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宗網路系統
首頁















到訪人數:13254334



部份章節下載 六祖壇經現代直解

作    者:梁乃崇教授(智崇居士)講述
出版日期:2002/01/10
ISBN:9579239088
售    價:500
訂購方式:1.劃撥:帳號:13216768     戶名:圓覺文教基金會
              2.至圓覺文教基金會現場購買(九折優待)
               地址:100 臺北市襄陽路6號2樓
               電話:886-2-23893366
               或點選全球聯絡處,至各聯絡處購買
              3.點選此上博客來網站購買 ,可至指定之7-11付款取書
              4. 各地書局、書店
              5.點選此上Udn數位閱讀網訂購電子書

簡      介

成佛也平常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學佛並非侷限在盤腿打坐、吃齋唸佛,而是在生活中體現「佛性」,《六祖壇經現代直解》帶領您在生活中實踐佛法、體現「佛性」,是一本充滿智慧、活潑精采的好書,邀請您一起來體驗。

《六祖壇經現代直解》中告訴我們成道後:我們的心如同天空,煩惱、痛苦好比是雲霧。這些雲霧並不是我,「我」還是像無邊的虛空一樣不動、自在無礙。因為真正的自己是有主動權的,「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將它變成工具,不會受情緒影響和束縛。這樣的「我」,你是否感到羨慕不已!

作者梁乃崇教授(智崇居士),曾為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兼任清大物理所合聘教授。其嚴謹的科學訓練加上求真的特質,讓他能深入探究事物及生命的本源,而佛法上的實際證悟,則使他超越科學領域的限制。書中以對談的方式、深入淺出的揭露甚深微妙的「菩提自性」,帶領您一起遨遊清淨的圓覺佛海。




目錄、序言、內文先賞


目錄


◎ 緒言:人人皆有自性………………………………………… 梁乃崇

◎ 《六祖壇經》現代直解
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問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禪第五
懺悔第六
機緣第七
頓漸第八
宜詔第九
付囑第十

◎附錄:談「開悟」 ………………………………………………梁乃崇
◎簡介:圓覺基金會與圓智學會
◎編後記 ……………………………………………………………… 哲智


◎ 緒言:人人皆有自性………………………… 梁乃崇


《六祖壇經》記載禪宗六祖惠能的生平事蹟與法語的書。在佛教祇有佛所說的法可以稱為「經」,至於菩薩所說的法都名之為「論」,不稱「經」;《六祖壇經》雖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卻被尊稱為「經」,所以這部經典受到佛教重視的程度可想而知。這也表示中國的佛教已經承認六祖惠能是一位修行成佛的人,所以記載他所說的法和生平事蹟的書才被尊為「經」。

六祖惠能之所以受到這樣的尊重,有一個很大的原因:自從達摩祖師從印度把禪帶到中國來之後,所傳的人很少,一直傳到五祖的時候,每一代大概祇有一個人修行成道,直到六祖惠能的時候,情況才有所改變,他所教的弟子裡面就有四十三個人成道;而這四十三人又傳了許多弟子,總共加起來大約有兩百多人成道,禪宗也就在中國生根了下來。

兩百多人說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就成道而言,卻是一個大數目!因為有這兩百多人成道,使得禪宗在中國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不祇是影響了中國的佛教徒,也影響整個中國文化。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曉得六祖惠能受到尊重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從他的生平了解另一些事情:他的祖籍是廣東人;而且他不識字。他的師兄神秀非常有學問,對當時佛教的影響也很大。因為唐代女皇帝武則天和她的兒子,前後三代皇帝都尊神秀和他的弟子及徒孫為國師。當時皇帝見到神秀是要跪拜的,而不是神秀去禮拜皇帝,所以神秀一支是受到帝王尊崇的。

我們知道《六祖壇經》裡面所寫的神秀是一位修「漸法」的人,並沒有修成;而惠能修的是「頓法」,當時已經修行成功了,所以禪宗第六代祖師的位置,五祖弘忍就傳給了惠能。惠能接受了這個祖師的位置以後,就開始往南逃命,躲在山中的獵人隊裡,一躲就是十幾年,十幾年以後才出來弘法。在這十幾年當中,神秀和他的弟子早已被尊為國師,所傳的徒弟非常眾多。

