚真心是沒有辦法被說,只要被說就錯;但是不會因為被說出來就錯,所以就沒有真心,因為那個「能說」就是真的「真心」!真心的解說歷來都是如此困難、隱諱,但它的確是「存在」的。如果我們不能夠體會把握住真心,就會迷失在「被知的範疇」裡,一天到晚為那些被知的、虛假的心操勞、受苦。一旦知道那些都不是真的,全部都是假的,「真心」根本沒有動,本來就在那裡時,所有的痛苦、煩惱就會一掃而空了。

我們可以用一句簡便的話:「被知的都不是」來提醒、鍛鍊自己。不是什麼?不是真正的自己。這個辦法是要鍛鍊的,不是聽懂就可以了,聽懂了還是會陷在「假我」中,所以要努力不斷地練習。

有的人不擅長這個方法,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可用,就是「看假」,把被你知道的任何事物都看成是虛假的。很多人對貧窮、痛苦、醜陋、不愉快、不舒服之類的事願意看假,但是對富足、美好、爽快的就看不假──看不假的東西就會跟你黏在一起,看得假的才能夠離得開。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很痛苦,就表示他沒有辦法把他不喜歡的東西看假,那個東西就會一直跟著他。如果我們可以把不喜歡的看假,喜歡的也可以看假,這樣就可以遠離妄心,找到「真心」。

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我們要追求「真心」呢?追求真心做什麼?假的也不錯啊!這個我就沒辦法回答了。因為要不要追求真心,是要你自己決定的。但是我覺得,人生如果沒有追求到「真心」,就等於白活了,一天到晚都在搞假的,就算活一百年又有什麼意思呢?這一點是很主觀的,講不出個道理來。不過這樣的主觀認定並不是我個人的專屬,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就有這種求真的精神。中國古代的黃帝就是來世間求道的,最後也成道了!中國的道家思想是要追求作「真人」,就是有真心的人,所以他們修行到一個地步,就自稱「真人」,像張三豐就自稱「張真人」。而釋迦牟尼佛說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指的也是這個「真心」;禪宗要悟「本來面目」,追求的也是這個;至於我,當然也想追求這個真心。如果有人不想要,當然不能勉強。不過,我還是要講一講追求真心的好處。

你若追求到「真心」,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悟到「本來面目」的時候,你整個人就不一樣了──很多以前擔心、煩惱的事情,現在都不在意了;也就是說你能脫離苦海,世間諸多煩惱痛苦,你都可以脫離。你一悟「本來面目」,就不會對生死的問題有所恐懼。我們對「生」不會恐懼,但是對「死」會有恐懼;悟「本來面目」以後,對「死」同樣沒有恐懼了。同時還有更積極的一面,那就是人會變得有智慧,那不只是世間的聰明,而是真正的「智慧」,這種智慧超乎一般人所能想像的。當我們有了這種智慧時,別人就會覺得你有神通,而悟者卻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智慧或神通,有的只是「明白」而已。因為體悟到「真心」以後,你的「明白」自然出來,很多事情就會清清楚楚。當你「清楚明白」,就是「有智慧」,遠超過沒有體悟真心時的狀況。《金剛經》描述一個體悟「真心」的人,就好像一個有眼睛的人在大太陽下,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一個沒有體悟真心的人,就好像進了暗房,什麼都看不見──差別就在「明白」和「不明白」,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有智慧」和「沒有智慧」而已。


※追求真實

當我們獲得「真心」以後,並不是躲在真心裡,而是要把「真心」拿出來運用。如何用呢?就是要進入「被知」的世界。但是真心要進入被知的世界並不簡單,沒辦法一下子就進入,而是要透過「識心」才能進入。也就是說,要進入被知的世界,就要入境隨俗;如果入境不隨俗,就進不去。必須用「真心」來駕馭「識心」,甚至要駕馭我們的身體、六根感官才能進得去。一旦進到被知的範疇以後,就不能再用「被知的都不是」來判斷真假了,因為如此一來,就會脫離被知的世界,進不了這個世界,所以這個方法不能用。那麼,被知的世界是不是全部都是真的呢?不是,被知的世界還是有所謂的「真」和「假」。在這個部份,科學下了很深刻的功夫,來斷定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因此要獲得「被知世界」的真實,一般可以採用科學的辦法,「科學」有一整套求真求實的方法可以用。但是科學求真求實的方法還不夠完整,我所要講的是補充科學不足的地方,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且實用的部份。