可是這一小段歷史,我們的史書上並沒有交待得很清楚。為什麼後來惠能還是被後代尊為「禪宗六祖」,而沒有讓神秀接續下去呢?這一段歷史是誰把它發掘出來的,是位學者胡適先生,他做了一些考證,把這件事發掘出來。關鍵是在六祖的一位徒弟叫神會,他跟隨六祖學佛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孩子。等到神會年紀很大的時候,才替六祖惠能翻案。

我們後來所看到的歷史,就是神會翻案成功以後的,翻案的曲折並沒有在《六祖壇經》裡呈現。在神會做翻案工作的時候,神秀已經先圓寂了,所以是神秀的徒孫當位;但他們並沒有特別阻撓神會做翻案工作,而是隨意他怎麼做,這點在胡適的考證裡面曾特別提到。所以從這些事情來看,胡適認為神秀等人還是真的修行人,並不會為了佔據祖師的位置及既得的利益,而故意毀謗漫罵,做無聊的鬥爭。

至於惠能所學到的究竟是什麼呢?就是他真正學懂了「佛法」;懂了真正的佛法後,他教的弟子中有四十三位也修成了,所以把禪宗再傳下去的是那些成道者。為什麼惠能能使那麼多人修成,他的教法為什麼那麼有效?

原因是他的教法已經做了一些改變,這些改變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他非常清楚地指出:人皆有「自性」,也就是禪宗常說的:人是有「佛性」、有「本來面目」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如果我們不能夠認定自己有「本來面目」、有「自性」(兩個名詞雖不相同,所指是相同的),佛法就不容易學下去;如果我們承認自己有「佛性」,那麼無論是「學佛」或「學禪」,都容易下手。六祖惠能就是把握住這一個要點,使當時的人「學佛」變得較容易。

關於這一點,我用現代人能聽得懂的語言,讓大家體會「本來面目」是什麼?首先,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本來面目」,我現在用的方法,看起來和六祖惠能的方法稍有不同;等我說完了以後,就知道方法是一樣的。

當我們看到、聽到、知道的時候,指的是被看到、被聽到、被知道的對象,簡稱「被知的對象」。既然有「被知的對象」,必然有能知此對象的主體,簡稱「能知主體」。所以「能知主體」和「被知的對象」二者共存於我們的認知活動中。「本來面目」應在這二者之中,但不會在「被知的對象」中,這是很明顯的;所以「本來面目」一定在「能知主體」之中。我們只要在「能知主體」之中去找「本來面目」,就可以找到了。

這個方法在禪宗是怎麼說的呢?就是所謂的「能所」。「能」就是「能知主體」,「所」就是「被知的對象」。我們的「本來面目」在那裡?就在「能」這裡,不是在「所」這邊。現在把我們的「本來面目」點出來,讓大家警覺到:確實是有這麼一個「真我」存在!這種情況在禪宗裡面叫什麼?就是「直指人心」!禪宗說:「直指人心,現性成佛」!所謂「直指人心」,就是用一套方法讓大家體會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禪宗教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把真正自己的「本來面目」現出來。要想讓本來面目(佛性、自性)顯現出來,就得把蓋在「本來面目」上面那些「被知的對象」拿掉,如此「本來面目」就現出來了。說起來,禪宗好簡單,可是做起來卻很難,而最難的是讓大家感覺到本來面目的存在。

六祖為什麼能傳那麼多人,使得四十三位成道呢?就是靠「直指人心」點醒大家。當然並不是被點醒的人都成道了,他點的人很多,成道的也祇有四十三位。這四十三位努力把「被知」的東西拿掉,因此「成道」了。所以雖然被點醒了以後,修行也不是簡單的事,而是要很努力的。原因在那裡呢?因為我們經常把「被知的對象」當做是自己,已經習以為常了,這個錯誤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把自己有「本來面目」這件事情完全忘失了,不但忘記,甚至還會否定。

像現在有很多唯物論者,他們根本否定自己有「本來面目」,你問他:人是什麼組成的?他說:人是一堆原子組成的。石頭也是一堆原子啊!他們不但不認為自己有「本來面目」,也不承認人是有「靈性」。這是目前西洋的唯物文化所造成的。這個觀念不但錯誤,而且使人很無趣。你想你若和一塊石頭一樣,都不過是一堆原子,不是太沒有意思了嗎?

《六祖壇經》是記錄六祖惠能成道前後一些事蹟和法語的經,各位要「學佛」,就要讀這部經。我們現在來看看其中的重點:「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當惠能的師父五祖弘忍教他《金剛經》,講解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他就證到了;他一證到,就是佛。

當時他就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他了解世間所有的事物都離不開本來面目。「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時候「祖知悟本性」,五祖知道他已經悟到本性了,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性,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於是五祖對惠能說:「只要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大丈夫、天人師、佛。」所以當他懂《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五祖立即印證他成就了。這是禪宗一個很重要的公案!

禪宗完全是在展示《金剛經》!他們已經把《金剛經》生活化了,是在生活當中演《金剛經》,學禪不是盤腿打坐和吃齋唸佛,而是要在生活當中體現佛性,這是非常活潑而精彩的。所以「成道」的禪師,都是生龍活虎的!也因為他們的表現,讓中國文化生色不少。


附錄:談「開悟」 ………………………… 梁乃崇


──有那一點開悟的經驗,對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樣的親身體驗是我們修行的第一步。──

在一般佛教界裡,對開悟看得非常崇高,認為一開悟以後,就是佛了,就是祖師了,就是聖者了,就樣樣通了;這樣的看法並不適當。年初(1999),我指出精舍裏有幾位已經開悟了,也請他們把開悟的經驗分享大家。這幾位人物出現以後,有些人就對他們品頭論足,甚至覺得這些人很多地方不如我嘛!因此心中對開悟產生了疑慮,而這些疑慮是需要澄清的。

※開悟的界定

首先界定「開悟」是什麼?開悟是某一問題徹底地解決貫通了,其深度達到「本來面目」。而且對這個問題,他可以再重複通達「本來面目」,雖然並非持續做到,只要他想做,就可以做到。如果只是曾經做到,但是現在要再做,就做不到了,這樣還不算「開悟」。我會測試幾次,他都能做到,我才說這個人是「開悟」了。

用比喻來說,這個情況像什麼呢?像一個人的心靈是被「無明」殼包住的,「無明」殼外面就是「本來面目」。開悟的狀況就是:一個人把自己的無明殼打了一個小洞,小洞代表他的問題化空了,因此可以跟本來面目相通。

一個人在無明殼上打了一個小洞,是什麼狀況呢?就是:在這個小洞範圍內的問題,被他徹底地解決了。一離開這個小洞的範圍,他跟平常人是一樣的沒有解決。也就是在那個小洞的範圍內的問題是解決的,小洞範圍之外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那麼,那個小洞可以小到什麼程度?可以小到跟針孔一樣細小。這樣算把「我相」打破了嗎?沒有,只在「我相」的「無明」範圍裏面,開一個小洞而已。因為他只是徹底地解決了自己的一個問題,其他部分跟常人一樣,所以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地方他也有錯,甚至不如你。

※開悟是很重要的

開悟只是在無明殼上打了一個小洞,在這個小洞的範圍內,他是正確的、徹底的解決了問題。一離開這個小洞,其他部份跟平常人是一樣的。這樣子的話,開悟似乎變得一文不值了嗎?不是!「開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雖然是個小洞,但有打開和沒有打開相比,是「零」與「一」的關係啊!是「有」和「沒有」的關係啊!開悟的人就是「有」,雖然很小,只有一點點,但是是「有」;沒開悟的人是「沒有」,連那一點點都沒有。

有那一點經驗,對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的「親身體驗」是我們修行──把整個「無明」殼打掉──的第一步。如果連一個小洞都沒有打開,而說要把無明殼全部打掉,那不是癡人說夢嗎?如果你沒有打掉一點無明殼的成功經驗,修行是在摸索、在亂撞;如果有成功的經驗,你就知道要怎麼做才正確,就不是在摸索了。

做第一個是最困難的,有了成功的經驗、知道正確的方法以後,就會越做越快,越做越順。以我自己為例,第一個做的是檢討「時間」,花了我一、兩年;第二個是「空間」,花了數個月;第三個是「我相」,花了一、兩個月。而且當時都是只要一有空就做,不是偶而做做,是非常精進、努力地在做。但是從第四個做成之後,任何東西,只要一做,就回到本來面目了。

所以做第一個的時候是在摸索方法,做成了就表示已經能掌握方法了。而方法是無法講的,只是聽別人講,沒有自己做,是沒有辦法真懂方法的。我講過「攝心內證的方向」,你們有些人也聽了很多,不過不懂的還是不懂;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懂方法,所以開悟是非常珍貴的。