就以教育、婚姻、財富來說吧:很多人接受教育,並不注意增加實質的能力與智慧,而只是追求分數、文憑和學位;如果教育的目標只是為了追求這些表面的成就,那麼這樣的教育就不是真實的。再談到婚姻,很多人追求婚姻關係,重點不是放在實質的感情、愛情上,而只放在一紙結婚證書上,追求的是表面的保證,這樣的婚姻,當然不是真實的。至於財富,很多人追求財富,不是為了生活品質的實質改善,而是追求銀行帳戶存款數字的增加,努力讓數字後面多加幾個「0」而已,這樣的財富也不是真實的。由此可見,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有「實質」和「表面」兩個部份,那麼我們究竟要追求實質真實的部份,或者是表面虛假的部份呢?相信大家要的一定是實質真實這部份,而不想在表面虛假的這部份耗費心力,虛擲生命。

實質和表面的狀況,可以進一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就像吃甘蔗,如果甘蔗汁是實質的部分,那麼甘蔗渣就是表面的部份。而一般人在吃甘蔗時,理所當然的,一定是去吃那「實質」的甘蔗汁部份,沒有人笨到捨去甘蔗汁,而去吃那「表面」的甘蔗渣,這種情形相信人人都懂。雖然大家不會真的去吃甘蔗渣,但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卻觀察到大部份的人都是在吃表面的甘蔗渣,而卻把實質的甘蔗汁倒掉了。例如前面所談的表面的學歷、結婚證書、財富數字,或其他種種,都是大家常吃而渾然不覺的「甘蔗渣」!要改善這種情形,只有趕快把甘蔗渣放下,去喝甘蔗汁;也就是趕快拋棄「表面虛假」的部份,去追求「實質真實」的部份!

如果要追求真實,每一個人自己要做檢查,在生活當中什麼才是「實質」的?什麼又是「表面」的?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只在做表面?還是在追求實質?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做的「自我檢查」,並採取行動的。如果我們朝這個方向檢討並實踐,生活品質就會提昇,命運也會變好;如果人人都這樣努力,整個社會國家就會不斷地進步,而這些進步都是源自於追求真實。

(本篇為梁教授於1999年3月14日下午假台北市清大月涵堂之演講記錄)


讀   者   推   薦



王立文

《探究真心》讀後感-從迷轉悟

元智大學副校長  王立文

信仰宗教的目的是什麼?找一個情感的寄託是許多人的想法。社會變遷愈來愈快,昨日是今日卻成非,人際關係亦日趨複雜,昨日是密友今日成陌路。人生旅途傷心黯然的事真不少,是外界紛擾所致,還是自己的心亂漂浮而招引幻境?《探究真心》一書或可提供您一個解答。

梁教授(智崇居士)寫的《探究真心》一書,不僅可以供年輕學子立身處事做參考,對多年沉溺於宗教的人士尤有警醒作用。看這本書有許多章節的名稱不正是很多人學佛的過程,為什麼開始都很精進,後來卻遲遲無法再前進而至開悟成道呢?從一段學佛因緣、皈依大師、經歷淨、密、禪三宗,研讀金剛經背誦心經,不知多少學佛者都有這些類似的過程,然後就未能再深入,修行到一不了了之的地步,開悟成道就再說囉!