已經開悟的人,要不斷擴大那個小洞,使小洞變成一個中等的洞;再繼續擴大,使中等的洞變成大的洞;再繼續下去,最後把整個無明殼打掉。這是一個努力的過程。如果只能打一個小洞,無法擴大,當然是沒有進步。我們修行不能打一個小洞就滿意了,我們是需要繼續努力的。

對於還沒有開悟的人而言,要去看看已開悟的人是如何打洞。他在無明殼上打一個小洞的經驗,是值得你去學習的。而不是去看他只有這麼個小洞,其他99.9%都跟我一樣,就否定他的努力,甚至懷疑開悟的價值。這就弄錯了!

那麼,古代流傳下來那些令人欽佩的開悟故事,是不是真的呢?是真的。一個人如果把所有的無明殼都打掉了,就是那樣令人欽佩;或者是把洞擴大一點,也都會讓人嚮往。所以不要認為修行成道不過爾爾,不是的,把所有的無明殼都打掉,就是佛陀成道的故事。所以,我們仍然可以對開悟和修行成道保持高度的理想性。同時這也表示修行成道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經過許多努力的結果。

佛教界也常流傳:一頓就成道了。沒錯,確實有一瞬間就成道的人。大部份人的一頓就只是一個小洞!並非這一頓,就把所有的無明殼都修完了,要修的部分還多得很。大家不要以為無明殼是個凝固的物體,事實上,無明殼像膠一樣,很黏、很稠,是流動的東西。打開一個洞以後,並非固定是個洞,而是會封起來的。所以打開以後,如果不好好維持,一下就會被封起來。洞不能維持是開的,我就不認為他是開悟的。如果打開了,又封了,自己再努力做做,又可以打開,這樣才是開悟;如果再做就做不出來,那就是沒有開悟。

問:請問老師,打一個小洞是否表示他的修行方法是正確的?

答:對了。他如果能把其他事情,也仿照他會的正確方法,繼續做下去,那麼他就能擴大他那個洞。

問:換句話說,打破無明殼這個正確修行方法,應該是可以擴大,運用在生活上每一個層面?

答:對了!應該是這樣子。

問:當他能夠把正確的修行方法,普遍地運用在各個生活層面上的時候,他就可以打破無明殼,也就是他達到一切種智的時候?

答:對了!可以這樣講。所以你第一次成功的打出一個小洞,對你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等於是你已經掌握到正確的方法了。

問:為什麼他已經找到正確方法,卻很難把它用在其他方面?是他努力不夠嗎?他的阻力在哪裏?

答:啊!阻力多得很!這個裏面還是很困難的,不是那麼簡單。因為面對不同的無明殼,也就是不同的事情,要運用起來,不是那麼順利。是需要經過磨練的!但是打的經驗越多,就會越順,就越知道怎麼掌握。從完全沒有洞,到打一個洞,是最困難的;已經有一個洞,再打第二個,就容易多了,但還是很困難的;打得越多,就越能掌握這個方法,就越會用。這是不簡單的事情,這個工程,我看比登陸月球還難。

※開悟的方法

開悟的方法主要是「一真三昧」,「三昧」是正定,代表方法。就是「體悟自性」的方法,也就是悟「本來面目」的方法。這也是過去所講的「攝心內證」和「回頭」。這個方法在《六祖壇經》裏已經有了,但是沒有給這個名稱,給了這個名稱有什麼好處呢?讓大家更好運用。

我們來嘗試運用「一真三昧」找一下「真我」。真我就是「自性」,所以找真我,等於是「體悟自性」。找的方法是什麼?先問:我的房子、我的汽車,是不是真正的我?我們知道我們的汽車、我們的房子是被我們所擁有的,它並不是真正的我。它是被擁有的,所以它是被知的,「被知的」就不是真正的我。

這個大家都不會有困難的。如果有人有困難,他認為:我的房子、我的汽車就是真我。那我就要問他:你的汽車、你的房子賣掉以後,你是不是也被賣掉?如果沒有被賣掉,就表示那不是真的我,對不對?所以我的房子、我的汽車,不是真正的我,那是假的。如果把它們當作是我的話,你就誤認了一個假的我,沒有找到真我。

接著我要問:我穿的衣服是不是真正的我呢?也不是,這是被我所穿的、被我所擁有的衣服,所以仍然不是真正的我。

我們可以再問:我的姓名是不是真正的我?比如說,當我是小學生的時候,老師點名叫:「梁乃崇。」我說:「有。」這樣子表示我的名字「梁乃崇」就是我嗎?不,名字仍然是假我,不是真我。所以如果有人罵「梁乃崇是混蛋」,我不用生氣,那是假的。我相信各位這個都沒有問題。

現在再問:身體是不是真的我呢?(聽眾:不是。)對,不是。有沒有人認為是呢?(一些人舉手。)好,身體就比較困難了,但是如果我們順著剛才那樣子的講法,你就會知道:身體仍然是被你知道的,對不對?身體仍然是被你知道的、被你擁有的,跟汽車、房子、衣服、名字完完全全是一樣的情況。它既然是「被你知道」,就有一個「能知」在那裏知道,那個「能知」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每個人的肉體都不是真我。如果你體會到這裏,身體壞了、生病了、要死了,就不會擔心,因為身體是假的我,真正的自己是那個能知,它沒有壞啊!它還在那裏好好的啊!有什麼好傷心的呢?

《六祖壇經》裏有這麼一段故事。六祖預知自己數個月後即將圓寂,就告訴他的弟子這件事,並且說:「你們不可以哭,哭的人不是我的徒弟。」因為哭就表示學了那麼久,還沒學懂。學懂什麼?學懂真正的自己是不會死的、不會壞的。六祖只不過是「假我」要壞掉了、死了,他的「真我」不會改變。任何人換一部新車,都是歡歡喜喜的,不會哭哭啼啼的。那我們換一個新的身體,要哭嗎?當你一體會到「自性」是不會壞的,這件事就擺平了。

為什麼「自性」不會壞呢?因為它不能被摸,摸都不能被摸,怎麼能被損壞?它沒有辦法被損壞,所以它是「不滅」的。此外,當你體悟到自性以後,你會發覺自性早就在那裏,不是你創造出來的。你不能把它創造出來,所以它是「不生」的。因此「自性」有一個性質就是「不生不滅」,既不生,也不滅。不生不滅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死;會生滅就是會生死。所以當體悟到自性以後,就「了脫生死」。對很多人來說,生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修「一真三昧」,就可以「體悟自性」,就可以了生脫死。

有些人問到了身體這裏時,他覺得還是沒有把問題解決,所以就會問:「我們的想法和主張,是不是我的真心呢?是不是自性呢?」想法和主張仍然不是真心,主張、想法都是被主張的、被想的,那個能想的、能提出主張的才是真心。我們的真心是思議所不及的,這就是《金剛經》講到最後說「自性是思議所不及」,想是沒有辦法想到的,因為「想」不是自性。

還有,有些人在定中看見佛、菩薩來了,或者有些什麼感應,那些是真的嗎?或者也是被知的?那些還是被知的,不是真正的自己。想法、主張、感應就比較深了,比較抽象了,比身體還要抽象。

我在檳城也講這個題目,有一位小學女老師聽了以後,第二天就打電話給我,講她的狀況,我聽了以後說:「妳悟本來面目了。」一個晚上喔!她怎麼做的?那個晚上她一直在檢討:「我的想法是誰在想?想不是我,那麼我是誰?」檢討了一個晚上就弄通了。她那個晚上等於是在修一真三昧,所以一真三昧修起來是很快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快,至少證明有人這麼快。

這個方法還有一個簡便的修法。我剛才那樣講,一層一層越講越抽象,是一個方法。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你去審查一下:「凡是『被知』的都不是;只有『能知』,才是『自性』。」只要把這兩句話好好記住,時時刻刻檢討。檢討到後來,有些人用得更簡單:「被知的都不是。」下面那句:「只有能知,才是自性。」都不講了,這樣用起來更簡便。

不過,我要補充一點,「被知的都不是」,這個辦法是很猛的,也是很粗糙的。很多年前我教大家這個辦法,是因為大家的心不夠細,如果我講細的步驟,大家聽了以後會沒有感覺,所以要講這麼猛的、劇烈的方法讓大家去試。一試之後,做對了會有所體驗。這樣做到了以後,夠不夠呢?不夠的。因為做到以後,會有個狀況產生。因為是很猛的,忽然間做成的,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一下子掉進成功了。以後又會莫名其妙掉出來,也是突然間掉出來,怎麼掉出來也不知道。蹦一下子掉進去,蹦一下子又掉出來,還是莫名其妙。