其實信教者若能清楚知道其真正目的在於探究真心,信仰過程就不會中途迷糊掉,真正的靠山就是自性。皈依大師,大師去了,便恍然若失,像領袖離去,一個團體常常陷於群龍無首,組成份子也感到手足無措。以強大的人物或神明為靠山都不是永恆的,也不是究竟的。

人應超越物理世界、生理世界,開始重視心靈世界。在科學昌明、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很容易忘記修心而向外馳求,得不到外在的東西便心存不滿,人心常被外相所困無法自拔。梁教授以其對十二因緣的深入了解和獨到的能知與被知的說法,在書中的敘述即在一層層地剝去非真我、非真心的部分,有讀者說看梁教授這本探究真心的書,一不小心就開悟了,此話也不是全無道理。

禪宗有參話頭,我是誰,誰是我等等。無非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心,依照十二因緣的前四項可知心靈其實除了本明還有無明、行、識、名色四項,要對人心有所了解,這四項也要稍作探究,這方面梁教授都很清楚,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做了一些說明,攝心內証即是要能突破無明進入本明。證到本明,一個人就不會被一些無謂而不明的立場所制約,心性一片光明,自在又明白,若果能如此,渾渾噩噩的心便能轉成清楚主動,那我們的人生就不是白來一遭了。






汪滿妹

一如書中所言:「唯有不斷提升心靈層次,找回真我,才能掌握終極的、至高無上的主動權,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都可修行成佛;我們要掌握自己的主動權,也要尊重彼此的主動權。」我深表同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真實地體驗到:能掌握主動權就能自我承擔,而掌握住主動權的當下,心裡是清楚、明白的,智慧、能力也油然而生,儼然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作者說:「每個生命都是來修行的,不管他是以什麼形態存在,也不管他有什麼宗教信仰,或是什麼宗教派別。」在我修行了一段時日之後,才發現原來內心深處自有一股力量推著自己走上修行之路;而且只有照著做,心裡才會覺得舒服。所以說穿了,根本就是自性自己要修的,或者可以說是無始清淨大願使然!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中的「自淨其意」,這種心靈的淨化,是佛法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最特殊地方。

※以「顛倒心」向外馳求,只能在生死海中隨波逐流,輪迴不已;唯有「攝心內證」,方向正確,才能到達彼岸!  

※時間起源於「變動」,「沒有時間」就是「是名時間」的狀態,就是「永恆」。

※我們若把「十二因緣」的「名色」部分改造成有福報的、富足的、健康的、長壽的,則所生出來的身體和世界全部就會變成有福報的、富足的、健康的、長壽的。

作者由無神論者而趨入佛道,是經過努力求證的;而把問題探究得夠徹底,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一樣可以悟本來面目!這種求真證道的精神實在令人感佩、讚嘆啊!此書讓解了我許許多多的疑惑,讓我有了清楚的正知正見,有了正確的方向,能常自我檢視,探索無限可能的「心」世界,人生因而更有意義、更顯光彩啊!





周麗美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謂之佛教。從人出生成長過程中,有孟子之學說「人之初,性本善」但因有貪、瞋、癡、慢、疑,使人性複雜化,如何消除之成為我修行佛法之障礙。

直至月前在我看過梁老師的《探究真心》體會到,讓我自己時刻保持心靈平靜,存之善心、善念,設定願景,發揮智慧,運用直覺,啟發能知、能覺,無所懼,相信自己、信任自己,發揮“雖千萬人吾往矣”之影響力,去做“對的事”,常常能反省自己“不二過”謂之“回頭”探究“真心”存乎仁、善而己讓自己的心靈,從人之軀殼、成、住、壞、空中超脫而悠遊於浩瀚宇宙中,解脫運行。





戴賢會

這是我接觸「圓覺宗」的第一本書,它不同於一般社會大德甚至於佛經所表現的佛法更生活化、更容易理解。
◎  真心=純粹的能知(被知的都不是)=自性=本來面目
◎  回歸自性、真心,才是「真歸依」;而不是歸依外在的佛。
◎  以心靈結構來解釋「十二因緣」很貼切、很真實。
◎  梁教授闡述自己如何從物理學家轉為從佛法中求真理的帶領者。


回上一頁


圓覺文教基金會 地址: 台北市襄陽路六號2樓
電話::02-23893366 傳真:02-23619265
網址:http://www.obf.org.tw E-mail:service.oah@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