有了「體驗」之後,接下來要做細緻的工作,很細膩的從一個環節到另一個環節,很清楚的「體悟自性」。那時你就要把你的心分解得非常細。這個方法,一則是前面所講的找尋「真我」的方法:汽車不是我、房子不是我、衣服不是我、身體不是我,我的想法、主張不是我、我的立場不是我、我的感應不是我,然後到feeling,feeling也不是我,一層層這樣深進去。

雖然一直是在「被知」的狀態下,但是它是一層層的,愈來愈靠近「真我」。另一個方法則是「十二因緣」。講十二因緣給大家聽,就是教大家如何從一個個環節、層次中,想辦法深入進去,然後破「無明」。這些做法就是細膩的「回頭」、細膩的「攝心內證」,不是那麼猛烈的。

我自己做的時候是怎麼樣呢?「細的」和「猛的」同時都有。但是我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發現,會做猛的人不會做細的,會做細的人不會做猛的。我說不行啊,這兩個是同一個東西啊,但是沒辦法,他們已分成兩個,如果是兩個那就練習兩個吧!我做是兩個同時都有,講出來是好像變成兩個,但我做的時候就是「一個」而已。

那麼我的做法是像什麼呢?很細膩的部份是在「思維」,不過,是一個「反省式」的思維,一個「檢討式」的思維。這樣的思維和一般大家習慣的思維不一樣。一般大家習慣的思維是:有一個假設,根據這個假設,就導出定律一,然後就依定律一導出定律二,由定律二又導出定律三,就這樣一直導下去,一直到定律N,這是一般人的思維。

而我現在的思維不是這樣的,我是「回溯」的,和前述一般人的思考正好反向。我是找到了定律N這樣的問題,定律N可能是一個問題,或者是一個災難,或者是一件事;那我就會去找發生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一找之下,就發現它是從定律(N-1)來的,然後又再找定律(N-1)從那裏來的?原來是從定律(N-2)來的,就這樣一個個很細的找過來。所以你的問題如果是定律3,你就去找定律3的問題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呢?是定律2。當定律2找到後,它又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呢?從定律1產生的。定律1又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原來是從假設產生的。

就這樣「回頭」找,找到假設了,假設就是「無明」,然後找這假設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本明」來的!就這麼很細的「找回」去。實際是比這個更細,光是假設就有很多層。你可以仔細的剝,把它剝清楚,一直找到最後一個假設。就從最後一個假設才能找到「本明」,它是從本明來的。

如果我們「體悟自性」是這樣一層一層很細膩的回溯回去,中間的過程都清楚了,那麼出來時也會很細膩的出來,這時候你的「自性」才能啟用,否則啟用的能力不夠,你仍然不會啟用。這就說到了禪宗不足的地方,禪宗雖然有很猛的「頓法」,但是它進去的時候不夠細,所以它出不來,以致於「入世」的能力不太夠。所以大家已經會頓悟的、體悟到的人,還要再修細膩的「體悟」。

這時候你對「心性」才會明白,對「識心」和「妄心」的環環相扣,也都會很清楚,這個時候,你才能夠來去自由。這還是屬於「自性」的部份,還沒有到法性,不過和法性已經有一點關係了。再做得更徹底的話,才能夠體悟「法性」。

「一真三昧」是時時刻刻在生活中都可以用的。大家最好每天有半小時以上的「靜坐」,檢討這個問題;此外並且隨時在「日常生活」中用。這樣用下去就可以讓我們「體悟自性」。

※挑最切身、使得上力的問題練習

問:請問如何挑一件事情來打第一個洞?是挑簡單的?複雜的?還是切身的?
答:挑最切身的,也就是挑你最在乎,對你「最重要的問題」,但對別人可能不重要。此外,還要是能夠「使得上力的問題」。有些問題,雖然覺得很重要,但是使不上力,這樣的問題,還是不要選。要選一個對你重要,而且又使得上力的問題。

就像《楞嚴經》裏的二十五圓通,其中就有一個人,連「咒」都不會唸,唸一個字忘一個字,唸下一個字,前一個字就忘掉。釋迦牟尼佛就教他「數息」,他就觀察自己的呼吸,從這個地方他成功了。也就是呼吸這個問題,他把它徹底地解掉了。這是一個很小的洞啊!他為什麼要選這個?不只是呼吸對他是特別重要,而是這個問題他使得上力,他從他使得上力的事情來做,對他當然容易成功。他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就可以再選擇另外一個問題去這樣做,一個一個做,這就是修行。

此外,也有人先做把心靜下來。怎麼樣把心靜下來?方法就很多哪!有要「靜坐」、要「持咒」、要注意自己的「心念」。也有人探討「看」是什麼?你是眼科醫生,也許這個對你來講也滿重要的。我以前第一個解的問題是「時間」是什麼?有的人可能重視的是感情的問題啦!財富的問題啦!或者是子女的問題啦!健康的問題啦!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要選擇「自己重視」的問題,除此之外,還要選擇「使得上力」的問題,以這兩個標準來選。

※根器的大小和心量有關係

問:開悟一定要針對某件事情的解決才算嗎?

答:也不盡然!要做大的開悟,也就是說一打就把無明殼打一個大洞這樣子的開悟,不是不行,也有人能夠做到,但是,目前大部份的人做不到。連一個小洞都做不成,還想一開就開一個大洞,這不切實際。因為現實的狀況,小根器的人多,所以要做的話呢,開一個小洞,比較有成功的機會。

譬如:如果自己的鑽頭是大鑽頭(大根器),是可以一開就開一個大洞;如果是小鑽頭,想要一開就開一個大洞,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會變成這裏戳一戳,那裏戳一戳,戳來戳去都不會開。不如,就針對一個小地方(小問題),因為你是小鑽頭嘛,鍥而不捨地鑽,「嘎」!一直下去,會給你開成功的。我為什麼現在都是講那麼小的,因為找一個小事情,才能集中火力。

我們要把無明殼打一個洞,最忌諱的就是拿著一個鑽頭,這裏戳一戳,那裏戳一戳,沒有一個地方給你戳穿。想要把它戳穿,就針對一個地方,一直戳下去,就會給你戳穿。如果大家是大根器的人,就不須要講現在這個方法了。其實對大根器的人來說,現在這樣的方法,也一樣很好用,並不會產生妨礙。你們不要幻想自己是大根器的,擔心這些小根器的辦法,是不是會誤了自己大根器,你如果真是大根器,我這個方法也不會誤了你,一樣是有幫助的。

「根器」的大小,是跟「心量」有關係的。心量小,能夠考慮的問題就比較小,也比較少,問題大了、多了,就昏了。大根器的人,心量廣大無邊,什麼問題來,都沒有關係,再多都放得下。漢高祖劉邦曾經問韓信:「我可以帶兵多少?」韓信說:「你可以帶兵十萬。」也就是劉邦帶兵的capacity是十萬人,多了,他就亂了。劉邦反問他:「你可以帶多少?」韓信:「我多多益善!」也就是韓信帶兵的capacity比較大。

不過,我覺得對帶兵來說,劉邦可能是capacity比較小,但是,他不是帶兵的人,他是帶將的人,所以像韓信這樣的人,就是被他用的,劉邦是另外一個境界的人。再譬如科學裏,任何學門都要分類,例如醫學,就分成眼科、腸胃科、外科……;物理裏面也分成好多類別。分類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因為一般人心量不夠大,分類以後,範圍就變小了,一般人的心量才可以裝得進來。

像我這種人就是心量太大了,宗教跟哲學融在一起不會亂,很清楚;工商企業、文化和物理都攪在一起,結果統統裝得進來啊!可以弄得百家爭鳴,不會有問題。但是,心量不夠的話,就覺得匪夷所思:「你怎麼能夠這樣子?跨行跨得那麼遠?」能夠這樣子跨,就是心量大的關係。

你可以注意自己心量有多大,如果比較複雜的大問題,一放在你心裏面,你就受不了,你就知道你的心量還裝不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再試,看看問題小到什麼程度,你考慮的時候,覺得悠遊自在,能夠考量得很周詳,這個大小就是你的心量。
「心量」可以透過「修行」變大。如果修得夠好的話,心量是會越來越大。我的心量算是比較大的人,但是沒有現在這麼大,我現在會變得這麼大,也是經過努力而改變的。我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就比一般人要大很多,這是跟別人比,如果跟我自己比,譬如說二十年前跟現在比,現在比以前大太多了,這是經過努力而變成這樣。所以,各位也是一樣,經過努力也會變大。心量大的人,給人的感受是什麼?是海闊天空,揮灑自如。有心學佛的人,就請多多努力精進吧!謝謝大家。

(註):本篇取材自「圓智天地」月刊第十期(2001.10)〈中華圓智學會與圓覺基金會共同出版〉


◎編後記 ……………………………………… 哲智


《六祖壇經》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之略稱,亦簡稱《壇經》,主要記錄禪宗東土第六代祖師惠能(AD638~713)之開示與行誼。六祖惠能為佛教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明師,對人類文化思想影響宏巨深遠。在《壇經》中,他一再地以「人人皆有自性」點醒世人,並倡導即世修行,體悟自性;其禪理禪法涌現行間,頗能啟迪人心,歷來學佛習禪人士,視為重要寶典之一。

本書現代直解主講人梁乃崇教授,早年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曾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論文,並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所合聘教授,培育眾多科學人才;又因緣際會,修習佛法,師承華藏上師,以宿根故,修持深厚,證量深邃,終得師印可,法名智崇居士,並為「圓覺文教」佛學導師。

梁教授素來對佛法有深刻的體悟,並具豐富的科學人文背景,屢次受邀於海內外各地講經說法,普度眾生。梁教授講述經文最大特色,不在依文解字、注疏譯白,而著重經義之開顯,及現場問題解惑,每每發人深省;他更寓佛法於現代生活中,以方便行者實踐,誠為難能可貴。

《六祖壇經現代直解》主要內容有十品,係依據梁教授於1997年至1999年間,假台北復興精舍講授二十三次(每月一次,歷時兩年餘)之錄音資料結集而成,並由圓覺文教基金會彙編成書流通於世,以饗社會有緣人士。

茲為提供關心悟「本來面目」之人士,更能瞭解修行的關鍵,在本書「附錄」中,特別摘錄梁教授「談開悟」的演講,或將對修習者有所助益。

《六祖壇經》版本,歷代流傳甚多,有敦煌、惠昕、契嵩、德異及宗寶等主要版本;其中「宗寶本」以流通廣、影響最大而著稱。緣此本書選用新脩《大正藏》編號2008號及其校註之宗寶版本《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為底本,並經由梁教授確認。

本書之完成,除了感謝作者慨允出版,慈悲利益眾生之外,亦得力於左慧玲、王惠鈴、呂秀玉、陳心寶、張文雄、張民文、張春美、郭碧琴、劉秀玲、蔡素鈺、羅芳玲、龔美鴻等同修發心付出,或承擔演講錄音、或文字整理、或電腦文書處理、或校對等等,謹此一併致謝。

哲智 謹識於亭人齋
2001.11

讀   者   推   薦



汪滿妹

六祖是《金剛經》的實踐者,在五祖為他講解《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領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雖然不識字,卻能藉由他人的讀誦,轉而為人解釋經義——這種「無學」的「般若智」,又豈是一般的聰明所可比擬?

〈付囑品〉的三十六對是六祖教導弟子說法所舉的例子,作者說其實這就是「X及非X,是名X」,就是《金剛經》的句型;當然實際運用時,可以有數不清的X,如此才比較靈活。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漸一頓,作者認為於修行人皆很重要!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萬法自在本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佛性非常非無常,非善非不善,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書敘述不識字的六祖,終能成為禪宗的一代宗師,其間學佛悟道、自度度人的過程,故事十分生動有趣之外,更能啟發讀者: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自性法門即是成佛的不二法門!



蔡崇祿

《六祖壇經》係記錄禪宗東傳第六代祖師惠能的開示及行誼,本經最發人深省之名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您的直覺感受如何?其中一個是修「漸法」,一個是修「頓法」,您分辨出來了嗎?本《六祖壇經現代直解》經梁乃崇教授,以其宿具佛法慧根及對佛法深刻之體悟,用深入淺出之講法,帶領有意對佛法作更深入認識的有緣人,透過信、解、行、證之修行方法,體悟自性。

本書最大特色,不在依文解字、注疏譯白,而著重經義之開顯,最難得的是現場問題解惑,更讓人有觸類旁通,茅塞頓開之歡喜,是一本佛學不可多得的良書。


回上一頁


圓覺文教基金會 地址: 台北市襄陽路六號2樓
電話::02-23893366 傳真:02-23619265
網址:http://www.obf.org.tw E-mail:service.oah@msa.hinet.net